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讀書心得
黃金時代讀書心得范文5篇
如王小波所言,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年輕人不會理解這一點。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出名也大都在30歲以前,以后也有機會,不過難度大了許多。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黃金時代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金時代讀書心得1
對這本書產(chǎn)生興趣是在很早以前,那會兒我熱衷于看各類國內(nèi)的文學(xué)作品,于是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看到了王小波的名字,而這一本《黃金時代》更是被無數(shù)人提及的經(jīng)典。本著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一貫行為習(xí)性,我毫不猶豫地就在多看書城把這本書的電子版收入書架。
雖然我是個計劃性很強的人,但這從不體現(xiàn)在讀書上,我對文學(xué)作品的熱情很快地就被對推理小說的沉迷取代,這本書就這么被擱在了書架上。每一次讀完一本書要找新書看的時候,我都總會有開始看這書的沖動,但卻沒有一次把沖動付諸行動。
《黃金時代》這本書最初在我的腦海里和三個關(guān)鍵詞掛鉤——文學(xué)、經(jīng)典、性。前兩個關(guān)鍵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勾不起我的欲望了,至于最后一個——性,我則一直對能夠出版的中文書籍里關(guān)于性的描寫不抱任何期望,眾所周知的,我們有嚴格的審查機構(gòu),而對這些無時無刻不在為把我們培養(yǎng)成偉光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機構(gòu)來說,性這種人類最原始、最根本的需求,是“不能描述”的。
我就一直這么一次又一次地想要開啟《黃金時代》的旅程,又一次又一次地轉(zhuǎn)向了其他選擇,直到最近。讓我正式開始看這本書的契機說來好笑,我正在清理書架的時候,本準備把這本從沒看過的經(jīng)典作品也刪除掉,但本著不能對經(jīng)典太不恭敬的態(tài)度,我在刪除之前還是上書城去看了一眼大家對該書的評價,然后我就發(fā)現(xiàn)這書下架了。
頓時我就對這本書燃起了濃濃的閱讀興趣,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大概就是這個道理,那些本身不應(yīng)廣為人知的十大禁片被捧為經(jīng)典的原因也大概于此——我們總是對被禁止的東西充滿了探索的欲望。
《黃金時代》無愧經(jīng)典,一經(jīng)翻開就很難停下來。與我最初設(shè)想的不同,這書由三個故事構(gòu)成,但說的都是那個年代,叫王二的“我”的,與“性”相關(guān)的生活。
書中記錄了一個畸形的年代,一段段畸形的性關(guān)系,雖然說故事都與性相關(guān),但如果用審視小黃文的眼光去閱讀卻要叫人失望。小波寫性,并不是為了寫性,他寫,只不過這是他所記錄的生活的一部分,一如書中主角在上山下鄉(xiāng)時被要求寫檢討材料,在-時幫助“拿起筆做刀槍”武斗,在和平年代被認為是陽痿一樣,都只是生活。因為是生活,所以也沒有必要大書特書,就這么直白的來上幾句,交代一下得了,雖然在衛(wèi)道士眼里,這的確上讓人眼紅心跳嬌喘連連無法直視的語句,但對一個稍稍正常的成年人來說,都太正常不過了。
所以《黃金時代》一書被以“性”為賣點而聞名實在是一個可笑的錯誤,撇開了對“性”的有色眼鏡,這書其實更為有趣,也真正的經(jīng)典。對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書中的一切真仿佛就是他們昨日的親身經(jīng)歷,對比今日不如意的種.種,倒是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更為有趣;對于只通過文字記錄了解了那個年代的我們,雖然一切都是那么荒誕不經(jīng),那么難以想象,但對比起來,我們現(xiàn)在這無病呻吟的生活,真的還挺有趣的。
