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生作文 > 日記 > 日記500字 >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

樂妍4360 分享 時間: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6篇

端午節(jié)期間通過傳統(tǒng)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希望你喜歡。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篇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每年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會用包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我會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去姥姥家,姥姥、姥爺早早的準備好了江米和大棗、粽葉來包粽子,并在煮粽子的時候煮上幾個雞蛋,用來給我和弟弟妹妹吃。在吃粽子的時候,我就問姥姥,為什么人們要在端午節(jié)這天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草,這時候姥姥就會把弟弟妹妹叫到一起,講有關(guān)屈原投江的。

屈原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楚懷王統(tǒng)治時的貴族,并擔任大臣,他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被收買貴族和楚懷王之后的打擊報復,被免去職務,并被流放,在流浪期間,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等著名不朽詩篇,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他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抱石投汩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后,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汩羅江邊憑吊屈原,并拿出準備好的飯團和雞蛋丟進江里想讓魚蝦吃飽,不用去傷害屈原的身體,慢慢就演變成吃粽子、雞蛋等習俗,用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姥姥給我們講完故事后,問我和弟弟有什么想的說的嗎?我發(fā)表了自己心中感想,說:屈原是我們應該記住并不能遺忘的愛國主義詩人。

這時候,爸爸把煮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叫我們來吃,我吃著又香又甜的粽子,想著姥姥講的動人的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我來說:古人的愛國主義精神會讓我深愛并激勵我將來好好規(guī)劃人生軌跡,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不能辜負姥姥講故事的深刻涵義。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篇2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倍宋绻?jié)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jié)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xiàn)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吧!

我的家鄉(xiāng)――永昌,位于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zhèn)而已。在彼,人們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jié);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zhèn)。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zhèn)中,端午節(jié)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xiāng)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jù)說可以驅(qū)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shù)、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xiāng)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xiāng),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jié),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篇3

學了汪曾祺《端午的鴨蛋》一文,讓我對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了更為濃烈的興趣。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要劃龍舟、吃粽子、插艾草……在城市之中,劃龍舟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吃粽子,卻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習慣。幾乎每家每戶在這一天都必定吃粽子。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包粽子,只是買現(xiàn)成的回家煮一煮,少了包的過程,其實包粽子才更有趣。包一個粽子,讓它帶著你的祝?!M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包粽子其實很有學問,首先,把粽葉底下卷成一個漏斗狀,但不能漏出米來;然后,用江米或者糯米放在漏斗中,里面的餡兒多種多樣,酸甜苦辣都可以;最難得是把粽子包起來:餡兒填好了之后,把上面的粽葉翻轉(zhuǎn)過來,折住。再用絲線或者葦葉系住,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折粽葉的時候,萬一折不好,整個粽子就全散了,里面的餡兒就全漏出來了,因此,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呦!

說起端午節(jié),除了包粽子,就是賽龍舟,在我住的城市中看不到賽龍舟的景象,這也使端午節(jié)失去了很多樂趣。和汪曾祺相比,才覺得他的家鄉(xiāng)過的端午節(jié)才更有意思。反爾有些向往他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了。

說起端午節(jié),會讓我們想起一個人--屈原。屈原因不能忍受朝廷的黑暗,才英勇投江。但人們卻不能忘記這位人民勇士,每年五月五日往河里投米,不讓魚兒吃其肉。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便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因此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懷念屈原。

過端午,憶屈原。讓我們銘記歷史。這樣,有助于我們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與認識。

讓我們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去探索古代人物形象,了解中國文化,做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篇4

一年一度的端午即將來臨,我抱著萬分期待的心情等待著……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源于古時候,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__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__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我們是要吃粽子的,這是____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__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米中摻雜、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fā)__芳香油。它所產(chǎn)生的奇特芳香,可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fā)__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__物

可見,古人__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jié)也是自古相傳的“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__。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__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__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__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__嘉興粽子為代表。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篇5

__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元旦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等其他節(jié)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jié),因為我端午節(jié)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聽爸爸說:“戰(zhàn)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鼻俏膶W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lián)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著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家家戶戶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體。端午節(jié)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jié)還要賽龍舟、帶__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卑职终f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著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媽媽說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把糯米放進去?!蔽野凑諎寢屨f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說我會包粽子了啊,后來連續(xù)包了好幾個。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jié)要__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卑昧唆兆?,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鐘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睅追昼娺^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日記500字范例篇6

杏兒黃,艾葉香飲黃酒,吃棕子,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到了。端午節(jié)的活動各種各樣,但最激動人心的還是“群龍爭霸”——賽龍舟。今年我在金堂,就親歷了這激烈的比賽。

龍舟賽還沒有開始,橋上街上都早已站滿了觀賽的人們。有的人正在與別人打賭哪條船會贏,有的人在仔細觀察著龍舟上的裝飾,對它評頭論足,熱鬧極了。

“咚!咚!咚!”鼓手敲了第一次鼓,“嘿”健兒們一起把槳舉了起來,人們立刻停止了討論,把目光向龍舟投去?!斑?咚!咚!”這次健兒們不再吼叫,而是用行動來回應應敲聲——他們用槳劃開水面,左一下,右一下,激起無數(shù)浪花,就像鳥兒在云中飛翔,更像龍在霧中騰飛!一條條“巨龍”伴著觀眾們的吶喊聲,爭先恐后地向前奔去,就像一支脫了弦的箭一般。即使離龍舟很遠,人們也能聽到一種只有團結(jié)的集體才能發(fā)出的聲音——“一、二、一、二……“這嘹亮的聲音多么有凝聚力,把24個人的心都凝聚在了一起,數(shù)“一”時左邊的槳手一起劃水,數(shù)“二”時他們便把槳舉起來。他們的動作是那么整齊,就如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在行進。就這樣一下,一下地滑,這一條龍一鼓作氣超過了那一條,那條龍也不甘示弱,奮起直追……最后由“國土”隊得到了冠軍??赐瓯荣?,我想,龍舟奪冠的秘密就在于勇往直前,團結(jié)一心,永不言敗。端午的龍舟賽,的確讓人受益終生。

115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