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關于工作中的職場勵志文章
人生沒有失敗,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重整衣裝,抖擻精神,邁開腳步,踏上旅途,不再回首,一路向前,心中飽滿,陽光燦爛!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關于工作中的職場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很累,但已無路可退!
很累,累到想要放棄,但是放棄之后將會是一無所有,所以又不能放棄。唯有堅持、唯有為自己打氣,才能更勇敢的走下去。因為,已無路可退,所以只能勇敢前行。
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偶爾會想,如果人生真如一場電子游戲,玩壞了可以選擇重來,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正因為時光流逝一去不復返,每一天都不可追回,所以更要珍惜每一寸光陰才是。
人都是逼出來的。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以,當面對壓力的時候,不要焦燥,也許這只是生活對你的一點小考驗,相信自己,一切都能處理好,逼急了好漢可以上梁山,時世造英雄,窮者思變,人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如果你簡單,世界就對你簡單。簡單生活才能幸福生活,人要知足常樂,寬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復雜,心靈的負荷重了,就會怨天尤人。要定期地對記憶進行一次刪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從記憶中擯棄。
人生兩大悲?。阂皇侨f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F代的人好像特別脆弱,報紙上天天報道有名人得抑郁癥,這些人一定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正因為躊躇滿志,才堅信自己是完美的,是無所不能的,如果受到一點挫折,就會變得極度自卑,甚至失去繼續(xù)生活的勇氣。為自己找一個準確的定位,享受生活樂趣。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久了會看出來。人,切莫自以為,地球離開了誰都會轉。因為,自己才是選擇的主人。
勵志文章2:我始終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
圈子里很多朋友如今都會笑著說:“雞湯,還不就那樣,今天激動了,沖動兩三天,后面,該吃吃該喝喝,原來那樣如今依舊那樣。”
類似這種情況,很多人提起努力這個詞的時候,總是以一種過來人的姿態(tài),嗤之以鼻。
或許努力很久很久,也才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會獲得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但是,捫心自問,你真的努力了嗎?
我指的努力,不是你嘴上喊著努力,卻依舊熬夜追劇看漫畫。其實,只有你自己清楚你到底有沒有在努力。
身邊一直有人每天都喊著要學ps,要學網頁制作,要學視頻剪輯……
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貌似什么變化都沒有,依舊睡著懶覺,玩著游戲,追著韓劇。
簡單的說,我認為努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過得不舒服。
大概大部分人依舊記得自己高考時的狀態(tài)吧,我高三的那一年,記憶特別清楚,在當時,我覺得那個時候特別辛苦,有時候自己背書背得會哭起來,是真真正正地哭出來。在深夜兩三點,不斷地重復記憶那些似乎枯燥的,沒意思的歷史事件,歷史書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擴充知識點,藍紅黑三種顏色的記號筆把整本歷史書填充的密密麻麻。
身邊朋友考研,圖書館開門他就去了,圖書館關門他才回來,不帶手機,不帶電腦,帶著的只有一本又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陪著他的也只是那些極其枯燥無味,在生活中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的理論。
頂著寒風去早讀,自然沒有躺在被窩里睡懶覺舒服;
看那些枯燥無味的理論,自然沒有追韓劇,玩游戲舒服;
在圖書館呆一天,自然不會比在宿舍玩手機,看小說舒服;
跟著網上視頻學習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的ps,視頻剪輯,一定沒有刷刷微博,看看段子舒服;
你問問自己,是不是因為過得太舒服了,所以才喜歡一路安逸地走下去。
早上睡到八九點,去上兩節(jié)課,然后吃飯,回來玩電腦,打打游戲,時間富裕,再找個妹子談談戀愛,逛街吃飯看電影。
不滿足現狀,內心隱隱不安,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也沒什么特長,卻又喜歡現在的安逸,不用操心什么,每天吃吃喝喝就過去了。
古人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當然是有道理的,生活太安逸,太輕松,一定是會消磨你的斗志的。
第二,大概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了
說句實話,無論如何,這漫長一生總是會過去的,但是我希望,趁著還有時間,精力的時候,去做那些喜歡的事情。
熱愛這個東西,真的有意想不到的力量。因為喜歡本身就把所有不舒服的事情變得有意思了。
我本人最討厭熬夜,但是最開始接觸音頻剪輯的時候,簡直沒日沒夜地剪,一天可以只睡四五個小時,每天都熬夜到兩三點,但是第二天依然精神奕奕。
身邊朋友喜歡寫東西,接觸到網文的時候,泡到電腦上,一天能碼字上萬。
因為在做喜歡的事情,所以熬夜,早起都不算什么了。
在你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就已經感到開心了,最后得到的成果,反倒是意外之喜了。
但是我想很多人,恐怕連自己喜歡的事情都沒有找到吧?
