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燁榮0 分享 時間:

高中化學知識點有哪些你知道嗎?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學到很多知識,其中很多是為了高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一、常見物質(zhì)的組成和結構

1、常見分子(或物質(zhì))的形狀及鍵角

(1)形狀:

V型:H2O、H2S

直線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錐型:NH3

正四面體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結構:C2H4、C6H6

(2)鍵角:

H2O:104.5°;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剛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見粒子的飽和結構:

①具有氦結構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結構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氬結構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10的粒子:

陽離子:Na+、Mg2+、Al3+、NH4+、H3O+;

陰離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18的粒子:

陽離子:K+、Ca2+;

陰離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見物質(zhì)的構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價一般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與O,其中屬于共價化合物(液體)的是H和O[H2O和H2O2];屬于離子化合物(固體)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4、常見分子的極性:

常見的非極性分子:CO2、CS2、BF3、CH4、CCl4、、SF6、C2H4、C2H2、C6H6等

常見的極性分子:雙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CH2Cl2、CHCl3等

5、一些物質(zhì)的組成特征:

(1)不含金屬元素的離子化合物:銨鹽

(2)含有金屬元素的陰離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陽離子不含陰離子的物質(zhì):金屬晶體

二、物質(zhì)的溶解性規(guī)律

1、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規(guī)律:(限于中學常見范圍內(nèi),不全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或原硅酸H4SiO4)難溶,其他均可溶;

②堿:只有NaOH、KOH、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它均難溶。

③鹽:鈉鹽、鉀鹽、銨鹽、硝酸鹽均可溶;

硫酸鹽:僅硫酸鋇、硫酸鉛難溶、硫酸鈣、硫酸銀微溶,其它均可溶;

氯化物:僅氯化銀難溶,其它均可溶;

碳酸鹽、亞硫酸鹽、硫化物:僅它們的鉀、鈉、銨鹽可溶。

④磷酸二氫鹽幾乎都可溶,磷酸氫鹽和磷酸的正鹽則僅有鉀、鈉、銨可溶。

⑤碳酸鹽的溶解性規(guī)律:正鹽若易溶,則其碳酸氫鹽的溶解度小于正鹽(如碳酸氫鈉溶解度小于碳酸鈉);正鹽若難溶,則其碳酸氫鹽的溶解度大于正鹽(如碳酸氫鈣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鈣)。

2、氣體的溶解性:

①極易溶于水的氣體:HX、NH3

②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的氣體:O2(微溶)、CO2(1:1)、Cl2(1:2)、

H2S(1:2.6)、SO2(1:40)

③常見的難溶于水的氣體:H2、N2、NO、CO、CH4、C2H4、C2H2

④氯氣難溶于飽和NaCl溶液,因此可用排飽和NaCl溶液收集氯氣,也可用飽和NaCl溶液吸收氯氣中的氯化氫雜質(zhì)。

3、硫和白磷(P4)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4、鹵素單質(zhì)(Cl2、Br2、I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酒精、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故常用有機溶劑來萃取水溶液中的鹵素單質(zhì)(注意萃取劑的選用原則:不互溶、不反應,從難溶向易溶;酒精和裂化汽油不可做萃取劑)。

5、有機化合物中多數(shù)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機溶劑。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烴、鹵代烴、酯、多糖不溶于水;醇、醛、羧酸、低聚糖可溶于水(乙醇、乙醛、乙酸等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但隨著分子中烴基的增大,其溶解度減小(憎水基和親水基的作用);苯酚低溫下在水中不易溶解,但隨溫度高,溶解度增大,高于70℃時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6、相似相溶原理:極性溶質(zhì)易溶于極性溶劑,非極性溶質(zhì)易溶于非極性溶劑。

三、常見物質(zhì)的顏色:

1、有色氣體單質(zhì):F2(淺黃綠色)、Cl2(黃綠色)?、O3(淡藍色)

2、其他有色單質(zhì):Br2(深紅色液體)、I2(紫黑色固體)、S(淡黃色固體)、Cu(紫紅色固體)、Au(金黃色固體)、P(白磷是白色固體,紅磷是赤紅色固體)、Si(灰黑色晶體)、C(黑色粉未)

3、無色氣體單質(zhì):N2、O2、H2、希有氣體單質(zhì)

4、有色氣體化合物:NO2

5、黃色固體:S、FeS2(愚人金,金黃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體: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見的黑色粉末為MnO2和C)

7、紅色固體:Fe(OH)3、Fe2O3、Cu2O、Cu

8、藍色固體:五水合硫酸銅(膽礬或藍礬)化學式:

9、綠色固體:七水合硫酸亞鐵(綠礬)化學式:

10、紫黑色固體:KMnO4、碘單質(zhì)。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離子(溶液)Cu2+(濃溶液為綠色,稀溶液為藍色)、Fe2+(淺綠色)、Fe3+(棕黃色)、MnO4-(紫紅色)、Fe(SCN)2+(血紅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黃色沉淀:S、AgBr、AgI

四、常見物質(zhì)的狀態(tài)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zhì)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zhì)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zhì):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tài)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tài),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zhì):I2、S、P、C、Si、金屬單質(zhì);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五、常見物質(zhì)的氣味

1、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濃鹽酸、濃硝酸、濃氨水、氯水、溴水

4、許多有機物都有氣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六、常見的有毒物質(zhì)

