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怎么寫?走訪慰問是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也是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的暖心工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精選篇1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下發(fā)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活動,中央組織部將從代中央管理的黨費中劃撥走訪慰問專項資金,各地區(qū)各部門(系統(tǒng))要盡快落實配套資金,確保在春節(jié)前發(fā)放到慰問對象手中。
走訪慰問是一項民心工程,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走訪慰問,可以更好地宣傳黨中央的最新理論成果、了解解決黨員干部群眾的實際困難、提高社會凝聚力。各級黨組織要在突出“三度三效”中讓這項歲末節(jié)點的常規(guī)性活動“不平凡”,讓這筆承載著特殊意義的黨費專項資金用在實處。
政治站位有“高度”,突出黨建引領“質(zhì)效”。老黨員、老干部是我們黨艱苦奮斗歲月的親歷者、卓越歷史功勛的締造者,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各級黨組織要注重發(fā)揮走訪慰問的政治功能,切實扛起主體責任,突出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發(fā)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打通黨的__精神深入基層的“最后一米”,引導廣大老黨員、老干部以及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黨周圍。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到黨的執(zhí)政根基在人民,在走訪慰問中踐行“群眾路線”,認真聽取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和老干部的意見建議、急難愁盼,為來年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的民心基礎。
組織關懷有“溫度”,突出政策落實“實效”?!安痪徽\,不能動人?!弊咴L慰問旨在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送到每一位慰問對象身邊,是關乎廣大基層冷暖的大事要事。本次走訪慰問包括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基層干部、因公去世的基層干部家屬等,各級黨組織要做足走訪慰問的“備課”工作,堅決杜絕形式主義、經(jīng)驗主義,充分調(diào)查、研判、歸類,摸清慰問對象的“底數(shù)”“變項”,建立慰問臺賬。各級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會政策要求,廣泛深入地開展好走訪慰問活動,確保慰問對象不遺漏、不偏差,為慰問對象提供“私人訂制”式的精準服務,讓組織關懷真正“暖起來”“熱起來”“火起來”。
宣傳帶動有“力度”,突出榜樣樹立“長效”。走訪慰問的對象中不僅有“共和國勛章”、“__”獲得者等時代楷模,還有工作在條件艱苦地區(qū)和急難險重任務一線的同志、村(社區(qū))老骨干,各級黨組織要在落實好慰問對象相關待遇的基礎上,充分肯定、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不斷鼓舞老黨員、困難黨員們繼續(xù)盡己所能、發(fā)揮余熱。廣大黨員干部要發(fā)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在“入戶走心”中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先進事例,弘揚他們的高尚品質(zhì)、崇高精神,努力取得“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讓更多“鮮為人知”的正能量凝聚成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強大合力。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精選篇2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下發(fā)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黨中央的關懷和溫暖,進一步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埋頭苦干、勇毅前行。
在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向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已經(jīng)成為黨內(nèi)關懷的“老話題”。細品“走訪慰問”,把“老話題”品出新味道,有助于用心用力用情做好“走訪慰問”工作。
