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燁榮0 分享 時間:

學習八年級地理知識只要用心去整理好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就能夠在八年級地理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僅供參考。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1、交通運輸對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運輸又比喻為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先行官”。

2、鐵路線、公路線、航線以及航空線是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生命線”。東部地區(qū)交通運輸網(wǎng)絡密度大,西部地區(qū)交通運輸網(wǎng)絡密度較小。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3、四大米市: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4、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全長19千米,1984年建成。

5、主要鐵路干線分布。參見課本P91圖4.6。

幾個重要城市:

北京(京哈線、京九線、京滬線、京廣線、京包線、京通線起點)。

蘭州(隴海線、蘭新線、包蘭線、蘭西線交匯處)。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交匯處)。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交匯處)。

株洲(浙贛線、京廣線交匯處)。

南昌(浙贛線、京九線交匯處)。

上海(京滬線、滬杭線交匯處)。

6、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shù)量又不大的,通常使用航空運輸。

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采用公路運輸。

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多采用鐵路運輸(沿海沿河城市也可使用海上運輸或河道運輸)。

7、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tǒng)稱農業(yè)。農業(yè)是支撐國民經(jīng)濟建設與發(fā)展的基礎產業(yè)。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水稻、小麥——南稻北麥)、油料作物(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qū)兩大生產區(qū))、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棉花(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qū))。

8、工業(yè)生產主要是從自然界取得自然資源,以及對原材料(礦產品、農產品)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

9、工業(yè)是國民經(jīng)濟的主導,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jīng)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xiàn)代化的根本保證。

10、輕重工業(yè)區(qū)別:輕工業(yè)主要為生產日用品、玩具、文教用品等,重工業(yè)主要為加工工業(yè)、資源開采及冶煉、機械制造、農藥化肥、修理工業(yè)等產業(yè)。

11、中國四大工業(yè)基地

遼中南工業(yè)區(qū)(主要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本溪、遼陽、撫順,是我國的一個老工業(yè)基地),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礦、石油、鐵。(重工業(yè))

京津唐工業(yè)區(qū)(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唐山)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鐵礦石。(高新技術產業(yè))

滬寧杭工業(yè)區(qū)(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無錫)。

珠三角工業(yè)區(qū)(主要城市有廣州、深圳、中山、珠海)(輕工業(yè))。

12、高新技術產業(yè)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yè)為“龍頭”的產業(yè),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特點:從業(yè)人員中科技人員所占的比重大;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fā)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lián)Q代快。

1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xiàn)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14、中國第一個高

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是位于北京海淀區(qū)的中關村。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wǎng)——“先行官”

1、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先行官”

⑴交通運輸: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⑵運輸工具:火車、汽車、船舶、飛機等。

⑶運輸方式: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和管道。

⑷現(xiàn)代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

運輸方式 優(yōu)點 缺點

公路運輸 方便、機動靈活、速度快 運費較貴、運量較小

鐵路運輸 速度快、運費低、運量大、連續(xù)性好 靈活性較差、短途運輸成本高

航空運輸 速度最快、舒適、安全 運量最小、運費最高

水路運輸 運費最低、運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氣影響較大

管道運輸 方便、速度快運量大、運費低、損耗小、安全可靠、連續(xù)性強、管理方便 靈活性差

⑸歷史上的四大米市:無錫、九江、蕪湖、長沙。

原因:①雨熱同期的氣候使得這里的農作物以稻米為主。②這里位于長江干流和許多支流以及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水運條件非常優(yōu)越。③長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區(qū),有很大的市場。

2、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南北向的鐵路線(自東向西排列) 1、京滬線

2、京九線

3、京哈——京廣線

4、焦柳線

5、寶成——成昆線

東西向的鐵路線(自北向南排列) 6、京包——包蘭線

7、隴海——蘭新線

8、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⑴我國交通運輸?shù)姆植继攸c:分布不均,東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鐵路運輸。

⑶我國主要鐵路線: “三橫五縱” (P91中的圖4.6)

3、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項目 所在省(區(qū)) 交匯的鐵路

北京 北京 京哈、京滬、京九、京廣、京包

成都 四川 寶成、成昆

徐州 江蘇 京滬、隴海

株洲 湖南 京廣、浙贛、湘黔

蘭州 甘肅 包蘭、蘭新、隴海、蘭青

杭州 浙江 滬杭、浙贛

鄭州 河南 隴海、京廣

⑴在若干條交通運輸線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運輸樞紐,分為單一型和綜合型。

⑵重要的鐵路運輸樞紐:

4、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

⑴客運:根據(jù)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選擇。

⑵貨運:①貴重或急需的貨物且數(shù)量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②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短程可由公路運送,遠程而又數(shù)量大的可用鐵路上的專用車;③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盡可能利用水運或鐵路運輸。



八年級上冊地理基礎知識

遼闊的疆域

1、位置優(yōu)越

⑴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⑵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⑶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屬北溫帶,南部少數(shù)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⑷位置優(yōu)點

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我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氣候差異大,為發(fā)展多種農業(yè)經(jīng)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外交往與合作 東瀕太平洋,多優(yōu)良港灣,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國友好往來;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多國接壤,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往來。

發(fā)展海洋事業(yè) 東臨太平洋,沿海多優(yōu)良港灣,便于開發(fā)各種海洋資源。

其它 造就了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如北國冰雪、南國熱帶風光。

2、國土遼闊

⑴陸地面積:約960萬Km2,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⑵領土四至: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最西:x疆的帕米爾高原(73°E);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龍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線(53°N)。

⑶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海岸線:1、8萬多千米。

⑷陸上鄰國:陸上鄰國(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⑹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渤海、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⑺半島、島嶼:主要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主要島嶼—臺灣島(我國第一大島)、海南島。

3、34個省級行政(P7中的圖1、7)

⑴行政區(qū)劃:我國現(xiàn)行的行政區(qū)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縣(自治縣、縣級市)、鎮(zhèn)(鄉(xiāng))三級。

⑵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qū)。

⑶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新課 標第 一網(wǎng)

⑷特殊的省級行政區(qū)。 ①跨緯度最廣的是海南省。跨經(jīng)度最廣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緯度最高的是黑龍江省。緯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②人口最多的是廣東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少數(shù)民族數(shù)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③面積最大的是x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面積最小的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大陸海岸線最長的是廣東省。沿海島嶼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處于熱帶的是海南省。同時瀕臨黃、渤海的是遼寧省、山東省。

④鄰國最多的是x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鄰省最多的是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省。

⑤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是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東省、臺灣省。

八年級地理考點知識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地勢和地形

1、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⑴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西部多為山地、高原和盆地,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⑵三級階梯概況

階梯名稱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qū)

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qū)帶來了豐沛的降水。②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的水能。③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lián)系,但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2、地形復雜多樣(P24中的圖2.4)

⑴四大高原的特點: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qū),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不平。

內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垠。

⑵三大平原特點: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布。

華北平原:我國最完整的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⑶四大盆地特點: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盆地,有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我國最大內流河——塔里木河。 準噶爾盆地:我國面積第二大盆地,相對濕潤。

柴達木盆地:我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也稱“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積較大的成都平原,農業(yè)發(fā)達,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⑷主要山脈(P26中的圖2.6)

①東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陰山;中列:昆侖山——秦嶺;南列:南嶺。

②東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長白山——武夷山;東列:臺灣山脈。

③西北——東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爾泰山;中列:祁連山;南列:巴顏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賀蘭山;中列:六盤山;南列:橫斷山區(qū)。

⑤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境。

⑥中國五岳: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3、山區(qū)面積廣大

⑴山區(qū):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

⑵山區(qū)的開發(fā)利用:

有利條件:山區(qū)在發(fā)展旅游、采礦和農業(yè)多種經(jīng)營等方面優(yōu)勢較大,森林、礦產、生物資源、山區(qū)水能豐富。

不利條件:地形崎嶇,交通不便,易發(fā)生自然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開發(fā)利用山區(qū)時要特別注意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的發(fā)生。

學好初中地理的方法

1、要熟悉地理課本中的基本概念

要想了解所學地理知識,必須要從基本概念入手,如果什么是地勢、什么是地形都弄不清楚,又怎么能了解后續(xù)所講的知識呢?因此,弄清概念,才能學好地理。

2、理清知識脈絡

其實,地理難就難在不同地方的氣候、環(huán)境、人文都不一樣,需要同學們區(qū)別對待;而這也恰恰是地理簡單的一面,只要我們理清地理要素有哪些,找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就能理清知識脈絡,進而形成知識網(wǎng)。

3、學會歸納總結

①找出知識的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②將差異性較大的地理知識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jù)這一點,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例如:北方和南方因為維度不同,造成哪些差異;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14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