沒關系,沒有喜歡的事情,就去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了解,沒接觸過都不要怕,正是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有趣啊。
在這未知的世界,努力去做那些喜歡的事情,不要閑下來,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不要怕沒結果,不要怕沒成功,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認真,努力的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最后無論結果如何,但你一定真真正正喜歡那種充實感。
為了夢想,為了喜歡,拼命去做,那都是相當的可愛。
第三,大概你如果不想為自己努力,但是有想過身邊的人嗎?
并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有數不清的人脈圈子,鋪好了前進的路,其實我們都清楚,我們只是這個世界上,最普普通通的一個人,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每走一步都要用血和淚去換,有時候或許還沒走,就開始倒退。
很多人走幾步,就不想動了,因為覺得特別累,如果你只是一個人,你當然可以不努力,但是,我們不是一個人,我們還有身邊的人。
去年春節(jié)放假,心里想著要給老媽帶點東西,在街上逛著的時候,下狠心買了一件略貴的衣服,拿給老媽的時候,忘記把吊牌撕了。
整整被老媽念叨了三四天,總說要拿去退,太貴了。我一臉鄙視的樣子,說不能退,讓她穿著。
整個春節(jié),那件衣服老媽就穿了一次,還是大姨小姨全家來我們家拜年的時候,她們都說衣服好看。老媽則是一臉喜氣地說,是我買的,我的眼光好,說這話的時候,眉角止不住地上揚。
那時候,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挺心酸的。
放假結束,剛剛回公司,手機短信就提示匯款5000塊到賬,看見那條短信,我就知道是我媽把錢打給我了。
過了一會,我媽的短信就發(fā)過來了“在外面上班都挺不容易,別老給我亂花錢了,我在家挺好的,吃得好,喝的好?!?/p>
國慶回家,發(fā)現那件衣服掛進衣柜里,就像沒穿過的一樣。
當時莫名難過了很久,突然就想到小時候,家里挺窮的,爸媽都特別省,我印象里,老媽都沒買過新衣服,大姨小姨有時候會拿些舊衣服過來,老媽高興得和撿了寶一樣。
這么多年,老媽依舊特別的省,但是對我,卻特別舍得用錢,凡是我想要的小玩意,小零食,她總會盡可能給我最好的。
不努力奮斗,我又拿什么給她最好的呢?
無論最后結果怎樣,我都始終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
你努力了,你就不愧對自己的熱血;
你努力了,你就不愧對你曾經經受的堅苦日子;
你努力了,你就不愧對身邊的人。
就怕你加班熬夜一次,就嚷嚷著黑心老板,出頭無望。
就怕你失敗一次,就嚷嚷著自己是金子卻無處發(fā)光。
就怕你應酬喝酒吐了幾次,就嚷嚷著社會黑暗,沒錢沒權,就想放棄。
世界紛紛擾擾,你過得舒服嗎?你真的在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嗎?
