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jié)氣都有什么風俗

錦偉0 分享 時間:

六月迎來了芒種節(jié)氣。芒種時節(jié),夏日炎炎,萬物生長,其勢盛極,也愿大家擁有強健的體魄與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工作與生活上的挑戰(zhàn)。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芒種節(jié)氣都有什么風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芒種節(jié)氣都有什么風俗

芒種節(jié)氣是什么意思,芒種節(jié)氣風俗

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九個節(jié)氣,每年公歷6月5-7日左右,太陽到大黃經(jīng)75時為芒種。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懊⒎N”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如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jīng)成熟,將要收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如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jié)。

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nóng)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懊⒎N”的到來,預示著農(nóng)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jīng)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jié),故又稱“芒種”。

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jié)的收種農(nóng)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jié),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jié)。

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的含義及特點,芒種節(jié)氣風俗

1、麥粒接近飽滿

時節(jié)“芒種”的意思就是麥粒上長出了尖尖的芒刺,表示麥粒接近飽滿,有待成熟,預示豐收。農(nóng)業(yè)專家提示說,芒種時節(jié)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最繁忙的季節(jié),各地群眾要抓緊時間進行搶收搶播和田間管理,勤施肥,確保糧食生產(chǎn)好收成。

2、農(nóng)事繁忙的節(jié)氣

芒種節(jié)氣是很忙的節(jié)氣。陜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蒔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后三日秧不出”。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芒種糜子急種谷”。四川、陜西是“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后,忙種豆”。

3、氣溫攀升,進入梅雨時期

“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泵⒎N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很接地氣的含義吧,可這個節(jié)氣,從氣象的角度來看,太不安分了: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常見的天氣災害有龍卷風、冰雹、大風、暴雨、干旱等。我們長江中下游呢?即將進入讓人頭疼的梅雨季節(jié),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真的是比較煎熬的幾天。

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物候,芒種節(jié)氣風俗

芒種三候是指將芒種前后十五天分為三等分。每五天為一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币馑际窃谶@一節(jié)氣中,螳螂在上一年秋天產(chǎn)的卵破殼生出若蟲,然后伯勞鳥開始在枝頭鳴叫,反舌鳥(據(jù)說這種鳥會學其他鳥叫)與此相反卻停止了鳴叫。

芒種一候螳螂生

螳螂的壽命一般一年一代,一只螳螂的壽命約有六至八個月左右。芒種一候,也就是指每年的6月6日—6月10日左右,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chǎn)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繭成為小螳螂。當然根據(jù)各地的氣候和環(huán)境的不同,螳螂卵的孵化會略有不同。

芒種二候鵬始鳴

芒種二候,通常在每年的6月11日至6月15日。伯勞鳥是一種食肉的小型雀鳥,又名:百羅鳥、伯勞頭,生性兇猛,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伯勞古稱“鵙”。伯勞古鳥在古代民間歷史悠久,成語勞燕分飛的典故、伯奇勞乎的典故都源自伯勞古。

傳說周宣王時,賢臣尹吉甫,聽信繼室的饞言,誤殺前妻留下的愛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長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傷的詩,尹吉甫聽了以后十分后悔,哀痛不已。

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見一只從未見過的鳥,停在桑樹上對他啾啾而鳴,聲音甚是悲涼哀凄,尹吉甫忽然心動認為這只鳥是他的兒子伯奇魂所化,于是就說:“伯奇勞乎,如果你是我兒子伯奇就飛來停在我的馬車上。”話剛講完,這只鳥果真就飛過來停在馬車上,于是尹吉甫就載著這只鳥回家。

到家以后,鳥又停在井上對屋哀鳴,而尹吉甫假裝要射鳥,拿起弓箭就將繼室射殺了,以安慰伯奇。雖然故事近乎神話,但伯勞鳥名卻由“伯奇勞乎”一語而得。由此可見,芒種二候鵬始鳴是由于人們將所熟知的伯勞鳥作為記錄節(jié)氣的特征。

