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觀后感
今年是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12日上午在上海市舉行。三十年的發(fā)展,浦東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小編在這里給大家?guī)砥謻|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觀后感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1
浦東開發(fā)開放30年來,城市面貌、經濟規(guī)模、社會發(fā)展、功能集聚等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目前,浦東以上海1/5的土地面積、1/4的常住人口,創(chuàng)造了上海1/3的經濟總量、40%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產值、50%的金融業(yè)增加值和60%的外貿進出口總額。2018年,浦東主要經濟指標邁上重要整數平臺,地區(qū)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財政總收入超過4000億元,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正式進入“萬億俱樂部”。統(tǒng)計顯示,1990年浦東的地區(qū)生產總值為60億元,花了11年的時間,在2001年突破1000億元,然后再花了17年的時間,到2018年突破1萬億元。2019年,浦東確定再用7年時間實現經濟總量破2萬億元的目標。這意味著,浦東仍將一馬當先,繼續(xù)奔馳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浦東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和雄心,根本在于高舉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實現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的良性互動,充分利用了“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僅對接國家戰(zhàn)略,而且融入全球體系。上世紀90年代的浦東開發(fā)開放和新世紀初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說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fā)展的兩個標志性事件,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兩個大手筆和大戰(zhàn)略。
“深圳是面對香港的,珠海是面對澳門的,廈門是面對臺灣的,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1990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這樣描繪他心目中的浦東新區(qū)。由此,“開發(fā)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就成為浦東開發(fā)開放的方針。浦東管委會機關食堂的墻上貼著“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fā)”,這是浦東開發(fā)開放面向世界的一個映射,也是浦東得以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奧秘所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浦東開發(fā)開放的成功經驗再次昭示了“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浦東開發(fā)開放30年啟迪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習近平同志也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薄叭祟惿鐣l(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眻猿謱ν忾_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浦東開發(fā)開放的重要杠桿。在當今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局勢下,面對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和國際上逆全球化的抬頭,更需要中國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更需要進一步全面對外開放。這也是浦東開發(fā)開放的一個重要啟示。
鄧小平在總結我們黨和國家之所以能在國際和國內風波中站住腳的原因時,明確指出了一個基本事實: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成果,在國際和國內風波面前,我們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巍然屹立?;谶@樣一種對大局的清醒判斷,鄧小平在同中央負責同志談話時指出:“現在國際上擔心我們會收,我們就要做幾件事情,表明我們改革開放的政策不變,而且要進一步地改革開放?!彼€明確提出:“要把進一步開放的旗幟打出去”。浦東開發(fā)開放這面旗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打出來的。面對當前西方一些人鼓動與中國“脫鉤”的嚴峻國際挑戰(zhàn)和新冠疫情帶來的復雜國際形勢,我們必須保持戰(zhàn)略定力,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通過浦東開發(fā)開放的偉大成就進一步亮明我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tài)度,進一步證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對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的最好紀念。
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2
我出生在浦東新區(qū)(原南匯縣)惠南鎮(zhèn)一個名叫四墩的小村莊,原隸屬于黃路鄉(xiāng)。這一帶地名凡帶有“墩”和“灶”的,都與舊時鹽業(yè)貿易有關。印象中,兒時門前是一條破舊不堪的石頭泥巴路,我們這里俗稱“鋼渣路”。因為路上所謂的石頭,其實就是一些煉鋼煉鐵所產生的廢物。這條鋼渣路,是當時進出村子的唯一道路。由于鋼渣路高低不平,東一處坑洼,西一處凹蕩,到了下雨天,這些坑洼凹蕩處,就滿是積水,行人或自行車必須繞開行走。特別是那些凸起的鋼渣,像我們這些三、四歲的小孩,一不小心就會磕著摔跤,膝蓋或手臂撞到鋼渣上,就會破開出血,哇哇大哭。有時候坐在大人的自行車前面橫杠上,如果車突然撞上一塊凸起的鋼渣,屁股也會被顛得疼到骨頭,龍頭上的鈴鐺甚至都會發(fā)出響聲。
這條鋼渣路,伴隨我度過了童年時光。大概在我十歲的那年夏天,據說村辦廠經濟效益不錯,于是就打算出資翻修這條鋼渣路,把它改造成水泥路。當時為了翻修這條路,我記得還發(fā)生過一段小插曲。因為村辦廠位于道路中間的曬谷場上,所以一開始他們只打算把水泥路修到曬谷場,剩下的一半路不打算改造。這樣一來,那一半道路邊上的村民就不樂意的。于是,他們聯(lián)合起來去村委會反映情況。最后在村委會的協(xié)調下,村辦廠為了全村利益考慮,就把整條路修到底了。水泥路剛修好那會兒,還是極大改善了我們的出行條件。我記得堂弟那時只有三、四歲,我經常在夏天的黃昏,帶著他騎著兒童自行車,去往路盡頭的小石橋上看火燒云。因為水泥路十分平整,我們可以從橋的高處一路順勢滑下來,飛快飛快的!