細品“走”的內(nèi)涵。
《新華字典》解釋:“走”,是會意字,其古字形象擺動兩臂跑步的人形,本意是“跑”,后引申為趨向、走向。“走訪慰問”中的“走”字,既有“跑”的本意,體現(xiàn)各級黨組織對老黨員、老干部和生活困難黨員的高度重視,急于第一時間送上黨和政府的溫暖;又有“趨向、走向”的引申義,到老黨員、老干部和困難黨員家里,要“身”入,更要“心”入。惟有真心實意地“走”,才能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傳遞到位。
細品“訪”的意義。
《漢語字典》對“訪”字有兩種解釋:向人詢問,調(diào)查;探問,看望?!霸L”,最早見于篆文,是形聲字,從言,方聲。本義是中央派人慰問邊域方國,后來擴大引申為專程前往問候、交流等?!俺缟杏⑿?,才能產(chǎn)生英雄?!痹谥卮髠鹘y(tǒng)節(jié)日,黨中央要求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參與,通過“訪”的形式,專程前往慰問、看望那些為成就黨和國家事業(yè)作出貢獻的老黨員、老干部,體現(xiàn)的是不忘歷史和對英雄的崇尚。
細品“慰”的深意。
《說文》曰:“慰,安也。”現(xiàn)代漢語釋義:“慰”,是形聲字,從心,尉聲。本意是安慰,使人心里安適;心安?!逗鬂h書·隗囂傳》有句“報以殊禮,言稱字,用敵國之儀,所以慰藉之良厚?!逼渲小拔拷濉斌w現(xiàn)的是對有功之士的特殊待遇。在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走訪慰問活動,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摒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放下“官架子”,丟掉“官腔”“官話”,用心用情與老黨員、老干部和困難黨員交流,使之心里安適。
細品“問”的內(nèi)容。
《說文解字》解釋:問,其本義是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即所謂的“訊也”,由此引申出論難、考察、尋訪、探望等含義。在《農(nóng)村調(diào)查》中指出,要“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在開展走訪慰問活動中,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甘當“小學生”,虛心向老黨員、老干部求教,面對面相處,心貼心交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做到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問需于民,不斷汲取發(fā)展前進的不竭力量。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痹谠┐汗?jié)期間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是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舉措,惟有細品“走訪慰問”,用心用力用情踐行,才能取得走訪“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實效!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精選篇3
近日,中央組織部印發(fā)通知,要求各級組織部門按照黨中央要求,在春節(jié)前夕,對獲得黨內(nèi)功勛榮譽表彰的黨員、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和烈士遺屬、因公殉職黨員干部家屬進行走訪慰問。做好走訪慰問工作,要求我們邁開“走”的腳步,說好“訪”的語言,用好“慰”的真心,做好“問”的真情,讓走訪慰問更有“溫度”。
讀懂走訪慰問里的“深情厚誼”。在春節(jié)前夕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意義深遠。今年是__,老黨員、老干部作為百年艱難奮斗的見證者,目睹了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老黨員、老干部作為百年風雨同舟的踐行者,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老黨員、老干部作為百年并肩前行的參與者,締結了披荊斬棘的偉大勝利。無數(shù)烈士和因公殉職黨員更是將他們的青春和熱血貢獻給了黨的偉大事業(yè),將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定格在了為人民奮斗的漫長征途之中。他們是百年奮斗的歷史功臣,更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只有讀懂了慰問活動的深意,才能確保用心用情開展慰問活動,使開展走訪慰問的過程成為“心與心的溫馨溝通”“面對面的噓寒問暖”“實打?qū)嵉呐艖n解難”,從而讓慰問中的“深情厚誼”轉化成為凝心聚力的動員、振奮精神的動能、推動工作的動力。
