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行志愿填報
平行志愿就是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后按“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改變過去志愿優(yōu)先的錄取原則。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高考平行志愿填報,歡迎大家閱讀!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種新的投檔錄取模式,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錄取時,按照“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對同一科類分數(shù)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總分從高到低排序進行一次性投檔,即所有考生排一個隊列,高分者優(yōu)先投檔。每個考生投檔時,根據考生所填報的院校順序,投檔到排序在前且有計劃余額的院校。
平行志愿,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
錄取時,按照“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省級招辦按上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分數(shù)高的學生先投檔。
某一個考生投檔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夠A院校提檔線;如不夠,再看B院校;以此類推,直到檢索到考生分數(shù)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將其投檔至該院校,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生其它志愿。
第一步:將所有滿足該批次分數(shù)線的考生,分別按文科和理科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個考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排隊,文科一列隊伍,理科一列隊伍。如果在文理科排序中出現(xiàn)總分相同,則看單科分數(shù),其順序為:
文科:語文、數(shù)學、文綜、英語
理科:數(shù)學、語文、理綜、英語(江蘇是不論文理,均取語數(shù)英總和)
第二步檢索分檔:將考生檔案分到學校的數(shù)據庫檔案中。由計算機將排好序的考生從高分到低分逐個進行檢索(圖二),檢索到的考生,對其所填的各志愿的高校依次進行檢索判斷(圖三),當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檔案數(shù)小于應投檔數(shù)時,則將檔案分到該校檔案數(shù)據庫。如該校檔案庫中的檔案數(shù)已達到應投檔數(shù)時,則對下一志愿高校進行檢索判斷。一旦檢索到有符合條件的高校,不再對其后志愿檢索。
第三步投檔:當該批次所有滿足條件的考生的檔案檢索完畢后,通過網上對分好的檔案投往高校(圖四)。這個過程是一次性、同時完成的。
高校只能看到考生填報自己高校的志愿,看不到考生填報的其他志愿情況,對于高校來說,所有投檔來的考生都是一志愿報考本校。
第四步錄?。哼@個過程主要是在高校進行。
高校根據已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對考生進行錄取。
第五步:確認當高校確定錄取名單,錄取結束以后,對已錄取的考生通過網上回傳給市教育考試院進行確認,并辦理錄取手續(xù)。
對未錄取考生的檔案傳回市教育考試院。由市教育考試院通知本批次線上未錄取考生進入征求志愿環(huán)節(jié)。
征求志愿也是平行志愿,其錄取過程和前面一樣。
檢索考生志愿前,要將所有考生分科類,按考生總分從高到低排序。
投檔檢索時,先從最高分數(shù)考生所填的五個院校志愿依次檢索,檢索此后分數(shù)的考生志愿。
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愿仍有邏輯順序,檢索考生所填報的五個院校志愿時。
是按邏輯順序即先左后右A,B,C,D,E院校依次進行的。
若填報的A志愿,直接被錄取,投檔結束。
要有梯度,一般采用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保策略。
第一個志愿可以根據全省排名和某大學歷年錄取學生的省排名,選取沖一沖的院校。
三志愿填寫和自己排名差不多的院校,其余志愿填有把握錄取的院校。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相關文章:
★ 高考志愿填報要注意的十個細節(jié)問題,平行志愿的填報技巧
★ 高考填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