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職場勵志文章推薦
人生最可貴的品格是本分自然地生活,踏踏實實地做事兒,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誠誠實實地交友,心底坦蕩地為人。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好看的職場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讓能力走在工資前面
朱莉與呂勤是一家廣告公司策劃部的員工。兩人同批進入公司試用,同批被公司轉正。由于同齡以及同為公司新人,兩人彼此感覺親切,很快成為了好朋友。雖然是好友,但是,她們在工作上的態(tài)度分歧卻非常大:朱莉覺得公司目前給的工資太一般,不能夠體現(xiàn)她的工作價值,因此,她工作不賣力,基本上是混日子。因為同一部門,工作資歷相同,兩人的工資一樣。但是,呂勤好像有些“缺心眼”:拿著低工資還那么賣力地工作,簡直是頭不知道疲倦的傻驢!朱莉勸說過呂勤幾次,她不但不聽,居然還給朱莉洗腦:“咱們暫時工作能力不行,就得主動地多修煉,等修煉好了,工資自然就上去了!”朱莉反駁道:“你這是啥邏輯?別的不說,就說去菜市場買菜,出什么樣的價格就能買什么價位的蔬菜。其實,人作為勞動者在職場上也是商品,老板出多少錢,員工就付多少勞動,不出夠價格,對不起,那我寧愿閑著也不會多干活的……”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就以各自的職場價值觀行事。
呂勤加班加點地折騰了一個月,熬夜熬成了熊貓眼,終于給一家客戶單位成功策劃了一次宣傳活動。這次宣傳活動是為了配合客戶單位一款新產品上市的?;顒雍苁浅晒Γ蛻魡挝缓芩斓匕咽S嗟牟邉澷M交了。公司收到錢后,老總也很爽快,不但給呂勤發(fā)了個三千元的紅包,還給呂勤每月漲一千元工資。見呂勤樂得合不攏嘴,朱莉嘆息道:“你這人真是好糊弄啊!每天只睡六個小時地勤奮加班,這樣的自虐一直持續(xù)了一個月,但是,這樣的代價換得了什么呢?就一個三千元的紅包外加每月漲一千元?”呂勤繼續(xù)樂:“我就是沒有出息!反正給我發(fā)紅包給我漲工資,我就會高興得齜牙咧嘴的!”見呂勤這么沒有骨氣,朱莉嘆息道:“你還真像那頭拉磨的毛驢,只要多給你把草料,你就高興得驢蹄四揚、奮發(fā)向前!”呂勤沒有辯解,她又開始興沖沖地給自己加碼投入工作中去了。
呂勤策劃了一個羽毛球比賽,就是以一家企業(yè)命名,算是以命名權的形式給企業(yè)做廣告。呂勤聯(lián)系了當?shù)氐捏w委,請體委出面組織這次比賽。體委也想做出些成績,于是就爽快地答應了。
呂勤策劃,當?shù)伢w委組織,那家企業(yè)贊助的羽毛球比賽圓滿成功。由于呂勤策劃周密,事先聯(lián)系了當?shù)氐膸准颐襟w,在媒體的宣傳下,這次大賽的影響力很大,那家企業(yè)非常高興,順利地向呂勤所在的廣告公司交納了大額的策劃費。
收到策劃費,老總非常高興,居然還專門開了場慶功會,在會上號召大家都向呂勤學習,學習她主動工作主動奉獻的精神,為了獎勵呂勤,同時,也是為了鼓勵大家勤奮工作,老總給呂勤發(fā)了個一萬元的紅包,同時,還給她的工資漲了兩千元。
當初轉正后,呂勤和朱莉的工資都是每月四千元,但是,因為呂勤的工作努力,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紅包不算,光工資就漲到了每月七千元。差距拉得過大,朱莉才感覺到勤奮工作的威力,她開始懊悔自己以前沒有勤奮工作,使得在職場上落后了呂勤很多。
職場上的一些人,特別是職場新人,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給我多少工資,我就在職場中貢獻多少能力。但是,在沒有看到能力沒有看到貢獻之前,老板是不會輕易給員工漲工資的。于是,很多深藏“能力”的職場“聰明人”在“坐等升值”中白白浪費了時間以及才華。
生活中,只有勤奮工作不斷把自己的才能挖掘出來的員工才能不斷升值。每個老板都會看重有能力的人。讓能力走在工資前面的人,不斷上漲的工資自然會緊緊地尾隨其后!
