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旅日記500字大全
十月一日一大早,我們?nèi)议_車去河南游玩。大約開了五六個小時,下午3點多鐘,終于來到了河南萬仙山景區(qū)的農(nóng)家樂賓館住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河南之旅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南之旅日記1
國慶假期,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了河南信陽。一下高速,車子就駛?cè)肓藢掗煹乃能嚨?,道路兩邊的房子間隔比較大,這是我之前在江南沒有看到過的,目之所及,感覺一切都非常開闊。和江南的山清水秀不同,這里呈現(xiàn)的是一派平原風(fēng)光。
來到美麗的南灣湖水庫,我和朋友們欣賞著一路的美景:路旁綠樹茂密,小松鼠在樹枝上跳躍,好像在捉迷藏;小鳥們展開歌喉歡快地唱歌;螞蟻們正在地上仔細(xì)地尋找食物……路的盡頭便是搭乘上島的輪船碼頭,上了船,我們穿好了救生衣站在船廊。船緩緩地行駛在湖中,啊,南湖灣的湖水可真清澈呀,都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和發(fā)黑的樹葉了呢!“撲通,撲通,撲通……”是誰發(fā)出了聲音?哦,原來是大魚和小魚在水中比賽誰跳得高呢!
湖中心有個小島,名字叫茶島,我們上去品嘗了信陽毛尖,這種茶味道有點苦澀,不像杭州龍井茶有一種清香。品嘗完信陽毛尖后,我們迫不及待地去了猴島。剛上島,就有兩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跑到了我身邊,和我握手并向我敬禮,我們還觀賞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猴戲”呢。
離開猴島,我們又來到了雞公山。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座山肯定和公雞有關(guān)。果真,在報曉峰上有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它的樣子好像正在為河南人民報曉呢!雞公山的山路可真是陡峭,顛得我們坐在大巴上不時地驚叫。山上溫度不高,氣候涼爽,還有許多具有外國特色的房子。聽說這里以前是外國人的避暑勝地,難怪這座山也叫作“洋山”。
這次旅游讓我領(lǐng)略到了祖國北方的美麗風(fēng)景,我想,我們有時間還是要多出去走走,盡情領(lǐng)略大自然的饋贈,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河南之旅日記2
生活在河南,我就喜歡吃面,尤其愛吃河南燴面。
但是燴面我吃過不少,覺得就是沒有媽媽做的好吃,因為現(xiàn)在好多燴面館為圖省事,面坯子是批發(fā)來的,商家為了不粘和長時間保存不變質(zhì),自然會添加一些成分,這樣吃起來就有一種硬而脆的感覺,失去了一些河南燴面特有的風(fēng)味。
所以想吃真正的河南燴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我最喜歡吃的燴面是媽媽親自做的,那味道簡直能與正宗的燴面館相媲美。
燴面顧名思義就是把面燴一燴。所以就是在燴和面這兩方面下功夫了。
怎么燴?用高湯來燴。買一些骨頭在鍋里加上茴香大料桂皮等煮肉料熬上兩三小時,這樣骨頭的鮮味就融入到湯里了。骨頭以羊骨頭最佳,所以你到河南來吃的羊肉燴面并不是燴面里有多少羊肉,而是在于是不是真正的羊骨頭熬的湯。湯熬好了,撈出骨頭,把肉剔下來備用。
接下來就要說一說面了。燴面好不好吃,關(guān)鍵一部分就在面的處理上。大概500克面粉,加5克食用鹽,加水和面,軟硬以搟面條面稍軟一點為宜。面團和好后,把它放到盆里,用濕布蓋住,這叫省(xing)面,然后每10到15分鐘拿出來到案板上進行揉一次,如此反復(fù)四五次,直到把面團揉到從外觀上看起來像田黃石那樣潤澤就算把面揉到家了。把面團揪成100克左右的小劑子,把它搓成長條狀,再用小搟面杖搟成3到5毫米厚的面坯子,把每個面坯上都抹上油把它們碼放到盤子里,這樣就不會粘在一起了。上面用濕布蓋好讓它繼續(xù)省,夏天一到兩個小時,冬天稍微長些。
下面的過程就是燴了。鍋里加高湯煮開。取面坯慢慢拉,再上下甩動,這個過程叫甩面。甩面的過程可以稱得上是一門藝術(shù),只見師傅抖動著雙臂,面條則猶如銀龍在空中飛舞,上下跳動兩三米,既不會把面甩斷,又不會把面掉在地上。最后把面甩的又薄有細(xì)膩又透亮,像泡泡糖一樣的寬面條子來,師傅用手指尖把它劈開,再把它丟到湯鍋里,煮上兩三分鐘。
在煮面的同時,準(zhǔn)備幾個大碗。碗面放上蔥花,紫菜,少許火鍋底料,鹽,味精等,舀一勺鍋里的湯把這些東西沏開,把煮好的面撈到碗里,再在碗里加些香菜,滴幾滴香油,把放一點剛剔好的羊肉,這樣燴面就做好了。
河南燴面以其特有的做法和風(fēng)味榮登中國八大面之寶座。怎么樣,看了我的介紹的做法,你是不是早就垂涎欲滴了呢?