1、非金屬單質(zhì)有毒的:Cl2、Br2、I2、F2、S、P4,金屬單質(zhì)中的汞為劇毒。

2、常見的有毒化合物:CO、NO、NO2、SO2、H2S、偏磷酸(HPO3)、氰化物(CN-)、亞硝酸鹽(NO2-);重金屬鹽(Cu、Hg、Cr、Ba、Co、Pb等);

3、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是CO和NO

4、常見的有毒有機物:甲醇(CH3OH)俗稱工業(yè)酒精;苯酚;甲醛(HCHO)和苯(致癌物,是家庭裝修的主污染物);硝基苯。

高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一、氯離子的檢驗

使用硝酸銀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擾離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zhì):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zhì):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wěn)定,會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fā)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條件為高溫或放電:N2+O2(濃H2SO4)12C+11H2O放熱

2H2SO4(濃)+CCO2↑+2H2O+SO2↑

還能氧化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但不放出氫氣。

2H2SO4(濃)+CuCuSO4+2H2O+SO2↑

稀硫酸:與活潑金屬反應放出H2,使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變紅,與某些鹽反應,與堿性氧化物反應,與堿中和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要點

(一)鐵的反應

1)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現(xiàn)象?)

2)紅熱的鐵絲在氯氣中反應生成氯化鐵(三價鐵)

3)鐵粉與硫粉混合加熱時反應生成硫化亞鐵

4)鐵與非氧化性酸(鹽酸、稀硫酸、醋酸等)反應生成氫氣和亞鐵鹽

5)鐵與濃硫酸或濃硝酸作用發(fā)生“鈍化”現(xiàn)象

6)鐵與過量稀硝酸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鐵(三價),鐵與不足量稀硝酸反應可能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亞鐵

7)紅熱的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

8)鐵從硫酸銅等鹽溶液中置換出金屬(條件?)

9)鐵與三價鐵離子反應

(二)鐵的氧化物

1)種類:氧化亞鐵,黑色,不穩(wěn)定;氧化鐵,紅色(紅色顏料--鐵紅);四氧化三鐵,黑色(磁性氧化鐵)(價態(tài)?)

2)跟鹽酸反應,生成氯化物,鐵的價態(tài)不變;跟硝酸反應,二價鐵可被氧化。

3)跟CO高溫反應,鐵被還原(煉鐵)

(三)鐵的鹽類

1)Fe2+淺綠色;Fe3+棕黃色

2)Fe2+還原性,被氯氣、硝酸等氧化成Fe3+

3)Fe3+氧化性,一般被還原成Fe2+

Fe3+與Fe反應

Fe3+與Cu反應

Fe3+跟H2S溶液反應生成渾濁

4)亞鐵鹽溶液中加入堿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三價鐵鹽溶液中加入堿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

5)三價鐵鹽溶液中滴加KSCN或NH4SCN,溶液變血紅色(檢驗Fe3+)

二價鐵鹽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變紅色,如果再加氯水,變紅色(檢驗Fe2+)

6)三價鐵鹽與酚類作用顯示紫色

高中化學必背重要知識

一、物質(zhì)結構理論

1.用原子半徑、元素化合價周期性變化比較不同元素原子或離子半徑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判斷具體物質(zhì)的酸堿性強弱或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或?qū)x子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

3.運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構--性”間的關系推導元素。

4.應用元素周期律、兩性氧化物、兩性氫氧化物進行相關計算或綜合運用,對元素推斷的框圖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5.晶體結構理論

⑴晶體的空間結構:對代表物質(zhì)的晶體結構要仔細分析、理解。在高中階段所涉及的晶體結構就源于課本的就幾種,高考在出題時,以此為藍本,考查與這些晶體結構相似的沒有學過的其它晶體的結構。

⑵晶體結構對其性質(zhì)的影響:物質(zhì)的熔、沸點高低規(guī)律比較。

⑶晶體類型的判斷及晶胞計算。

二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理論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是中學化學重要基本理論,也是化工生產(chǎn)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是高考的熱點和難點??疾橹饕性冢赫莆辗磻俾实谋硎痉椒ê陀嬎?,理解外界條件(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键c主要集中在同一反應用不同物質(zhì)表示的速率關系,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等?;瘜W平衡的標志和建立途徑,外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運用平衡移動原理判斷平衡移動方向,及各物質(zhì)的物理量的變化與物態(tài)的關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及化學平衡的移動

主要包括: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的特征,條件改變時平衡移動知識以及移動過程中某些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勒夏特列原理的應用。

高中化學知識點

加熱蒸發(fā)和濃縮鹽溶液時,對最后殘留物的判斷應考慮鹽類的水解

(1)加熱濃縮不水解的鹽溶液時一般得原物質(zhì)。

(2)加熱濃縮Na2CO3型的鹽溶液一般得原物質(zhì)。

(3)加熱濃縮FeCl3 型的鹽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燒得Fe2O3 。

(4)加熱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鹽溶液時,得不到固體。

(5)加熱蒸干Ca(HCO3)2型的鹽溶液時,最后得相應的正鹽。

(6)加熱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體。

(9凈水劑的選擇:如Al3+ ,F(xiàn)eCl3等均可作凈水劑,應從水解的。角度解釋。

(10)的使用時應考慮水解。如草木灰不能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使用。

(11)打片可治療胃酸過多。

(12)液可洗滌油污。

(13)試劑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試劑。


147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