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

曉芬0 分享 時間:

邏輯是數(shù)學的少年時代,數(shù)學是邏輯的成年時代。數(shù)學,科學的皇后;算術(shù),數(shù)學的皇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歡迎閱讀和分享。

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

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1)

學習“數(shù)學”我曾有過許多的困難,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想過放棄,不過我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很大,總想把題目做完做好。困難一步步向我進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們擊敗,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時正在學環(huán)形的面積,當時我只知道求圓的面積,可現(xiàn)在兩個圓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樣求了,我沒認真思考,就放棄了,結(jié)果作業(yè)做得不好。我想: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課時我認真聽了老師講解,一下子就明白了,這道題我知道怎樣做了:一個環(huán)形它內(nèi)圓半徑是10厘米,外圓半徑是15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圓的面積: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內(nèi)圓面積: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環(huán)形的面積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簡單了。

所以說: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2)

在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數(shù)學測驗中,考生總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會去檢查、驗算;一次測驗的結(jié)果出來了,約50%的人是因為馬虎,沒考好。那么,怎樣的驗算是正確的呢?

據(jù)我的經(jīng)驗得出,口算題的驗算是用得數(shù)加/減/乘/除其中一個數(shù),看所得的數(shù)是不是另一個數(shù);填空題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讀一讀,背一背,正確的答案也就出來了;方程驗算,把得數(shù)代入原式里,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最難的、最麻煩的是應用題,首先要保證式子符合題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紙上寫一寫、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驗算。

好了,朋友們,驗算是一種奇特的東西,你努力,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你懶惰,它會讓你難受。朋友們,千萬別讓驗算溜走,因為它寂寞,你也會寂寞。

最后,祝你們擁有驗算,取得好成績。

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3)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奧數(shù)培優(yōu)》上看到了一道題:將一個長為10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剪成6個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橫著剪二刀,豎著剪一刀),這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這和比原來的長方形周長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這種題對我來說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長方形的周長,是(10+6)×2=32(分米)。因為它橫著剪兩刀,有三個小長方形,就6÷2=3(分米);豎著又剪一刀,就分成了兩半,是10÷2=5(分米)。然后,我把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算好:(5+3)×2=16(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是6×16=96(分米)。最后,96-32=64(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比一個大長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實在《同步奧數(shù)培優(yōu)》上還有許多這樣類似的題,它正等我去攻擊。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對我說的“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打好基礎(chǔ),我便永遠都是勝利而不是失敗!

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4)

這個暑假,我迷上了算24點,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數(shù)學游戲!

今天,我又和爸爸開始比賽了。一連三副牌,都是我先算出。遙遙的感覺真不錯。可是,到了第四副牌,卻難住了我。這4張牌分別是:4、6、5、1我絞盡腦汁,算來算去總是多一點。幸好爸爸也沒有算出。他把這幾張牌移來移去,我的思路就更不清晰了。這時,媽媽來了。媽媽算了一會兒也搖頭。于是,征得爸爸媽媽的同意后,我把其中的一張牌“6”換成了“2”。媽媽馬上就說她算出了,而且有兩種算法。不過,她先不公布答案,讓我和爸爸比一比誰先算出。一會兒后,爸爸算出了其中一種:(4+2)×(5-1)=24。爸爸剛說完,我也想到了另一種方法:(2+5-1)×4=24。哈哈!這一局我和爸爸打平了。

之后,我們又玩了好幾局。不知道是爸爸真不如我,還是他故意讓我,最后我居然贏了好多張牌!

怎么寫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5)

暑假弟弟到我家來玩,天特別熱,我和他都熱得大汗淋漓,便二話不說買了6瓶汽水,買回來之后,我和他都急不可耐的喝了起來,不一會兒這6瓶汽水便被我們一飲而空,于是弟弟便建議下樓再去買,可是我卻對他說不用買了,因為我想起來商店上寫的3個空瓶可以換一瓶飲料,我們可以拿著空瓶是換飲料。

晚飯后,我和弟弟拿著空汽水瓶下樓了,只見小店門口寫著:“三空換一”,于是我和弟弟便用那6個瓶換來了兩瓶汽水,沒一會我和弟弟又喝完了,剩了兩個空瓶,不夠換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對老板講:“老板我有一個瓶忘在家了,能先讓我喝一瓶,我再回家拿,一會我把空瓶給你送來?!崩习鍥]多想就同意了,我和弟弟迅速喝完,這下我們原來的兩個空瓶加上剛得到的這個空瓶不正好是三個,正好可還清瓶子。

還有一次因為我不夠細心鬧了一次小笑話,我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看到有酸奶在打折,我們就準備買一些酸奶回家。這時我看到有一款酸奶在做特價。原價4。5元,買3袋減10元,我一看優(yōu)惠這么多,我就跟媽媽講,讓媽媽買這個。媽媽沒有細看就拿了12袋,結(jié)賬的時候,收銀員阿姨說40元,我一聽很吃驚,不是應該14元嗎?收銀員阿姨說買3袋減到10元,一起是40元。???是減到10元呀,看來是我不夠細心呀!

通過這兩件事我認識到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只要你足夠細心、善于思考,數(shù)學就能很好的為我們服務。

13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