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5篇

鎮(zhèn)圳221139 分享 時間:

精準扶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qū)域環(huán)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那你知道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都有那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5篇

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篇一

精準扶貧工作一頭連著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一頭連著公共服務的民生里子。很多時候,政策是好的,但在層層落實中,往往上演“變形記”,而老百姓又憋在心里沒處說,或者是有意見“不敢說”,這樣一來,精準扶貧極易成為“自彈自唱”的“獨角戲”,沒了根基,也就背離初衷,傷及的不僅是干群關系,最關鍵的是削減政府的公信力??梢?扶貧工作究竟落實得怎么樣,應從過去的基層看匯報過渡到群眾“說了算”的層面上,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而且為他們提供“發(fā)聲”與反饋的綠色通道,讓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成為常態(tài)化,亟需創(chuàng)建完善的反饋機制與評估機制,讓群眾充分參與其中,行駛監(jiān)督權和表達權,這樣既能贏得他們的認可,也能夠倒逼扶貧過程的“貨真價實”。

精準扶貧也要適度做“減法”,以對口幫扶建立幫扶記錄為例,雷同的記錄不但沒有意義,也會浪費大量精力。對此,相關部門應從務實出發(fā),減少展板表冊掛圖,對扶貧檔案該刪繁就簡的絕不畫蛇添足,該細化補充的應認真落實到位,騰出更多的精力集中發(fā)軔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做到扶貧檔案“靶向精準”,扶貧工作沾泥帶露。

精準脫貧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而是循序漸進的精細滴灌。保證扶貧工作不打折扣,應勇于向數(shù)字扶貧、單向“輸血”、干部駐村走過場等亮劍,包括那些慢作為、有前勁沒后勁等脫節(jié)亂象,都應集中曝光,露頭就打,避免盲目跟風,用問責制度和“摘帽”制度形成雙重約束,重塑擔當精神與務實作風。當然,必要時可引入第三方監(jiān)督機制,確保扶貧工作在陽光下進行,化保障公平、公正,不留任何死角。

真扶貧就是要把百姓的迫切訴求放在首位,以不怕麻煩和迎難而上的姿態(tài)啃下“硬骨頭”,并且一“扶”到底,讓受助群眾參與進來,沒有后顧之憂。希望相關部門以此為契機,不僅要以點帶面,追查問責,也要強化督導問責與作風整肅,直面扶貧工作的各種痛點,拿出真招實策,凡事跑到百姓前面,逐步建立完善的評估和反饋機制,讓群眾擁有發(fā)言權與話語權。唯有這樣,精準扶貧工作才能有序推進,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

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篇二

定點扶貧,是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聯(lián)系一個特定貧困點,固定開展幫扶脫貧。據(jù)統(tǒng)計,黨的_大以來,參與定點扶貧的中央單位達到320個,實現(xiàn)了對貧困縣的全覆蓋?!笆濉笔俏覈撠毠缘臎Q勝期,定點扶貧至關重要。做好新形勢下定點扶貧工作,要深入貫徹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精神,在“精準”二字上多考慮,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定點扶貧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這既是對發(fā)展中國特色扶貧開發(fā)事業(yè)的厚望,也是對解決當下扶貧開發(fā)工作存在問題的強烈要求。責任、使命、緊迫三種心情,集中在于要解決“精準”問題。

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開展定點扶貧,向貧困地區(qū)提供資金、技術、服務,多年來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通過多年的扶貧開發(fā),貧困地區(qū)大大改變了面貌,脫貧程度總體成效明顯。但問題是,有些地方,扶貧、涉農、醫(yī)保、低保資金,“蒼蠅”都敢貪,因而出現(xiàn)了“窮縣富衙”、“窮村富村官”、發(fā)展很不平衡的現(xiàn)象,與全面小康的目標差距甚遠。這反映了扶貧開發(fā)的偏差,即重整體、輕部分,重上層(重扶上、扶官)、輕下層(輕扶村、組),重“吵鬧”(伸手要的就扶)、輕“息靜”(不作聲的不扶),也反映了扶貧工作的缺點,工作不深入、不落細、不落小。總之,就是一個精準問題。

定點扶貧要做到精準,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定點扶貧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fā)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政治優(yōu)勢和制度優(yōu)勢的重要體現(xiàn)。只有把定點扶貧提上政治高度來看,各單位領導才能跟上中央的步調,按照中央的部署,選派優(yōu)秀干部,籌措多方資源,進一步提高扶貧的精準度。

定點扶貧要做到精準,扶貧干部就要全面、深入調查研究。找準貧困對象,根據(jù)實際情況,把發(fā)揮單位、行業(yè)優(yōu)勢與貧困對象實際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幫扶貧困對象,把扶貧開發(fā)工作做細、做小、做實,使任何一個村組、任何一個貧困人口也不能掉隊。