黃金時代讀書心得2
黃惜時生活在美麗如畫的江南小鎮(zhèn),家庭殷實富裕。他不滿于現(xiàn)狀,不甘心住在寧靜安詳?shù)霓r(nóng)村,常年在省城讀書的黃惜時早已習(xí)慣了都市的繁華,沒有波瀾的鄉(xiāng)村生活讓他感到寂寞難耐,因此便一心想到大城市的北平去求學(xué),對父母說是去求學(xué),實質(zhì)就是為花父母的錢找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滿腦子想的是如何在都市中享樂,至于發(fā)奮讀書對他來講就是不值一提的事情,因為他家里本來就有錢,他沒有必要非要走讀書這一條路,當然也不會把讀書放在心上了。可是他這種想法卻可憐了父母,以為他真是為了求學(xué)上進,他的父母怎么也不會想到去外面讀書只是為了找個更好的借口找他們要錢。
在家鄉(xiāng)的小河上偶然遇到了動人冷艷的白行素,被她得美貌所吸引,便心馳神往的幻想能同白行素一同到北平求學(xué),可是白行素先走了一步,正為其苦惱時,卻在火車上巧遇白行素,兩人在旅途中相識成為了朋友,到達北平黃惜時便對白行素追求不舍,白行素在黃惜時猛烈的追求攻勢下,對黃惜時心生好感,同意了黃惜時上同一所學(xué)校的建議。可是來到都市的黃惜時,看到打扮時髦,穿著華麗的都市女性一個個的映入他的眼中,他立刻便不覺的白行素美麗動人了,還嫌棄白行素對他冷淡,狠心的拋棄了善良的白行素,來到都市很短的時間他便意識到了金錢的魔力,他認為只要有錢想找什么樣的女人都是可以的,當他遇到熱情妖艷漂亮的交際花米錦華,為她散盡金錢,揮霍無度。甚至為了獲得米錦華的好感在其面前冒充闊少爺,整日的在都市中同米錦華享樂,不去上課,浪費父母的錢財。
黃惜時的父親黃守義千里迢迢從鄉(xiāng)下來看望他,他不僅不關(guān)心感謝自己的父親,他還嫌棄自己的父親老土,在外人面前毫無人性的不認自己的父親,當黃守義在其米錦華面前揭開他的真面目后,米錦華氣憤異常,怒其分手,黃惜時卻不知悔改,責(zé)備父親,對父親惡言相向,黃守義在兒子語言侮辱中,憤怒的和黃惜時斷絕了父子關(guān)系,可他依然不害怕,因為身上還有錢,還可以繼續(xù)享樂。黃惜時到都市很短的時間內(nèi),變成了一個只認錢不認人的怪物,其實都市確實是教育很發(fā)達,可是在都市中誘惑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玩樂的場所也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經(jīng)受不住誘惑,不僅是求不了學(xué),還可能變成黃惜時這樣的翻臉不認人的白眼狼。
在沒有父親金錢接濟的黃惜時,越沉淪越墮落,在其一些狐朋狗友的唆使下,開始逛妓院尋歡,整日的做著不勞而獲的發(fā)財夢,不久便染上了可怕的梅毒,當用光身上的錢后,便淪為了乞丐,遭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墒窃谒砩衔覀冞€是可以看到他還是有點羞恥心的,他用光錢后沒有無賴的回家鄉(xiāng)啃老,在淪為乞丐的日子里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毅然的下定決心死在外面也不回家鄉(xiāng)了,因為他回去只是讓父母丟臉。因此從此發(fā)奮做了一位徒步旅行家,不僅學(xué)會了自食其力,還把自己賺的錢寄給父母。
黃惜時有那么好的條件可以去北平求學(xué),又處在二十歲左右的黃金時代,這個年齡正是發(fā)奮讀書學(xué)習(xí)的最佳時段,可是他卻不珍惜機會珍惜光陰,只沉迷于享樂、玩女人。最終給自己帶來了失學(xué)、失戀、失業(yè)的惡果。浪費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失去了想再創(chuàng)造一個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像橋下靜靜流淌的河水,有時慢有時快,卻沒有一秒停息,失去的光陰一去不復(fù)返了,回不了過去了!
