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10篇

曉芬0 分享 時間:

海內(nèi)龍舟皆揚眉,昔時佳節(jié)踏清流。節(jié)到龍舟添文采,人看女懷我悠哉。汲水良材滿壯志,誰道韶光不可追。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供大家參考學(xué)習(xí)。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10篇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dāng)?shù)搅硕宋绻?jié),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dāng)?shù)氐睦习傩罩篮?,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nèi)拥聂兆印?/p>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xí)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xí)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xí)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2

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比較多,有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而今天就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傷心欲絕,跳下了汩羅江。當(dāng)?shù)氐木用裰狼莻€好官,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劃小船變成賽龍舟來紀(jì)念屈原。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就是吃粽子。媽媽告訴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zhǔn)備工作,把蘆葦葉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zhǔn)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zhǔn)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shù)娜~子涼了以后,就開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媽媽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饞誕欲滴,只要我一聞到味,我的食欲就會被挑起。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湖面上,有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群眾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xí)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3

今天是端午節(jié)。早晨,媽媽早早地起床了,在我沒睡醒的時候悄悄地給我戴上了五絲。我醒了,看到手腕上五顏六色的五絲開心極了。以前爸爸跟我說過,端午節(jié)戴五絲是為了辟邪保平安的。

我穿上衣服,跑到院子里,看見姥姥和媽媽已經(jīng)開始包棕子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說:“我要當(dāng)小助手!”媽媽高興的說:“好,你就幫我們拿棕葉吧?!蔽宜斓拇饝?yīng)了。我?guī)蛬寢屇昧艘黄厝~,媽媽拿著棕葉把糯米放到棕葉里,用兩條線把棕葉捆起來,就做好了一個棕子。我們忙了大半天終于做好了一鍋棕子。棕子下鍋了,煮了好長時間,香噴噴的棕子味出來了,媽媽打開鍋蓋,拿出棕子,我迫不急待的扒開一個棕子就吃,第一口就咬到了一個甜甜的大棗。我一邊吃著棕子,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jié)的故事。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傳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屈原的,屈原看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在五月五日傷心地抱著石頭投江了。人們把棕子投到江里讓魚吃,魚就不會咬屈原的身體了。

走出院子,我聞到了家家戶戶都飄出了棕子的香味。過端午節(jié)真好,即能戴漂亮的五絲,吃到美味的棕子,還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我好開心啊!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4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當(dāng)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不僅會想起這首詩——《端午》。

五月初五那一天,我們?nèi)野兆映?。媽媽在燒糯米,爸爸在洗粽葉,根本輪不到我。當(dāng)包粽子的時候,爸爸媽媽包得聚精會神,我卻傻呆呆地站在一旁看,我想:我也真想包啊!爸爸似乎看懂了我在想什么,笑了笑說:“孩子,你也來包粽子吧!”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學(xué)者爸爸的樣,裝模作樣地包了起來。突然,媽媽問:“你知道吃粽子這個習(xí)俗是怎么來的嗎?”我搖了搖頭.

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jié)的由來的傳說很多。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著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zhǔn)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我聽后,說:“哈哈,今天的收獲可真不少呀!我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jié),這樣,每天都能聽到各種各樣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小故事了!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5

我們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xí)俗嗎?那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端午節(jié)的來歷: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亦稱“端午”,“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午”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吃粽子與門上插艾或菖蒲驅(qū)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賽龍舟等。粽子又叫“角黍”、“簡粽”,前者是由于形狀有棱角,內(nèi)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組成。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jīng)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jié)日里食用。

今天又到了端午節(jié),又該吃粽子了,但你們會包粽子嗎?我會包,剛學(xué)的,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我包粽子的過程吧。

首先找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粽葉,把兩個粽葉往外拉長一些,然后從中間往里裹成一個像漏斗一樣的三角形,這樣模具就做好了。下一步就開始往里放米了,放一點,使勁壓一壓,再放一點,米壓的越結(jié)實越好。接著是把左這的葉子往右邊裹,右邊的葉子往左邊裹,一定要裹結(jié)實,這樣大致就包好了,最后一步就是纏線,手拿著粽子,纏三個角交叉纏,纏的越結(jié)實越好,這樣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起來簡單的事表,做起來卻很難。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6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去外婆家吃粽子,外婆做的粽子可好吃了。

我吃好多,我一咬那個肉汁,可香了,我的舌頭好像麻木了,被那個香味迷住了,吃完了一個再一個,連這個不愛吃粽子的我,一下子好像開了胃,當(dāng)我吃了第3個時,我的胃實在是裝不下了,可我的嘴巴還想吃好多好多的粽子。

我吃不下了,就看我弟弟那狼吞虎咽的樣子,可搞笑了,一手拿著一個粽子,另一只手也拿著一個粽子,一口咬著一個粽子,又咬著另一個粽子。太可愛了!

