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生活課堂 > 時間管理 > 關于時間管理的核心

關于時間管理的核心

美婷1873 分享 時間:

給每一個方向留一些時間,人生就會發(fā)生改變,行動起來,每天花十分鐘為明天做一個時間表。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關于時間管理的核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于時間管理的核心

時間管理有很多種方法,而GTD(全稱:Getting Things Done)就是其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現(xiàn)在最受歡迎的方法。GTD翻譯成中文就是“把事情做完”,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 “通過記錄的方式把頭腦中的各種事情移出來,然后整理安排自己去執(zhí)行”。帶著一些自己的理解,下面談一談我對GTD的理解,GTD的核心步驟為五步:收集、處理、管理、執(zhí)行、回顧。

1. 收集 —— 收集記錄

人的大腦能儲存很多東西,但有限,不要相信某事情發(fā)生后過了一段時間你還能記得,釋放大腦的儲存負載,讓大腦著重于去思考,平時有什么信息、任務和靈感要在忘記之前用工具記錄下來,使用的工具要盡可能的方便,易用,便捷。

2. 處理 —— 處理分類

只有及時處理信息,對信息及時做出決定和歸納成類,你才能避免信息的堆積和碎片化,處理信息時采用兩分鐘法則和四象限法則。

兩分鐘方法就是如果一件事情兩分鐘內(nèi)能解決的事情,無論是何種事情,馬上著手解決掉,如果不能再進行分類。

四象限法則是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劃分成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3. 計劃 —— 計劃安排

除了既有的日程安排外,可以設定每日,每周,每月,每年你需要完成的重大事件,把他們排進日程表。

每天要做的事件采用三只青蛙理論,前天晚上睡覺前設定第二天最重要的三件事,起床后就可以開始著手這三件事了(同理可用于每月的“三只青蛙”, 每季度的“三只青蛙”,每年的“三只青蛙”)。

每周要做的事采用習慣21天效應,一件事只要堅持21天就能習慣成自然,成為一種習慣。每月要做的事采用日歷行程表的方法,將每月要做的事排進日程表。

每年要做的事采用愿望清單法,讓自己每年都有收獲和進步。

4. 執(zhí)行 —— 堅決執(zhí)行

執(zhí)行是Getting Things Done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要言行一致,制定了計劃就一定得做到,這能很好地提升你的自我認同感。執(zhí)行時你應當在不分心的情境下,一次只執(zhí)行一件事,既不要多線工作,也不要讓你的工作突然中斷。采用番茄工作法,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短暫休息5分鐘繼續(xù)番茄時鐘,每4個番茄時段可多休息一會兒。番茄工作法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5. 回顧 —— 回顧檢查

目前我采用的是一周回顧一次,采用PDCA循環(huán)法對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進行回顧,對工作和其它事情進行回顧,看看哪里做的不好,需要改進,重新做出調(diào)整計劃。這樣能使得計劃更有效地進行,更加合乎工作程序的邏輯。

十個最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1、定制生活目標,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為你的生活制定目標,如果你一直漫無目的地過生活,那現(xiàn)在至少該想一個了。目標對有效的時間管理是很有用的,就像是大海中的航行方向,確定你生活的走向。如果你有太多的目標,那就認真的管理它們。你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都需要目標。比如工作,健康等。每一天,你都要有一個首要的目標。對多數(shù)人來說,這是工作的目標。但是,如果你身體健康有問題,那么健康就成為你最大的目標。

2、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任務:

有了目標后,就要制定完成目標的任務。如果你的目標是健康,那你就要每天盡早煅煉身體。

3、每時每刻銘記你的最重要的目標:如果你的目標過多,那么就每天優(yōu)先完成最重要的五個目標。最好把這五個列一個優(yōu)先順序表。

4、用金錢衡量時間:如果你知道你的一小時值多少錢,時間管理就變得容易得多。如果一小時值600美元,那么你就知道了在臉書上浪費的30分鐘相當于300美金。

5、不要太執(zhí)著于完美:你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無缺。但是,完美只能浪費時間。在適當?shù)臅r候放手不是一件壞事。

