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作中的職場勵志正能量文章
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懦弱,也沒有永恒的堅強,萬事靠自己,但是一定要放下懦弱,活的有尊嚴,活出你的堅強,才真正的體現(xiàn)你的自信和力量,你的活才更有價值!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工作中的職場勵志正能量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你真的要做那個畢業(yè)三年,存款不到三千元的人嗎?
1.
前幾天去找男朋友的時候,一天他下班我們一起去逛菜市場??墒撬碾娫捯恢表憘€不停,每接起來電話都是“喂,阿坤………”然后一點點指導工作。
我當時覺得好奇,就隨口問了下,這個阿坤是誰啊,怎么下班了還一直打電話。男友這才開始和我吐槽。這個阿坤是公司新來的同事,分到了他手下,暫時由他帶著。
因為入職不到半年,所以很多事情沒法獨立處理,于是遇到問題就會給他電話。男友甚至義憤填膺地說道“你不知道,這個阿坤,和我一樣大,都是90年的,工作也三四年了。可我完全看不出來他是已經工作這么久,反而還不如公司新來的實習生。遇到一點點小事,不先自己思考解決的方法,而是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別人。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那天情況緊急,沒法按照公司財務流程走,我叫他先給客戶賠付500元,回來給報銷,他竟然告訴我,自己沒有。因為每個月連生活費都是全靠信用卡。這就讓我覺得很詫異……”
男友的樣子讓我感覺到,這個阿坤確實是比較讓人頭疼的,不然不會讓男友吐槽到如此地步。
我安靜聽完他這通吐槽,說道“沒準人家是有其它的難處,或者害怕公司沒法報銷之類的,不想自己先墊付罷了?!蹦杏褏s說,自己和阿坤吃飯時,親耳聽到他和自己說,畢業(yè)3年了,幾乎沒有一點存款。每個月發(fā)了工資,都去還信用卡,根本不會有任何結余。
我當時覺得很是詫異,3000塊明明就是不到一個月的工資。就算每個月存100塊,工作3年,起碼有3600。心里想著“這家伙到底是有多奇葩,簡直就是千年一遇?!?/p>
這件事也一直放在我的心里。
2.
昨天,我加了一個群。這個群是組織者組織大家利用21天時間,學習一項技能或者培養(yǎng)一個習慣,大家互相監(jiān)督,互相鼓勵。
先是群里一番自我介紹。后來大家紛紛說道想要學習理財。于是群里人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財務狀況,以及一些理財?shù)南敕ê湍繕恕N乙布尤肫渲?,我說道“我的目標是畢業(yè)之前攢夠3萬元,目前已經完成一半?!?/p>
群里立馬有一個妹子說我很牛,并且給了我一個大拇指。這讓我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接著她又說,我存夠3000都難,雖然我已經畢業(yè)3年了。
聽到這句話,我覺得這種情景似曾相識。怎么又是一個畢業(yè)3年連3000塊都沒有的人呢,而且還是個姑娘。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這位姑娘,感覺自己無心說出的一個小目標,突然就成了“炫富”。我只好悻悻地回了句“其實就是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之后就沒有在群里說話了。
我回頭想想自己不到一年時間積攢下來的一萬多塊錢,心里有很多感慨。要知道,在這之前我是完全沒有這種想法的。我爸媽也不會教我這些,我僅僅是憑著自己的感覺買買買,花花花。當然,也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畢竟每個月生活費只有一千左右。
但是就我的經驗來看,一旦我們意識到開源節(jié)流、存錢攢錢的重要性。那么我們就離自己的目標不遠了。
存錢的最開始,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自己想買一件心儀的衣服,但是卻要存錢。想出去吃一頓大餐,但是還要存錢。所以很多時候這些計劃就要放棄。
很多人會問,那為了存錢,把日子過得這么苦,值得嗎?
答案是值得!
因為當你有了一小部分存款的時候,你會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并且看著這些存款一點一點增加,內心的歡喜也只有自己知道。
就我的經驗來看,要想存下第一個100、1000,甚至是10000,一定要有意識。也就是心里要有這個想法和動力,培養(yǎng)自己的“存錢意識”。
一旦有了這個意識,并在生活當中付諸于行動,效果就會變得很明顯。
3.
