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人生的勵志哲理文章精選5篇
沒有人陪你走一輩子,所以你要適應(yīng)孤獨,沒有人會幫你一輩子,所以你要奮斗一生。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關(guān)于人生的勵志哲理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人生之路
人生多少不如意,生活多少不開心,越走越長的是遠(yuǎn)方,越走越短的是人生,越走越深的是親情,越走越淺的是愛情,越走越急的是歲月,越走越慢的是希望,越走越多的是年齡,越走越少的是時間,越走越遠(yuǎn)的是夢想,越走越近的是墳?zāi)?,越走越明白的是道路,越走越糊涂的是方向,最難打開的是心門,最難走的路是心路,最難過的橋是心橋,最難調(diào)整的是心態(tài)。
世上沒有完美的事,也沒有完美的人,不該發(fā)生不該發(fā)生的事,在常態(tài)之中遇非常之人,再厚的云,也會被風(fēng)吹散,再大的困難,也終究會過去,再長的夜,也會迎來光明,世界上最難干的工程,就是改造人的內(nèi)心世界,手指臟了,大可不必砍掉,帽子小了,大可不必把頭削掉,當(dāng)你抓住一件東西總不放時,或許你永遠(yuǎn)只會擁有這件東西,如果肯放手,便獲得了其它選擇機(jī)會。
生活的真諦在于創(chuàng)新,生活的理想在于遠(yuǎn)大,生活的藝術(shù)在于選擇,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實,生活的樂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樂在于平淡,人生有時就是一場戲,有高潮,有低谷,每個人在這場戲中的角色是不同的,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并不是主角就一定有好戲,配角也有出彩的時候,與人相處,追求和諧,就如水一樣,無形卻能演變五彩繽紛,無味卻能演繹萬味俱佳。
因為淡,淡久生香,所以綿長,既不累心,又可悅?cè)?,因為淡,遠(yuǎn)離了功利,跳出了誘惑,賦情感以本真,予生活的原味,在塵世中浮沉不變色,在眾生中穿梭不迷失,這種淡然如水的友情,雖然少了波瀾,但也規(guī)避了災(zāi)難,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學(xué)會放下,所謂放下,就是要放下那些自私的欲望和心頭的惡念,放下那些無謂的執(zhí)著和頑固的偏執(zhí),風(fēng)起時,笑看落花,風(fēng)停時,淡看天際,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更加完美。
真正的智者,要知道在何處,能闖過去,你就是贏家,闖不過去,那就乖乖退回去做個普通人吧,所謂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聰明,也不是要你出賣自己,而是看你能否笑著渡過難關(guān),能做何事,該做何事,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qiáng)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人活著不是靠身體,而是靠心,這是真的,一個人活著快樂不快樂,喜悅不喜悅,關(guān)鍵在于你的心,而不是你的身體。
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拿不起,也就無所謂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卻放不下,拿不起,就會庸庸碌碌,放不下,就會疲憊不堪,人生有許多東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無謂的負(fù)擔(dān),我們才能一路瀟灑前行,你每天的所得所失,如果你的心是快樂的,那么,你在哪里都是快樂的,如果你的心是喜悅的,那么,你做什么都是喜悅的,有時候決定我們心情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勵志文章2:教給孩子的東西
網(wǎng)上看到一篇文章,確切地說是文章題目,說好多父母讓自己的孩子參觀別墅。我想當(dāng)然的認(rèn)為,這樣做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希望孩子現(xiàn)在要好好努力,刻苦學(xué)習(xí),將來過上富足的生活。這些家長們真可謂‘用心良苦’。
想讓孩子過上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好生活,這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愿。但是,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刺激孩子,我覺得有些不妥,甚至還有隱患。因為這么做,不一定能達(dá)到家長想要的效果,有的還可能適得其反。
我覺得教育孩子,最首要的,是教孩子怎樣做人,做人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的教育。
良好德行的培養(yǎng),不是一揮而就的,要在生活中慢慢引導(dǎo),潛移默化,言傳身教, 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倫理觀,是引領(lǐng)他們一生的航標(biāo)。這不能出現(xiàn)偏差。家長也應(yīng)有這樣的理念,不奢望孩子各方面都出類拔萃,那是不可能的,只學(xué)著做一個普通的好人即可,好人首先要有好的品質(zhì),尊敬師長,友愛同學(xué),寬容大度,吃虧讓人,誠實守信,一個人只有先學(xué)會如何做人,然后才能學(xué)著做事,做人成功,失敗是暫時的,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不成功,事業(yè)也不會成功,家庭更不會幸福,生活會走入死胡同。大成憑德,財富是德行的付產(chǎn)品,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個人有了美好的德性,無論是富足也好,貧窮也罷,他的日子都會過得安穩(wěn),踏實??鬃诱f,德不孤,必有鄰。如果德性欠缺,朋友不近,親人不親,他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不抑郁就是萬幸,哪還有快樂的日子呢。
