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5篇
家訪,是家庭訪問的簡稱,是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種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決兒童、青少年的個別的家庭教育問題。下面是小編搜集的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1)
開學伊始,我校響應上級的號召,組織了“課內(nèi)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活動舉辦的有聲有色。剛開始接受這樣的任務時,還有點懼怕,因為我們校是一所職 業(yè)高中,學生分布廣,居住地也不集中,要走訪的班級又是學校的一個大額班級,有48人,家訪起來難度還是有點大。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接到這個 艱巨的任務后,我和一名女教師一組利用課外的時間,走進了每個學生的家庭,了解了學生的另一片世界。
家訪期間,我們每到一個家庭,都能看 見家長一張張熱情的笑臉,我們的大部分家長都是農(nóng)村的,他們淳樸、善良的品質(zhì)讓我們感動至極。雖然有的家長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交流中仿佛我們是知心朋 友。為配合我們的家訪,很多家長沒有去田里干農(nóng)活,在家等候我們老師去家訪。雖然對每戶家庭的家訪只有半個小時左右,但很多家長提前準備等半天之久。家訪 中,我們對家庭具體在哪不熟悉,然后同村里的人都很熱情的為我們引路。有些家長知道我們要去家訪,還早早準備了茶水,雖然我們不吃不喝,但家長的熱情溫暖 著我們的心,讓我們家訪的腳步更堅實。
整個家訪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家長不管是本身文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如何,對孩子的學習都 很重視。雖然他們都是爺爺奶奶輩的家長,但是對于孫子孫女的學習仍然很關(guān)注,談話中,反復在叮囑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嚴加的管教。因為能力有限,有些家 長對于孩子的作業(yè)不能幫任何忙,也希望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多費點心。孩子只要在學校有任何不對的地方,隨時可以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保證配合好老師教育好自己的 孩子,很感謝老師的辛苦的培育。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對你的理解、認可、肯定、支持是最寶貴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識的能溫暖人心的愛,它讓人滿 足、快樂。
家訪雖然很累,但我學到也得到很多寶貴的東西,讓我感到真正的快樂。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到季閆萍家去家訪。季閆萍是我們班級家庭 條件較差的一個女孩子。她們是從南漳縣搬家落戶到馬河鎮(zhèn)易畈村的,家有五口人,父母、奶奶、妹妹和她。妹妹就讀鐵坪小學三年級,奶奶身體多病,聽力有問 題,但交流還行,父母是老實本分的農(nóng)民。騎車到達易畈村委后,還要騎行15里崎嶇山路,才到達學生家。一路雖顛簸,收獲也很豐厚。沿路我們有幸見到了千年 古銀杏樹,與它親吻,和它擁抱合影;還有構(gòu)筑奇特、裝飾精美的古宅。
當我們一走到她家門前,她的奶奶在收曬架上的香菇,她的父母因辦事不 在家。見到我們,經(jīng)過介紹,熱情的老奶奶停下手頭的活和我們攀談起來。從和她奶奶的談話中,得知,季閆萍倆姊妹雖然生活在一個條件艱苦的家庭里,但是她們 很懂事、很勤快,在家經(jīng)常幫奶奶做家務活。一家人為了倆個孩子,省吃儉用供她們讀書,至今沒有蓋新房,還住著七、八十年代的土坯房。奶奶也是一位很淳樸的 老人,臉上寫出了生活的艱辛,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臨走時,奶奶希望我們對她的孫子好點,管教的嚴點,還說:“要是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你們打都行”,這 是她們家唯一的希望。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愛。
我們的家訪,隨著家長的全力配合,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家訪中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孩子在家很少 做作業(yè),很少與家長交流、假期喜歡串門、樂玩手機、上網(wǎng)。家長的苦惱,也是老師很頭疼的一個問題,他們的家庭作業(yè)為什么那么難完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多半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對于孩子的生活照顧的確是無微不至,可是學習他們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在農(nóng)村,這樣的情況很普便,以前我們總在教室里發(fā)學生的脾 氣,在辦公室里發(fā)牢騷,為什么作業(yè)總做的這么差。經(jīng)過這次家訪后,我的心態(tài)要好多了,每個孩子成績和品質(zhì)的好壞,都來源于他的家庭環(huán)境,我相信每個孩子都 是有希望的。
我對每個家長也是同樣的回答,對你們的孩子一定不要放棄,不管他成績有多壞,品質(zhì)有多差,他們現(xiàn)在還是成長期,請你們在農(nóng)活之余,多關(guān)注他們 的學習,多關(guān)注他們的行蹤,多關(guān)注他們的假期生活。我們老師一定會全力配合的。家訪也是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重視和改進家庭教育,已越來越成為廣大教育 工作者和家長的的共識,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容避諱的是,許多家長對怎樣當好父母的緊迫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對待孩子,或重智輕德,只 關(guān)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封“棒頭出孝子”,教育孩子簡單粗暴;或?qū)⒆舆^度溺愛,百般呵護??在家庭教育上形成的一個個誤區(qū),由此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負面影 響,必將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誤。
家訪還將繼續(xù),為了天下父母,為了所有學生,為了不辜負我們的職業(yè)。這是我們的責任。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2)
為了積極響應省教育廳關(guān)于“課內(nèi)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的號召,下午放學后,深入到學生家庭,與學生家長面對面溝通,耐心傾聽家長的心聲。通過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感觸很深。覺得學生的學習、品行與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學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guān)系。
1、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家訪的目的,是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教師也通過與家長的交談,更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走訪可以更深地從多個角度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通過走訪,可以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guān)心和感到老師更加親近。通過走訪,可以讓學生增強自信心,老師走訪的感動會比單獨說教學生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2、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guān)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