那么到底如何培養(yǎng)我們的“存錢意識”、“理財意識”呢?這個是很重要的。
(1)讀一些入門的理財書
昨天我就收到簡友提問,讓我推薦理財?shù)臅?。其實對于我個人來說,我沒有讀太多的理財書目。我看過的幾本主要是富爸爸系列,看了其中的5本。這個系列的書,是外國人寫的,很多書中的例子可能對于我們國內的情況不太適用。一些方法也不一定合適。但是讀過這個系列的書后,會幫助我們樹立一個簡單的理財意識。
還有兩本分別是《畢業(yè)前五年決定你一生的財富》和《是時候該醒醒了,錢包君》。這兩本書是國內的青年作者寫的,簡單易讀,很有趣味性。所以對于想要了解和培養(yǎng)理財意識的小伙伴會比較有用。
(2)一定找到一項適合自己的開源方式
我家里的條件很一般,爸媽給我的生活費也很少。所以我如果想要存下一些錢,只能依靠自己。但是如果有小伙伴想和爸媽要,然后自己存下來。那么我只能說:你贏了。這樣做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我們?yōu)榱擞卸嘤嗟腻X進入自己的小金庫,就一定要找到一項或者多項適合自己的開源方式。
就我個人而言,實際上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依靠獎學金,二是依靠寫文章。其它的收入是零星的,幾乎存不下。
我另外一個同學,她和男友在研究生一年級入學時,雙方家里各給了一萬元,作為兩個人的學費。其它的各種開銷都要靠兩個人解決。他們還兩個人在外面租房子住,自己付房租,付生活費,以及接下來的學費。
他們的開源方式和生活開源主要就是依靠兩個人當家教賺來的錢以及兩個人的獎學金。現(xiàn)在研究生生活過去一半,他們不僅能夠供自己學費和生活費,現(xiàn)在還有30000多的存款,已經從存錢階段進入到理財階段。所以我特別佩服他們兩個。
(3)買買買之前,請一定三思
其實不管是培養(yǎng)意識也好,開源也好,節(jié)流當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女孩子來說,買件衣服幾百,買套化妝品幾百,再買一個包包、口紅又是幾百。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存錢基本是異想天開,也會和你無關。
雙十一剛過去不久,我在那天只花了40多塊錢。而同宿舍的姑娘,卻已經花了將近2000,這下將近兩個月的生活費沒有了。雖然她也有獎學金,可是僅僅4000元的獎學金,花了2000,一半就沒有了。
重點是買的這些東西,很多都沒有太多實在的意義和用處,之后還退了幾件,既浪費金錢,又浪費時間和精力。所以這就是買買買之前沒有經過三思的后果。
我的做法是手機上一般不安裝淘寶之類的購物APP,只有在真正需要買一件自己需要的東西時,才會安裝,然后迅速選定,下單,付款。之后就會卸載,不會讓這些APP留在手機太久。不然對于自制力并沒有那么好的我來說,會浪費很多時間去逛,一不小心看上哪個,不會考慮用處,就買買買!這樣浪費的時間、精力、金錢真的比我們想象的多。
當然,我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想法和方法也僅僅是個人的觀點??赡芤仓贿m用于學生黨和剛剛畢業(yè)的小伙伴們,想要盡快攢下自己的第一個一萬元,第一個三萬元,甚至是第一個五萬元。
希望大家早日樹立自己的小目標,早日實現(xiàn),為自己畢業(yè)和畢業(yè)后的幾年內,攢下一桶金!
千萬不要成為那個畢業(yè)三年,存款不到三萬的人!
勵志文章2:混日子的人有什么資格說每天工作18小時的人掙錢容易?