德性美好的人,勝不嬌,敗不餒,得勢不會目中無人,失勢不會一蹶不振,無論處在什么境遇,都會樂觀對待,能在絕望中看到希望,陰影中看到陽光,面對困難,他也會往好的方面想,不退縮,不頹唐,對生活充滿信心,樂觀向上的人,本身就是陽光,這樣的人,生活怎么會虧待他呢?他美好的品行,強(qiáng)大的內(nèi)心,足以抵擋生活中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這樣的孩子,無論他境況如何,即使他是打工的農(nóng)民,父母也會相信,他有一棵快樂的心,他是一個成功的人。
家長真的愛孩子,就得為孩子的長遠(yuǎn)生活考慮,他過的好不好,不是物質(zhì)的多與少,而是有沒有一個正確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社會的平和心態(tài)。善良,寬容,豁達(dá)大度,積極樂觀,這是一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輩子也不會被人搶走。一個人快不快樂,幸不幸福,關(guān)鍵是個人感受,就象那面對半瓶水的兩個人,一個人覺得,還不錯,還有半瓶水;一個人覺得,好遺憾,才有半瓶水。如果孩子是那半瓶水的思維,那有多少財富才能填滿那無窮無盡的欲壑呢?擁有這樣的心態(tài),他如何才能嘗到幸福的滋味呢?凡事過猶不及,如果欲望過多過大,力所不及,那除了帶來無盡的煩惱和極度的不平衡外,什么也得不到。人的能力有大小,財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是能力與機(jī)遇的問題,和成功失敗沒什么關(guān)系,只有會不會做人,才是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關(guān)鍵。
社會已經(jīng)夠浮躁的了,欲望這渾水,早已把人心攪亂,價值觀扭曲,孩子如果再把物質(zhì)看得過重,被物質(zhì)綁架,就會成了金錢的奴隸,他可能會為了獲得金錢不擇手段,甚至漠視法律,挺而走險,到那時,可是悔之已晚。財富沒有止境,沒有一個知足的心靈,物質(zhì)再多也是貧窮,財富也要德性支撐,若德性不夠,就如兩條細(xì)細(xì)的雙腿支撐一個粗壯的身軀,會不堪重負(fù)的。那些土豪們,花天酒地,聲色犬馬的所謂快樂生活,就如肥皂泡似的,在上面浮著,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填補他們內(nèi)心的空虛,財富不能讓他活的有尊嚴(yán),反之,不恰當(dāng)?shù)氖褂秘敻?,還會給他們帶來禍患。
勵志文章3:生命之樹
生活在紅塵,有快樂,更有煩惱。這就象硬幣的兩面,都不可缺少。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內(nèi)容的增多,那個天真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離我們漸漸遠(yuǎn)去,取而代之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日子。好多事,不想做,不得不做,好多話,不想說,不得不說,不希望的事情,總是不約而至,你越躲它越追著。似乎有一個無形的線,在背后把人一直擺布著,讓人身不由己??鞓返男木骋蚕蟠蠹议|秀,不肯輕易拋頭露面了。
那么,我們的快樂丟到哪了,是讓瑣碎淹沒了嗎,是讓世俗奪走了嗎,是她蒙上了一層面紗,我們無力揭開它?還是我們的眼睛蒙塵了,看不到她?也許是,也許不是。也許我們凡夫俗子,就應(yīng)該活成這個樣子。
生活紛繁復(fù)雜,千絲萬縷,漫長的人生的旅途,我們不斷地?fù)焓?,不斷地累積,不但積累歡愉,更有憂煩堆積,喜怒哀樂互相交替,使行囊漸漸沉重,感覺越走越累。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人性的弱點是,人們往往對‘八九’記憶深刻,而對那稀有的一二,反而讓它轉(zhuǎn)瞬既逝了,這樣活著,用商家的話說,真是虧大了。但,我們只是普通人,沒有哲人的智慧,沒有圣人的超脫,如何學(xué)會快樂生活?
曾讀過這樣一篇文章,說有一個聰明人,每當(dāng)發(fā)生一件令人快樂的事,他就把那個事記在日歷上,這樣,日積月累,不斷疊加,多年過去了,當(dāng)他翻開日歷,那些個多年前的人和事,又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快樂又被復(fù)制了一遍,他才明白,原來,開心的日子竟然這樣多。同進(jìn),他在生活中不斷地思索著,感悟著,漸漸的,心胸越來越開闊,心態(tài)越來越樂觀,煩惱由多變少了,痛苦由大變小了,即使偶爾來了,但積攢的快樂,也把它稀釋了,象風(fēng)一樣在心頭輕輕刮過,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不得不說,這是一位生活的智者,因為他懂得收藏陽光。
生活如小溪,緩緩流淌,煩惱如春草,潛滋暗長。上天給我們生命,給我們記憶的本能,但我們不能象攝影機(jī)一樣,把所有的一切兼收并蓄,我們要用智慧去選擇,去取舍,記住應(yīng)該記住的,忘記應(yīng)該忘記的。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說過:“如果你這一天沒有笑一笑,那你這一天就白活了”。可捫心自問,我們真的哪一天都笑了嗎,煩惱來的時候,我們真有能力把它們趕跑嗎?