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還有少數(shù)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于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xiàn)“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3、有些學生在校表現(xiàn)與在家的表現(xiàn)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有些留守學生缺乏家庭的關(guān)愛、家庭的溫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學生的成長。
4、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總之,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家訪則是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獲,并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xiàn)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3)
伴隨著“課內(nèi)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也在我校展開了。初接到這個任務,我是既高興又憂愁的;高興的是終于有機會與學生的家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我們詳細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結(jié)構(gòu)、成長經(jīng)歷、學習環(huán)境、在家表現(xiàn),并聽取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家長也通過家訪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了解了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yōu)勢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并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憂心的是我?guī)е鴥蓚€班的數(shù)學,平時的課比較多,只有擠出自己的課外時間進行家訪了,而且由于我們這里是鄉(xiāng)村小學,學生家分布得廣泛而且道路崎嶇。但作為剛步入教師崗位的我而言,此次“訪萬家”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在此次活動中,我對二年級和五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家訪。家長對教師的家訪表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說這樣的家訪活動太需要了,他們也想與教師見面,但由于平時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有時間來學校,也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F(xiàn)在教師能上門家訪,可以與老師面對面交談,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學習情況,覺得非常高興。但我在家訪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多學生在家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照料的。兩個老人又要做農(nóng)活,又要照顧小孩,確實有些顧不過來,再者他們的年紀也大了,眼睛也花了,只能照顧到孩子的吃穿,對他們的學習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爺爺奶奶甚至坦言,他們管不了自己的孫子,自己的孫子也不聽他們的,問他們作業(yè)做了沒有,永遠都說做了,實際上做沒做只有孩子知道。讓我感覺在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的棘手。
我們五年級還有特殊家庭的孩子,這名學生叫肖冬春。他爸爸是一個聾子,媽媽是一個腿有殘疾的女性,家庭經(jīng)濟情況很困難。他爸爸在閑暇之余,總幫附近的人做工賺錢,媽媽也只能做一些農(nóng)活,學校也知道他家的這種情況,有什么特困生補助總是第一個考慮他。雖然家庭情況這么困難,但這個小男孩卻不是那么懂事,這是令我們很費解的問題。這名學生本身很聰明,而且也很熱愛勞動,上課也積極的回答老師提的問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很快,但他卻有點調(diào)皮,成績也永遠都是中等……
這次去家訪是我和五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一起去的,只遇到了他的媽媽,他媽媽在摘棉花,他爸爸出去做農(nóng)活去了。從交談中不難看出,他媽媽雖然身體有殘疾,但卻是一個很明事理的女性,對自己的兒子也抱著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通過讀書這條路走出山村。他的媽媽也坦言,他爸爸有點寵他,因為他本來是有一個哥哥的,可是由于溺水事故喪生了,所以他爸爸未免對他有些寵愛。至此,我才明白,為什么這個孩子不太懂事??伤麐寢尯車绤枺屛覀兝蠋煱研ざ汗車酪恍?,聽到一位母親這么說,我也覺得我今后的路任重而道遠。
通過這次家訪,不僅能夠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給學校,也讓我在走訪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在今后的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更加融洽。當然,家訪中也出現(xiàn)了各種值得反思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也激勵了我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改進,不斷成長,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guān)心和愛護。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4)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guān)愛學生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系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皟蓷l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fā)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發(fā)生很大的改變。對于一些所謂“調(diào)皮” “問題”學生的家訪,教師要捧著一顆愛心,了解孩子的心靈需要,不僅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更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家訪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丁強家長與我交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第一,使家長了解了學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況以及為提高質(zhì)量所采取的措施。第二,家校之間加強了溝通,形成了共識。第三,學校和教師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處學生家長熱情接待,對教師犧牲休息時間家訪表示感謝。第四,自己在這次家訪活動中,靈魂和覺悟得到了提升。感覺身上的擔子、責任更重了,面對學生的企盼,即有愛心更有奉獻;面對家長的囑托,即有責任更有使命。
