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心得體會2020最新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開始了。硝煙散盡,精神長存。中華民族的日益強大,讓我們享受著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越是如此,我們越不能忘記那段歷史,越不能忘記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后感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后感
1945年9月3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消息傳遍中華大地,這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斗爭的完全勝利。而作為抗戰(zhàn)期間廣為流傳的歌曲,《義勇軍進行曲》以激越昂揚、鏗鏘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詞,喚醒了民眾團結一心、共御外侮的無畏精神,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在高唱國歌的同時,要傳承抗戰(zhàn)精神、精誠團結,堅定信念、攻堅克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續(xù)奮斗。
新時代的我們精誠團結,萬眾一心。“人心齊,泰山移?!痹谶@場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中,各愛國黨派、各社會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中華大地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步入新時代,眼前的機遇更多、挑戰(zhàn)更大,黨員干部更要牢固樹立“萬眾一心”的團結意識,團結各族人民,共同奮斗,共創(chuàng)輝煌。要踐行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明確角色意識,當好人民公仆,將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新時代凝聚發(fā)展力量,共謀發(fā)展偉業(yè)。
新時代的我們堅定信念,無懼炮火?!吧斪魅私?,死亦為鬼雄?!卑5录印に怪Z曾采訪一名在日占區(qū)的紅軍指戰(zhàn)員,問他在戰(zhàn)爭結束后準備干什么。他露齒微笑著,十分泰然地說道:“那時我已經死了,我們大半都將死在這場戰(zhàn)爭中?!备锩攘艺菓阎貏俚睦硐胄拍睿诼L夜中堅守黎明的到來。步入新時代,面臨的選擇更多、誘惑更大,更要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鈣質。要學習科學理論特別是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頭腦,做到政治堅定、理論扎實。要磨礪黨性意志,扎根鄉(xiāng)村沃土,不斷學習先進做法,不斷總結發(fā)展經驗,不斷探索發(fā)展思路。
新時代的我們攻堅克難,奮勇前進?!耙淮缟胶右淮缪f青年十萬軍。”在東北淪陷的至暗時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聯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險阻,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道路上奮勇前進。當前正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要弘揚“奮勇前進”的攻堅精神,牢記初心使命,不負人民重托,堅決打贏新時代三大攻堅戰(zhàn)。要持續(xù)鞏固脫貧戰(zhàn)果,筑牢保障民生底線,扎實踐行“兩山理論”,切實守護綠水青山,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斗。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心得體會
在抗戰(zhàn)時期,我們中華兒女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民族英雄。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被我們稱之為民族精神,就因為有這種精神激勵才有我們今天的勝利。
在我們幸福生活的今天,老師總教育我們要愛國,要發(fā)揚民族精神。但是愛國是什么意義?民族精神又指什么?我們不得而知,愛國,是民族脊梁的支柱,復興民族大業(yè)的基石。一洗百年屈辱的抗戰(zhàn)勝利,展示了中華民族不屈的品格,高貴的民族氣節(jié)和不滅的抗戰(zhàn)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們的中華有著巨大的精神寶庫和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在這民族精神里,愛國就是這光榮精神的核心精髓。我們有這么偉大的民族精神,就應該把它發(fā)揚光大。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讓我們中華兒女世世代代記住當年抗戰(zhàn)英雄的豐功偉績,讓我們?yōu)樗麄冏院馈?/p>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到: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不畏險阻,不言敗北的民族品格,支撐著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維系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繁榮和昌盛。我們一定發(fā)揚民族精神,把祖國建設得更繁華,讓老一輩以我們?yōu)闃s,以我們?yōu)楹?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學習心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赝麣v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沖破艱難險阻,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展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目標,正昂首闊步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這過程中,我們遇到過困難,碰到過坎坷,嘗試過失敗,接受過教訓,但我們從未停下過腳步,從未向它們妥協,因為有一種力量一直激勵著我們,那就是中華民族的抗戰(zhàn)精神!