可是,時間長了,水泥路的缺點也逐漸顯現出來。首先是因為大型車輛的重壓,導致水泥路的許多地方出現開裂下沉,也形成了之前鋼渣路時的凹蕩和坑洼。另外,以往村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步行或者自行車,而隨著經濟條件的日益改善,進出村子的小汽車逐漸多了起來。但是,當初改造水泥路的時候,并沒有對原來的道路進行拓寬,道路顯得比較狹窄。當兩輛汽車迎面相遇時,一輛車不得不倒退到稍寬的地方,或者借人家門前的庭院或場地,讓相向的車輛先行通過。而且,因為路的一邊是人家,另一邊則是河道,村民經常不自覺把生活污水和垃圾排入河里,導致道路另一邊的河岸十分臟亂不堪,破壞了原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到了2013年左右,村里開始了新農村建設工程,整修水泥路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根據規(guī)劃,原來的水泥路將向河道的那一邊拓寬,同時,新的道路也將按照城市交通道路的標準進行改造:鋪上瀝青,裝上護欄,種上綠化,亮起路燈,豎上路牌,畫上白線。于是,一條寬闊平坦的康莊大道就出現在了我家面前,路名叫作“北新村河路”。更讓人欣喜的是,在改造道路的同時,工程也對路旁的河道進行了污水整治。如今的河水又恢復了往日的清澈,父親每天都會去河里撒網捕魚,時而還會抓到螃蟹和小蝦。到了傍晚,經??梢钥吹酱迕駛冊诼愤吔〔叫凶?,或在路燈下拉拉家常。去年,浦東新區(qū)又開展了鄉(xiāng)村“美麗庭院”的建設,每家每戶形成了自家庭院的風格和特色。我也把自己一些閑置的文史書籍,放在家里庭院的書架上,給村里的老人和小孩閱讀,也算是對“美麗庭院”和“書香庭院”的一種行動響應。
這就是我家門前的那條路,從一條無名的鋼渣路,變成了可以在地圖上查到的柏油路。這一條普通的鄉(xiāng)村小路,不僅見證了浦東農村的發(fā)展和變化,更是浦東開發(fā)開放三十年的歷史縮影。
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3
30年,歷史長河一瞬間,上海浦東發(fā)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變。
“浦東發(fā)展的意義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義,在于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于排頭兵的作用?!?010年,習近平同志在浦東調研時就作出清晰論斷。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這是浦東肩負的國家戰(zhàn)略,承載的時代使命。
“站在地球儀旁邊思考浦東開發(fā)”
30年來,浦東在改革開放中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荊棘中闖出一條條新路,創(chuàng)造了全國第一個保稅區(qū)、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等53個“第一”,一大批制度創(chuàng)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是改革開放改變了浦東的命運,讓她昂首站在世界面前。時任浦東新區(qū)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啟正參與并見證了浦東開發(fā)開放早期波瀾壯闊的奮進歷史,他回憶說,“浦東開發(fā)者提出了一句自勉的口號:‘站在地球儀旁邊思考浦東開發(fā)’,還把這句話貼在食堂,時刻提醒大家”。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是我國唯一一個以金融貿易命名的開發(fā)區(qū),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采取國際咨詢方式,為中國的城市規(guī)劃開辟了新理念,樹立了新標桿。因為這份堅持,才有了今天世界金融機構、跨國公司總部匯聚陸家嘴的功能集聚,才有了這里的嶄新城市天際線。站在浦東陸家嘴環(huán)形天橋“明珠環(huán)”上,環(huán)顧林立的高樓,可以感受到這座永不停歇的金融城在不舍晝夜地為中國經濟暢通血脈、激發(fā)活力。
浦東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豐富、金融機構最聚集、金融交易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通過集聚上交所、期交所等要素市場,強化了全球金融資源配置能力;通過將海港、空港打造為世界級樞紐,集裝箱吞吐量連續(xù)10年位居全球第一,機場貨郵吞吐量連續(xù)12年位居全球第三;通過發(fā)展服務貿易、高技術產品貿易等高能級貿易,不斷增強全球貿易資源配置能力……
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當年浦東拓荒者篳路藍縷、奮勇拼搏、敢闖敢試,他們的奮斗精神、責任擔當,激勵著今天的開發(fā)者更好地發(fā)揮突破攻堅與示范引領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陳高宏說,“浦東顯示出了其應有的國際效應。從‘站在地球儀旁邊思考’,到陸家嘴規(guī)劃設計階段國際咨詢,到保稅物流園區(qū),再到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和‘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項開放舉措的實施,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形象”。