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現(xiàn)代家庭中父母做生意的不在少數(shù),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于溺愛和放縱,養(yǎng)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表現(xiàn)出挑吃挑穿,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或放松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zhì)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zhì)教育提出質(zhì)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得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很不順利。
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小學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后,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著不夠關(guān)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當我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qū):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
第四,家庭成員內(nèi)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于與學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鉆,言行不一。
家訪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致了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lián)系,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了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guān)切與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nèi)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于人們的職業(yè)特點、個人閱歷、經(jīng)濟狀況、文化素質(zhì)、思想修養(yǎng)、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后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fā)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建議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愛的鼓勵相結(jié)合;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并重,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機會;協(xié)調(diào)好家庭成員內(nèi)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并對癥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注重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注重發(fā)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著想。
總之,經(jīng)常家訪,讓我和學生、家長的心靠得越來越近,越來越緊。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shù)。我愿虛心請教,傾心奉獻,把課外訪萬家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5)
家訪,對于我們來講,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何為家訪?顧名思義,家訪就是教師主動到學生家里去,就學生的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行為。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家訪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在這次課外訪萬家的活動中,我對本班的部分學生進行了家訪。家長對教師的家訪表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說這樣的家訪活動太需要了,他們也想與教師見面,但由于平時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有時間來學校,也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F(xiàn)在教師能上門家訪,可以與老師面對面交談,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學習情況,覺得非常高興。由于時間有限,我重點走訪了幾個學生家庭,一路下來,我再次體會到了這次家訪的必要和及時,同時也看到了教師和家長在學生個體成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感慨也隨之而來。
在家訪中,家長反映的最多的就是與孩子的溝通很難,家長們反映孩子的語言辯解能力超過了他們,經(jīng)常讓他們無所適從。出現(xiàn)這樣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一,現(xiàn)在的孩子獨立性很強,意識形態(tài)正在發(fā)生變化,又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與孩子之間有隔膜;其二,因為家長總是把分數(shù)作為話題的主題,家長有心要幫助孩子學習,但是苦于自己知識能力有限,并不能為孩子作出直接的指導,只能一次次重復相同的幾句話,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而對于孩子的惰性表現(xiàn),他們也顯得有點無奈。在走訪的幾位學生家長當中這個問題凸顯嚴重。
家訪過程中還了解到學生在家中學習效率有限。在學校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的學習,讓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鞏固提高的要求一下子難以做到,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而學生在家里的學習情況就顯得很重要。家訪過程中家長說的最多的就是學生一回到家就是看電視,學生對家長一次又一次提醒的回應就是:“噢,知道了……煩人!”家訪中學生也毫不遮掩的承認這一點。于是在家訪過程中我們與學生也進行了溝通,輔導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在上課時和老師積極配合,提高學習效率。這不但感染了學生,而且更端正了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啟迪,對以后的教學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當然,在家訪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一些懂教育,善于和孩子溝通的家長,其中,有個家長在交流中顯示出很高的素養(yǎng),她提倡孩子的學習應在于自主和體驗,學和玩都要有的放矢,要學會感恩,不要讓父母過多牽掛和擔心,讓老師過多的辛勞。分數(shù)并不是最為重要的,但也可以反映出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家長的一番話讓我感到折服,怪不得這個孩子在平時表現(xiàn)出那么的健康和開朗。
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shù)。通過這一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得到了許多收獲,并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