黃金時代讀書心得3
前段時間讀了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盡管這篇小說不長,但是很有爭議。本來我就是沖著王小波才去讀的,只知道他是一篇王小波的代表作,但是看下去還是有種吃驚,里面充滿了好多令人費解的想法,而且還有許多對性的描寫,估計這也是許多人對這本書的有惡評的原因。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表達一下我對這本書的感受。
文章主要以文化革命時期為歷史背景,以王二和陳清揚為主要人物講了他們種.種離奇的遭遇和匪夷所思的想法還有他們受到的種.種斗爭和批判。
小說中有兩個主要的人物,一個是我(王二),另一個是陳清揚。
作為一個主要的人物的王二,初看就像一個只會耍嘴皮子的無賴,他可以用犀利的語言證明陳清揚是一個破鞋,但他卻偏偏用陳清揚無可反駁的理由證明她是一個破鞋。但是隨著文章的深入文章,你會會漸漸地發(fā)現(xiàn)王二不是一個玩世不恭的流氓,反而有許多可愛的地方。首先他是一個勇于反抗的人,不是一個軟弱的家伙,文中王二買完槍后受軍代表的氣,就差點把軍代表斃掉;其次他還是一個真誠的人,他對陳清揚的感情不是僅僅一種身體上放縱,他為她著想,他愛著陳清揚,他對陳清揚沒有任何強迫,有一次是在田間休息的時候,王二“那顆亂蓬蓬的頭正在她肚子上,然后肚臍上輕柔的一觸。”“可是我什么都沒干,抬起頭來往四下看看,就走開了。”同時,我感覺他還是一個思想很有意思的家伙,他說“其實偉大友誼不真也不假,就如世上一切東西一樣,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話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隨時準備兌現(xiàn)我的話,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卻?!笔前。醵莻€刺頭,但是他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不動搖。在王二在山上養(yǎng)傷的時候,大家都在為他是否存在而懷疑,他想了半天,跑下來,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用證明自己的存在,反而是多此一舉。
對比王二,我感覺陳清揚反而是一個更完善的人物,我感覺陳清揚作為一個女人反而比王二更堅強,更勇敢,更有追求。作為一個處在建國之后最黑暗時期的,她卻仍執(zhí)著追求。她是一個奇女子,首次出現(xiàn),他要王二證明她不是一個破鞋,不是因為她討厭破鞋這個稱呼,而是因為她不是,她不想有一個莫須有的稱號。陳清揚是一個倔強的人,她不怕迫害,甚至不擔(dān)心被脫光綁著被丟到眾人面前,她的勇氣令我吃驚,我甚至都不敢想象有這樣一個堅強倔強的女子。而在最后陳清揚在最后交的交代材料里,她仍然按自己內(nèi)心想寫的去寫,即使會受到任何的處罰。但十分悲涼的一點是我感覺陳清揚十分孤獨,她是一個另類,沒有人理解她,她丈夫不理解,王二也不理解 ,所以當王二說出偉大的友誼是她才會那樣動心。雖然與王二發(fā)生關(guān)系,成為了真正的破鞋,但是我感覺她是純潔的,她討厭性交,她認為王二和她的丈夫應(yīng)該為此感到羞愧。這對她來說或許只是一種奉獻罷了,但是最后她愛上了王二,是因為王二在她屁股上打了兩下,正如她自己所說的她知道王二是真的喜歡她,打得越疼,感情就越真摯。而王二卻是一個渾渾噩噩的家伙,因為他不明白,而陳清揚卻默默承受著一切。
正如王二所說的,二十一歲是他一生中的黃金時代,雖然他生活在一個沒有光明的時代,一個很愚昧可笑的時代。但是他和陳清揚卻相遇了,度過了他們一生中難忘的一段經(jīng)歷,且不說這段經(jīng)歷的好壞。至少我感覺他們心中都沒有后悔的。
我也剛剛踏過十九歲的門檻,在大學(xué)里展開了一段新的生活。十九歲也是我一生中的黃金時代,但我知道我可能會做錯什么,有事仍然會幼稚,但是我會珍惜這段時間,多做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我不知道自己會經(jīng)歷什么,但是我相信無論我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我都不會后悔,我會一直好好的走自己應(yīng)該走的路,走好自己的人生。
黃金時代讀書心得4
這幾年我形成一個習(xí)慣,每晚必看經(jīng)典,夜不上網(wǎng)。天天看,讀一本買一本。東阿的大喜潤超市有專營圖書的專區(qū),買書可打八折,感覺很便宜。一次就看到了王小波的一套專集,有四本書組成:《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
