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政府部門績效預算制度的改革體系(2)

若水221147 分享 時間:

  三、績效預算對政府預算制度改革中的啟示

  就現(xiàn)實國情而言,由于我們目前沒有做到把政府的全部資源特別是公共資產方面的資源都納入預算管理的范圍,也缺乏準確地把握完成績效目標需耗費的成本的完備的預算信息和預算分析能力,財經(jīng)紀律弱化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并且實行新績效預算需要一個支持和強調預算的公共責任與追求結果績效的氛圍與機制,需要發(fā)展出一套成熟而且運行成本比較低、達成一致的績效測量體系。因此簡單和盲目移植西方國家預算管理經(jīng)驗,難免出現(xiàn)"淮橘成枳"的結果。當前應在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的支出管理改革的基礎上,為實施成功的績效預算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一)加快構建完整統(tǒng)一的公共預算體系。中國公共財政框架的構建,無疑需要建立在全部政府收支納入預算的基礎之上。只有全部政府收支納入預算,在建立完整統(tǒng)一的公共預算體系的前提下,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才能談得上真正監(jiān)督政府支出的績效提升。因此,應當以建立完整統(tǒng)一的公共預算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議程。以著眼于規(guī)范政府運行機制的“費改稅”為契機,逐步將預算外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覆蓋政府所有收支、不存在任何游離于預算之外的政府收支項目的公共預算體系。

 ?。ǘ┮苑梢?guī)范推進績效管理改革,逐步提升預算管理的透明度??冃Ч芾砩婕奥氊熍c權能的重新分配,利益結構也會重新整合,在使一些部門受益的同時,也會影響另一些部門的既得利益。由于法律所具有的相對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為了降低改革的阻力,順利推進績效預算改革,市場經(jīng)濟國家通常借助于立法手段,以法律的形式將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固定下來。就公共預算管理的立法修訂與完善而言,需要在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立足于我國基本國情和市場經(jīng)濟的客觀需要,吸取國際上的成功經(jīng)驗,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在公共預算績效評價與績效管理、財政支出透明度方面,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立法規(guī)范。

  (三)推進權責發(fā)生制政府會計與預算改革,真實、完整、全面地反映政府績效。權責發(fā)生制的政府會計制度,能夠比較全面、準確地反映一些長期項目和或有債務的信息,有助于增加預算信息的完整性、可信度和透明度,加強預算成本計量與政府業(yè)績考核。目前,澳大利亞、新西蘭及英國、瑞典、美國等國家已經(jīng)在政府預算會計中使用權責發(fā)生制,或部分采用權責發(fā)生制。為了真實、完整地反映政府活動的成本和績效,應在政府會計及預算中引進權責發(fā)生制,更為準確、全面地反映政府部門的真實績效。

  (四)創(chuàng)新預算編制方法與編制過程,逐步引入績效評價內容,建立起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緊密結合的預算約束機制。建立這種新的預算分配和考評機制,首先,要建立起體現(xiàn)部門戰(zhàn)略規(guī)劃的滾動預算制度,增強預算的前瞻性和連續(xù)性,為編制部門年度預算和實施績效考評創(chuàng)造條件。其次,建立體現(xiàn)部門年度績效計劃的部門年度預算制度,提出明確的績效目標,并將年度預算置于滾動預算的約束之下,真正形成滾動預算計劃的分年度實施預算。最后,運用績效指標對年度預算進行績效評價,并根據(jù)考評結果,安排、調整下一年度預算,強化績效評價結果對預算的約束。(姚麗媛)

  參考文獻:

  1 郝玉貴,程廣洪,肖揚;政府績效審計與項目評估:實踐特征及融合[J];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2009年02期

  2 魏耀聰;論發(fā)展中國家公共支出績效審計[J];審計月刊;2009年05期

  3 趙保卿;譚先華;王巧榮;政府績效審計供需均衡分析——基于公共產品供需均衡視角[J];審計研究;2008年01期

  4 劉玉娟;論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的選擇[J];審計研究;2009年05期
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