如果你被生活磨掉了棱角,你被現實打敗了,希望你同樣相信努力奮斗的意義,不要辜負自己,更不要辜負身邊的人,豈能竟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勵志文章3:你沒有變強是因為你一直很舒服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如果你學會了這種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學習新語言,探索未知領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傾向于回避這種不舒適,畢竟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例如,你想要改掉拖延的毛病,你必須要在任務出現的時候給自己設定時間期限,然后立即去做,直到任務完成。但是在做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干擾,你必須要與之相斗爭,其過程必然是痛苦的,這種不適會持續(xù)很久,直到有一天你習以為常了,那么你也就不再拖延了。這個過程,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變得像睡覺前刷牙一樣,成為一種習慣。
我以前一直很覺得我們應該讓自己舒適一些,但是后來我明白一些不適有時并不是件壞事。事實上,你可以學會享受這種不適,例如,我每天都會做一些力量訓練,雖然這點不適不會嚴重到我討厭的地步,但是人就是這樣的,能逃避的困難,我們總能找到借口。我開始告訴自己,既然鍛煉肌肉這點痛苦和不適并不影響什么,我不如堅持下去,看看結果怎么樣。于是,我制定了計劃表格,讓這點不適參與我的生活,形成一種習慣。每當我完成15個引體向上,我會在引體向上那一欄寫上15,每個月我都會換新的紙張,并總結上個月的情況。不經意間,幾個月時間我已經做了1000個引體向上了。
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訓練自己早起的習慣,其實每天鬧鈴一響就起床和再睡幾分鐘起床效果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前者會有點小不適,后者會更舒適一些。我給自己制定了鬧鈴一響就起床的計劃。只要我能在鬧鈴響后就立刻爬起來,就在紙上寫下+1,如今,已經堅持超過200+了。
后來,我發(fā)現任何只要是有一點不適的事情都是可以訓練的,我們可以將一件不適的事情變成一種習慣,然后你會離不開它,覺得這點小痛苦其實是平淡無奇生活中的一種調味料。這件事由不適變得舒適,良好的習慣就是這樣養(yǎng)成的。
具體的方法如下:
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情會讓你有點小不適,但是做成了以后你會收獲很多。例如,健身。
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分解成1000個獨立的事件,要確保每個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適程度內。你可以先測試一下你盡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后減去20%,從這個值開始。例如,我想要做10000個引體向上,那么分成1000份,就是每次10個。
開始去做,并且不要強迫自己,把它當做一種樂趣去挑戰(zhàn)。例如,今天我做了10個,那么就剩下999份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隨時隨地,想做就做,只要完成這1000份事件,我的目標就達成了。
隨著你的能力增強,逐漸增加分量,例如一個月后,你可以做到15個,3個月后,你可以做到25個。所以,10000個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事實上,你可能9個月就搞定了。
這個方法的精髓在于把一個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適,然后將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養(yǎng)成習慣,將不適轉變成舒適。
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這種方法,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提升,改變一些壞習慣,培養(yǎng)一些好習慣。
1、拖延的習慣。我們?yōu)槭裁匆涎?,主要原因在于我們要做的事情令我們感到不適。所以,我們的頭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借口和誘惑,來促使我們去做更容易的,更舒服的事情。但是,這對我們應該完成的任務沒有任何幫助。有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變得急躁和焦慮。這種拖延的習慣從生理上來講是我們生物的本能——趨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定義為“不舒適”的時候,我們會本能的不想去做它,想方設法拖延到明天。為了將這種習慣性的拖延頻率降低甚至是消除,我們將要付出很大的痛苦。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痛苦分解成1000份,變成可以忍受的程度,那么事情就變得容易了。我們可以制定一個表格,叫做“戰(zhàn)勝拖延”。每次有想要拖延的想法的時候,就立刻去做,完成任務之后就在表格上+1,當完成1000+的時候,拖延的習慣就根除了。