傳遞走訪慰問里的“心靈力量”。慰,在字典里釋義為使人心里安適。要做好慰問工作,就是要用好“心靈力量”。要走入慰問對象“心中”,將黨的關心和人民的牽掛傳遞到位;要懂得慰問對象的“心態(tài)”,激勵他們凝心聚力繼續(xù)發(fā)光。要讓走訪慰問“走心”,真正解決慰問對象的實際困難,確保他們繼續(xù)安心生活。對于老黨員、老干部等慰問對象來說,只有用好慰問里的“心靈力量”,用真情溫暖人心,用真心解決問題,用真誠感動心靈,在點滴細節(jié)之中見真心、見深情,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慰問不是簡單的物質(zhì)慰問,而是全心的精神關懷。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xiàn)“趕場”式的走訪、“應景”式的慰問,真正讓走訪慰問成為黨和慰問對象之間情感連接和溝通的紐帶。
做好走訪慰問里的“實深文章”。走訪中的“訪”,慰問中的“問”,都在強調(diào)要真正走進門、張開嘴、用心訪等要求。__更是讓走訪慰問的足跡,遍布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之間。黨員干部開展走訪慰問,要做好“實深文章”,切忌簡單地“送個禮,握個手,拍個照”,而是要通過走入慰問對象家中,了解慰問對象工作生活,解決慰問對象實際困難,向老黨員、老干部等傳遞關心,為他們排憂解難。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拉一拉家長里短,問一問衣食住行,憶一憶崢嶸歲月,說一說改革巨變,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和關心。只有“進了門、見了面、說了話、聊了天”,才能真正明白慰問對象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才能讓他們感受到黨和人民的滿心牽掛,才能激發(fā)他們對奮斗事業(yè)的熱情關注,真正做到人到、情到、心意到,讓走訪慰問成為潤澤心靈、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暖心之舉。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精選篇4
當前,正是走訪慰問的高峰期,各級各部門紛紛下基層開展走訪活動,但走訪慰問不能“蜻蜓點水”,要講究方法靈活開展、真心真意排憂解難、后續(xù)跟進長期關注,用心用情用力幫助困難黨員、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要講究方法,根據(jù)實際靈活開展。
提到走訪慰問,不少單位會習慣性采購糧油、大米、棉被,裝滿車廂、趕到村里,對照名單、依次發(fā)放,簽字領取、拍照合影,慰問結束、回城報結。試想,走訪慰問就只是發(fā)幾桶油、送幾袋米就完事了嗎?這樣千篇一律的走訪是不是違背初衷?做好走訪慰問工作,需下一番“繡花功夫”,要根據(jù)慰問對象實際,進行靈活慰問。走訪腿腳不便的老人,除了贈送慰問品外,還要幫助劈柴擔水、打掃衛(wèi)生、整理家務;走訪留守兒童,除了購買學習文具、水果外,還要關心學習、心理輔導;走訪老黨員、老戰(zhàn)士,除了送去實物外,還要送去“精神食糧”,和其交流工作經(jīng)驗、探討發(fā)展形勢、分享改革成果,“菜單式”慰問,讓走訪“入心”。
要真心真意,腳踏實地排憂解難。
走訪慰問既要有儀式感,也要有人情味。走訪慰問是黨中央為了幫助困難黨員、群眾開展的一項意義重大的活動,但延伸到基層后,少數(shù)干部錯誤地把走訪慰問當作上級攤派的“任務”,曲解了意思。雖然時代在發(fā)展,但走訪的“味道”不能變,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厚植人民情懷,既要帶著物品資金走訪,也要帶著感情走訪,真心實意幫助困難黨員、群眾做力所能及的事,面帶微笑、手持溫暖,到群眾家中真走訪、和群眾聊家常,了解所需、幫助所難、解決所盼,真心真意為群眾出點子、想法子、找路子,拿出硬招實招解決難題。
要后續(xù)跟進,建立臺賬長期關注。
走訪慰問不是做樣子、擺架子、過場子,其目的是濟困解難,是把黨的關懷和溫暖帶給困難黨員和群眾,激勵百姓更好過日子。不能讓走訪成為“一陣風”,如“水澆鴨背”似“曇花一現(xiàn)”。走訪慰問不僅要立足當前,還要長期關注。不僅要送錢送物,更要送方法、傳經(jīng)驗、談感情、解疑難,應對困難黨員、群眾深入走訪尋求對策;建立臺賬登記慰問對象家庭情況、困難原因;對接醫(yī)療、社保、教育、民政等職能部門,理出幫扶方案,申報幫扶項目,落實幫扶政策。要幫助困難黨員、群眾理清發(fā)展思路,尋找致富項目,穩(wěn)定致富增收,讓走訪慰問成為連通黨群、干群關系的堅固橋梁,成為解決“急難愁盼”的最佳途徑。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精選篇5
近期,中共中央組織部下發(fā)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活動。黨員干部要按照黨中央要求,去“虛”有“度”,扎實抓好走訪慰問工作,真正將這項“暖心工程”落到實處,不斷增強我們黨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向心力,讓慰問有力度、有準度、有溫度地暖民心、聚人心。
杜絕虛張聲勢,強化幫扶濟困力度。
