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

梓炫0 分享 時間:

一提到端午節(jié)。首先就想到了粽子,現(xiàn)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粽子的品種也變多了,不再是以前的單一品種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


更多的端午節(jié)作文請點擊下方 ↓↓↓

★難忘的端午節(jié)小學六年級作文20篇★

★五年級端午節(jié)滿分作文20篇★

★優(yōu)秀端午節(jié)感想作文20篇★

★端午節(jié)作文600字20篇★

★端午節(jié)語文作文20篇★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在端午節(jié)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桌上擺的、街上賣的、人們談的,幾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節(jié)的象征。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有來由的,有這樣一個典故——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里的魚吃掉屈原的尸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nóng)歷上屬“端午”之日,為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自己動手包粽子,已變成傳統(tǒng)文化新風尚??蓜e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門技術(shù)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粽葉,將其刮毛、洗凈,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粽餡,主要是以米為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diào)好鹽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著粽葉,將粽葉按45度角對折成漏斗狀,右手舀粽餡導入粽葉卷成的漏斗里,再將粽葉卷起來包裹住粽餡,完全密封并裹緊,然后用繩子捆緊,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讓人難熬的,粽子在蒸的時候最香,粽葉的清新味、粽餡的米香豆香環(huán)繞著肉香,直鉆你心里去,讓人心癢癢的,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最愛。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條龍舟箭似的飛射出去,一個個粽子皮齊刷刷地被剝開,選手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飛快劃船,臺下觀眾聚精會神地看著比賽——1號舟往前沖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號選手超越了對手,大人們松了口氣也停下來吃粽子,接著觀察落后的3號舟,小朋友乘機也吃一塊……舟沖,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個粽子,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不經(jīng)意間吃了個精光。

端午節(jié),真有趣。充滿了民族特色,彌漫著濃郁的水鄉(xiāng)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fā)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贝蠹乙宦牭竭@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jié)。一年中有我喜歡的熱熱鬧鬧春節(jié),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張燈結(jié)彩的元宵節(jié),但我還是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等,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上忙下的。出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jié)??粗蟮木G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垂涎三尺了呢。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影兒了。

在我的家里頭,每個人都會包粽子。媽媽告訴我:“燁,長大了,要學會包粽子哩!來,我來教你包餃子?!蔽乙宦牭竭@個好消息,一蹦三尺高?!耙热ナ袌鲑I包粽子的材料?!蔽冶愦┖靡路鲜袌隽恕Hナ袌鲑I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干凈,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眿寢寣ξ艺f。我想想,這不是很簡單嗎?便開始動手了。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斑@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媽媽親切地對我說。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可是還是做不好。沒辦法,媽媽無奈的搖了搖頭,走過來手把手的叫我,一個還算像樣的粽子在我手上誕生了。

我終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啦!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耶,我終于會包粽子啦!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3)

端午已近,艾草的幽香在遠山上繚繞著,然后不停地跟著風兒飄啊飄,飄綠了家家戶戶,在六月的史冊中悠悠著一首端陽的詩篇。

印象中的端午節(jié),在流蘇般的綠絲中穿梭。

那些從峭壁上垂下來的綠色絲線是奶奶裹粽子用的“寶貝”,通常是前一天去擷來的,只需放入清水里洗一洗即可,到煮粽子的時候,那細細的綠絲所蘊含的清香便透著那層層的筍葉,滲進去、滲進去。是的,奶奶裹粽子用的粽葉是那種帶著點毛的棕黑色花紋的筍葉,那是不知什么時候拾來存著的,雖已經(jīng)卷成了一幅幅畫卷般,卻仍透著勞動藝術(shù)的芬芳。洗筍葉用的是老屋掘了好幾十年的井水,井邊放著一個因滲進太多水而變得十分沉重的木桶,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手已有些泛黃,而桶壁卻是早已生了點點青苔的。有陽光的時候,井壁上便有了些許大小不一的白色光斑,它們是太陽的縮影,更像是挖井人眼中那充滿希冀的神色。

