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xué)生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言警句 >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

建林1147 分享 時間: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90句_王陽明優(yōu)美名人佳句

王陽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xué)家,心學(xué)一代宗師,中國哲學(xué)史上位居第一隊列的圣賢級大牛。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

更多名言警句相關(guān)文章↓↓↓

人生低谷期的名言警句

高考的勵志名言警句

勵志越挫越勇的名言警句

人生的價值意義名言警句

人生需要努力名言警句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

1.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3. 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5. “格物”即“慎獨(dú)”,即“戒懼”。

6.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shí)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8. 你看滿大街都是圣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9. 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10. 誠字有以工夫說者。誠是心之本體,求復(fù)其本位,便是思誠的工夫。

11. 無私心就是道。

12. 惟天下之至誠,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13. 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14. 千圣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15.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16. 此心不動,隨機(jī)而動。

17. 動亦定,靜亦定。

18. 攻吾之短者是吾師。

19.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0.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邊尋。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21.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22. 凡學(xué)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

23.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24. 處朋友,務(wù)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25. 故立志者,為學(xué)之心也;為學(xué)者,立志之事也。

26.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fā)之必不宏。

27. 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jīng);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jīng),五經(jīng)亦史。

28.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9.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fēng)。(《泛海》)

30. 一念開明,反身而誠 。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佳句

1. 夫美質(zhì)難得而易壞,至道難聞而易失,盛年難遇而易過,習(xí)俗難革而易流。

2. 人雖至愚,責(zé)人則明;雖有聰明,責(zé)己則昏。

3. 人之善惡,由于一念之間。

4. 一念改過,當(dāng)時即得本心。

5. 致知二字,乃是孔門正法眼藏,異此而學(xué),即謂之異端;離此而說,即謂之邪說;迷此而行,即謂之冥行。

6. 功蓋天下而莫之嫉,善利萬物而莫與爭。

7. 體,即良知之體,用,即良知之用,寧復(fù)有超然于體用之外者乎?

8. 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也。

9. 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際。

10. 隨物而格,是致知之功。

11. 格物致知,滅除輕傲。

12. 圣人氣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

13. 以言語謗人,其謗淺;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14. 外面是非毀譽(yù),亦好資之以為警切砥礪之地。

15. 眼前路徑須放開闊,才好容人來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無展足之地矣。

16.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7. 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只是一“傲”字,便結(jié)果了這一生。

18.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19. 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婦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20. 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qiáng)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21. 記誦之廣,適以長其敖也;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也;聞見之博,適以肆其辨也;辭章之富,適以飾其偽也。

22. 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

23. 良知之外,別無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義。

24. 思是良知之發(fā)用。若是良知發(fā)用之思,則所思莫非天理矣。

25. 君子之酬酢萬變,當(dāng)行則行,當(dāng)止則止,當(dāng)生則生,當(dāng)死則死,斟酌調(diào)停,無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26. 蓋良知之在人心,亙?nèi)f古塞宇宙而無不同。

27. 不欺則良知無所偽而誠,誠則明矣;自信則良知無所惑而明,明則誠矣。

28. 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29.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xué)而能,所謂良知也。

30. 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猶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猶有喪心者矣,吾安得而非喪心乎?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句子

1. 靜處體悟,事上磨煉。

2. 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jìn)。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shí)放溺也。

3. 常快活便是功夫。

4. 君子誨人不倦,而師道必嚴(yán)。

5. 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

6.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

7.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xué)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大學(xué)問》)

8. 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xué)。

9. 心無外物,物以心生。

10. 問君何事日憧憧? 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圣門無口訣, 良知二字是參同。(《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11.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12. 山中莫道無供給,明月清風(fēng)不用錢。

13. 天理即人欲。

14. 天理即仁心。

15. 所以為圣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xué),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圣人。

16. 個個人心有仲尼, 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17. 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18. 何為第一等事?當(dāng)讀書做圣人耳。

19. 汝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20.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

21.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22. 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23.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24. 若己為君子,而使人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惻怛之心。

25. 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

26. 一有謀計之心,則雖正誼明道,亦功利耳。

27. 夫精藏則太和流,神守則天光發(fā),累釋則怡愉而靜,機(jī)忘則心純而一。四者,道之證也。

28. 茍無尊崇篤信之心,則必有輕忽慢易之意。

29. 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xù)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

30. 地靈則人杰,人之無良,亦足以為山川之羞!


王陽明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相關(guān)文章:

古代經(jīng)典名言名句大全

中國古代勵志名言警句

名人名言勵志語錄89句賞析

勵志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關(guān)于人生境界的名人名言

激志名言的名句大全

關(guān)于勤學(xué)勵志的名人名言

短名言語句多句賞析大全

分享經(jīng)典的中華勵志格言

62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