河南之旅日記3
那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爺爺奶奶去河南旅游。我們在晚上上了火車,我在火車上激動得一夜都沒合眼,因為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去旅游啊!
火車停了,我蹦蹦跳跳下了火車。我們來到約好的旅行社,跟隨旅游團來到第一站開封府。一進門,我眼睛一亮,忍不住驚叫:“這里好美呀!”此時,那里正是鮮花開得最茂盛的時候,這些姹紫嫣紅的花兒將這地方裝點得如同仙境一般。
走進正門,就會看見一塊大碑,聽導(dǎo)游介紹這上面刻著的全是曾在這當(dāng)丞相的名字,我順著導(dǎo)游手指的方向望去,發(fā)現(xiàn)一張畫像,聽導(dǎo)游說,這是包公。我不相信,因為我知道的包公是黑臉,但這張畫像上的臉是白臉。我悄悄與爺爺說了自己的疑惑,才知道原來人們形容他正直,所以將他的臉說成黑臉了。
第一站游完,吃完午飯,我們來到了第二站清明上河園。走進園去,我還以為我們真的穿越了呢!目之所及,皆是穿著古代服飾的人。這里不但美麗,還有表演呢!聽說有表演,我就更來勁,忙鉆進去欣賞。
第一個表演是氣功噴火。只見表演者身著奇裝異服,一手端著一只碗,一手拿著一把火鉗,火鉗上插著煤,走到舞臺中央,他介紹說碗里盛著油。話音剛落,他用火鉗把煤夾著,用打火機點好,開始表演,只見他把油喝到嘴里,再把火放到嘴里,輕輕一噴,紅通通的火焰在燃燒,引得觀眾大聲驚呼。
游過清明上河園,我們來到最后一站云臺山。來到云臺山門口,我很是迷惑,既然是山,怎么沒有看見山呢?面對著高樓大廈,我想怕是高大的建筑物把山給擋住了。正思考著,爺爺奶奶已將我拉進去了。 走進云臺山,就像走進了童話世界,我沒來得及好好欣賞,導(dǎo)游就開始吩咐我們的游覽路線,并囑咐道:“中午11點整,到白房子那里集中?!表樦娙说哪抗?,我一看,白房子在山頂邊,我們怎么可能在11點到達呀?不能猶豫了,人們已開始出發(fā)了,我忙邁開步前進。
我還真行,拿著導(dǎo)游的旗子向前沖,一直遙遙領(lǐng)先。走呀走呀,穿過了30米長的山洞,那時山洞里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了出來,往前走,走到大瀑布跟前,水花濺了我一臉,終于走到白房子跟前,我是第一名。
河南旅游,我真快樂。不僅看到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還增添了許多知識。
河南之旅日記4
十月一日一大早,我們?nèi)议_車去河南游玩。大約開了五六個小時,下午3點多鐘,終于來到了河南萬仙山景區(qū)的農(nóng)家樂賓館住下。
第二天我們先去河南的八里溝游覽。八里溝分為上八里和下八里因此得名。這里的山又高又陡,直上直下的,非常險峻。從山上不斷的有瀑布傾流而下,就像李白詩中所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樣的景色多么壯觀!最讓我難忘的是走一線天。先乘17層的電梯來到山頂,,大約有一千多米高,不敢往下看,真害怕呀!欣賞完山上的景色,開始下一線天了,啊,路真陡峭,是一塊塊的巨石形成的樓梯,邊上只有鐵鏈圍住,下面就是萬丈深淵了。這樣陡的路只能容一個人下。我用手使勁抓住鐵鏈,一腳一腳慢慢的往下走,有時一不小心還要滑倒,嚇得心砰砰直跳。眼睛往下一看,更是心驚膽戰(zhàn)。歷經(jīng)半個多小時,終于走完了一線天,抬頭往上看,真的也很佩服自己呀。一線天不僅驚險刺激,更鍛煉了我的勇氣和膽量。八里溝還有很多美景呢,如水簾洞,洞里面有很多各種各樣的石柱石筍,外面就是一落千丈、震耳欲聾的瀑布,這樣的景色真像齊天大圣孫悟空居住的水簾洞。還有紅石河的景色,一層層的瀑布,清澈見底的溪水,也是讓人留戀往返的。在這里還有一項返老還童的娛樂項目——打滑梯,這個滑梯沿山而建,有三四百米長,滑道曲曲折折,有時快急,有時陡險,讓人提心吊膽的,當(dāng)快滑到終點時,又覺得樂在其中,回味無窮,平添了不少旅行的快樂。八里溝的美景層出不窮,峰巒疊嶂,再加上秋天的山峰,也是層林盡染的,這些都一一記憶在我的腦海之中了。