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在沾滿了糯米粒的嘴角邊流淌。

我喜歡左手拿著一個破了頭的咸鴨蛋,右手拿著一個剛拆了紅線的豆粽;更愛把一支筷子戳進一個稻香四溢的米粽4角中的一個,然后將其余3個角輕輕咬去。剛煮熟的粽子是要一串串掛在竹竿上晾涼的。于是乎,才不一會兒,那些冒著熱氣的粽子就將它的清香繚繞了整個堂前。待晾涼后,取下幾串來,配上幾個圓溜溜的咸鴨蛋放進竹籃子里便挨個送粽子去了。這時候,也同樣會有人將香噴噴的粽子送到我們家門口的。而奶奶卻是很少收下的,兩大鍋的粽子剩得只夠家人吃一兩個便足矣。本以為是奶奶深知鄰里嗜愛粽子,故多多的送,而今才明了,奶奶送出去的不僅僅是粽子,更是粽子里那些看不見的卻散發(fā)著濃郁香味的東西。那些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都在那個端午,化作一朵朵花兒般美麗的笑靨,卻只嘆那人兒喲,滄桑已然嵌滿了面頰。

多想再吃一次那裹滿香甜的粽子喲。我聳聳鼻尖,深深地嗅,確乎又嗅到了空氣中艾草的幽香,那香味飄啊飄,飄進了我心中那座小屋,在六月的史冊中悠悠著一首端午的詩篇。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4)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shù)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聞著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發(fā)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主要習俗。端午前一天,媽媽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備著。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她的樣子,左手拿著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壓緊抹平后把棕葉反饋過來蓋好,握住后再用絲線捆緊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松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里摻紅棗以圖吉利,據(jù)說,小孩子吃棗粽多,將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特別嘴饞呢!

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jù)說吃五月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guī)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象征。

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5)

端午,在我的家鄉(xiāng)是沒有什么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說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艷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著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仿佛是自盤古開天辟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zhì)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diào)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干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里。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fā)現(xiàn)了。她將我拉到客廳里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tài)仿佛是我犯下了什么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后,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并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后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里,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后的一年里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xiàn)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jié)時討個好兆頭罷了。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6)

一年中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清明節(jié)、春節(jié)、七夕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jié)。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通過吃粽子、賽龍舟、做香包等活動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家都會自己包粽子來吃。去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看到媽媽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覺得很新奇,于是便向媽媽要求,教我怎么包粽子。

我和媽媽先一起把包粽子用的箬葉用清水洗干凈,再準備好做餡料需要用到的紅棗、花生和糯米。準備工作完成后,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箬葉,在媽媽的指導下,把箬葉圍起來,做成一個小口袋一樣的形狀。緊接著,我用勺子從旁邊的盆中舀出一勺泡好的糯米,放在箬葉里,又在糯米上放上幾顆紅棗和花生。而后,我又加入一勺糯米,用手壓緊,并學著媽媽的樣子努力地包出粽子的四個棱角。包粽子真的是個技術(shù)活,在包的過程中,我不是漏出了糯米,就是做不出棱角,好不容易做好了,但我做的粽子卻像個“大肚子將軍”,整個身子都是圓乎乎的,沒有棱角。在媽媽的耐心指導下,我漸漸地掌握了包粽子的訣竅,包出的粽子一個比一個成功。

包好后就開始上鍋蒸了,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當我聞到從鍋中飄來的陣陣香氣,總想揭開鍋蓋看看熟了沒有。終于可以開始品嘗了,我拿起一個粽子,剝?nèi)ヴ杖~,粘上甜甜的白糖,一口咬下去,覺得好吃極了。

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跟媽媽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感覺快樂極了。今年的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還能和去年一樣,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過一個開心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7)

全世界有很多節(jié)日,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我的家鄉(xiāng)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nóng)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8)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每當聽到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飄萬里的人間美味——粽子。

粽子,一個神奇的美食;一個獨特的美食;一個富有傳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葉或河塘嫩蘆為皮,糯米為餡,植物為味,蒸熟后脫去那墨綠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膚的“棕子小姐”,遠遠就能聞見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滅亡,投江自盡。百姓為了江中魚蝦不食屈原尸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開魚蝦,后來就有了粽子的出現(xiàn)。

