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時節(jié)吃湯圓是哪里的習俗

宋佳0 分享 時間:

冬至素有南吃湯圓,北吃餃子的習俗,但大家并不知道為什么冬至要吃湯圓,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那么冬至吃湯圓是哪里的習俗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盤點冬至時節(jié)吃湯圓是哪里的習俗,歡迎參閱。

冬至時節(jié)吃湯圓是哪里的習俗

冬至時節(jié)吃湯圓是哪里的習俗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皽珗A”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皥A”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征家庭和諧、吉祥。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xiàn)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征。

我國各地的風俗民情雖各有差別,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圓時,經常應孩子們的要求捏一些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們每到此時都很高興。吃冬至圓以前,在門窗桌柜床燈的后面,都要分別粘一個冬至圓,稱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

如果這時家里有孕婦的話,冬至圓發(fā)了,就會生男,否則就會生女。吃冬至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吃湯圓的注意事項

盡量別加糖

湯圓的熱量挺高,如果吃湯圓的時候再加糖,那么攝入的熱量就相當驚人了,所以吃湯圓別加糖或別喝甜湯。

宜煮不宜炸

湯圓油炸后會讓熱量加倍,且易上火,最好采用水煮的方式。

不可多吃

湯圓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粘稠難消化,所以吃湯圓要適量,貪多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

三高人群腎吃湯圓

湯圓熱量和糖分含量都比較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吃湯圓要謹慎。

老人和小孩不宜多吃

老人和小孩腸胃功能較弱,而湯圓黏膩難消化,不宜多吃。同時,老人和小孩吃湯圓不能太著急,否則可能因為囫圇吞咽,而導致湯圓卡喉,造成窒息危險。

冬至為什么要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稱為約定俗成的習俗了。在冬至的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一些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然后全家人一起圍著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xiàn)了這個習俗了。

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夜晚,冬至那天,天還沒有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家人團圓的意思,現(xiàn)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征。

哪些地區(qū)吃湯圓

江南等一些南方地區(qū)在冬至的時候都喜歡吃湯圓。冬至也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習俗起源于漢代,盛于唐宋,流傳至今?!肚寮武洝飞踔劣小岸链笕缒辍钡恼f法,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的重視,也是因為這樣,使冬至食的文化豐富多彩,經過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又形成了獨特的節(jié)令食文化。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特別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或“冬至圓”。根據(jù)清朝文獻中的記載,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團,里面包上精肉、蘋果、豆沙、蘿卜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冬至吃湯圓是哪里的風俗

我國一些地區(qū)流傳著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qū)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那么,哪些地方冬至要吃湯圓呢?湯圓又稱團子,團圓子、丸子、圓子、冬至圓等,用糯米粉做成,有的加陷兒。古詩有“家家搗米做團圓,如是明朝冬至天”句。因圓于是圓的,可相爭“陽圓”,所以,冬至吃圓子的主要用意是為了慶賀“陽生”,同時寄予祈求團圓喜慶的含義在里面。

1505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