定點扶貧要做到精準,就要健全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幫扶措施。對地理資源好的貧困村,可幫助設計開發(fā)項目,用項目扶貧,直接提供資金、技術、信息服務,或招商引資,引技、引智。對地理條件差的貧困村,可幫助搬遷,易地安居脫貧。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幫助獻計獻策,先從智力扶貧,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發(fā)揮其自身潛力,幫助培訓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給予社會保障、大病救助,讓他們過上小康生活。

提高扶貧成效,就在于精準扶貧要見成效。這就要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瞄準貧困人口,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把扶貧資金、智力支持、技術服務、幫扶措施落實到貧困人口。切實做好扶貧考核工作,確保不斷提高扶貧成效。

參與定點扶貧的單位和人員,要進一步強化幫扶責任,履行幫扶使命,以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緊迫感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脫貧攻堅的決戰(zhàn)中,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作出新的貢獻。

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篇三

精準扶貧這本“好經”,在一些地方的基層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被“念歪”了,顯然與扶貧干部的個體狀態(tài)有關,但是與精準扶貧工作本身缺乏精準的監(jiān)督、指導,密不可分。按照現(xiàn)有的考核辦法,精準扶貧對象是否脫貧,最終以貧困戶的簽字認可來確認的。理論上說,這個終點的壓力設計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但在精準扶貧的起點到終點過程中,一些地方事先并沒有制定嚴密的考核制度。有的只講結果,不講過程,把具體工作任務“精準”到了一個個兼職的基層干部身上,領導與監(jiān)督指導的責任撂得干干凈凈。

其實最令人痛心的還是資金到位的精準扶貧工作,依然犯了形式主義的老毛病。有位82歲的老人,每月領180元的農村養(yǎng)老保險,患有嚴重風濕病。老人被列入精準扶貧戶之后,扶貧工作隊給他安排養(yǎng)雞項目,并送來了100只雞。結果老人的日子更難了,老人說,我一天只吃兩餐,雞一天要喂三次,馬上就沒吃的了。4個月后,雞苗全部死亡,老人為此還倒貼了幾百元。這個案例,跟一些地方發(fā)放的扶貧羊被貧困戶宰殺果腹如出一轍。大把的精準扶貧資金白白浪費,不是貧困戶不領政府的扶貧情,而是他們沒有這個實力托得起這份“情”。

82歲的老人明顯是因病而“患”貧的。精準的扶貧應該是用兜底的貧困醫(yī)療保障,達到先治“貧病”的效果。然而這么一個簡單的道理,到了基層扶貧干部身上,成了例行公式的公事,這實際上是形式主義表面文章的完成“作業(yè)”過程。它犯的不是技術病,而是作風病。精準扶貧工作的形式主義,最終造成的結果是精準扶貧的“浮萍”化。短時間看,表面綠油油,風過之后打回原形。

離開精準監(jiān)督、精準指導的扶貧工作,都不是真正意義的精準扶貧。不讓貧困戶掉回貧困隊伍,首先需要將不配做扶貧工作的懶政官員,早早趕出扶貧工作的隊伍。

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篇四

扶貧選人用人不準導致履職不力,其他地方同樣存在?!笆濉狈鲐毜拇笳结樢讯?,向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開展扶貧,首先要精準選對人。達州市自亮“家丑”,既是對自己扶貧選人工作的一次反省與調整,也為全國扶貧選人提供了一面鏡子。

如果說精準扶貧告別“漫灌”、實行“滴灌”,那么,駐村第一書記這支隊伍就是一根根“管道”,直接關系著扶貧成效。

只有精準選人,才能精準扶貧?!盎疖嚺艿每?,全靠車頭帶”。村級組織是群眾脫貧致富的火車頭,村第一書記就是列車長。精準扶貧選派第一書記,要完善機制、細化標準、嚴格程序,劃定重點范圍、突出履職能力,堅持選賢用能、力戒濫竽充數(shù)。重點從大學生村官中選拔,他們在農村廣闊天地經受了鍛煉、接受了考驗,增進了感情、增長了才干;重點從后備干部中選拔,他們胸懷使命感、肩負責任感,工作能力強、進取意識強,扶貧惠群眾、自身也受益;重點從新提拔干部中選拔,他們想干事、能干事,既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又實現(xiàn)自己心中抱負。同時,注重因地制宜選拔,山區(qū)、庫區(qū)、老少邊區(qū),資源稟賦不同、經濟基礎不同、人口素質不同、發(fā)展模式不同,應把脈對癥選人,因人因地施策,與相關部門結對共建,精準滴灌、靶向扶貧。