6、為每個任務設置一個時限:如果通常要花三個小時完成一個任務,那么,你可以將時限設置成三小時。你就驚奇的發(fā)現(xiàn),你在時限內(nèi)完成了所有任務。

7、試著為每天的工作制定時間表:每天早上上班前,或者每天晚上睡覺前,專為每天的工作制定時間表,這樣你會更快的完成工作。

8、將大的目標轉(zhuǎn)換成幾個任務分別完成:你可以將每個目標分成幾個步驟完成,并且給每個步驟制定時限。這樣你就可以很快的完成目標。

9、可以將某項任務交給別人:比如像瀏覽郵件等工作,不是很重要,又費時,何不將它將交付給別人呢。

10、給每個步驟制定時限:工作時限很重要。如果一個工作任務下達時,上司沒有給你規(guī)定時限,你自己也應該設定一個時限。它真的很實用,你將會為自己變得如此的高效率而驚奇。

時間管理堂課

1.緊急重要度模型

習的時間段里,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學習,而是沉湎于個人愛好,這個選擇可能就不太明智。

把,就會對時間分配有更客觀的認識。

書中以職業(yè)寶媽和創(chuàng)業(yè)者進行了對比,如果是全職媽媽,孩子對于她就是緊急又重要的事,如果是以為創(chuàng)業(yè)寶媽,她肯定要將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甚至透支其他的時間。

同樣在我們的工作中,這樣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你一天的工作時間滿滿當當,但是偏偏上司交給你一項非常緊急的工作,必須中午下班前交給他。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這個時候就要遵循由緊急到重要,再到不緊急不重要的緊急重要度原則了。

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做任何事都有先后順序,這個時候如果把事情的緊急重要程度和現(xiàn)讓人信服,學習成績不會太差,生活也一定是有條不紊。

2.小學到高中階段人生“九宮格”

寒窗苦讀12載,只為金榜題名。從小學到高中,這一階段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除過吃喝拉撒睡,正常的日常生活時間,其余時間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

所以用“九宮格”來看,那時候的我們其實只有兩個格,而且兩個格子的比例也嚴重不對等,學習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然后留下最低限度的休息時間。

任何其他目標都得為這個目標讓步,相應的這個目標會侵占一切其他格子的時間,這并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但這就是我們的現(xiàn)實。

懷揣著一個“大學夢”,我們重復著不平衡的日復一日的日子。想象著下一個“九宮格”該如何下筆。

3.上大學后的人生“九宮格”

高考“人才選拔”的結束,迎來的是五彩斑斕的大學生活,我們的人生“九宮格”,也將隨之發(fā)生變化。

大學生活其實是一個“迷你版”的社會生活,與小學與高中階段的九宮格相比,多了許多項目,簡單的九宮格變復雜了??雌饋砩钬S富了,其實,生活早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生活重心。所以,會有大學是學習并練習自律的重要階段,也是正確認識“九宮格”平衡原則的重要階段。

4.步入社會后的人生“九宮格”

隨著學生生活的徹底結束,我們的人生“九宮格”也在發(fā)生變化。很明顯,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在了工作中。工作成了我們生活中新的重心。

為了目標主動打破平衡。先打破平衡,再由不平衡努力上升到平衡。這應該就是我們眼中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訣之一。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記得《我的前半生》中,賀涵每每講起剛畢業(yè)進入公司時的唐晶,語氣中都是滿滿的贊嘆。他說,有一年夏天,有一天辦公室的空調(diào)壞了,恰巧那一天的天氣又非常炎熱,很多人都找各種理由離開了,只有唐晶坐在辦公室不動。我相信,那時的唐晶整個九宮格都是工作,以至于沒有時間去兼顧其他。最終,用一開始的不平衡,最終換得了他人的認可,贏得了更多的平衡。

有重心,有側重點,就說明這是一個相對不平衡的狀態(tài)。學生階段以學習為重,所以時間投入重點在學習上;步入社會以工作為重,時間投入重點又轉(zhuǎn)移到了工作中;這樣的時間分配不均衡,但卻是生活現(xiàn)實的需要。

人生九宮格不平衡是常態(tài),平衡是稀缺態(tài)。

101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