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拜年的寓意及禮儀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的最佳時間是正月初一這天,大家知道正月初一拜年的寓意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年初一拜年的寓意及禮儀,歡迎參閱。
更多大年初一相關內容推薦↓↓↓
大年初一的風俗有哪些
一、接年炮仗
在大年初一的慶?;顒訌牧璩?2點就已經(jīng)開始人們會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一家人看著春晚,玩著牌熬夜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并在零點時分,點燃炮仗、煙花,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開門炮仗
初一早晨,在吃早晨前,會先放炮仗,去“開門大吉”之意,所以也叫做“開門炮仗”。陣陣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街坊四鄰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三、吃齋
經(jīng)過了年三十團夜飯的大魚大肉后,初一首餐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源自“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常見的早晨如湯圓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面條寓意“年年長久”等老百姓常吃的美食。
四、不殺生,不掃除
每逢春節(jié),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要遵守,俗稱年禁。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一年運程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比如大年初一這天忌殺生,因為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fā)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否則財也會被掃出去。在農村如果這一天需要去水井里打水,需要上香才能向水龍王借水。
五、拜神
相信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人在寺廟排十幾二十個小時的隊,為的就是在新年的第一天,上得頭柱香,取得新年的頭彩!也為自己和家人祈福保一年的順利平安。
在廣州正月初一這天,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而在??谌顺跻话萆窦雷嬉彩呛苡兄v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開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六、拜年討壓歲錢
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們都會跑到長輩的跟前,乖巧的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年,這時長輩們會露出慈祥的笑容,并把早以準備好的紅包,發(fā)給晚輩,而這個紅包也有個特別的稱呼“壓歲錢”。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于壓歲錢的來由,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壓歲錢最初的用意也是鎮(zhèn)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七、喝“元寶茶”
在浙江紹興有大年初一上茶樓喝“元寶茶”的習俗。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里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征新年“元寶進門,發(fā)財致富。”二是因為茶缸上貼有一只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拜年的寓意
1、拜年就是向人祝賀新年。
2、在春節(jié)期間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通過拜年的方式辭舊迎新,同時也在表達著對長輩師長及親朋好友的尊敬之心,大家相互拜年增進感情,增進友誼,互相表達美好的祝愿和問候。
3、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短信拜年、網(wǎng)絡拜年等。
拜年的禮儀
一、行動的規(guī)矩
春節(jié)期間的特殊問題是,經(jīng)常會進入陌生環(huán)境,接收到較多刺激,孩子容易興奮,家長要用一些方法來增進他的控制力——但絕不是呵斥,呵斥也是一種強烈情緒,反而會加劇孩子的情緒波動??梢杂靡恍┘s定好的小動作,讓孩子安靜下來。
二、見人稱呼不能少
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這種常用的稱呼孩子們基本上不會出錯,對于比較常見的親人,懂禮貌的寶寶們都會稱呼。但是,春節(jié)期間的客人比較多,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導該怎樣稱呼就要見面的客人。由于一些稱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時候比較口生。如果你等與客人見面了才教孩子稱呼,孩子或許覺得別扭不肯開口,若你在見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練”著稱呼一下,孩子稱呼起來就很自然了。
三 、祝福話語要多說
一歲左右的寶寶會說的話還不太多,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寶寶用手勢打招呼: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兩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教他們說“恭喜發(fā)財”、“新年快樂”、“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和祝辭。有些寶寶的發(fā)音未必完全正確,或未必能完整地說出這四個字,但這也正是小寶寶們的可愛之處啊!這點爸爸媽媽還需多多體諒。
四、關于收紅包
接過紅包要致謝
過年長輩給壓歲錢,預示孩子一年平平安安。長輩給紅包的時候,寶寶們要雙手接過并向長輩們說聲謝謝。寶寶們要如果寶寶太小還不會做,爸爸媽媽可以扶著寶寶的手,雙手接過紅包,然后帶著寶寶一起說“謝謝”。
紅包不可當面拆
2歲以下的幼兒,不會知道紅包是什么,只要告訴他別人給他時,要說聲謝謝,然后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寶寶稍懂事后,要事前跟他們說好,接過紅包,千萬不能當著客人面拆開,最好的做法是馬上把紅包放到爸爸媽媽的袋子或寶寶自己的袋子里。
五、關于餐桌上的禮儀
過年時,面對餐桌上一桌子的好吃的,孩子難免會忍不住好吃的小嘴。平時,大人都比較慣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孩子多吃。但是過年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吃飯之前要跟孩子講好:“好東西大家都喜歡,所以飯桌上有好東西,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留點給別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沒人喜歡的。”
六、待客禮儀
對待客人要親切
有客人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屋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給客人倒茶水等。
大人講話莫插嘴
在大人談話時,要讓孩子明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來回走動和隨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七、做客禮儀
主動問候說聲謝
領著孩子去別人家做客,進門后,家長要引導孩子在問好之后主動把脫下的鞋子排整齊。當孩子受到招待時記著讓孩子說聲“謝謝”。
他人東西別亂動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更是如此,告訴孩子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jīng)過主人的同意。
八、交際禮儀
主動分享別吝嗇
當有小客人時,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會讓小客人格外開心??腿俗邥r家長可以領著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長可以和孩子說:“和×說再見,有空再來!”即使是家長教孩子說的,從孩子嘴里說出來也會令客人感到快樂。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小主人。
九、電話禮儀
接電話時有問有答
接電話的基本禮儀要求,可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借鑒:
孩子接電話的時候要學會說“你好”、“請問”、“請等一下”這樣的禮貌用語;
接電話時聲音要放輕一些,不要在電話中大聲嚷嚷;
接電話時要有問有答,回答問題時要大方,不可以長時間不回應對方的問題,也不要在不知如何回答時,把電話一扔跑到別處去;
打電話時注意時間
大人打電話時,孩子不要在一旁插嘴或搶話筒;
打電話時要先報上自己的名字,并說明要找的人;
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接電話;
掛話筒時,要輕拿輕放,不可以摔話筒,或重重地掛電話;
接打電話時,要學會說“再見”,然后再掛電話,不要只管自己講完就掛電話;
要注意打電話的時間,通話時間不可太長,也不要選擇太早或太晚的時間打電話,以免影響別人的休息。
大年初一拜年的寓意及禮儀相關文章:
★ 除夕祭祖習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