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暑節(jié)氣有什么特點

曉芬0 分享 時間:

大暑時節(jié),氣溫高,空氣濕度大,人們需要注意保持適當?shù)氖覂?nèi)通風和流動,以減輕悶熱感。大暑是一個提醒人們加強防暑降溫的關鍵時期,需要注意避免長時間在炎熱的戶外活動,防止中暑和熱衰竭的發(fā)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3大暑節(jié)氣有什么特點,供大家參考學習。

2023大暑節(jié)氣有什么特點

2023

大暑節(jié)氣有什么特點

1、高溫

大暑期間的高溫是正常的氣候現(xiàn)象,此時,如果沒有充足的光照,喜溫的水稻、棉花等農(nóng)作物生長就會受到影響。但連續(xù)出現(xiàn)長時間的高溫天氣,對水稻等作物成長十分不利。所以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有“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煙”的農(nóng)諺。

2、日照多

大暑節(jié)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大暑時節(jié),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區(qū)的氣溫都達35度以上。

3、華南西部雨水豐沛

大暑時節(jié),雖然大部分地區(qū)都是高溫干旱的,但我國的華南西部地區(qū)雨水卻很豐沛、雷暴很常見,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jié)。這里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xiàn)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2023大暑是什么意思:最炎熱時期到來

一般來說,在最高氣溫高于35℃的炎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明顯較多;而在最高氣溫達37℃以上的酷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數(shù)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大,更叫人感到悶熱難當。雖然讓人感到不適,但是對農(nóng)作物來說,卻十分有利,就有了一句農(nóng)事諺語:稻在田里熱了笑,人在屋里熱了跳。

2023大暑節(jié)氣的風俗有什么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nóng)歷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nóng)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如今,這樣的涼亭很少見到了,不過在溫州,這個幾百年前的習俗卻被一直保留了下來。每個涼亭里都有專人全天煮茶,保證供應。這種茶在溫州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伏茶”。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jié)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2023大暑三候: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在靜夜里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jīng)不遠了。

二候土潤溽暑

天氣開始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溽是濕,大暑時,濕氣濃重,濕熱令人難耐。東漢劉熙的說:“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就稱‘齷齪熱’。

三候大雨時行

“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jié)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jié)。

2023大暑三候具體解釋

一候:腐草為螢。《格物論》說:“螢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币嘤兄Q。在古代,科學并不發(fā)達,那些不能解釋的自然現(xiàn)象,人們只能以主觀意識來猜測和推斷。

其實,“腐草為螢”說的是營火蟲產(chǎn)卵的事。螢火蟲多在夏季水邊的草根上產(chǎn)卵,幼蟲入土化蛹,次年春天變成蟲。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由腐草本身變化而成,這只是眼中所見的一種假象。

在這個炎熱的時節(jié),人都躲到陰涼處蔽日,而螢火蟲卻在此時孵化出殼,雖然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個夏季,但它選擇在最熱的時節(jié)來到這個世界,那迎難而上的精神真是讓人欽佩。而晚上的熒光點點又在酷暑中給人帶去無限的浪漫和清涼。

二候:土潤溽暑?!抖Y記·月令》中言“土潤溽暑”,即土壤浸潤,空氣濕熱——降雨多,土壤、空氣濕度大,溫度高,是農(nóng)作物瘋長的時刻。聞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寫道:“我們園里的絲瓜爬上了樹,幾多銀絲的小葫蘆,吊在藤須上巍巍顫,初結(jié)實的黃瓜兒小得象橄欖……”別具意趣。

溽暑,猶言暑濕之氣,指盛夏。又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庇纱丝梢娤臒嶂?。“桑拿天”里人們心生煩躁;“齷齪熱”則令人夏不坐木,這中間的一熱一濕,仿佛兩頭張牙舞爪的猛獸,無情地侵蝕著人的愉悅和健康。但可喜的是,莊稼的長勢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

三候:大雨時行?!兑葜軙吩唬骸巴翝欎崾?。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jié)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jié)。

137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