粽子不僅有白玉糯米粽,還有紅棗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紅棗,叫棗粽,諧音"早中",喻意學子金榜題名。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無窮,隱藏著人們的勤勞與智慧!我愛這個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僅在粽子,還隱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戶戶門頭都要掛艾葉。據(jù)說端午這一天,百草皆是藥,艾葉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鮮艾葉散發(fā)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qū)蚊殺菌的作用。小孩洗藥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藥浴,那清新的草藥香伴隨著深褐色的水面,本以為會十分舒適,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進去。但下去才發(fā)現(xiàn)這湯的味兒可真大,簡直“銷魂”,原來“欲要練就金剛身,必經(jīng)皮內(nèi)苦”。這復雜的滋味,讓端午的味道別具一格,我愛這個獨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個以味道為載體,寄托人們對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家國的愛。粽子包的是乾坤與大地,包的是中華民族魂,還有永不褪色的習俗。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9)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欤荒芟吹弥背荚??!蓖瑢W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哪個節(jié)日嗎?對啦!那就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指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歷史。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汩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嵍技娂妱澊瑠^力打撈屈原的尸體,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尸體免遭害。從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中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jié)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jié)在中國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可以算是很隆重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劃龍舟和掛艾蒿等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nèi)叶紩酵馄偶疫^。外婆都會包許多香噴噴的糯米粽子,粽子里面放一大塊肥肥的大豬肉或甜蜜蜜的大棗就會更加香甜可口,耐人回味。吃完香噴噴的粽子后,外公就會拿些雄黃酒蘸在我們小孩子的額頭上和頭頂上。聽外公說,這樣夏天的時候就不會被蚊子叮咬了。

現(xiàn)在,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它是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發(fā)揚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0)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必須會想到端午節(jié)。今日,我就來講一下端午節(jié)吧。

一般人認為端午節(jié)起源于偉大的愛過主義詩人屈原投江自盡,被后人所紀念,也有一些人認為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自殺后,被吳王投入江中??傊愃频膫髡f五花八門,但最流行的說法是紀念屈原說了。據(jù)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我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向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jié)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今日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拿我們寧波來說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聽老人說這樣能夠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還沒等粽子出籠,饞嘴的我們早已掂起腳,準備大吃一場了。

《我們的節(jié)日》一書,還為我們介紹了植樹節(jié),勞動節(jié),母親節(jié),建黨節(jié),建軍節(jié),七夕節(jié),教師節(jié),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重陽節(jié),元旦節(jié)等節(jié)日的來歷和活動方式,讓我們在愉快的閱讀氣氛中領(lǐng)略了我們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節(jié)日,對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必須的印象,更讓我們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鑒。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1)

1、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兩千多年來,端午節(jié)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qū)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jié)。

2、“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艾節(jié)、端午、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游百病。

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jié)令都對應一個節(jié)日,在這諸多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4、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五日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qū)除瘟疫的節(jié)日。

5、汨羅江邊,殘陽如血。一個高大的背影臨風而立,礦野無邊,孤憐而沒落。驀地,他仰天長嘆"世人皆醉我獨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猶記,那一刻抱石投江,哀傷猶如隔世。屈原為自己找到了歸宿,為人民靈魂的覺醒與奮起現(xiàn)出了自己的生命!

6、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shù)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聞著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發(fā)生在昨天。

7、“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币荒暌欢鹊亩宋绻?jié)又到了,提到端午節(jié),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8、端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莆田就有這么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9、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

10、“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11、陽光如同天的爐火,燃燒起五月的天地,空氣中彌漫著紅棗、豆沙、蛋黃和竹葉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臨了。

12、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當?shù)搅硕宋鐣r節(jié),大街小巷就成了快樂的海洋。端午節(jié)也是我最愛的節(jié)日:好吃的.粽子,激烈的龍舟競賽,有著中藥味兒的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還有雄黃酒、小香囊......

