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思考法

若水221147 分享 時間:
  所謂本質思考法就是在思考問題時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的一種動腦方法。

  那么,怎樣才能掌握好這一種思考方法呢?

  第一,遇事要認真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么,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不被一些事情的表面現(xiàn)象迷住了眼而失去敏銳的洞察力。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前夕,日本軍國主義對朝鮮加緊侵略和擴張,妄圖把朝鮮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但中國的清王朝也不想放棄原來和朝鮮的宗主關系,這樣,中日兩國關系逐漸緊張起來。當時清朝派遣號稱世界第一流的大型戰(zhàn)艦“平遠”號訪問日本。雖然訪問中也有一些友好的成分,但很大程度上是對日本進行恫嚇。所以當時被邀請參觀“平遠”號的日本高級官員和軍人,都為其雄偉、先進而驚嘆不已,認為如果為了朝鮮而同中國開戰(zhàn),那是極大的冒險。且不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單是這些世界一流的戰(zhàn)艦,也是當時的日本所無法匹敵的??墒?,被人譽為日本海軍靈魂的東鄉(xiāng)平八郎,在仔細觀察了“平遠”號后,發(fā)現(xiàn)“平遠”號戰(zhàn)艦雖稱得上世界一流,但從炮管上雜亂地晾曬著的水兵的衣服就能看出清朝海軍紀律不嚴、士氣不高,并由此看破了清朝海軍的實力。他回去對其他日本軍官說:“看了清艦‘平遠’號后,我認為不必害怕清朝海軍。他們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痹诤髞淼募孜鐟?zhàn)爭中,雖然大清王朝擁有鄧世昌等一批英勇善戰(zhàn)的艦隊官兵,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加上為數(shù)不少的官兵輕敵,戰(zhàn)前不認真?zhèn)鋺?zhàn)和臨陣脫逃,結果裝備比較精良的北洋艦隊仍然不能免于全軍覆沒的命運。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奪得了對朝鮮的殖民統(tǒng)治權。為了進而奪取中國的東北三省,同懷有相同動機的沙皇俄國發(fā)生了沖突,爆發(fā)日俄戰(zhàn)爭也是遲早的問題了。

  當時日本是剛興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而沙皇俄國是老牌帝國主義強國,日本的海軍實力也非俄國人的對手。當時很多日本軍官對俄國也懼怕三分,認為一旦失敗,那將亡國滅種。但海軍司令東鄉(xiāng)平八郎并不相信一些數(shù)字的比較和表面的現(xiàn)象。他利用八國聯(lián)軍的軍艦集結在天津大沽口的機會,暗中觀察了俄國艦隊。當時有人問他:“你認為俄國艦隊怎么樣?”他說:“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可怕。我眺望了俄國艦隊,很難說他們的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他們用軍艦運送步兵和軍需品,更是不可寬恕的。這證明他們輕視軍艦的本來職能。用軍艦代替運輸船使用,必然消耗他們的本職精力,使他們的訓練荒疏,這樣一旦發(fā)生海戰(zhàn),艦只就不能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這也暴露了他們的海上運輸能力的不足,如果(日俄)發(fā)生海戰(zhàn),一定在日本周圍海域進行,更對他們不利。由此可見,俄國出兵準備不充分,我們不必害怕俄國?!?br />
  后來的日俄戰(zhàn)爭中,雖然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的噸位超過了日本艦隊的一倍,但最后這兩個艦隊均被日軍全殲了。

  東鄉(xiāng)平八郎的動腦雖然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擴張的野心,但就動腦而言是成功的。他使用的就是揭示本質法,他沒有被清朝海軍和俄國海軍的表面上的強大所左右,而是透過一些現(xiàn)象分析本質,找到了清朝海軍和俄國海軍的薄弱之處,從而知己知彼以至取勝。

  第二,在認真思考的前提下,分析問題,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

  一天,文彥博和他的伙伴們來到了一塊草地上踢球。這片草地被一圈參天大樹所環(huán)繞,微風習習,綠草茵茵。孩子們在草地上追逐著皮球,皮球在他們的腳下飛快地流動,一會兒滾到這個人腳下,一會兒又滾向那個人的身邊。伙伴們越踢越高興,他們踢呀踢呀,一個孩子照準皮球飛起一腳,球如同離弦之箭向遠處飛去,“咚”的一聲掉進草地邊的樹洞里去了。

  幾個孩子跑過去掏球。一個小孩兒把胳膊伸進洞去,探著身子使勁掏,說:“洞太深了,我的手夠不著洞底,怎么辦呢?”有一個孩子出主意說:“拿木棍撥拉試試?!彼弥桓L長的木棍遞給他伸進洞里,攪和了一會兒,球還是沒出來。他們失望地說:“這個樹洞是彎曲的,木棍又不會拐彎,根本就夠不到底?!边@時有一個孩子拿著一根鐵絲伸到了樹洞里面,鐵絲隨著樹洞的彎曲也呈現(xiàn)一些彎度,他突然高興地喊道:“我的鐵絲碰到球了。”他使勁地撥拉,因為皮球是圓的,而洞是彎的,皮球在他的撥動下滾來滾去就是掏不出來。幾個小伙伴非常懊惱。

  這時有人想起文彥博比較聰明,就把在不遠處玩耍的文彥博喊過來,并把剛才的情況跟他說了一遍。文彥博聽完之后,走到樹洞前看了看,把手伸進去試了試,皺著眉頭想了想,突然他一拍腦門:“有辦法了。附近不是有條小河嗎?用水桶拎來幾桶水往樹洞里灌,球準能出來?!毙』锇閭兒苄湃嗡?,紛紛找來水桶拎水往樹洞里灌。樹洞很快被灌滿了水,隨著水位一點一點往上升,皮球也晃晃悠悠地浮出了樹洞。小伙伴們高興極了,圍著文彥博問他:“你怎么知道用水灌樹洞,球就會出來呢?”文彥博笑著說:“洞那么深,還彎曲,手夠不著,木棍也不會彎,即使用能彎的東西掏,因為球是圓的,怎么也不可能掏上來。而水是依勢而流,它可直、可彎,況且水是有浮力的,皮球那么輕,水一多,球自然就浮上來了。水漲船高就是這個道理。”小伙伴們一聽頓時恍然大悟,直夸文彥博是最聰明的人。

  文彥博的動腦成功,關鍵在于他能理解皮球的一個特點——遇水而漂,透過其他小朋友掏球的失敗這些表面現(xiàn)象,找到了解決問題(掏出皮球)的實質(讓球浮出樹洞),結合了水的本質特征,采用了水漲船高的原理用水灌洞,解決了這一難題。應該說,這是一個運用揭示本質法解決問題十分成功的事例。
2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