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4
浦東開發(fā)開放之初的工作條件十分簡陋。浦東新區(qū)管委會領導擠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里,職能部門一個處室共用一張辦公桌,吃飯在附近的東方醫(yī)院搭伙。當時浦東到浦西主要靠輪渡,有些家住浦西的干部加班趕不上末班輪渡,就在辦公室打地鋪過夜,毫無怨言。
剛來上海那會兒,我住在南浦大橋下面的一個老舊小區(qū),每天頂著烈日,騎自行車去試點鄉(xiāng)鎮(zhèn)上班,路上要將近兩個小時。下去調研有時住在村里,晚上點六七盤蚊香,蚊子沒趕跑,反倒把自己熏得受不了。我愛人來看我時說我像個非洲人。所以那個時候是很艱苦的,好在我以前在農村插過隊,吃苦精神比較強。
大概幾個月之后,我分到了一間位于川沙的浦東新區(qū)集體宿舍。這里“蝸居”了十幾位外地招聘的機關干部,雖然條件艱苦,但大家樂趣不減,反而利用跨部門協(xié)調溝通的便利,經常在一起討論工作到深夜。
除了工作居住條件艱苦,當時對我來說還有一個難題,就是語言不通。剛到上海第二天,語言上就出了問題,一早住所旁一位老太太熱情地跟我打招呼,我完全沒聽懂,上班時我學給同事聽,同事說“人家問你早晨吃的什么飯”。開會的時候,別人討論得熱火朝天,我卻不知所云,很苦惱。
于是,我下決心學上海話,買了磁帶,每天早晨一起床就開始聽。有一次,我到新華書店去買書,想買一本上海方言和普通話的對照版本,找來找去找不到。旁邊一位中年人看到我一直在翻,就問我想找什么書。我說從外地來這里,上海話不行,想找一本書,看看上海話的方言和普通話是怎么對照的。他說,這里沒有的,你要的話,我送你一本。就跟我約了個地點,送我好大一本詞典,上海話的對照都在里面,卻怎么也不肯收錢。充分體現了上海人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學了一年,我能聽懂上海話了。
那個時候,每個干部都充滿了干勁和創(chuàng)業(yè)激情,但條件非常困難,沿江民房密集,簡陋破舊,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那會兒還是爛泥渡。
一條黃浦江把上海這個遠東大都市分隔成兩個世界,浦西是繁華的大都市,浦東是聽取蛙聲一片的“鄉(xiāng)喔頭”?!皩幰治饕粡埓?,不要浦東一間房”是當時上海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我剛來的時候,同事要到浦西去辦事,他會跟我說,今天下午到上海去。我很納悶:難道我們不在上海?他說,對,這不是上海,黃浦江對岸是上海,這里叫鄉(xiāng)下。
當時浦東的GDP是60個億,在上海占不到1/12,上海是750個億。我們的設想就是,到2000年,用10年的時間,最好能達到500億,當時屬于雄心壯志,要實現500億的GDP,那是很大了,實際上到2000年,我們已經達到1000億了?,F在,浦東的GDP已超過1萬億,占到了上海的1/3。
當時的新區(qū)管委會在浦東大道141號,現在說起來大家都知道。后來我當區(qū)委宣傳部長的時候,就協(xié)調爭取把141號保留下來,做了一個浦東開發(fā)開放陳列館,這代表著浦東開發(fā)開放的起點和歷史,要保留下來的。
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5
1993年5月3號,我來浦東報到,5月4號就開始上班了。先集中培訓一個星期,然后把我們這些新招的干部安排下去做征地安置工作。
那時候有句話叫“誰征地,誰安置”“誰家的孩子誰抱走”,過去一直用這種辦法。就是誰征人家的地,就得給人家提供工作崗位。我參與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湯臣高爾夫球場,老板說他們不能接受這個方案,保潔、保安一百多人就夠了,一兩千人怎么安置?沒有合適的崗位!如果這樣,那還建什么高爾夫球場,干脆建農場算了。
馬上要交地,勞動力又安置不了,怎么辦?我們通過深入調研,拿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叫“鐵保障+泥飯碗”,就是就業(yè)和保障相分離。舉個例子,政府給被征地的農民解決保險、醫(yī)療等四金,不管在哪里工作,這份保障有了,至于工作崗位,就得到市場上去就業(yè)。一開始,老百姓是不太好接受,因為大家的夢想就是到國有企業(yè)當工人。
那時候條件很苦,我和同事顧云豪一起住在一個倒閉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里,每天晚上走家串戶,一家一戶做思想工作。怎么說服他們呢?你想到國有企業(yè)去上班,可現在國有企業(yè)在結構性調整,一些企業(yè)員工下崗,跟那些下崗工人比起來,你有優(yōu)勢嗎?很明顯,農民沒有優(yōu)勢。而我們這個辦法是,政府給你保障,無論你在上海,還是去海南、云南,只要有企業(yè)用你,你都可以去。政府給你交保障,企業(yè)就少了一份負擔,當然愿意用你,你在市場上是很有競爭力的。今天干完工作,明天工廠倒閉了也沒事,你可以再去找,反正有保障。這一探索,開了市場化安置的先河,解決了近20萬征地勞動力的安置問題。
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心得體會觀后感相關文章:
★ 深圳經濟特區(qū)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觀后感個人感想和心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