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
5月8日,首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暨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大講堂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提升師生、家長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和素養(yǎng)。
5月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在北京舉行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石。然而,在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學習生活中,不少學生面臨著焦慮、抑郁等心理困擾。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更可能對其未來的成長和人生軌跡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已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教育部此次設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旨在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這不僅包括在學校內部開展心理健康課程、講座、心理咨詢等活動,還將通過媒體宣傳、社會實踐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識。
這一舉措的實施,無疑將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首先,通過宣傳教育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讓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學會自我調節(jié)、自我解壓。其次,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增進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更加和諧的環(huán)境。
最后,通過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可以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共同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1)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指反復而持久的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立性品行。
(2)人際關系問題
與老師、同學不能友好相處,不能共同協(xié)作完成任務,對別人指責多,不能容忍別人的行為等。
(3)孤僻
孤獨,膽怯,冷漠,不合群,總是喜歡獨來獨往,脾氣古怪,敏感多疑。
(4)自卑
常對自己的智力、能力等作出過低的評價,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易生煩惱,悲觀失望,缺乏自我表現(xiàn)的勇氣,脆弱,依賴,缺乏自信心,不善交往。
(5)叛逆
逆反心理,容易偏激,知識經驗的擴展和加深,逐漸長大的學生開始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事物。
(6)嫉妒
對他人的優(yōu)勢地位在心中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當別人比自己強 (如學習、相貌、 人緣等)時,表現(xiàn)出不悅、自殘、怨恨、憤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感情。
(7)敏感
即神經過敏,多疑,常常把別人無意中的話、不相干的動作當作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