13、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14、“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喜洋洋?!贝蠹叶悸犝f過這句話,這句話和一個節(jié)日有關(guān),你們猜到了嗎?答案,當然是端午節(jié)了。今天,我度過了這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

15、這里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2)

今年五月節(jié)是在外面過,一個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呀。

應節(jié)氣買了幾個粽子吃。小時候?qū)@些傳統(tǒng)食品比較排斥,現(xiàn)在卻非常喜歡吃,一方面也許是制作工藝有了改進,另一方面也許是我這個人比較傳統(tǒng),因此行為舉止也有著濃郁的中國風。

小時候家里吃粽子的時候,提前好幾天就要把江米泡上,那時候江米比較貴,我們都吃黃米的。那個年代吃大米還算是比較奢侈吧,因為江米比較像大米的味道,我不愛吃小米,所以就不愛吃黃米粽子,家里多數(shù)都包一些兩摻的,吃起來很不錯。

粽子葉一定要新鮮的,有的人家包的粽子可能是因為粽葉不新鮮,我總感覺是誰往里面吐了一口痰,味道讓我作嘔,那樣的粽子也吃了不少,很排斥。

書上說粽子葉吃完了要泡在水里,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們家很遵守這個傳統(tǒng),吃完的粽子葉都泡在一個盆里。不過我總懷疑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是洗干凈了明年接著用,不管怎么說,第二年再用起來味道就怪怪的。

晚上在菜市場買了兩塊錢的桑仁。有人叫桑粒,南方叫桑葚,反正我們都叫桑仁,就是桑樹上結(jié)的那種紫色小串串,吃完了嘴里手里一團黑啊。小時候姥姥家住在老房子,后院就有一棵很大的桑仁樹,應該還有蠶的,不過我都沒見著,只是吃著好吃的桑仁。大舅家后來住在那里,還讓大姐給我們家送桑仁,很大一方便袋,很好吃很好吃。后來姥姥家蓋了新房子,就把那棵桑樹砍了,很惋惜啊,再也吃不到桑仁了。買的東西總是感覺味道不如自己家的。

想起姥姥姥爺,對我真的是很好。當初姥姥生的都是兒子,想要一個姑娘,就從我的親姥姥姥爺家,也就是姥爺?shù)拇蟾缂?,把我媽媽抱養(yǎng)過去了。親姥姥我沒見過,親姥爺有點印象,就是他快要病逝的時候,我和大姨家的.丫頭去他的小屋里偷罐頭吃。親姥姥姥爺這邊是我的親人啦,對我都很好的,可是親姥姥姥爺我卻印象不多,很難過,記得媽媽說過親姥姥在我滿月的時候,還給我買了一個小毛毯,蓋起來很軟很暖的。這邊姥姥姥爺把媽媽抱養(yǎng)過去了,對媽媽也是很好的,媽媽管姥姥叫媽媽,管姥爺叫伯伯(baibai),小時候我都不了解,后來長大了才慢慢知道的。姥姥很胖,買衣服都沒有合適的,從來不敢吃魚,吃魚就扎嗓子。年輕時候都沒做過夢,真是心寬體胖。姥爺看起來不是很胖,可是褲腰比姥姥還多了三寸,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姥姥和姥爺我都沒有盡孝,現(xiàn)在還很想他們。有兩次在夢里夢到他們?nèi)卞X了,醒來時候我還覺得枕邊清淚濕濕的,可是終究沒有去上墳看看他們,我想總有時間,我會回老家給他們上上墳。

姥姥家的桑仁雖然沒的吃了,可是四姨的婆婆家卻有桑樹,也結(jié)桑仁。記得那一年我在四姨家玩,就和一幫孩子們?nèi)フH食浴_€有杏。在農(nóng)村真好。桑仁都是在樹上打下來的,不過我更青睞于站在墻上自己去夠,這樣才新鮮嘛。四姨家我非常喜歡,因為那個小村子還分山上山下,到了夏天滿四周都是郁郁蔥蔥的,有一年我去四姨家的地里,正好是黃昏時分,炊煙裊裊,夕陽西下,讓我一下子想起了《西廂記》里的句子“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確實四下里郁郁蔥蔥的景致,讓人陶醉其中,而且空氣是那么的新鮮。