我過去沒看過王小波的作品,但聽說過他的大名,尤其前些年在報上看到他死在電腦前的報道,又知道他原是一位大學(xué)教師,后辭去教職專事寫作,就對他充滿了尊敬之情。我還在一篇小小說《離婚》里提到他的死因??吹剿臅?,不買是不合我的行事風(fēng)格的。但不知內(nèi)容如何,就先買下《黃金時代》來看看,好就再買另外幾本。
現(xiàn)在把書讀完了,有所感,記之。
總的感覺王小波算不上經(jīng)典作家,其實當代的中國還找不出幾上稱得上經(jīng)典的作家,我們也不該對他刻求。原以為這是部長篇,買回來才知道是五部中篇的合訂。但每部中篇的核心人物都起名“王二”,而且每篇里的事件也多有相關(guān)聯(lián)的地方。這就給人一種似是長篇的錯覺。
如果從肯定的角度出發(fā),可以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正如王小波在書的“記后”中所說,他是寫出那個時代的生活。不過在他的筆下,那個所謂的時代生活,已是變了味的生活,突出了作家的感覺和印象,是漫畫化了的生活。書中的人物,在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貧困中,窮到了只剩下“性”這個東西,而且也算不上可供欣賞的“性”。另外一點就是他在敘事中,是以最粗俗、最赤裸、最不雅的語詞來講述。以上兩點,在他執(zhí)筆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文壇上,確屬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的一位作家。我想這是受到一些文學(xué)評論者首肯的吧?由此也可看出為什么在他生前他的作品大多不能在中國出版,而只等到他于一九九七年死后才得以陸續(xù)面世。
中國寫性生活的較多的《金瓶梅》和后來的《廢都》,讀后還多少給讀者留下點性“趣”,而王小波寫出的“性”,無趣可言,只叫人感到“厭”。也讀過不少外國的經(jīng)典,寫性愛最多的勞倫斯,也從不直寫兩個男女的性交,而只把關(guān)注點放在兩情相悅上,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性愛之美,從而得到了審美的快感。《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我覺得堪稱寫男女性愛的經(jīng)典?!皩彸蟆钡倪^程也是閱讀的享受,可是王小波的筆下的性描寫,也不能給人以這種感受。他大概是把這種敘事當成人性的主題來發(fā)揮吧?
從王小波的性敘事,這讓我聯(lián)想到他夫人李銀河女士。李銀河是中國社會學(xué)家,關(guān)于男女的性問題,常見她的高論。我想這兩位夫妻,真是有共同的語言哩!她在給王小波的專集所寫的《寫在前面》中說,“從內(nèi)心深處,我穩(wěn)秘地希望王小波是不朽的。”看來這怕是一廂情愿的事吧?
如果要再買來他的別部書看,我想可以進一步了解這個作家,而且看的過程叫人生厭,容易產(chǎn)生疲勞感,正好在十一點入睡,成安眠之劑。買不買,再定。
黃金時代讀書心得5
現(xiàn)在是凌晨十二點,我終于讀完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記得大約一個月前,在新浪專欄里看到了幾篇回憶王小波的文章,無一例外地提到了《黃金時代》這本書。書名似乎之前也聽過,重要的是當時想要找一本看,于是就選擇了這本書。
我從書旗小說APP中下載的全本,沒有花一毛錢。也因此不能避免地看多看一些夾雜在正文中廣告,也難以避免地將各個故事串聯(lián)在一起讀。實際上這本書是分為五卷的,每卷除了共用名字叫“王二”的主人公外,都有一個獨立的卷名,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而我閱讀的電子書,各卷之間是沒有卷名的,我曾一度懷疑為什么在讀的故事跟上一個故事沒有太多的關(guān)聯(lián),而是另起爐灶呢?
百度百科里介紹這本書時說,它是知青文學(xué)的突破之作,以特有的寫作方式和寫作視角給知青文學(xué)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百科里還說,它是《亞洲周刊》選出的100部亞洲小說之一。這些評價毫無疑問地可以權(quán)威地證明這是一本好書,是開卷有益的典范??梢宰鳛橐幻胀ㄗx者的我,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其定性為一本好書呢?