2、健身的習慣。我們不去健身因為我們感到不舒適,但是如果每次有意識的讓自己承受一些不適,會逐漸提升自己的忍耐力,一旦養(yǎng)成一種習慣,我們會依賴于這種不適帶給自身的有利刺激,讓自己感到更有活力。
3、閱讀的習慣。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會把讀書看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建立的一個表格,讓自己每讀完一章節(jié)就在上面寫上+1。逐漸養(yǎng)成習慣以后,改成閱讀一本書寫上+1,你會發(fā)現一個月你甚至能夠讀上5本書。然后閱讀會變得不再痛苦,而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事情。當你能夠跟別人談起你閱讀的著作以及你的看法,會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4、早起的習慣。要培養(yǎng)早起的習慣首先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早起的目的。而且這個目的會讓你很期待第二天的早晨快點到來。如果你是一個吃貨,不妨睡前準備好一頓豐盛的早餐食材,等早上起床給自己做一個很好吃的早餐。我給自己設定的早起目的是玩半個小時游戲(很神奇吧),這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于是,如果我想要6點半起床,那么我會把鬧鈴定在6點,然后快速起床,開機時間我會搞定刷牙洗臉,然后熱一杯牛奶,一邊打游戲,一邊聽著英語廣播。這個好處就在于我不會再花其他時間來玩游戲了,每天我都會有固定的半小時玩游戲,并且我也不會癡迷游戲而耽誤了學習。相反,這個習慣讓我早起更有動力。通過這個方法,我將不適轉換為舒適,讓本來很難得事情變得容易而且備受期待。
5、寫作的習慣。讀書再多如果不寫出來,就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如果不能向別人說出來,就不能得到修正與反饋,也無法知道自己的觀點是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寫作是一個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將平時閱讀中的論點整理出來,加以思考,總結成自己的話語。這樣,邏輯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會逐漸加強。當然,寫作是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緒,并且組織語言將它們表達出來。而且,當你對著電腦的時候,還要排除各種雜事的干擾,這對專注力也是一種鍛煉。
勵志文章4:現在的你能否對得起曾經奮斗的自己
生于90年代活于當下的我們,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無形的,有形的,總之一句話,現在的我們總在為了自己日后美好的生活而死死掙扎,我們生在三四線的小城市,奮斗在具有前景,具有機會,壓力超大的一二線城市,我想這是絕大多數90后正在做的一件事情,不管你過得好與差,混得是好是壞,我想我們都該為此而感到自豪,在這個擁有無線機會,無線可能的大都市的角落里卻只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你應該為此而自豪,但所謂的自豪是要有前提的.
這個前提因人而異,故而之在這不做解釋,自己用心去想,當你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的時候,也就足以說明你的夢想正在逐步的靠近,當所有人都在為你所做的事情而感到自豪的時候,足以證明你曾經的選擇是correct。
我時常在想,想我們這樣并不是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該何去何從,該如何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該如何去面對并且解決如今的壓力,我想這些問題并不是我們這些差生所遇到的問題,絕大多數的90后都存在這這樣的問題,天上我才必有用,我想只要你用心了就一定會發(fā)現你想看到的結果,二十幾歲的人是:迷茫的、無知的、奮斗的、拼搏的、戀愛的、愛玩的、等等,美好的童年要以離我們而去,但過去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時候我們才發(fā)現自己所走過的路是多么的有趣,那些美好的童年,美好的校園時光,以及對未來無限的向往,我很喜歡現在進行時,但我也很懷念過去,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激情和希望,不要說我矯情,時間大部分是用來浪費的。
我們很難把所有的經歷都放到一件事上去,要不然中國不到處都是小馬了嘛,我們現在所做的到底為了給將來的自己一個心理安慰還是給自己一次努力奮斗的機會,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想要什么,想要不一定能實現,就像每個人都有暗戀的對象一樣,但是你不努力去追求一次又怎么能夠知道對方的心里是否有你的存在呢,反正年輕嘛,為什么要怕輸呢,輸的多了,贏的機會才越來越大,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不要讓現在的自己對不起曾經奮斗的自己!