要把走訪慰問做深做實、做細做透,就要全面掌握慰問對象的“眼前所需”,不僅在即辦即結中解決好“燃眉之急”,還要著手處理慰問對象的“長遠問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真情“送下去”,把問題“帶上來”,把智慧經(jīng)驗“提出來”。通過了解困難黨員的所憂所想所盼,建立起長效整改的“責任清單”;通過聽取老黨員老干部為事業(yè)出謀劃策的“好聲音”“金點子”“土方法”,梳理出清晰有效的“行動指南”;通過聚焦慰問對象反映的民生問題、矛盾癥結,制定出規(guī)定期限的“整改計劃”,“真刀真槍”解決難題,“盡心盡力”推動工作,“全力以赴”推動發(fā)展,進而寫好走訪慰問的“后半篇文章”。
杜絕弄虛作假,提高量體裁衣準度。
走訪慰問是我們黨關心愛護老黨員老干部的重要載體,一場有意義、有效果、有真情的走訪慰問絕不是“一袋米、兩桶油、三袋面”的敷衍了塞,更不是“門口打卡、握手拍照、寫文發(fā)稿”的形式主義。要想辦好“雪中送炭”的實事,達到“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效果,就要用心提高“量體裁衣”的準度。廣大黨員干部要在走訪前期下足功夫,通過調(diào)研分析、走訪入戶等不同方式,精準掌握慰問對象的實際狀況和困難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準備好慰問的物資,以“真材實料”去敲響老黨員老干部的家門,讓經(jīng)費花在刀刃上、花出實效來。
杜絕虛情假意,增加干群關系溫度。
對慰問對象來說,物質(zhì)幫扶固然重要,精神關懷卻更加溫暖。要增強黨員同志對黨組織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就要做到思想上關心、情感上共鳴、心靈上慰藉,才能讓美麗“夕陽紅”發(fā)揮余熱、綻放光彩。走訪慰問是一次與群眾直接“面對面”對話的機會,不能只是拿著慰問品、慰問金“匆匆地來”,打卡后又“匆匆地走”。在走訪慰問中,要放下“官架子”、打開“話匣子”、掏出“心窩子”,和老百姓同坐一條板凳,主動聊家常、問冷暖,用“方言土話”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彼此感情,讓慰問對象舒心安心,切莫“身到心不到”。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精選篇6
近期,中共中央組織部下發(fā)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活動。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個別領導干部走訪慰問時,存在“身入心不入”的問題,他們重“形”不重“效”,看似在下面,實則浮在上面。“車子轉一轉,房子看一看,群眾見一見,照片拍一拍”,走訪慰問就結束了。這種“作秀式”的行為不但沒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反而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走訪要入身,慰問要入心。只有“身心皆入”,走訪慰問工作才能真正達到暖民心、聚人心的效果。
胸有成竹地“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好走訪慰問工作,前期必須做足準備。要通過查閱檔案資料、開展實地走訪、接待來信來訪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系統(tǒng)掌握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的詳細情況,做到分門別類、靶向慰問。針對生活困難的黨員,要搞清楚他們困難的原因,多備幾條幫扶措施,既雪中送炭,解決燃眉之急,又著眼于長遠,想好治本之策,提升“造血”功能。針對老黨員、老干部,要深入了解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人生閱歷,多挖挖隱藏在歲月中的閃光點,多問問沉淀在經(jīng)驗中的治理良策,努力讓他們的“金點子”轉化為推動發(fā)展的“金鑰匙”。
滿懷深情地“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必須身入、心至、情到。面對生活困難的黨員,要帶著“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的憫護之情,既拿出真金白銀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真實訴求,又要結合實際謀長遠,送政策、送理論、送就業(yè)致富新路子,使他們真正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面對老黨員、老干部,要帶著“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崇敬之情,多拉拉家常,多聽聽心里話,更加注重精神關懷,通過舉辦講故事、學經(jīng)驗等各類交流活動,把他們的紅色事跡宣講好、紅色精神弘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