收藏陽光吧,憂郁的日子里,她如一股清風(fēng),能吹散我們心中的烏云。坎坷的旅途中,當(dāng)我們不小心跌倒,灰心喪氣,她給我們爬起來的勇氣。當(dāng)我們怨惱里,她如一把掃帚,會把我們心中的灰塵毫不留情地掃去,留下一個清清爽爽,輕輕松松的自己。收藏陽光,把快樂刻在石頭上,任時光的流水再也沖刷不去,讓他成為永久的記憶,把憂傷寫在沙土地,不管多么的疼痛的記憶,風(fēng)一吹,水一沖,一切都沒有了痕跡。收藏陽光吧,生命如一棵樹,只有在陽光的照耀下,才能茁壯成長,生命如一朵花,只有在陽光下,才能綻放美麗。
勵志文章4:經(jīng)營好心靈的土地
一哲學(xué)家?guī)е膶W(xué)生們游歷,一天,他們來郊外休息,老師看著雜草叢生的曠野,問他的學(xué)生,如何除掉曠野中的雜草。學(xué)生們有的說用鋤鏟,有的說用火燒,有的說灑上石灰也許更好??赐瑢W(xué)生議論紛紛,老師說:“這樣吧,你們按自己想的方法去做,一年后,再來這里”。一年過去了,學(xué)生們?nèi)缂s前來,可等了好久,也沒看到老師,卻看到了他們?nèi)ツ曜牡胤?,長出了綠油油的莊稼。學(xué)生們恍然大悟:要想除掉曠野中的雜草,只有種上莊稼。要想讓自己心靈潔凈,不生雜草,就用美德占據(jù)它。
心靈如土地,這塊地,無論是肥沃還是貧瘠,總不會閑著,總會長出一些東西。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心靈是誠實的,從不會欺騙人,你種什么,它就收獲什么。你栽的是花,她就開花,你種的是莊稼,她就收獲糧食。你若懶散,不去打理它,它就生長雜草和荊棘。
雜草占居著心田,會把人心攪亂。因為它缺少營養(yǎng),干旱貧瘠,即使種糧食,產(chǎn)量也極低,就象那山坡子地。這樣的土地,盛產(chǎn)怨恨惱怒煩這些負(fù)面情緒。一點雞毛蒜皮,就會讓人的心掀起波瀾,他們會因為吃了一毛錢的虧,憂心懊惱,會因為聽了一句不中聽的話,找人理論,甚至發(fā)生口角,會因為別人的風(fēng)光得意,嫉妒的幾天睡不好覺,快樂即使來了,也如風(fēng)一樣,輕輕刮過,瞬間就不見了蹤跡,不如意事如影隨形,生活中總有陰影,陽光再強(qiáng)烈,也照不到他的心中。這雜草是什么,就是自私的心靈,狹隘的心胸。就是貪,嗔,癡。就是無明。它們?nèi)鐏y麻一樣,結(jié)成繩,打成結(jié),抱成團(tuán),把你團(tuán)團(tuán)繞在里面,讓你剪不斷,理還亂,生活得狼狽不堪,心靈的鏡子,落滿了灰,卻不知如何打掃,這樣的活著,焉能不累?
種上了莊稼,栽上了花,這樣的心靈是豐盈的,溫潤的。這花,這莊稼,就是美德。就是善良,真誠,寬容,仁愛。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修養(yǎng)自己的德行。
修養(yǎng)德行,就要如孔子所說,每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就要“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如此,德不孤,必有鄰。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德行高尚的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他們不會在一時一事上計較自己的得失,只會為社會憂慮,他們的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如范仲淹。這樣的君子,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俺捰谖?,不削于人”。
德行美好的人,他們有豁達(dá)的胸襟,廣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高于他人的境界,這些極好的養(yǎng)料,讓心田的莊稼郁郁蔥蔥,哪有雜草的容身之地,即使有,也很快會被撥掉。不會讓它興風(fēng)作浪。良好的德行,猶如大樹,雜草猶如蚍蜉,蚍蜉撼樹,談何容易?