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過去了,我期待的另一個端午節(jié)的來到!!!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來臨了。

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了艾葉和蒲草,它們有很多功能,可以辟邪、驅(qū)蟲等等,還有藥用作用。

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來比賽賽龍舟,賽龍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xí)俗,只看見紅隊和黑隊都準(zhǔn)備在了起跑點上。過了一會兒,裁判把槍指向天空開了一槍,紅隊和黑隊都開始劃了起來,兩個隊伍都互不相讓,我們在場的人都在喊:“加油,加油?!?/p>

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要吃五黃,這五黃是黃鱔、黃魚、蛋黃、黃瓜、雄黃酒。媽媽給了我一個香囊,媽媽告訴我:“這個香囊可以辟邪的,你要帶在身上?!蔽艺f:“我會帶在身上的?!?/p>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7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jié)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jié)”,“午日”、重五。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端午節(jié)這天要劃龍舟、包粽子的習(xí)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jié)我沒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瓷先フ娌诲e。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必須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之后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能夠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節(jié)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8

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之一,因為這樣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呵呵,不知為了“吃”哦,因為嘛!嘻嘻,我也說不上來??墒?,端午節(jié)可以做我想做的事,那就是:與哥哥比賽吃粽子。

端午節(jié)的粽子極為美味,我多想再吃,因為,那是心靈手巧的媽媽為我包的,我特別喜歡吃媽媽做的飯。端午那天,我去哥哥家,我把媽媽包的粽子,慢慢地從小口袋里拿了出來。哥哥說:“你帶粽子啦!我媽媽還沒給我包

呢!”“恩,我?guī)Я??!蔽艺f“哥哥,你的媽媽真沒給你包???”“我還騙你不成,恩,我們玩跌粽子吧!”告訴你吧!跌粽子是我和哥哥一起創(chuàng)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

一個人哪一個最大的粽子,另一個人哪一個最小的粽子,然后大粽子包開皮,小粽子也是包開皮。大粽子與小粽子黏在一起,吃一口,把一顆棗去掉,然后,大粽子去打小粽子,那樣小粽子的米粒就大大粽子里來了。哈哈!我是大粽子。 我和哥哥一直分不出上下,因此,我很是悶悶不樂,想:“哥哥,這是我提的游戲,還贏不了你?”哥哥突然一擊,我輸?shù)袅?。哥哥高高興興的把兩個粽子放進嘴巴里。饞得我直流口水。我向哥哥哀求道:“哥哥,給我一個吧!”哥哥說:“不行,你剛才在說我的時候怎么不想你愛求我??!”原來,哥哥看透了我的心思,我慚愧無比了。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9

從小到大,我過過許多次端午節(jié),但惟獨這一次最令我難忘。

今天,班級里開展了名為“香袋飄萬里,情誼暖人心”的十分鐘主題隊會,內(nèi)容可豐富了。有知識競賽、觀看香袋圖片、朗讀慰問信等環(huán)節(jié),但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制作香袋了。

在隊會進行了五六分鐘后,主持人說:“現(xiàn)在在讓我們來制作香袋吧?!蔽冶隳贸鍪孪葴?zhǔn)備好的材料開始忙活。我先將兩塊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形花布翻到反面,準(zhǔn)備將他們的三條邊縫合起來。于是,我便開始穿針了??蓻]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煩,線頭總是理不齊,根本穿不進針眼。我穿啊穿,穿了好多次還是無濟于事。后來,我留意觀察了一下別人,發(fā)現(xiàn)了竅門,便先用舌頭舔了舔線頭,再用手捻了捻,果然一穿就穿進了。我小心翼翼地開始縫合,可是由于我是第一次縫,還沒縫幾針就被扎到了手,痛得我差點跳起來,還好沒有出血。把三面都縫起來后,我將布口袋翻了過來。然后,我將一小袋香料粉撒到了棉花上,又將棉花塞入布口袋。最后,我完成了最后一次縫合,將線穿在袋口上,打了個死結(jié)固定好,一個香袋就這么做成了。這時,主持人剛好叫停。

最后,又進行了展示香袋,朗讀慰問信等環(huán)節(jié),但我還是更鐘情于制作香袋。這既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能給災(zāi)區(qū)同胞帶去溫暖,多么有意義呀。這真是我最難忘的端午節(jié)。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通用篇10

今天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dāng)?shù)搅硕宋绻?jié),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dāng)?shù)氐睦习傩罩篮?,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nèi)拥聂兆印?/p>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xí)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xí)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xí)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133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