2024年語文中考知識點
其實,學習語文不僅是掌握一項基本的溝通技能,還是獲取知識、提升個人能力和塑造美好人格的關(guān)鍵因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024年語文中考知識點梳理,歡迎參閱呀!
2024年語文中考知識點梳理
《詩經(jīng)》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首,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多用“賦”“比”“興”的手法。
《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雎鳩)是《詩經(jīng)》首篇,也是我國文學第一首優(yōu)美動人、影響深遠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選自《詩經(jīng)·周南》。
《君子于役》選自《詩經(jīng)·王風》,睹物懷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蒼蒼)愛情詩,對意中人的傾慕之戀,欲見而不得的惆悵,選自《詩經(jīng)·秦風》。
《陌上?!?日出東南隅)選自《樂府詩集》,此詩為漢樂府中的民歌。
《觀滄?!?東臨碣石)曹操,字孟德,三國時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大海宏偉壯麗的景象、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概、選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
《龜雖壽》(神龜雖壽)曹操,達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陶淵明,東晉詩人,此詩是田園詩的上品,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作者追求平靜,自由生活的志趣,選自《陶淵明集》。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陶淵明,寫作者隱居歸田后的勞動生活。
《木蘭詩》(唧唧復(fù)唧唧)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南北朝時北方民歌,木蘭純樸、勇敢堅強的品質(zhì)和愛國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 曠達爽朗、共勉互勵的惜別情懷,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寬闊的襟懷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選自《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頸聯(lián)寫塞外景象,開闊鮮明、氣勢雄渾。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與王維并稱王、孟,選自《孟襄陽集》。山村田園風光和農(nóng)家生活情趣,老友間樸素深厚的情誼。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孟浩然,前四句描繪洞庭景色,氣勢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跡,含蓄得體,第二聯(lián)可與杜甫《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岑參,唐代邊塞派代表詩人,奇異的塞外雪景,詩人將送別與詠雪巧妙結(jié)合,通過特殊環(huán)境的描寫,襯托依依惜別之情。
《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崔顥,唐代詩人,從神話傳說寫到現(xiàn)實感受,語言流麗自然。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忠而獲罪的憤慨,頸聯(lián)既念家人,又傷懷國事,聯(lián)想到前路艱危,因而徘徊不前 表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李賀,唐代詩人,以樂府舊題寫當代戰(zhàn)事。
《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 李白,描繪荊門山外的壯麗景象,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依戀、惜別之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詩人將月亮擬人化,以寄托自己的感情,想象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李白,詩人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選自《李太白全集》。
《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詩的最后兩句充滿對未來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灣,唐代詩人,頸聯(lián)將景物擬人化而充滿新意。
《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常建,唐代詩人,此詩以善寫靜景為人稱道,尤其中間四句。
《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劉禹錫,唐代詩人,一反前人悲秋俗套,贊美秋天特有的景致。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劉禹錫,詩中抒寫生活的艱辛和對世事滄桑、親朋凋零的傷感,含蓄地表達內(nèi)心的不平,但詩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來,第三聯(lián)以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
《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其詩顯示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后世尊其為“詩圣”,感時憂國、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選自《杜工部集》。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青年時代,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象,詩人熱情贊美泰山高大神秀的氣象,表現(xiàn)出他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絕頂、俯視萬物的雄心壯志。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杜甫,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杜甫,揭露官吏的橫暴,同情人民的苦難,選自《杜工部集》。