前幾天跟朋友吃飯,無意中聊起家人這個話題。朋友說自從自己來北京打拼,在老家的親戚都覺得她一定特別有錢,而且賺錢特別容易。每次回家都有意無意的提到錢,或者每次付錢都等著她。就連用了一舊手機都被吐槽“掙那么多錢也不知道買個新的”。前幾天,朋友的姨媽專門打電話來讓她送個Iphone7,說自己一直沒用過蘋果手機,聽說現(xiàn)在特別火。朋友剛買了一個小房子,自己都快吃土了,于是拒絕了。姨媽很生氣的說:“你掙錢那么容易也不知道孝敬你姨,小時候真是白疼你了?!?/p>
朋友很傷心,感覺自從來了北京,來到了所謂的大城市打拼,自己跟老家里的家人關系越來越遠,遠到回家說話都困難。順著他們說,別人覺得你特別假;按照自己的想法說,大家都聽不懂或者覺得你假正經。自己的親戚們,一輩子混大鍋飯,下班就是吃飯看電視十點上床睡覺都覺得太晚了。而朋友在北京每天恨不得工作18小時,才能勉強完成給自己制定的目標和任務。當然,朋友這么拼,一來為了賺錢,來大城市打拼不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么?二來越是城市大,越覺得自己淺薄,學的越多,越覺得自己不懂的太多,所以拼了命的努力。
朋友的收入,在這個城市生活一點問題沒有,但一到買房這種大事,掙錢再多的普通人也不敢說自己沒一點壓力。朋友剛在四環(huán)買了一所小房子,因為前業(yè)主精裝修過,朋友直接拎包入住了。偶爾在房子里拍個美美的自拍找,再美圖秀秀一下,讓人看起來精妙絕倫的。而這一些發(fā)到朋友圈里,就被遠在老家的親戚們當做“掙了大錢”與“這么快就買房,一定掙錢很容易”的證據(jù)??蛇@個城市,掙的多,花的也多,并且掙錢的數(shù)量跟睡眠時間成反比,跟努力程度成正比。一輩子上班聊天,下班看電視,周末打牌的親戚,可能從來沒體驗過這樣的生活吧。因此每當朋友說自己很辛苦的時候,親戚們總是說:“我們上下班日子過得也很辛苦啊,只是沒有你那個好命罷了,你掙錢多容易啊。”
可什么是好命呢?什么是掙錢容易呢?就是一天工作18小時的拼命,比天天吃吃喝喝混日子的人掙錢多,就是好命和容易嗎?
朋友接著說,她前段買房的時候,左拼右湊還借了錢才湊夠了首付,已經是自己全部的積蓄了。嫂子聽說了跟她說:“你可真有錢啊!你都在北京做什么啊,有沒有我能做的,讓我跟你干唄?”
朋友實在忍不住說:“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節(jié)假日和周末的工作。從早晨起來到晚上躺下,中間都不休息不睡午覺。壓力大,強度高,好幾年沒開過電視機了,這種日子你能過么?”
朋友覺得特別委屈。她好想說,上次中午跟家里打電話找嫂子要個電話號碼,打了一中午三個小時都找不到人。后來接通才知道,全家都在睡午覺。朋友從幼兒園就沒怎么睡過午覺,以前是覺少,現(xiàn)在是忙的舍不得時間睡覺。中午能睡三小時午覺的嫂子,怎么會知道自己賺錢的辛苦和不易呢?可這話又該怎么說出口?
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一樣,看到別人掙錢多,自己會眼紅,覺得自己也挺努力的,但就是沒有別人錢多。到底為什么呢?肯定是因為別人有貓膩,比如有干爹,有投資人,有什么劑量,或者老公男友特有錢,肯定是這樣,否則憑什么比我有錢呢?沒人愿意想想別人可能付出的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付出了超過你想象的程度??傆X得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別人也一定不可能??此麄円蔡焯鞎癯院韧鏄罚敲从绣X,他們都干什么呢?咋掙錢那么容易呢?
每次看到昔日的老朋友今日都一個個閃耀著各種光芒,內心也會戚戚然。但也會記得,他們中有人中斷工作去國外求學,所以今天回來當了副總裁;有人沒日沒夜的做視頻,親自出演,這份辛苦你下不了;有人能關照到身邊的每一個人,給每一個幫助他的人發(fā)紅包,謙虛的學習,你自我封閉覺得自己最好;有人上班做工程師,下班寫小說好幾年,而你下班都在看娛樂八卦篇;有人精通理財玩轉金錢,可你連看本理財書的耐心都沒有。說到底,都是自己做不到。既然做不到,那就只能眼紅別人比自己得到的多,抱怨的時候想想自己都做過什么努力呢?別人做的再不好,但人下過這份辛苦,就比你強。
這世上沒有容易掙的錢。比如我的朋友老高做代購,人人都覺得不就是買了賣,去郵局打個包么?出貨量這么大,客戶多的數(shù)不清,一定賺翻天了。實際呢?老高一個人做代購,做到一個大區(qū)的最大的代購商,買貨賣貨發(fā)貨都一個人,還要處理各種極品售后問題。都說老高身材好,其實是累的。她跟我說:“我媽在國內給我買房,我把人生第一次自己賺到的20萬給她貼補點,卻發(fā)現(xiàn)20萬還不夠買個車位。那時候才知道,我從小生活的看似很優(yōu)越的背后,我爸媽得有多辛苦。”
這世上沒有容易賺的錢。那些生意人看似一票能賺幾百萬,但他們周旋在酒桌上喝到胃出血的時候你看到了嗎?當年微博段子手們發(fā)一條微博十多萬的時候,誰都不知道他們經常想一個創(chuàng)意頭發(fā)都快揪光了。就連早晨的煎蛋灌餅攤兒,很多人說3塊錢一個,一早晨賣1000個算,一天就能賺三千塊哪。但你知道一個小灌餅攤兒,需要三點起床和面,四點出發(fā),五點開始支起來棚子賣到上午十點嗎?這個時間,我們都在做夢。別說他們下午可以睡覺休息啊。那你來,你行你上,不行別BB啊。
勵志文章3:越往上層走,做起事來就越“沒人性”
會不會,每當公司臨時有急事,你不得不加個班的時候,你就牢騷滿腹,計較有沒有加班費,或者給的加班費是否足夠多?