芒種三候反舌無聲

芒種三候,通常在每年的6月16日至6月20日。此時,一年中陽氣最旺的端午過去,陰氣微生。芒種三候反舌無聲,說的是這個時期,能學各種鳥叫的反舌鳥,都開始不再發(fā)聲鳴叫,喻小人有出現(xiàn)的苗頭。反舌鳥體型略大,鳴聲甜美,但不如歐洲亞種悅耳,告警時的嘟叫聲也大致相仿,飛行時發(fā)出dzeeb的叫聲。

另一種說法認為反舌鳥即為烏鶇。烏鶇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常見的一種留鳥,雖說羽色單純,貌不驚人。但它確是鳥類中的一位技藝高超的口技專家。烏鶇的鳴聲高昂宏亮,音如“吉—吉—吉—吉”,所以又被人稱為烏鶇。

每到春季繁殖季節(jié),烏鶇的囀鳴聲悠揚宛轉(zhuǎn),音韻多變,尤其善于模仿其他禽鳥的鳴叫聲,畫眉、黃鸝、柳鶯乃至雛雞鳴聲,無一不學的惟妙惟肖,且嘰嘰喳喳鳴聲不斷,如渾身是舌。古人以烏鶇能“反復百鳥之音”,稱其為百舌或“反舌”。

宋代詩人文同曾寫詩贊之曰:“眾禽乘春喉吻生,滿林無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無謂,滿口學盡眾鳥聲?!碧拼鷦⒂礤a也贊它是:“笙簧百囀音韻多,黃鸝吞聲燕無語。”

在《易緯·通卦驗》上還有“仲夏之月,反舌無聲;反舌有聲,佞人在側(cè)”的說法,認為烏鶇之聲能辯人忠奸。故杜甫有詩曰:“百舌來何處;重重只報春。知音兼眾語,整翮豈多身。花密藏難見,枝高聽囀新,過時如發(fā)口,君側(cè)有讒人?!碑斎?,這后兩句是沒有科學根據(jù)的。

芒種可以吃什么水果,芒種節(jié)氣風俗

1.荔枝

現(xiàn)在是五月,正是南方荔枝的好時節(jié)。荔枝有很多種叫妃子笑。外皮是綠色的,內(nèi)心是白色的。 是的,果肉看起來很嫩很嫩,特別多汁,龍眼味道很好,味道甜美補水,也很有營養(yǎng)。不管價格多貴,都應該多買點給孩子。如果你錯過了這個季節(jié),就還要等到明年了。

2.鳳梨

臺灣有一種菠蘿叫鳳梨,但其實鳳梨和菠蘿在外觀上大不相同。 例如,菠蘿的外觀更光滑,而鳳梨的突起更明顯,鳳梨比菠蘿大。另外,吃鳳梨的時候不需要用鹽水泡,但是吃菠蘿的時候一定要用鹽水泡。鳳梨也是一種果汁很多的水果。這個季節(jié)剛上市,味道香甜,可以多買點給孩子吃。

關(guān)于芒種的寓意和象征,大家都了解清楚了吧,芒種時期,氣溫會逐漸升溫,降雨量也會增多,空氣中的濕氣比較大,所以我們可以多吃點水果,此時上市的水果種類也比較多,所以我們會有更多不同的選擇,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兩種芒種期間可以吃的水果,大家有機會可以品嘗。

芒種的注意事項,芒種節(jié)氣風俗

1、要經(jīng)常洗澡:芒種天氣很熱,人易出汗,為避免中暑。芒種后要常洗澡。一方面,洗澡可以清潔皮膚:另一方面,通過洗澡可以使毛孔疏松。體內(nèi)“陽熱”易于發(fā)泄。而達到防暑降溫的目的。

保持心情舒暢:芒種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diào)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fā)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勤曬太陽:芒種節(jié)氣的到來,意味著夏季炎熱的氣候逐漸開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適當?shù)亟邮荜柟庹丈?,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墒乔f要注意,一定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做好防曬工作。

134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