《觀刈麥》(田家少閑月)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敘事詩,描寫了農(nóng)民在夏日割麥的辛苦和貧婦在田中拾穗的辛酸,表達詩人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 選自《白氏長慶集》。
《賣炭翁》(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白居易,揭露統(tǒng)治者殘酷剝削人民的罪惡。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白居易,寫早春游西湖風景,緊扣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特征。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杜牧,唐代文學家,此詩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懷古傷時,借古諷今,滿懷憂國憂民之情,選自《樊川文集》,杜牧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李商隱,唐代詩人,思念遠方的親友。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一般認為是傷感離別的愛情詩,第二聯(lián)以象征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現(xiàn)在多引用來贊頌?zāi)瑹o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憶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溫庭筠,唐代詩人,描寫__盼望丈夫歸來時的心態(tài)。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后一個皇帝,世稱李后主,上闋以凄清的環(huán)境烘托寂寞的心情,下闋以形象的比喻反映心頭無可解脫的離愁。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北宋初期詞人,傷春懷舊的思想感情,選自《珠玉詞》。
《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詩的最后兩句反映出詩人__遠矚的氣魄,道出“身在層”的獨特感受。
《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靜無苔)王安石,后兩句用擬人手法寫江南田園風光,為名句。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北宋文學家、政治家,反映北宋西北邊境軍旅生活,上闋描繪荒涼的秋景,以顯示邊地生活的艱苦和軍事態(tài)勢的嚴重;下闋是作者自抒懷抱,慨嘆功業(yè)未立和思念家鄉(xiāng)的復(fù)雜心情,開豪放派詞之先聲。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熱愛生活、曠達樂觀,上闋寫景,下闋抒情。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選自《東坡樂府》,古代出獵的壯觀場景,立志報國的英雄氣概。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詠月懷人,全詞的基調(diào)是表達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但也反映了作者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心理。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佳節(jié)懷人。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選自《漱玉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南宋愛國詩人,現(xiàn)實與夢境的巧妙結(jié)合,渴望收復(fù)失地、看到祖國統(tǒng)一、渴望為國戰(zhàn)斗,選自《陸游集》。
《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陸游,此詩是一首山村記游詩,頷聯(lián)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又現(xiàn)的境界,意新語工,最富理趣,給人啟迪,是傳誦千古的警句名言。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詞人,以農(nóng)村為題材的佳作,夏夜獨行鄉(xiāng)間的真切感受。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這是一首抒寫雄心壯志的詞,前九句表達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yè)的宏大抱負,結(jié)句以沉痛的慨嘆,抒發(fā)了壯志難酬的悲憤。
《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光耀史冊的生死觀,末兩句為千古傳誦的名言,選自《文山先生全集》。
《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游子漂泊,深切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幅秋郊夕照圖,令人哀愁的情調(diào)。
《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 張養(yǎng)浩,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曲牌名。此曲描寫潼關(guān)險要地勢,感慨歷代王朝興亡,對人民在__中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芭d,百姓苦;亡,百姓苦”兩句議論,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與人民的對立。
《別云間》(三年羈旅客)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永別故鄉(xiāng)的悲苦之情,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
《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龔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學家,詩中作者以落花自喻,表達自己辭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趙翼,清代學者,惟有創(chuàng)新,才能領(lǐng)時代之風騷。
附錄1:與文學常識相關(guān)封建朝代更替簡要說明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北宋→南宋)→元→明→清
語文解題技巧學霸分享
1、基礎(chǔ)知識題——信語感,多比較