勵志文章2:收好哀怨,職場不相信眼淚
在很多職場生存法則中提及練就高情商,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善于駕馭自己的情緒,比如不抱怨,不哭泣,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但對很多職場過來人來說,調整和控制情緒只是練就高情商的第一步,職場不相信眼淚,比起隱藏自己的情緒,最重要的是善于弱化自己的隱私。
于總經(jīng)營著一家游戲公司,有一天面試了一個運營崗位的女生,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最后到了提問興趣愛好的程序,按道理到了這個地步也算是基本敲定了。
結果這時那個女生慢條斯理地回答說,她最大的愛好就是中醫(yī)養(yǎng)生,而且每天夜里九點就要休息,所以她希望找一份不需要加班的工作。聽到這里,于總便打消了聘請她的念頭。
一個星期后這個女生給于總發(fā)了一封很長的郵件,大概意思就是希望能夠給她這個機會,如果是因為之前提出不愿意加班的話,她愿意妥協(xié)一下,于總看到郵件后還是拒絕了這個女生。
事后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和于總聊起這個事,于總透露了自己改變想法的原因,他說公司需要一個運營崗位的人,在這場面試的對話中,即使這個女生各方面的經(jīng)驗都不錯,但是回歸到她的性格上來,一個在25歲還不到就開始集中精力于養(yǎng)生的人,那她心里的節(jié)奏與狀態(tài)肯定是慢的。
這種慢會造就她性格上的一種慢,但是運營崗位主要就是活躍氣氛的,所以他希望有其他更好的人選。
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反問道,如果她性格上跟職場狀念上不一樣,這樣就下定論會不會對她不太公平?
于總回答說,找工作本來就沒有什么公平可言的,而且這個女生的郵件里還告訴他另外一番話,大意就是這個女生的母親因疾病很早地離開了她,所以她會特別注重養(yǎng)生。于總補充了一句,“你說聽到這個故事后,我怎還敢招她進公司來呢?”看到這里,有一點職場經(jīng)驗的人都會感慨這個女生情商低,她忽略了職場是個講情更是講理的地方,哀怨和眼淚只能博取同情,卻換不來能力和效益。
職場中的人們需要懂得控制情緒,弱化缺陷,怎么能把自己的私隱掏心掏肺地告訴一個陌生人,更何況這個人還有可能是未來的上司,那就更沒有必要拿出對生活的哀怨作為獲取一份工作機會的籌碼。
勵志文章3:下班后為什么還要努力學習
我們大部分的工作都非常專一而封閉,一個螺絲釘?shù)膷徫蛔隽似甙四?,在本領域多少有點發(fā)言權,誰也不會在這時候想著換個行業(yè)重頭開始。上班太累了,下班就想睡,工作差不多能賺個不高不低的錢,剩下的時間就剩下買買買和吃吃吃了,還學習點新東西?裝逼遭雷劈!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萍及l(fā)展,日新月異,單獨死守著一片鹽堿地早就遠遠不夠了。前幾天隨手在公司的打印機旁邊拿起一份簡歷,多元化背景與豐富多彩的能力,簡直讓人后背發(fā)涼。幸好自己出生的早,要不然跟現(xiàn)在的小朋友競爭,單從簡歷上就要輸?shù)粢淮蟀?。你以為自己混的還可以,但后面的年輕人早就以更低的薪水,更豐富的視野,更強健的身體向你撲來了。如果單從同齡人上來看,如果你比別人多一份技能,就有可能在職場上得到更多的資源和能力,說不定還會成為自己在職場上異軍突起的助推器。
我有個小助理,曾經(jīng)是我的讀者。她比我晚兩年畢業(yè),畢業(yè)后和我一起合租房子,在一個私企工作。有時候我私人的事情需要做一些PPT的東西會請她幫忙一起。她是農科畢業(yè),做文字的東西沒有研究,PPT做的就是白紙黑字的水平。我鼓勵她多學習多練習,她就真的每天晚上在自己的小房間里搗鼓PPT。后來很久后的一天,她告訴我她被調崗到領導身邊,算是越級升職了。我問她為什么,她說因為PPT做的好,雖然沒有我好,但比單位里的所有人都好(媽呀,我的PPT現(xiàn)在越來越不好了)所以,一直以來全單位需要給外人看的PPT都由她來完成,后來發(fā)展到領導的PPT也是她寫。前段大領導找她,問她想不想轉崗,到自己身邊來做事。能跟美女大Boss學習更多,當然是求之不得的機會。為這事兒,她總是特別感謝我,覺得就是因為當年我逼著她下班后天天做PPT,才會讓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多了那么一點。但就是那么一點,自己比別人贏得了更多的機會和賞識。
但事實上這是她自己的功勞,她愿意在下班后去學一個跟自己眼下毫不相關的東西,并且看起來對未來并沒有什么幫助的東西??墒呛芏鄸|西當就是在你學完后的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你才會發(fā)現(xiàn)這個東西幫你大忙。當然,也有很多時候,當機會來到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就算幾乎掉在自己頭上也抓不住,后悔自己當初為什么沒有多學一點?