精準選人用人,同樣也離不開精準監(jiān)管。干任何工作,能力不強當然會履職不力,但能力強也可能履職不力,原因是什么?監(jiān)督不力導致不作為。有的單位不“選”而“派”,一“派”了之,對選派干部日常履職不管不問,致使有的選派干部覺得“做多做少一個樣”,駐村少而回城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的選派干部幫助村里跑跑項目、搞搞慰問,其他黨政事務很少過問,掛名不出力,在職不盡責;有的確實真脫產、真駐村,但與農民“坐不到一條板凳上”。選對人、用好人,必須健全管理、考核、保障、獎懲等配套政策和工作機制,念起監(jiān)管“緊箍咒”,推動精準扶貧精準實施。

解決了“誰來扶”的問題,“扶持誰”“怎么扶”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精準選人、精準監(jiān)管,選派干部才能全部身心駐在村,登門進屋察民情,撲下身子真扶貧,輸血造血挖窮根。

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篇五

媒體報道了山東、廣西精準扶貧工作中貧困戶識別不準等問題。媒體報道之后,山東和廣西的精準扶貧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精準扶貧,有硬骨也有軟肋,雖然表現(xiàn)方式不同,但問題如出一轍。為什么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我們不妨從基層這個視角探一探究竟。

作為一名基層精準扶貧工作的執(zhí)行者、參與者,苦和累我們毫無怨言,遺憾的是,上級的決策是否有問題?我們的付出是否有意義?下面的是我們的看法和切身感受:

一、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精準扶貧的專項貸款、安全農宅、產業(yè)發(fā)展等輸血造血措施,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未必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原因是政府的初衷和農戶的打算難以“情投意合”!你讓我建宅,我不能建,孩子找對象嫌山區(qū)條件艱苦,不愿到山區(qū)居住;你讓我養(yǎng)殖,我不能養(yǎng),市場經濟蕭條,有虧本的人做前車之鑒;你讓我種植,我沒有技術也沒有勞力;你讓我易地搬遷,政策資金投入不足,條件目前尚不成熟。你有你的美好愿望,我有我的難言之隱??此铺焐系粝聜€大元寶,我卻無能為力把它撿起來!殘酷的現(xiàn)實,使“扶上馬送一程”的幫扶措施成了農民難以完成的考題!

一些農民打著產業(yè)發(fā)展的旗號貸款或買小汽車、或為子女還房貸、或歸還陳年舊債,改變貸款用途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精準貸款,本來是政府借雞生蛋的遠景規(guī)劃,到頭來被農民變通為殺雞取卵的應急措施。啼笑皆非的投機取巧之術,使政府的良苦用心陷入“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徒勞境地!

在一些自身發(fā)展動力不足的農戶眼里,政府就是慈航普度、救苦救難的菩薩,欲壑難填的依賴心理,使他們躺在救助的溫床上裹足不前,特惠政策“斷奶”之日,也許就是他們返貧之時。因為貧困戶的特殊身份所獲得的優(yōu)惠,使一些位處貧困邊緣的農戶心理失衡,為了討個說法到處上訪,新的社會矛盾不斷激化。

反思這些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我們認為是執(zhí)政者人為地現(xiàn)在知識網了農民的自身素質,忽視了農民先天稟賦的內在決定因素和所處地理位置的客觀局限性。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為此,我們不禁想說:政府啊,您管得太寬了,若他們真是先天性氣血不足、后天性營養(yǎng)不良,您管得了他們一時,還能管得了他們一世!保障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完整配置和公共服務政策的全面配套,讓他們在服務平臺上盡情地展示自己的脫貧姿態(tài),這才叫做真正的公平公正!真正跟不上步伐的,讓救助托底機制兜底吧!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痹缭谶h古時期,春秋時期的圣賢大哲老子先生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以清靜之道來治理國家,順應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實事求是的精髓所在。過多地對農民指手劃腳,大包大攬、一廂情愿地按自己的主觀意志為農民設計發(fā)展藍圖,甚至追求整齊劃一、一步到位,反倒捆綁了農民的手腳、限制了農民的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營造良好的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讓他們結合自己的身板“量體裁衣”、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或許才能在發(fā)展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快!

二、繁文縟節(jié),形式主義泛濫。精準扶貧站在理想主義的制高點,做著與實際脫節(jié)的公式化設計。大量的表冊(每個戶涉及表冊約21種)雪片般飄向基層,看似疏而不漏、細針密縷的設計,企圖把涉及扶貧的所有信息都打撈上來,遺憾的是設計主次不分,工作精力平均分配,重要信息因精力投入不足被平庸化!回想上級一年來的精準扶貧信息采集,每次任務分配都是軍令如山倒的氣勢、急急如律令的節(jié)奏、怠慢者斬立決的魄力!為了強調責任,文件規(guī)定每個信息都必須進村入戶采集!