勵志文章5:下班后的生活,決定了你的一生
01
北京,繁華又令人迷茫的都市,有多少人真正做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
又有多少人,是先謀生,再謀愛。
每個人都在曙光出現的時候堵在環(huán)路,霓虹燈下擠在接踵的地鐵。
我就是無數勤奮又無名的小螞蟻的一員。
幾年前,我的同事小方就和我一樣,活在這所城市里當英語老師。白天上課晚上備課,生活像上了發(fā)條,雖累,但重復著。
我們都這樣,重復了好幾年。
可是,幾年后,小方依舊在上課,每天十個小時,從早到晚,上的課一樣,依舊重復著。
而我成功轉型成了導演、作家。
我不是炫耀,只是每次小方跟我見面時,我都會受不了她跟我有以下這段對話,她說:你運氣真好啊,趕上了我們國家文化大爆發(fā)的時候,才能順利轉型。
我說,小方,這世界上沒有毫無理由的橫空出世,我還是很努力的好不好。
小方說,你哪里努力了,你就是聰明,當年我們每天都被課安排的滿滿的,回到家不是睡覺就是看看電視就睡了,你竟然能辭職后這么快換了軌道,竟然干的還不錯,不是聰明還是什么。
每次說到這里,我都搖頭,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接,她的話讓我覺得“聰明”是貶義詞。
記得那段每天都在上課的日子,我每天幾乎都是三點睡覺;最重要的是,直到今天,我家里都沒有電視。
每次下班,人確實很累,可是,同事打開電視,而我打開電腦;他們看節(jié)目,我碼字;他們喝酒,我喝咖啡;他準備睡,我準備熬。
那段時間,我每天一部電影,每三天一本書。筆記記在厚厚的本子上,光是本子,就寫滿了十多個。
我很感激那個時候的獨處與平靜的努力,很感激那時每個下班都沒有無休止的瘋玩,而是用下班的自由時間磨練出了另外的一技之長,才能在機會來了之后,牢牢把握住。
否則,直到今天,我依舊只能上著循環(huán)的課,這樣循環(huán)的生活不是不好,而是我不太喜歡。
我討厭別人說你運氣好。運氣很重要,但機遇傾向于有準備的人,一個從來沒準備的人,就算運氣敲門,他也全然不知。
其實很多人都在忙碌地上班,朝九晚五地筋疲力盡,但畢竟下班后的時間是自己的,這些時間,只要學會積累合理支配,一定夠打造出一技之長,打造出專屬自己的興趣,堅持下來就能打造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辭職后,還見過幾次小方,她蓬頭垢面的剛剛從課堂下課,我約她去參加讀書會聽講座,她總搖搖頭說她今天累了一天要去逛街犒勞自己。
有幾次跟她通電話,沒人接。她第二天才回我,說她昨天晚上很早睡著了。
后來,只要一起吃飯,她都會抱怨這份工作太累,回到家就想到處嗨,說這種重復性毀掉了她,說工作讓她越來越不喜歡自己,自己卻無能為力。而我只是會當耳邊風,任她發(fā)完牢騷,跟她說,那我怎么能成功轉型呢?
