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_古代的寒食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

華燕1164 分享 時間:

  寒食節(jié),又稱熟食節(jié)、禁煙節(jié)、冷節(jié)。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前一天或兩天。這個節(jié)日的主要節(jié)俗就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寒食節(jié)的簡介,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寒食節(jié)的含義

  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百五節(jié)”,是夏歷冬至后的第105日,也是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jié)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fā)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jié)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清明節(jié)是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由于二十四節(jié)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稓v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饕坏?,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兩者一是農耕節(jié)氣,一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本是兩碼事,但因兩節(jié)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稱的說法。

  所以,“清明節(jié)”與“寒食節(jié)”并不是同一天。

  寒食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

  寒食節(jié)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于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來的禁火節(jié)。

  禁火節(jié),后來又轉化為寒食節(jié),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后,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爭寵,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jié)。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蛾幜P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后,由于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jié)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寒食節(jié)成了全國性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古代的寒食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

  古代的寒食節(jié)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熟悉春秋戰(zhàn)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晉文公,也是姬重耳傳說晉文公被他老爸和后媽迫害,被迫出國逃亡,中間還產生了一個成語,難兄難弟。流亡期間他沒飯吃了,餓了好幾天,帶來很多仆從都大眼瞪小眼。后來他的手下,一個叫介子推的(有的叫介之推),拿了一碗肉湯過來,重耳想也沒想就吃了。后來才知道,原來介子推是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晉文公歸國為君后,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爭寵,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本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jié)。

  【寒食節(jié)的詩句】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 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和子由寒食【唐】蘇軾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貝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蓱z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上冢【南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壬戌清明作【明末清初】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寒食日獻郡守【唐】伍唐珪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寒食下第【唐】武元衡

  柳掛九衢絲,花飄萬家雪。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jié)。

  寒食野望【唐】熊孺登

  拜掃無過骨肉親,一年唯此兩三辰。冢頭莫種有花樹,春色不關泉下人。

  寒食山館書情【唐】來鵠

  獨把一杯山館中,每經時節(jié)恨飄蓬。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

  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分明記得還家夢,徐孺宅前湖水東。

  寒食郊外【唐】貫休

  寒食將吾族,相隨過石溪。?;ㄕ淳坡洌著B學人啼。

  白水穿蕪疾,新霞出霧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寒食看花【唐】張籍

  早入公門到夜歸,不因寒食少閑時。顛狂繞樹猿離鎖,踴躍緣岡馬斷羈。

  酒污衣裳從客笑,醉饒言語覓花知。老來自喜常無事,仰面西園得詠詩。

寒食節(jié)的由來是什么_古代的寒食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