什么是抗戰(zhàn)精神?抗戰(zhàn)精神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是不畏強敵、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jié),是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雖然現在已不是戰(zhàn)火硝煙的戰(zhàn)爭年代,不是百廢待興的創(chuàng)業(yè)初期,但國際形勢愈發(fā)復雜,反華、敵對勢力愈發(fā)抬頭。從詆毀中國抗疫成果到干涉涉港內政,從打壓中國5G技術到關閉駐外總領館,外部勢力想方設法試圖拖住中國發(fā)展的腳步,打壓前進的勢頭。然而,他們嚴重低估了中華民族的磅礴偉力,國內新冠疫情有效控制,疫苗研發(fā)快速推進,5G技術持續(xù)突破,合作國家數量與日俱增,北斗導航全球組網完畢……任何人、任何國家、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這就是抗戰(zhàn)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體現!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抗戰(zhàn)精神的激勵下,我們必將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觀看心得
今天,又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迎來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戰(zhàn)爭的硝煙雖已散去,緬懷英烈的腳步我們卻從未停歇。今天,我們以最高的國家禮遇,去緬懷那些為了爭取國家獨立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只為了告訴一個最淺顯的道理:有國才有家,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因為昨天的苦,我們方知今天的甜。時光回到1931年,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東三省隨后淪陷,成為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變”,更是拉開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序幕。巨大的民族災難接連不斷,南京大屠殺、生化實驗、“三光政策”……多少無辜的中華兒女在慘絕人寰的摧殘中飽受煎熬。但偉大的中國人民并沒有屈服,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從黃浦江邊的硝煙四起,到吳淞口的血色彌漫,再到平型關重挫日軍……經過14年的抗戰(zhàn),在付出了3500萬軍民傷亡、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的慘痛代價,終于迎來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今天,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國度,不再為了生死存亡而疲于奔命,是因為有了偉大的祖國,有了強大的人民軍隊。勝利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去挑起仇恨,而是要通過不斷重溫這段歷史,讓歷史的鐘聲時刻去敲響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多做和平的傳播者、維護者、踐行者。
因為今天的甜,我們方知明天的美。也許有人會講,那段歷史離我們有好長好長的距離,今天的我們,既不愁吃、也不愁穿,還懷念那段歷史干嘛。正所謂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當前,我們正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個百年夢想奮勇前進,但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前行的道路上并不平坦,脫貧攻堅戰(zhàn)雖然取得了舉目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深度貧困和持續(xù)鞏固都需要我們花費更大的功夫;年初突然爆發(fā)的新冠疫情,也給我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抓好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尤其需要更細更實;還有中美的貿易之爭,核心技術的短板掣肘,需要我們進一步重視基礎研究等等。時勢造英雄,平凡也偉大。生活在幸福的國度,我們能做的不應該是思考如何奢華地去享受,而應該是立足自己的崗位,學習先烈們的英勇獻身精神,把祖國的召喚放在首位,時刻講奉獻,把每件細小的事情做得更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愧對這個國家,不愧對這個時代。
每當深情的《獻花曲》響起,望著那些浮雕上堅毅的面孔,我的淚水情不自禁地就流下來,因為內心珍藏著一個深沉的愛,那叫我和我的祖國。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想每個中國人,都能如《八佰》電影中所說:丈夫許國,實為幸事。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個人感悟
1945年9月2日,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在中國等9個受降國代表的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投降。
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必須銘記的日子!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
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今天的和平更加顯得珍貴,更提醒我們,勿忘國恥,我輩當自強。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在一次次血與火的淬煉中,在一個個生與死的戰(zhàn)場上,在國難當頭挺起民族的脊梁,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新的長城,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戰(zhàn)凱歌。
第一代戰(zhàn)斗機飛行員在學校門口立起校訓: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這不只是口號,而是在風華正茂時就寫下的遺囑,他們犧牲時,平均年齡只有23歲。
無數將士前仆后繼、為國捐軀。8年全面抗戰(zhàn),在中國敵后戰(zhàn)場和正面戰(zhàn)場共進行重大戰(zhàn)役200余次,大小戰(zhàn)斗近20萬次,以傷亡3500余萬人的慘痛代價,殲滅日軍154萬余人,約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死傷人數的70%。
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zhàn)屢敗的民族恥辱。
我們要紀念勝利,但也不能忘卻那段恥辱的歷史。
紀念,是為了永不忘卻!銘記,是為了新的出發(fā)!
中華精神自立自強
中國人民在學習自然、收獲自然的過程中,經過千錘百煉,精神不斷升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
自然災害的頻發(fā)、戰(zhàn)亂的影響,沒有阻撓歷史前進的步伐,沒有影響中華人民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眾志成城、攜手前行的可貴品質,反而以樂觀主義態(tài)度和大無畏精神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75年,硝煙已經散去,但中華民族面對強敵時的萬眾一心、百折不撓,始終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yè)中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天,請允許我們用最崇高的敬意,來致敬這段不屈的抗戰(zhàn)史,來銘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大無畏精神!
燈塔大課堂第十三課心得體會2020最新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