現(xiàn)實情況是,即使坐在辦公室里“5+2”、“白+黑”拼命地加班加點、分秒必爭地“紙”上扶貧,也跟不上上級救場如救火般的催促,我們那里還有時間進村入戶?除非你有金猴分身術!請理解下級的閉門造車,這一切都是被迫無奈!如果我們進村入戶,把時間消耗在往來的路上和群眾交流的時間里,也許早已錯過了上級限定的工作時間,按期完不成任務,跟不上大局部署還得接受紀律懲處。因為一些嚴重脫離實際的“聰明”設計,形式主義被演繹到極致?;鶎犹峁┑臄?shù)據(jù)基本上都是領會上級的政治意圖編造的,而不是客觀現(xiàn)實本來面目的真實反映!精準扶貧的紙質資料和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大多數(shù)和戶內的實際情況不符!請諒解我們的苦衷,我們也不想昧著良心弄虛作假,我們也清楚地知道紙上談兵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實在是人在局內身不由己!我們想不明白,剛剛經歷了群眾路線教育洗禮的決策高層,怎么還是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的幽靈陰魂不散!與其繁文縟節(jié)搞繁瑣哲學,不如刪繁就簡抓實質要害,像廣西一樣把干部的精力解放出來進村入戶摸清底子以后再確定戰(zhàn)略部署。

三、朝令夕改、無所適從?!跋录壴缫堰^了河,上級還在摸石頭”,這是今年精準扶貧業(yè)務指導的形象寫照!扶貧基礎資料整建和“1+17”措施落實過程中,指揮者“以其昏昏,不能使人昭昭”的籠統(tǒng)指導使基層干部走了不少彎路和回頭路。我們不禁想問,如果精準扶貧還處在探索和試點階段,又何苦“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地反復折騰?如果到了一錘定音、鐵板釘釘?shù)穆鋵嶋A段,又何必改弦易轍,舉棋不定?如此出爾反爾,“折騰”的恐怕不是財力人力,而是政府的誠信和形象!

四、準備不充分,濫養(yǎng)違規(guī)。20_年貧困戶建檔立卡時,上級只提了人均純收入這一條準入門檻,除此之外沒有其它的約束限制,今年動態(tài)管理時提倡民主(如今的民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難達成統(tǒng)一的共識)評議,即以自然村為單位召開群眾會民主評議。與其說是民主,倒不如說是民粹!群眾說了算嘛!

也許有人會說,基層干部干嘛去了,為什么不好好把關?我們想問貧困戶的具體標準是什么,有具體明確的量化尺度嗎?僅憑人均純收入就能準確地界定貧困戶嗎?測算人均純收入,農民能夠把一些隱性收入和盤托出嗎?銀行存款是個人隱私,你有權力到銀行查詢嗎?還有一點決策者可能有所不知,一些邪惡勢力為評上貧困戶反復纏訪,基層干部的安全誰能保障?維護行政秩序需要法制保障,可惜基層的法治基本處于癱瘓狀態(tài)!評議貧困戶之前,上級態(tài)度曖昧、三緘其口,沒有明確的政策導向和嚴明的制度約束。等評議有了結果,具體措施落實了,上級象小孩變臉了:吃了我的糖你給我吐出來!理由是,貧困戶評判不準,給出的措施和優(yōu)惠我要收回。

沒有規(guī)矩,難成方圓。小朋友玩游戲還得有規(guī)則呢,如此嚴肅的工作有關部門不提前制定規(guī)矩,坐觀事態(tài)不妙之后突然有了新規(guī),這不是“養(yǎng)違規(guī)”嗎?上級調查研究不深入、事前準備不充分、具體措施不明確,實踐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盲動主義和“養(yǎng)違規(guī)”現(xiàn)象。

“梨子什么滋味,吃了才知道;鞋子合不合腳,穿了才知道”。頂層設計與基層基礎怎樣珠聯(lián)璧合?政策創(chuàng)意怎樣接上地氣?實踐會給出答案!如果有可能,我們殷切期盼決策者按照自己的設計,深入基層,重走一次精準扶貧路!


2020精準扶貧個人心得感悟5篇相關文章:

2020關于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主題個人學習心得感悟5篇

2020社會精準扶貧干部個人工作總結范文3篇

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心得體會個人感悟【5篇】

2020個人精準扶貧工作計劃【5篇精選】

2020精準扶貧社會實踐報告范文5篇

關于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體會【5篇】

2020全國脫貧攻堅獎事跡學習心得觀后感5篇

精選5篇有關精準扶貧個人總結

2020扶貧精準走訪個人工作總結范文3篇

扶貧工作心得和感悟

479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