真刀真槍地“辦”。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扎扎實實地做好走訪慰問“后半篇文章”,是使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黨中央的關懷和溫暖的關鍵點。要堅持問題導向,緊密結合__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對走訪慰問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建議認真分析、縝密研究,務實高效地解決一批實事難題,真正把承諾落在行動上。要善殺“回馬槍”,建立健全長效反饋制度,定期組織開展談心談話,及時了解走訪慰問對象困難訴求解決進度、滿意程度和其他意見建議,切實讓走訪慰問成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紐帶和橋梁,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春節(jié)開展走訪慰問意義及心得體會精選篇7
近期,中央組織部從代中央管理黨費中劃撥__億元,用于__年元旦春節(jié)期間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這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掛念與關懷,傳遞了黨組織的溫暖與力量,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大國之重”。
走訪慰問已然成為歲末節(jié)點的常規(guī)性活動,許多干部將其作為一項例行任務機械來做,“分組走一走、進門望一望、東西放一放、兩手揮一揮”,便以為“萬事大吉”,結果只能是寒了慰問對象的心。俗話說“盡小者大,慎微者著”,越是經(jīng)驗性的活動越要細心細致,要以“盡精微”的態(tài)度和責任開展走訪慰問,用心用情、求真求是、做實做透,讓這筆承載著廣大黨員信任與重托的黨費專項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出真感情。
“盡”心竭力“訪”出民情。
走訪慰問不是“一袋面、兩桶油”的“一走了之”,也不是“握握手、拍拍照”的“走秀之作”,而是關乎生活困難群眾、老黨員、老干部冷暖情況的大事情,各級黨組織要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進行開展,盡心竭力以求盡善盡美,真正通過走訪曉民意、知民情。秉承嚴謹?shù)淖咴L態(tài)度,嚴格按照中央組織部的要求組織安排,確定好慰問對象的范圍,規(guī)劃好走訪的“路線圖”,計算好走訪物資的“經(jīng)濟賬”,一絲不茍地進行貫徹落實。走訪慰問責任到人,誰負責誰走訪,有條件的情況下建立“一對一”長效聯(lián)系機制,徹底解決“你代表我,我代表他,他代表他,最后誰也不知代表誰”的“代表”太多的問題,抓住與黨員群眾面對面的機會,再忙也要肩負起自己的職責。堅持務實的走訪作風,慰問金送達不能用“卡對卡轉送”代替,走訪物資不能用“福利領取單”代替,深入到戶不能用“通知被慰問對象簽到”代替,真正“走進來、走出去”。
“精”耕細作“慰”出真情。
走訪慰問是一場與困難群眾、老黨員、老干部心與心交流、情與情連接的活動,如果對慰問對象情況“一問三不知”,入戶后面面相覷、無話可說,怎能問出真問題?如果姿態(tài)高高在上,門不進、腳難下,硬板凳坐不得,杯中水喝不得,怎能談出真感情?因此慰問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做到精細入微、精益求精,慰問前的準備工作要細,慰問過程中也要注意言語行為的細節(jié),營造和諧愉快的交流氛圍,才能彼此流露真情。精準定位、靶向發(fā)力,各級黨組織要提前對轄區(qū)范圍內(nèi)生活困難的老黨員、老干部,“共和國勛章”、國家榮譽稱號和“__”獲得者,因公去世干部的家屬、特困群眾等進行全面摸排、精準調(diào)研,掌握一手資料,綜合分析確定慰問對象名單,確保不遺漏。摸清實況、有的放矢,掌握被慰問對象的家庭、收入、健康等基本情況,在零距離接觸過程中精準問需、深入根本。放低姿態(tài)、用心用情,與被慰問對象“同坐一條板凳”,共敘家長里短,以真心換真心,以真情換真情,架起與黨組織的“連心橋”。
“微”察秋毫“問”出實情。
走訪慰問要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困難群眾、老黨員、老干部等家中問實況察實情,精準聚焦被慰問對象“急難愁盼”的重點和難點,方能“對癥下藥”,找準問題的根源,方能“藥到病除”,真正讓走訪慰問落腳到解決現(xiàn)實困難上。這不僅需要走訪者盡心用情,更考驗著其在短時間內(nèi)對實際情況和問題的辨識能力,還需明察秋毫、以小見大、以微知著,達到“慰問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要以敏銳的鑒別力和深刻的洞察力,于細微處辨真問題,透過被慰問對象的微語言、微表情、微動作,識別是否有難言之隱,繼而耐心引導、道出實情,把群眾心坎上的事問實、辦實;于細微處察新問題,不要局限于臺賬上展現(xiàn)的被慰問對象的基本情況,由此引發(fā)的思考甚至入戶時目光所及之處。如果有疑問,要及時與村或社區(qū)干部、被慰問對象溝通,分析研判可能存在的訴求。通過走深走細的慰問,真正把“溫暖”送下去,把“問題”帶回來,把“方法”落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