這一塊包括語音、字形、詞語運用、標點符號、病句辨析等。做這一塊題的基本原則是信語感,多比較。我們已經(jīng)作了充足的準備,我們已積累了大量的知識,
我們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們應(yīng)付該相信自己看到這題時的直覺。其次,一定要克服還沒有看完整道題就急于選出答案的習慣,因為語文題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
2、文言文閱讀——聯(lián)系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
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一定是在課本中出現(xiàn)過的,中考察的意義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復(fù)習要著重課本中的文言文的復(fù)習,做題時也一定要聯(lián)系課本做判斷。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傳記類的文章,這類文章故事性強,我們可以根據(jù)文章的上下文來推測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科技文閱讀——抓信息,會比照
科技文不是中考察我們對這個知識的掌握,不是中考察了解這個內(nèi)容多少。它中考察的是我們的語文能力——篩選信息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快速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義和作者寫作思路,做題時把每一個選項返回文章,認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4、文言文翻譯——直譯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是“信、達、雅”,這里的“信”就是忠實原文,就是直譯;而“達”就是要通順,符合語法。所以,翻譯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字字有著落”,一字一字地翻譯,不能只管大意。
5、詩歌——套用術(shù)語,分析詩句
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很多有關(guān)詩歌的術(shù)語,知道了詩歌設(shè)題的基本模式及做題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詩歌的基本分類及每類詩歌的情感與主旨,我們現(xiàn)在需要記住的是,在了解了詩歌的類別和題干的要求后,先套用術(shù)語,再結(jié)合詩句分析。
6、現(xiàn)代文閱讀——明確文章主旨,看好題干要求
做現(xiàn)代文閱讀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題目,然后拿題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們要快速閱讀一遍,明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對他所寫的內(nèi)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題目。應(yīng)該說現(xiàn)代文閱讀的題目,基本都緊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題的時候也要緊扣文章的主旨。
7、語言表達題——落實題干要求
第六大題的語言表達題是年年變化最大的題目,也是比較能中考察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題,當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題。碰到新題,不要慌張,這類題總是給出了比較明確的要求,我們只要一一落實這些要求,并盡量讓語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8、作文——緊扣話題,拒絕硬傷
無論寫什么文體,一定要開門見山點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時刻體現(xiàn)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虛。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現(xiàn)硬傷。
語文五大應(yīng)試技巧簡介
一、不可不答
“一定要把試卷答滿”這是很多語文老師給大家的忠告,尤其是閱讀和作文題,無論如何,都要給出自己的答案,千萬不要空著,空著絕對是得不了分的,一般來說,只要把自己的見解寫上,都會有分數(shù)的。
二、不可亂答
把試卷填滿并非答非所問,如果僅僅是把試卷填滿,那么就是在浪費時間。答題時要抓住要點,只要圍繞著文章的中心思想,圍繞著題目的要求來答題,基本上都能得分。
三、聯(lián)系文章
在做閱讀理解題的時候,要善于利用閱讀材料中的“原文”,來組織答案。一般來說,盡可能地在文章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jù),然后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效果更好,最好不要只是簡單的一個詞語和句子,會顯得理由不充分,更不能憑空瞎說。
四、聯(lián)系生活
不論是閱讀題,還是作文題,都會涉及到平時的生活、自己的想法等等,一旦遇到這類看似簡單的題,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首先要準備好答案,然后理出中心思想,最后用精簡的語言給出答案。
五、節(jié)約時間
有些考生喜歡從閱讀題開始答題,有些考生習慣先寫作文,這些都不影響答題速度,最影響答題速度的有個兩方面,一個是不會的題耽誤太多時間,一個是總是在翻試卷,一會做前面的一會做后面的。其實,等到試卷發(fā)下來后只需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答題習慣,由淺入深的思維方式,逐漸地打開解題思路即可。
關(guān)于語文值得重視的三個模塊
語文有很多的知識板塊,這里要著重說一下這三個板塊,不僅是學習、考試的重點,同時,也是學好語文的關(guān)鍵,這三個版塊分別是:
第一,文言文閱讀。雖然因為中考文言文都放在課內(nèi),相對而言,文言文閱讀不是中考中的難點。但對初中生而言要先培養(yǎng)語言習慣。這就好像英語學習一樣,必須將常見的實詞,固定搭配等語言習慣掌握了,才談得上理解和做題。
第二,記敘文閱讀。上面提到文學類閱讀是整個三年學生的老大難,其中,文學類閱讀主要呈現(xiàn)方式是記敘文閱讀。這一塊,建議孩子回家多做閱讀題,可能的話,給做的題分分類,并對解題方法加以總結(jié)。
第三,作文。初中作文從評分標準及規(guī)定字數(shù)等等方面都有一些變化,而且無論是中考還是未來的高考,語文作文的地位都無可撼動,它不僅是超高分值的一題,更是考查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一題,寫好作文,語文成功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