她說,因為你聰明。
我無語,然后看到她依舊在下班后逛街、看電視、睡覺。
忽然明白:一個人下班的時間,決定了他的高度;一個人如何使用空閑時間,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02
我想起一個學生,大學期間,被選擇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
可他卻迷戀著攝影。
這樣的人,在大學校園里很多。
他經常在微博里跟我留言,說自己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師,可是已經晚了,自己被分配了這么一個專業(yè)。
我很納悶,問,哪里晚了,你還這么年輕。
他把當攝影師這個夢想告訴身邊的朋友,所有人都覺得他瘋了,有些人最多也是呵呵笑一下,然后讓他加油,再繼續(xù)打著游戲。
這個世界總是這樣,追夢的路上,總有些人不停的笑,放心,他們會一直笑,直到你實現了夢,這些譏笑才能變成苦笑,剩下的,就該你開懷地笑了。
后面的日子,他依舊和所有人一樣,該上課上課,該考試考試,除了他時常帶著單反,其余的,和別人沒有異同。
幾個月后的某一天,輔導員在會上宣布一件事情,我們班有人獲得了國際攝影比賽一等獎,正是他。
畢業(yè)后,他通過自己的作品,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攝影系。他同學說他是個天才,可他只是嗤之以鼻的說:他才是天才,他們全家都是天才。
他說,我不過是用了別人睡覺、打游戲的空閑時間,專注了一件事情而已。
后來我才知道,每天他起的很早,去學校趁著露珠還在、晨光初現,按下第一次快門;晚上路燈下,看著灰蒙天空、皎潔月光,按下最后一次快門。這短短的幾個月,他按下了數十萬次快門,記錄了無數張照片。每天晚上在自習室,他打開ps修著圖,圖書館里,除了他,只有那些考研的孩子們。
每個忽然轉型的人,都有著許多平靜努力卻無人問津的時光。
他用空閑的時間做了喜歡的事情,他不是天才,只是個努力的人。
的確,人總喜歡把自己不理解的跨界行為分析成天才,卻不知道,每個人都能成為天才,只要肯合理地利用空閑時間。
一個人如何使用空閑時間,決定了他的高度。
03
我把上面兩個故事講給一個準備辭職的哥們聽,他頻繁地點頭。
這一年,他早就受不了公司每天要求早上八點半打卡,也受不了老板變態(tài)的脾氣和同事打小報告的習慣。
聽完,他告訴我,也是,我現在的主要矛盾不是和這家公司。我應該在下班后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然后有能力去一個更喜歡的公司,再遞交辭呈,如果賭氣就辭職了,自己連基本保證溫飽的能力都沒有了。
一氣之下辭職看似是霸氣外露,其實不過是另一種變相的逃避。
這些年,我見過許多要辭職的人,他們把所有自己不順和平庸都歸因于所在的這家公司,其實并不是,你可以用下班時間做得更好。
我也見過許多要退學的人,把所有自己的痛苦和無能歸因于學校太差專業(yè)不好,其實也不然,你能用空閑時間去旁聽課看喜歡專業(yè)的書籍。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人總要度過生存期,才能談夢想》,度過生存期時,確實不好受,或許你做的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好在,這種不好受并不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你依舊有時間去打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所以,當你手上拿著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做什么?
我想你可能會說,倒掉、喝了……
都不對。
當你拿著一杯水時,接下來你應該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許這杯水它占了你一只手,但你總有時間能把它放下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杯水,就是你現在擁有的卻不喜歡的工作、專業(yè)。
可放下水時,你擁有的,是整個世界。
04
這世界沒有那么多一帆風順,可是,抱怨卻不改變,指責卻不反擊,一段痛苦時間后,人沒有學會觸底反彈,反而開始苦中作樂,才是最可悲的。
其實你的抱怨,不過是借口而已,現在的工作真的會占你很多時間嗎?那么這些時間背后呢?你做了什么事情去改變現有的生活呢?
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當你做了一份不喜歡的工作,接下來你要干嘛?
他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先干著,然后用空閑時間磨練出一技之長,然后投簡歷,騎驢找馬,等時間成熟了,再鳳凰涅槃。
可大多數人呢?
他們一邊抱怨著自己不喜歡的生活,一邊下了班去花天酒地,第二天繼續(xù)抱怨,無休止的循環(huán)了下去。
所以,別逃避,去提前準備,一邊臥薪嘗膽、一邊做好隨時換軌道的準備、一邊磨練出一技之長。
這些空閑時光,才能打造出一個更好的自己。
相關文章:
4.工作中的勵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