又或者,加班的原因并非由于工作量太大,而是因為你平時一直拖拉懶散,不見棺材不掉淚,拖到了最后關口才慌了?然而,即便如此,你仍然對現(xiàn)在的加班感到不滿?
與加一次班就“付出感”強烈相對應的是,平日里,一天的工作時間如果是8小時的話,你真正能有效利用的絕不會超過3小時,剩下的5個小時,你要么在干私活、要么在斗地主、上淘寶或瀏覽一些毫無意義的網(wǎng)絡資訊,要么,干脆是在跟別人進行毫無意義的閑聊。
然而,當你為了一點加班費斤斤計較的時候,你絲毫不會覺得,在上班時間干私活的日子里、在每天的工作時間只被你有效利用3小時的日子里,你應該退還一部分“欠班費”給老板。
是的,你就是這么的不要臉。如果你自己不是這樣的人,你身邊也一定有這樣的同事。如果你是企業(yè)高管,而不是普通員工的話,那你身邊也一定有這樣的下屬。
這就是很多員工平時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
然而,反觀公司的高層,則完全是另外一幅樣子。
他們的工作是責任制,或者,薪水是年薪制,沒有加班費,然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都不會把加班當成一種負擔,他們覺得這是“義不容辭”的。甚至,在很多時候,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們還“吃飽了撐著”,自己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即使他們不這樣干,也沒有人說什么,但他們還是會“犯賤”地自我加壓。
底層員工和中高層的差距,還在一個問題上特別明顯:我見過很多普通員工,在需要花公款做一件事情時,明明會有成本更低、性價比更高的方案,然而,他們根本沒有要節(jié)省成本的意識,“反正可以報銷”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老板的錢=“可以盡情地浪費”。每次,聽到“反正可以報銷”這種混賬話的時候,我都感到十分惡心。相比之下,中高層一般都不會有“花老板的錢,任性”這種低級的觀念,他們會更多地為公司的利益著想。
要知道,在大多數(shù)中小企業(yè)里,高層和中層其實是沒有股份或期權的。也就是說,他們那么賣力、那么“為老板考慮”,并不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報酬。唯一的解釋是,他們之所以這么“沒人性”,主要就是事業(yè)心在“作怪”。
我之所以要把認真工作、多為老板考慮說成“沒人性”,乃是因為,職場上的現(xiàn)狀是“混日子是本分,恪守敬業(yè)是情分”;缺乏敬業(yè)精神、缺乏職業(yè)道德,才符合正常的人性,而敬業(yè)精神、責任心是“反人性”的、是奢侈品。
誠然,對絕大多數(shù)普通員工來說,在需要付出的時候斤斤計較,把多做一點點都看成是“吃虧”,都是有一定正當理由的——因為工資低、職位低,缺乏成就感,缺乏“主人翁意識”。然而,如果你真是這么想的,把工資低和職位低作為自己不愿意為工作投入感情的理由的話,那么,你將永遠都只能在最底層的崗位上掙扎,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中高層干起工作來更賣力,究竟是因為薪水高、職位高帶來了足夠的成就感,因而有了“主人翁”意識呢,還是在順序上恰恰相反——即他們是因為從一開始就更有主人翁意識,做事更賣力,然后才得以爬到更高的職位上、取得更高的薪水?