越來越利益化的社會,讓我們變得非常功利,與眼下無關的不做,與多賺錢沒關的不做,稍微做點自己喜歡但沒收益的事情,就會被別人嘲笑或者諷刺”你圖什么啊?“可是,人生不僅有工作,還有生活。我總是想,如果有一天也許我們離開了現(xiàn)在的工作,還會做什么呢?是否還能養(yǎng)活自己?如果我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們能有什么樣的能力讓自己快速適應,并擁有讓自己生活的好的能力?
我學過很多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不敢說自己懂的東西很多,但至少別人跟我聊些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多少皮毛會知道一些,如果不是非常清楚東西我能夠立刻想象到,這個領域有哪些書哪些人?我可以去立刻把這些資料找出來學習。我知道的多一些,就會覺得心里的安全感也多一些。安全感并不是來自于某個人或者多少房子多少錢,而是來自于自己對這是社會和世界的認識,多了解一些這個世界,心里就多一分底,也更加有能力行走于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自己上班的小格子或者城市里不敢有絲毫的變動和離開。
蔡康永說過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p>
我們在下班后努力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加薪晉職,更是為了生活,為自己能夠有更多的從容和自信,在面對各種人生的難題,讓自己有能力去選擇更加有尊嚴,有成就感的人生。
勵志文章4:職場方糖主義
三年前,大學剛畢業(yè)的我來到一家軟件公司應聘,職位是前臺。
好多朋友不解,在學校里一向成績優(yōu)異、事事領先的我,怎么會甘心做前臺這樣平庸的工作。其實我早就聽人說過,要想在公司里干好,從前臺做起是最明智的選擇,前臺雖小,學問可大著呢。
雖說已經(jīng)做好心理準備,前臺的工作依然讓我手忙腳亂。接聽電話、簽收快件、訂餐送水、迎送賓客,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事,往往一忙就是大半天,連口水也顧不得喝。MISS唐,請發(fā)個傳真;MISS唐,準備會議室投影設備……“MISS唐”是個按鈕,聽到有人喊我,我得馬上運轉起來??晌覐膩聿患?,努力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時間久了,“MISS唐”被大家喊成了“蜜糖”,我也欣然接受。
有一天,正當我在打印資料準備迎接大客戶時,市場部經(jīng)理怒氣沖沖地向我走來,“啪”的一下,將我訂好的飛機票摔到桌子上。“跟你說了多少遍,我要12號的機票,你偏給我訂了14號的!”我一愣,最初他明明交代我訂14號的機票呀,而且他寫的便簽紙還貼在我的備忘本里。正當我準備解釋時,大老板帶著大客戶走了進來。
看著吵吵嚷嚷的市場部經(jīng)理,大老板眉頭一皺。原本已拿出備忘本的我馬上不停低頭道歉,同時將客戶迎進會議室。我倒好茶水退出來后,幾位同事紛紛為我抱不平:“市場部經(jīng)理向來目中無人,剛才就該將他寫的便簽條甩在他臉上,在大老板面前出出他的丑!”
略微平靜后,我說:“剛才不只是大老板在場,還有重要客戶。要是爭執(zhí)起來會讓人家覺得咱們公司管理不善的?!?/p>
會議結束后,大老板對我說:“你做得很對,哪怕自己受點兒委屈,也要維護公司形象?!?/p>
不久,市場部需要一位助理。市場部經(jīng)理找到我,問我是否考慮做他的助理。對于上次的誤會,事后他明白是自己弄錯了,但一直沒有道歉,因此在我面前有些訕訕的,但我仍像以前一樣對他笑臉相迎。同事都勸我不要做,市場助理比前臺工作量大不說,薪水還高不了多少。我認真考慮后,答應了。有同事發(fā)感慨:“蜜糖呀,想不到你還是棉花糖,你就等著被市場部經(jīng)理‘蹂躪’吧。”
從前臺做到市場助理,看似低低地一小跳,工作量卻是驟然加大了。每天要處理大量枯燥的客戶資料、審核統(tǒng)計銷售數(shù)字、起草策劃各項標書等等,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更加精益求精地工作。為了更好地與臺灣客戶溝通,我私下里學習閩南語,各項繁亂枯燥的銷售指標,我背得滾瓜爛熟以至于隨時可以脫口而出……我的表現(xiàn)讓最挑剔的一連換了四五個助理的市場部經(jīng)理也連連稱贊。