第三天,我們要去游覽傳說有萬個神仙爭霸王的地方,那就是河南萬仙山風(fēng)景區(qū)了。我們開車?yán)@著陡峭的盤山公路一直開往最高峰郭亮村。做在車?yán)锟吹綄γ娴纳椒宸浅5碾U峻,崖壁突兀,直入云霄。經(jīng)過郭亮洞,又名絕壁長廊時,不得不贊嘆郭亮村人愚公挖山的精神,他們一錘一釬的在高一千多米的絕壁巖石中歷經(jīng)五年時間開挖成功的道路,通過洞口往外看山峰林立、峽谷幽深,不得不讓人毛骨悚然。郭亮村坐落在1700米高的山崖上,整個村子都是用石頭壘筑的農(nóng)家院,還有潺潺的溪水從村子流過,空氣幽然清新,這真是一個獨特的村居。參觀完郭亮村,我們又來到萬仙山的南坪景點,在這里主要欣賞有紅河谷之稱的丹分溝,沿著之字形的石梯走進了山谷,就看見清澈的山泉在殷紅的巖石上流淌,在紅巖絕壁之間沖涮出來一個一個的石缸似的深潭,泉水如一束白絹穿潭而過。這樣的景色,既奇特又驚險,如一幅一幅自然純美的圖畫。
四天的河南之旅結(jié)束了,雖然很疲勞,但是萬仙山的層巒疊嶂,谷幽崖高,飛瀑流泉,雄、峻、奇、險為一體的美景已成為我美好的回憶。
河南之旅日記5
每一種美食的背后就有一個傳奇故事,河南小吃漿面條也是如此。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殺了漢平帝。漢平帝的皇后是王莽的女兒,生下一子劉秀(后來的光武帝),王莽為斬草除根,非殺掉劉秀不可。正在危急時刻,一個忠臣巧使掉包計,用自己妻子剛生下的女兒將襁褓中的劉秀換了過來。為對外保密,說是自己的兒子,后來被王莽知道了,下令追殺,劉秀連夜只身逃出京城長安。
劉秀為躲避王莽追殺,日夜奔走,數(shù)日水米未進。一日深夜行至洛陽附近,見到一戶人家。便想討些飯食,可主人貧窮,只有幾把干面條,一些已經(jīng)放酸的綠豆磨的漿水。劉秀饑餓難耐也顧不了許多,主人就用酸漿,把面條、菜葉、雜豆下入鍋內(nèi)燒熟。劉秀狼吞虎咽,竟然覺得奇香無比,吃得那叫津津有味。日后劉秀當(dāng)了皇帝,雖然有山珍海味伺候,卻依然對當(dāng)年落難中的漿面條念念不忘,于是這種漿面條就作為一種御宴中的一道美食流傳了下來。
漿面條的做法較簡單,在家就可以做。做漿面條要先做漿。將開水放涼,加入少許豆面(黃豆面或者綠豆面均可),然后把面湯放在溫暖的灶臺上發(fā)酵2天,面湯就變酸漿了。把酸漿倒在鍋里煮至開鍋,期間,漿水表層會泛起一層白沫.這時,要用筷子或勺子輕輕打漿,至漿沫消失。待酸漿變得細(xì)膩光滑時,放入香油、五香粉等調(diào)料。當(dāng)漿水煮沸時,把面條(以手搟面為佳)下鍋,再放入鹽、蔥、姜、花生、芝麻、黃豆、芹菜等調(diào)料(也可以加入芹菜葉、紅蘿卜絲等),將面條煮熟,再勾些欠即可。
食用時,可根據(jù)的自己的口味放入辣椒、韭花醬,花生碎,煮熟的黃豆粒和熟的芹菜丁,味道會更佳。韭花會使面條的酸味略降,吃起來更加愜意。
漿面條有一個特點,放涼后重新加熱食用更有味道。因此民間有“漿飯熱三遍,拿肉也不換”、“漿飯熱三遍,金子也不換”、“漿飯熱三遍,給個縣官也不干”等多種說法。
漿面條還有一個功效就是開胃。老年人,病人往往胃口不好,不妨喝碗漿面條。自然發(fā)酵所產(chǎn)生的有機酸,不但刺激食欲,還增強胃的消化作用。
怎么樣,你如果有機會來到河南,來碗漿面條嘗嘗,兩三塊錢一碗,既好吃又不貴!
河南之旅日記500字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