這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實際上,兩種因果關系同時存在,并交互著發(fā)生作用。當然,邏輯鏈應該是這樣的:大部分中高層在起初也都是普通員工,他們更賣力、更有敬業(yè)精神,所以很快脫穎而出,把其他的“普通員工”甩在后面;晉升進高層之后,由于從過去的努力中嘗到了甜頭,所以,他們更加有動力勤奮敬業(yè)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huán)。
相反,很多底層員工則是從一開始就不努力,只知道混日子,繼而,無法晉升、加薪,所以,就沒有動力努力了;再然后,越不努力,越沒可能晉升。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我并不是說所有的“無法晉升”都是因為“不夠努力”,但這的確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
前幾天,一個朋友向我吐槽說,常常覺得跟某些下屬打交道太吃力,那些下屬,主要不是能力的問題,關鍵是態(tài)度就很有問題。我說:“像咱們這種對自己要求很高,做事干練、責任心很強的人,跟那些做事拖拖拉拉的同事和下屬相處,是一件特別抓狂的事情。甚至,你會完全覺得對方跟自己不在同一個層次上。”朋友表示嚴重同意。
態(tài)度消極的人是,哪怕做一件利己的事情,他也漫不經心;而態(tài)度積極的則人是,哪怕是一件純粹利他的事情,他們也能干得有滋有味。
對普通員工來說,如果踏實肯干,不太計較眼前利益的得失,或許能夠上升得更快。尤其是,當老板給你安排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的時候,你不要把這當成負擔,然后一幅苦逼兮兮的樣子;你如果是個聰明人的話,應該把這些“分外之事”當成機會、當成福利。態(tài)度消極的人跟態(tài)度積極的人的差距就表現(xiàn)在這里。
我自己是多次從這種“態(tài)度積極”上嘗到了甜頭,所以,才會在雞湯中顯得底氣十足。
當然,有人會說:“我也知道努力的重要性,可我就是做不到啊?!边@讓我開始懷疑,努力、責任心這些東西,是不是一種天分、一種稟賦?對有些人來說,勤奮、敬業(yè),做起來毫不費力,甚至就是一種享受,但對有些人來說,做高尚的事情就會讓他感到苦逼。難道,消極、渾水摸魚,是某些底層人民特有的一種屬性?
我絕對沒有看不起處在“底層崗位”上的人的意思,因為,大學畢業(yè)已經快十年了,我到現(xiàn)在也還只是一個“普通員工”,但我并沒有因為崗位的普通就渾水摸魚,讓自己的工作狀態(tài)也“普通” 啊。我在做一個有尊嚴的普通員工。
二三十歲的時候還在底層崗位上渾水摸魚的人,到了四五十歲之后,可能也仍然在一個底層崗位上。并且,這個時候,他的工作態(tài)度比以往更加消極,混日子、等退休、等死,就成了他的常態(tài)。在沒有改制成功的老國企里,存在一大幫這種“老不要臉”的廢物,他們整天游手好閑,連自己的分內之事,也想辦法推托給一些剛入職場的年輕人。
現(xiàn)在,民營企業(yè)在招聘普通員工的時候,之所以更喜歡招聘年輕人,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人有一種“越老越不要臉”的傾向,年輕時就渾水摸魚的人,在變老之后,會變本加厲。這些老油條,往往沒有是非觀、沒有羞恥心,別人說他們也沒什么用。遺憾的是,萬惡的勞動法,對這些廢物的權益往往是過度保護的,結果,公司就成了他們的養(yǎng)老院。
與這些“老不要臉”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們看到,越往社會的上層走,人的青春期就越長。很多企業(yè)家、企業(yè)高管、學者在六七十歲的時候,還活力四射,不知疲倦地工作、親力親為地做公益。
如果你對上面的論述還有所懷疑的話,可以去做個調研??纯茨切┦凰夭偷?,是不是大多數(shù)都是普通員工?而越往上層走,人是不是會越有激情,越會把干事業(yè)當成一種享樂?
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說這是“屁股決定腦袋”,然而,我想說的是,更大的可能是“腦袋決定屁股”——即你的腦子里想的什么,你的工作態(tài)度,決定了你的屁股能坐在什么位置上。
PS:一個相類似的現(xiàn)象是:從綠皮火車到普通火車硬座、普通火車臥鋪、高鐵、飛機經濟艙、飛機商務艙,噪音會越來越少。
為什么呢?越往上層走,人的時間價值就越高,因而,利用閑暇時間的方式也更文明——不喜歡用毫無意義的廢話和吵雜來消磨時間。
換個角度說,也許是,利用閑暇時間的方式,決定了你的屁股能坐在綠皮火車上、普通車臥鋪里、高鐵上、飛機經濟艙還是飛機商務艙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