一晃又是好多年過去,當我還在回味上一輩親人的悲悲喜喜的時候,我們這一代的兄弟姐妹,卻天各一方,難以聚合。懷念小時候,想念遠方的親人,就在這端午節(jié)的前夕,送去我最誠心最虔誠的祝福和祈盼吧。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3)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jié),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guī)淼某圆煌甑聂兆?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廣州也有在端午節(jié)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guān)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nèi)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tǒng)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jié)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宋玺诊h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2008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4)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jié)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讀了《我們的節(jié)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jié)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jié)是在中國這么多的節(jié)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jié)、端陽、重五節(jié)、夏節(jié)、天中節(jié)、五月節(jié)、詩人節(jié)等。端午節(jié)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jù)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jié)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jù)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伙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wǎng)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lián)合國申報端午節(jié)為他們國家的遺產(chǎn),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的,怎么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

看了《我們的節(jié)日》,那一個個傳統(tǒng)、有趣的節(jié)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jié)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農(nóng)歷五月初五謂之“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原漢人南徙開發(fā)八閩,帶來了中原紀念屈原的端午風俗,與閩越族的“龍子節(jié)”糅合成八閩傳統(tǒng)的端午趣俗。

端午節(jié)“出生”在中國,習俗由來與傳說甚多。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廣泛深入人心。但總體而言,福建和臺灣的端午節(jié)慶同出一源,民間沿襲習俗亦大致相若,足見臺海兩岸人民一脈相承、魚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區(qū)端午節(jié)慶更具獨特的風格。明清以來,每逢五月初五都會出現(xiàn)“泉州總口,與臺灣鹿仔港對渡”的盛況。兩地人民身披節(jié)日盛裝,同江競舟潑水,交融情誼。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鎮(zhèn)蚶江和臺灣彰化縣和美鎮(zhèn)鎮(zhèn)平里聯(lián)袂舉辦“海峽龍舟競渡邀請賽”系列活動,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海峽情”民俗畫卷,令海峽兩岸同胞流連忘返,期待著“三通”實現(xiàn)日,神龍飛架兩岸來。

福建和臺灣各地,民間在過端午節(jié)時,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掛艾蒲、飲雄黃、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同時在自家門楣間插上艾葉、菖蒲,兼插禾稗莖以及榕樹枝,象征老而彌堅。臺灣民眾采艾插榕的習俗,實際上也是一種思念鄉(xiāng)里故土的寄托。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5)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媽媽就帶著我去街上采買節(jié)日需用的物品,因為今天姑姑們一家也要回來同我們一起過節(jié),我又可以和表哥一起盡情的玩了。

我們來到街上,“呀!怎么這么多人?就像過年一樣!”我不禁驚嘆道。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車水馬龍,人們往來川息,一個個家庭主婦在忙碌的采買著所需物品,耳畔是時高時低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大人笑、小孩鬧、汽車鳴、喇叭叫的一派熱鬧、繁忙景象。各種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都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等著人們的親睞,真可謂是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吹梦沂茄刍潄y,忙著讓媽媽買這又買那。

我們又擠到賣粽子和油糕的攤點前,只見買粽子和油糕的人,已把攤點里三層外三層的圍得水泄不通,正在媽媽發(fā)愁該如何是好時,不知是誰號召了一下,密密麻麻的人才自覺的排起隊來,不一會兒街邊的隊伍就如一條長龍。人們翹首以待,緩慢地向前移動著。我和媽媽排在最后邊,看著長龍的身子我心里想:不知幾點我們才能買到?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焦急等待,終于輪到了我們,買完后,我回頭一看,又是一條新的長龍排在那兒,看來今天這位攤主可賺美了。終于買完了所需物品,我和媽媽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大人們就鉆進了廚房忙活起來,快到吃飯的時候,姑姑們一家也來了,他們沒坐多久,媽媽就喊:“開飯嘍!”我快速沖進飯廳,只見飯桌上已擺滿了一桌豐盛的且香噴噴的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粽子,迅速剝?nèi)スS殼,把白生生、亮晶晶的粽子放進了面前的碗里,再用勺子在媽媽事先準備好的蜂蜜罐里舀了兩勺蜂蜜澆在粽子上,用筷子夾起就大嚼特嚼起來,一個粽子三口就被我“消滅”了;接著我又戳了一個“來之不易”的油糕,繼續(x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剛才粘在嘴角的糯米也在我嘴邊跳起了舞。見我饞成那樣,媽媽忙說:“小饞貓,慢點吃!別噎著了!”我這般吃相,逗得大家是哈哈大笑。