年終,開慶功會。市場部人員都說他們的成績有我的一半功勞。市場部經(jīng)理端著酒杯來到我面前,說:“當初找你做助理,其實是大老板的意見??磥泶罄习鍥]看錯人,你像塊牛皮糖,有韌性,是可塑之才。”
之后的日子,隨著公司職位不斷調動,我先后在研發(fā)部、企劃部、工程部做過不同的工作。兩年后,當我熟悉了公司各個部門的工作流程和事項后,大老板將我喊到他的面前問:“有沒有興趣做行政總監(jiān)一職?”我欣喜而又鄭重地點了點頭。
在新員工的培訓中,我說:“如今的職場,不同的職員像極了形形色色的糖果,有的像跳跳糖,隨時想換工作,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有的像棒棒糖,一味取悅他人,被人榨干只剩下光禿禿的木棒;有的像口香糖,長年不思進取,嚼來嚼去,食之無味,隨時有被替代的危險……”
有新員工開玩笑道:“唐總監(jiān)是蜜糖吧?!眲傔M公司的他們也知道了我的外號。我笑了,略微停頓說:“雖然一直被大家喊蜜糖,但我自覺更像一塊方糖。如果說工作是一杯苦澀的咖啡,難免有委屈和壓力,唯有讓自己變成一顆香甜不膩的方糖,才能令咖啡美味香濃?!?/p>
我這個看似像棉花糖,被人喊為蜜糖的女孩,終于以自己的方糖主義在職場中成功贏得一席之地。
勵志文章5:加薪
幾年前,我遇到一家大投資公司的高管。交談中,他提到他的一個雇員最近找到他,抱怨工資太低。
“你來公司多久了?”高管問年輕人。
“3年了,我一畢業(yè)就來了?!蹦贻p人回答。
“你剛來時,希望3年里能拿到多少?”
“當時希望能拿到10萬美元左右?!?/p>
高管好奇地盯著他說:“你現(xiàn)在差不多能拿30萬美元了,還有什么可抱怨的?”
“嗯,”年輕人顯得有點結巴,“就因為坐在我旁邊位置的幾個人,他們一點兒也不比我強,可已經(jīng)拿31萬美元了。”
與這個故事異曲同工。1993年,美國聯(lián)邦證券委員會首次強制一些上市公司披露高管的薪金和津貼的明細資料。這樣做的想法是,一旦薪酬公開,董事會就不再愿意給高管們支付天文數(shù)字的薪金和津貼了。監(jiān)管人員希望這樣做能根治公司高管薪酬飛漲這一頑癥。因為無論是來自監(jiān)管機關、立法機構,還是股票持有人的壓力都沒有將這一問題解決。不錯,這種情況確實需要制止:1976年,高管們的平均薪酬是普通工人的36倍;而到了1993年,高管們的平均薪酬已經(jīng)是工人的131倍。
猜猜看,這一政策頒布之后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薪酬一旦成為公開信息,媒體就會定期刊登一些特別報道,按高管們的收入高低進行排名。這種信息公開不但沒有壓制住高管們薪酬的上漲,反而使得美國公司的高管們開始互相攀比工資,到頭來,高管們的工資火箭般地往上躥。這一趨勢又進一步被一些薪酬咨詢公司所“推動”,他們建議那些當高管的客戶回去要求幅度驚人的加薪。結果呢?現(xiàn)在公司高管們的平均收入相當于普通工人的369倍,是高管薪酬公開前的近3倍。
想到這些,當我遇到一個公司高管時,我問了他幾個問題。
“如果你們工資數(shù)據(jù)庫里的信息被公司上下知道了,”我試探著問,“那會怎么樣?”
那個高管警覺地看著我,說:“那會披露出很多事情來——內部交易、金融丑聞,諸如此類。如果每個人的工資都被大家知道了,那可是真正的災難。除了那個薪水最高的人,所有人都會覺得工資太低——要是他們出去另謀高就,我絲毫不覺得奇怪?!?/p>
這難道不奇怪嗎?工資多少與幸福程度的關聯(lián)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緊密,這一點已經(jīng)反復得到了證明。研究證明,最幸福的人并不在個人收入最高的國家里??墒俏覀冞€是一個勁兒地爭取高工資,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嫉妒。正如20世紀的記者、諷刺家、社會評論家、憤世嫉俗者、自由思想家H.L.門肯指出的,一個人對工資是否滿意,取決于他是否比他妹夫掙得多。為什么和妹夫比?因為這種比較是明顯而又現(xiàn)成的。
公司高管薪酬的無節(jié)制增加已經(jīng)給社會造成損害性后果。高管工資的無度增長,非但不會使他們感到羞恥,還會鼓勵他們之間進行攀比,再次要求加薪?!霸诨ヂ?lián)網(wǎng)時代,”《紐約時報》的一條標題中說,“富人現(xiàn)在嫉妒的是比自己更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