德行美好的人,他們懂生活,會生活。能于平凡生活中找到快樂。清風(fēng)明月不用買,鳥語花香自然來。如圣人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如孟子“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這三樂,有的普通人并不難獲得,只是我們沒有感悟到罷了。美好的德行,使他們居上不驕,在下不憂。高調(diào)做事,低調(diào)做人,有美德陪伴,他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勵志文章5:儲存幸福的陽光
陽光是天空綻放的花朵,她的芬芳沒法用語言來形容。陽光是天空揮灑的情懷,她的浪漫沒有文字可以描述。陽光是天空的舞姿,她的精彩沒有誰能媲美。大海是她美麗的女兒,大地是她溫順的兒子,在她溫暖的懷抱,我們沐浴著無私和大愛。比無私更高的叫無欲,比大愛更大的叫慈悲。這二者,陽光可以當(dāng)之無愧。
陽光因時而異,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陽光總在嚴(yán)寒后。其實陽光永遠(yuǎn)都沒有變化,一直都始終如一,變化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悲觀的人總看見,陽光之后就是風(fēng)雨,溫暖之后就會有嚴(yán)寒。樂觀的人看見,風(fēng)雨之后就是陽光,嚴(yán)寒之后就是溫暖。真正修養(yǎng)好,境界高的人,是看不見風(fēng)雨和嚴(yán)寒的。他們的天空永遠(yuǎn)只有湛藍(lán),永遠(yuǎn)充滿陽光,一片晴朗。他們的人生只有溫暖和光明,因為他們的心里只有陽光,風(fēng)雨和寒冷并不存在于他們的詞典里。只有眼光淺,看不破,執(zhí)迷不悟的人才會在風(fēng)雨里彷徨,在寒冷里嘆息。當(dāng)我們穿透云層,上到天空最高處,還有風(fēng)雨嗎?當(dāng)我們自心就是太陽,我們還能感到什么寒冷?
陽光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陽光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你喜或不喜,陽光就在這里,不垢不凈。你贊或不贊,陽光就在這里,不增不減。你罵她也好,咒她也罷,她就是這樣默默地奉獻(xiàn)。你憎她也好,辱她也罷,她就這樣靜靜地給予。因為她奉獻(xiàn),從不記得失,我們只當(dāng)是習(xí)慣。因為她給予,從不管你要還是不要,我們只當(dāng)是自然。所以說,我們的父母就是雙親佛,就是如此。我們的父母對我們愛了一輩子,慈悲了一輩子,我們往往只當(dāng)是應(yīng)該的,自然而然的,也就習(xí)慣了,甚至有些麻木了。什么是慈悲?陽光就是。什么是佛?陽光就是。她總是不離不棄,無聲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陽光很簡單,就這么自然而然。不管你想不想她,她就這么來了。不管你惱不鬧她,就這么存在。你打開手,她就進(jìn)來。你握緊手,她就出去。佛也是如此。當(dāng)你敞開心扉,讓心靈與天地萬物合一,你就是佛。當(dāng)你緊閉心扉,心靈一片黑暗,你就是魔。幸福也如此。當(dāng)你心中充滿陽光,與陽光無二,你就是幸福的。當(dāng)你心中沒有陽光,與黑暗為伍,你就是不幸的。幸福其實很簡單,張開手。成佛其實很簡單,敞開胸。
世上本沒有美丑,美丑只在人的心里。世上本沒有是非,是非只在人的心里。世上也沒有善惡,善惡只因心而生。站在你的角度是惡,站在別人的角度也許是善。陽光是近乎大道的,她的境界比水要高。水有發(fā)怒的時候,而陽光沒有。她的境界比山要高,山有地震的時候,而陽光沒有。陽光就如佛光,無私無欲無我無心。陽光包容一切,普照一切,只要你肯要,她就給你。你不要,她仍然給你。她的心里沒有美丑,沒有是非,沒有善惡,她只有慈悲,只有給予,只有溫暖。陽光空無一物,而無所不有。陽光無所不容,而又心無一物。陽光就如佛光,普照一切,超度眾生。懂得了陽光,就讀懂了佛心。
陽光是溫暖的,和煦的,沒有排他性的。她不以一己之心來確定善惡,美丑,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她無色無味無形透明,灑向虛空,普照十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陽光不需要回報,也不需要贊美,任何的回報和贊美都是渺小的。同樣,任何的猜忌和貶低也是徒勞的。與陽光為敵,就是與自己為敵。與陽光過不去,其實就是自己害自己。我們?yōu)槭裁匆鲞@樣的傻子?
像陽光一樣的人,像陽光一樣的事,像陽光一樣的愛,像陽光一樣的慈悲,世界上遍地都是。一聲溫暖的問候,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句簡單的祝福,一回小小的幫助,一次善意的舉動,無不是我們生命的陽光。我們何不把它們收藏起來,讓它照耀我們的人生路,溫暖我們需要溫暖的內(nèi)心?心底的陽光多了,自己就是個太陽,還有什么風(fēng)雨大到能夠澆滅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