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烤出來軟軟的是怎么回事

徐球0 分享 時間:

月餅烤出來軟軟的是怎么回事呢?棗泥餡月餅怎么做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月餅烤出來軟軟的是怎么回事呢?希望能夠?qū)Υ蠹业男枰獛砹λ芗暗挠行椭?/p>

月餅烤出來軟軟的是怎么回事

月餅烤出來軟軟的是怎么回事呢?

月餅烤出來軟軟的,可能是因為烤的時間不夠,建議多烤一會再拿出來,還有可能是揉面的原因,在揉面的過程中最好加入糖漿,放進微波爐加熱一下,加熱后放一些植物油揉面,這樣的月餅皮軟硬適中。

棗泥餡月餅怎么做呢?

用料:

皮:中筋面粉、蜂蜜、花生油、枧水

餡:紅棗、玉米油

做法:

1,紅棗洗凈,對半切開,用刀子把核挖去。棗肉入蒸鍋蒸20分鐘。

2,蒸好的棗放入料理機里打成泥,這棗肉不加水有點難打碎,耐心點多打幾遍,也可以加水打泥,就是后期炒餡要炒得久一點。

3,不粘鍋倒入玉米油,把棗泥放入,開火翻炒至油吸收完,棗泥餡就炒好了,盛出放涼備用。炒餡我沒放糖,因為棗真的很甜,如果喜歡更甜的可適量加糖,那樣保質(zhì)期也會長久一點。

4,蜂蜜加油加枧水混合一起,再篩入中筋粉,用刮刀和成面團,包上保鮮膜醒發(fā)2個小時。

5,棗泥餡分成12份,每份30克,月餅皮20克,搓成團。取一餅皮壓扁,放上一個棗泥餡,用虎口慢慢往上攏至收口搓圓,在面粉上滾一層面粉,放入月餅?zāi)>邏褐啤?/p>

6,烤箱預(yù)熱,180度,月餅放入烤5分鐘定型,取出冷卻5分鐘,刷上蛋黃液(一個蛋黃半個蛋清),再放入烤箱烤12分鐘即可。密封放置3天回油才好吃哦。

中秋節(jié)月餅的相關(guān)活動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fēng)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fēng)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chǎn)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后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shù)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xí)慣,在我國歷史悠久。關(guān)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有不同的說法 。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zhuǎn)戰(zhàn)邊塞,結(jié)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nèi)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dāng)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yīng)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彪S后,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 ,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xí)俗便流傳了下來。

中秋月餅起源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fēng)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xiāng)人民吃月餅的習(xí)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jié)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dāng)時有人經(jīng)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yīng)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guān)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fā)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fēng)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146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