我快速“掃蕩”了一番后,摸著填飽的肚子,便問坐在旁邊的爸爸:“爸爸,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這些東西呢?”爸爸略微想了想說:“這是為了紀念抱石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jù)說屈原跳江后,人們紛紛劃船去打撈他的尸體,可無數(shù)次努力都沒有結(jié)果,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的尸體,人們就把飯團、餅子等扔進江里去喂魚,久而久之就在屈原投江的這一日流傳過端午節(jié)?!薄班?!原來端午節(jié)還有這個來歷呢!”我恍然大悟的道。姑父接著說:“各地過端午的風俗還不一樣呢。我們這邊端午節(jié)時吃粽子、掛香囊、門口插艾葉;南方有些地方還要吃五黃,賽龍舟?!边@時奶奶說:“巖巖,過來,我給你額頭上畫個圓?!闭f著便端起一碗看起來黃黃的.,聞到又有些酒味的稀糊糊的東西。我連忙問:“奶奶,這是啥?為啥要用這種東西在我額頭上畫個圓?”奶奶說:“聽老輩人講,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用雄黃拌酒在小孩的額頭或耳背上畫個圓能辟邪驅(qū)瘟,也能防止蚊蟲叮咬,好處可多著呢!”姑姑說:“這可也是端午節(jié)的風俗之一喲?!笨磥磉^端午節(jié)可不單單是吃頓飯這么簡單。

飯后,一家人談笑風生,互說著工作、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互訴著對彼此的牽掛和關(guān)心,一派祥和;而我們孩子們呢,則頂著奶奶給畫的圈,在家門外相互追逐、嬉鬧,好不快樂!

今天,我不但品嘗了很多的美食,而且還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說說笑笑,真是其樂融融!而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更應該世代相傳。

這個端午節(jié)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6)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磕贽r(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又稱“重午節(jié)”。

清晨的窗外,陽光明媚,小鳥兒在枝頭歌唱。還在睡夢中的我,一陣陣誘人的肉香夾雜著粽葉的清香直往鼻子里鉆。我急切地從床上爬起來,發(fā)現(xiàn)餐桌上多了幾個粽子,立即想到今天是端午節(jié)。媽媽給我剝了個肉粽,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咸香軟糯,非常美味。媽媽的家鄉(xiāng)是有名的粽子之鄉(xiāng)——浙江嘉興。那里的“五芳齋”粽子遠近聞名,粽子的口味也是五花八門:豆沙粽、蜜棗粽、火腿粽、栗子蛋黃粽……真是應有盡有。每次回來,我們總要帶上幾個。

吃完早飯,打開大門,發(fā)現(xiàn)門口的.角落里放了一束野草。我好奇地指著它問:“媽媽,這是什么,為什么放這兒?”“這是艾草和菖蒲。”媽媽摸著艾草對我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時候端午家家戶戶都要以菖蒲和艾草插于門眉,懸于堂中,用以驅(qū)趕蚊蟲。”接著媽媽又問:“那我考考你,你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嗎?”“屈原!”我立刻脫口而出。

這個可難不倒我,我開始滔滔不絕起來:“吃粽子、賽龍舟就是為了紀念屈原,他是楚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公元前278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打下了楚國的國都。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后悲痛欲絕,放聲大哭。他知道楚國沒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看到楚國被毀,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敵人手里,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汩羅江,以身殉國。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他的身體?!笨次艺f得頭頭是道,媽媽給了我一個贊賞的眼神。

提起賽龍舟,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那激動人心的熱鬧場面。那一只只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在湖面上你追我趕,互不相讓。特別是那震耳欲聾的鼓聲,仿佛敲打在人的心上,令人熱血沸騰。可是至今我還沒親眼看過龍舟競渡,有點小小的遺憾呢。

下午,我碰到了好朋友肉包。她今天有點不一樣,兩只手上都戴著五色絲線做成的手環(huán),五彩斑斕。她把手伸過來,讓我仔細看了看,得意洋洋地說:“看,這是我奶奶做的,可以避邪驅(qū)瘟哦。”別說,還挺漂亮的?!澳芙o我一個嗎?”我有點羨慕?!拔迳€不能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才可以拋到河里,寓意著讓河水將疾病都沖走?!比獍龡l斯理地說著,顯得很有文化的樣子。但看到我失望的眼神,連忙拉起我的手:“明年我讓奶奶也給你做兩個!”我聽了,立刻高興起來。

原來,戴五彩線也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它表達了人們對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就是給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制成,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qū)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

飲菖蒲美酒,嘗糯米角粽,戴絲線香囊,觀龍舟競渡,端午節(jié)的習俗可真有意思!