曾幾何時,沉浸在《平凡的世界》里,被深深地感動著。少平用勞動和讀書來追求生命的意義之所在,少安則用勞動和實干為自家和村民創(chuàng)造著物質(zhì)的財富;金波和藏族的姑娘僅僅是因為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就可以談一場精神上的戀愛,潤葉在努力追求幸福失敗之后才發(fā)現(xiàn)幸福不在彼岸而就在觸手可及的身邊。讀完此書,感受受到一場精神上的洗禮,自己的靈魂在那段日子里實現(xiàn)了升華??勺x完《黃金時代》呢?完全的一臉茫然,不知道在表達怎樣的主題,不知道故事背后是怎樣的意圖?
王二是一個怎樣的人?一個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經(jīng)歷過-、上過大學(xué)、留過洋、在大學(xué)任教的社會上層人士。這里的上層不是指擁有多少的財富或者擁有多大的權(quán)利,而是指擁有知識和智慧。但他同時又是一個玩世不恭的人。對待任何事情,即便是嚴肅認真的事情,在他的描述中卻故意隱去了重要的部分,重點描述了十分可笑的一部分。比如講到西方留學(xué),《墨跡》中會介紹校園是多么的美麗、教授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學(xué)生是如何肆意享受青春的放縱、自己打工的艱辛以及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不可思議。而王二的留學(xué)經(jīng)歷,只關(guān)注了兩點,一是導(dǎo)師如何壓榨自己的剩余價值,而是如何和妻子開車去公路上或者公園里“壞一壞”。前者可以解釋為對-思維的迂回諷刺,那么后者只能理解為個人行為的放縱,雖然這是成年人最本質(zhì)最原始的行為。
書中每個故事都有著不止一位的女主角,但所有的女主角的共同點就是王二的妻子、情人、女朋友中的一員。女主的名字有的很好聽,比如陳清揚;有的比較俗,比如面條、小轉(zhuǎn)鈴;有的很隨意,比如姓顏色的女大學(xué)生、小孫、X海鷹;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妻子居然沒有名字,他一直敘述的口吻就是我的妻子或者我的前妻。
書中有一個畫面令我神往,令我欣喜,令我激動。那就是陳清揚承認自己愛上王二的那一刻。在此之前,陳清揚可以跟王二搞破鞋,可以跟王二離群索居,可以跟王二過上實際上的夫妻居家生活。但陳清揚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愛上王二,直到那一刻。天上白云悠悠,山間溪水西流,陳清揚掛在王二的肩上,長發(fā)可以下垂到王二的腰部。王二不知怎的,在陳揚清的屁股上重重地打了幾下。就在那一瞬間,陳清揚感覺天地雖然廣大,但好像只有兩個人存在,自己的身體已經(jīng)酥軟的像一條水蛇,自己之于王二就像青藤繞樹、小鳥依人。這是我認為全書中最美的畫面,由于這個情節(jié)的存在,我不再認為認為兩人之間發(fā)生的事情是茍合,不再認為他們是不道德的。我覺得這才是自然流露的愛情,才是愛情的偉大之所在。
但一枚硬幣總有他的兩面,愛情不也是如此么?我承認愛情的偉大,但也不得不承認愛情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合乎這個社會的倫理規(guī)范的。王二是單身漢,而陳清揚卻是有夫之婦,雖然愛情很真摯,但會被倫理的視角會無情地戳破。這讓我想到了《廊橋遺夢》中男主Robert與女主Francesca的愛戀,令人感動,但同樣不合乎倫理。最終,女主也是選擇了家庭的責(zé)任,放棄了愛情,雖然自己得心早已被帶走,但還是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的生活。女主在去世前留下遺囑,為了紀念曾經(jīng)的愛人,為了緬懷逝去的愛情,自己的骨灰不要跟丈夫合葬,而是灑在愛的見證的廊橋之下。這也讓我想起了民國才女陸小曼,她為了追求與徐志摩的愛情,放棄了與深愛自己的丈夫王庚的婚姻,也放棄了自己與丈夫未出世的孩兒的生命,毅然選擇了離婚與墮胎。比較一下陳清揚、Francesca和陸小曼,我認同F(xiàn)rancesca的選擇,感動陳清揚的愛情,憎惡陸小曼的無情。
最后,不得不說,王二是個壞孩子,是個讀過很多書,有著很多奇怪的想法,動手能力很強,能夠像磁鐵一樣吸引女孩的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