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溫紀錄一周被破三次

錦偉0 分享 時間:

近段時間的高溫天氣熱度不減。如果高溫天氣時運動量過大,又沒有及時補水,就可能引發(fā)橫紋肌溶解。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全球高溫紀錄一周被破三次,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全球高溫紀錄一周被破三次

全球高溫紀錄一周被破三次

據(jù)美國國家環(huán)境預測中心數(shù)據(jù),周四(7月6日)全球平均氣溫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打破了周二(4日)的紀錄。而此前全球最熱的一天,只需追溯到周一(3日)。

雖然“天氣越來越熱”成為很多人普遍的共識,但一周之內三次打破高溫紀錄的現(xiàn)實還是讓人感到難以相信。專家認為,受厄爾尼諾現(xiàn)象影響,今年全球預計還將多次打破高溫紀錄。

2023高溫日最科學的避暑方法,如何高溫環(huán)境下避暑?

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5℃定義為“高溫日”,連續(xù)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xù)高溫”。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fā)生頭重倦怠、胸脘郁悶、食欲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所以,炎炎夏日,掌握預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后如何處理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到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中暑?萬一發(fā)生中暑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后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采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帶遮陽帽、草帽或打遮陽傘;多喝水,特別是鹽開水,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在高溫作業(yè)場所,企業(yè)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加強對工人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合理調配工人的作業(yè)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yè),減輕勞動強度。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節(jié),喝些綠豆湯,用蓮子、薄荷、荷葉與粳米、冰糖煮粥不僅香甜爽口,還是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藥,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fā)生中暑。

遇到高溫天氣如何避免脫水?高溫運動下補水方法

補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原則,炎熱天氣下人體會大量出汗,極容易發(fā)生中暑或虛脫現(xiàn)象,老弱病幼人員應減少戶外活動,要注意多飲水以補充身體水分。高溫天氣,人體內鈉、鉀隨汗液的排出而大量丟失,可引起電解質平衡失調;人體內維生素C、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隨汗液的排出而丟失,可引起營養(yǎng)素的代謝紊亂;人體內蛋白質分解增加,可引起能量消耗的增加。因此,保證高溫天氣下,人體營養(yǎng)需要與膳食合理,對于維持機體生理功能、代謝活動和電解質平衡,適應高溫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保障身體健康,均至關重要。首先要補充水分。夏季,氣溫在36℃~38℃環(huán)境下,從事室外體力勞動的人,每日應補充水量10L~12L;從事室內工作的人,每日應補充水量2L~3L。補充水分宜量少次多,以免影響食欲。另外,大量出汗同樣會引起無機鹽丟失,故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應補充無機鹽。同時還要注意,應增加維生素C、蛋白質、能量的攝入。

高溫天氣帶來的主要風險

人員中暑;物資暴曬造成物資質量問題;化工類物資陽光直射、暴曬,產生理化反應,造成事故;高溫天氣影響正常物資接卸、配送。

中暑的主要癥狀

(1)中暑多發(fā)生在夏季高溫環(huán)境,如通風不良的高溫車間,露天作業(yè)現(xiàn)場等。

(2)中暑初期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疲乏,無力、口渴等,隨后出現(xiàn)體溫顯著升高,脈搏快速,面紅惡心、嘔吐等、嚴重時可出現(xiàn)昏迷、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

(3)如伴有因大量出汗所致的氯化納丟失,可出現(xiàn)全身肌肉疼蠻,最常見的為小腿抽筋。

13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