端午節(jié)作文六年級范文(篇17)

端午,好像與我沒有什么干系,我沒有去任何地方,可是天空的藍有些渾濁,好似我心底油然而生的感傷。

——題記

一連幾天陰雨不斷,卻在清明這天放晴了。取之心底的壓抑,不由得有幾絲感傷。

前些時候,是木棉花由盛轉(zhuǎn)衰的過渡期。眼看著木棉花一朵朵飄落,落在城市的底層,“零落成泥輾作塵”。儲蓄了一年的力量,如今卻被踐踏,我想,這不是它想要的。

沒由來的,很自然地想到了早已離開塵世的人。正如木棉花一樣,在釋放過光彩后,離開所依存的世界。無論在過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贊揚還是鄙視,都是未知。

忽然,好像看見了空中的亡靈。此時。我能做的,只是握一握他們虛無的手。是安慰,也算是祭拜吧。

驀然醒悟,原來人生不過如此。既然死后的,是不能決定的,那么,就只有像木棉一樣,綻放畢生的含蓄。

想著,陽光就透過薄薄的云層釋放出來,我仿佛看見了光束,澄明,純凈??纱藭r的天空,怪誕得出奇——云塊很薄很淡;天空的`顏色模糊且朦朧,些許暗淡,些許明朗;陽光刺眼,卻找不到根源。

此時的天空正如我的心情,復雜、混亂,唯一感知到的,是那么點感傷與憂郁。

再來,就是無盡的惆悵。我突然想起了陳舊的往事——我回過頭去看自己成長的道路,一天一天地觀望,我以孤獨的姿態(tài)站在路邊上雙手插在風衣的兜里,我看到無數(shù)的人群從我身邊面無表情地走過,偶爾有人停下來,對我微笑,燦若桃花。我知道,這些停留下來的人,最終會成為我生命中的溫暖,看到他們,我會想起不離不棄。

原來最終留給我溫暖和想望的還是朋友。每個人都一樣吧。

我想起了郭敬明的話:

習慣了送你上車,再跑到馬路對面看你在車上安靜地坐下來

習慣了替你買甜品,看你笑得像孩子

習慣了走在路上替你看車,牽著你的手拉你過馬路

習慣了你突然難過的性格,我就陪你不說話

習慣了深夜的電話,窗外淅瀝的雨聲

習慣了手機短信里的笑臉和生氣

習慣了你的記性差,說過的話老忘記

習慣了你對人的依賴盡管我也是個孩子

習慣了你四處跑的性格老找不到人

習慣了對自由的你有無窮的牽掛

習慣了你突然出現(xiàn)在我面前說一起出去玩

習慣了你的眼睛里明亮的光

也習慣了你的眼睛中深深的暗

習慣了在你難過的時候給你寫紙條

習慣了發(fā)短信叫你記著吃飯

我們彼此習慣了 所以不離不棄

只因為我們是朋友,所以給彼此最深情的祝福,叫做不離不棄。

由想起了曾經(jīng)發(fā)誓不再想的話——我不想長大。

因為長大就是一種煉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被洗去了純真,以及許許多多的美好。

我是多么不想忘記童年的美好,那些往事如同美麗的水晶球,那是我們所有孩子曾經(jīng)的夢境,如同愛麗斯夢游仙境。可是,長大的愛麗斯丟失了鑰匙,她是該難過地蹲下來哭泣還是該繼續(xù)勇敢地往前走?

可是,一個人總是要忘記一些事情,那么他才能記住另外一些事情。

大人們總是會逼著我們這樣做。

后記

那個雨夜,風箏飄落,本以為幸福就此落腳,可是卻是未然。

我必須在青春的洗禮中,勇敢地站起來,去堅強地面對。

133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