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勵志文章5篇,每個人都要逼著自己去成長
努力與刻苦可能不會取得成功,但不努力、不刻苦,一定不會成功。趁著自己還年輕,為了夢想放手去干吧。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勵志文章5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每個人都要逼著自己去成長
昨天和朋友柚子逛街,聊到她目前的一些困擾。
柚子是一個不大善于溝通的人。工作上,她很少主動和帶自己的法官溝通,每次都只是默默完成交代的任務(wù),再無交流;進修上,她去參加講座,她有問題想問,都已經(jīng)在腦海里組織好語言了,現(xiàn)場人也不多,她卻就是沒勇氣開口。
柚子的困擾,讓我想起一位前輩,張小姐。
張小姐是某公司的經(jīng)理,四十不到,財務(wù)自由,玩得一手好基金,房地產(chǎn)買到美帝去。在幾百人的劇場做分享,她談笑風生,從容自得,一副游刃有余的樣子。
她對我們說:“無論在何時何地,你都要想辦法讓別人記住你,而且最好永遠忘不掉你?!?/p>
我被這句話觸動到——當時,我一直在尋求提高存在感的辦法。盡管那時候我都不太敢舉手,卻還是強迫自己向她發(fā)問:“有一些人天生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該怎么辦呢?”
張小姐聞言,給我們講了她的故事。
其實,她也不是天生愛表現(xiàn)的人,性格比較內(nèi)向。在工作的前幾年,她不愛出風頭,一想到被眾人目光聚焦的感覺,心里就七上八下、緊張不已。她很少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存在感極低。
有一次,她和同行小柯因為業(yè)務(wù)上的關(guān)系結(jié)識了。
她和小柯提起:“其實,我們一年前就一起參加過一門培訓(xùn)。”
小柯一臉迷茫,努力回憶了一下,還是坦誠地表示不記得了。
張小姐心里有點失落。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工作兩三年來,一直在原地踏步,正是因為她從來不“逼”自己去當眾表現(xiàn)——你從不表達觀點,別人就不會知道你的看法;你從不發(fā)言提問,別人就會忽略你的存在。
沒有人會注意你,沒有人會贊揚你,沒有人會羨慕你——沒有人會注意到你。
你就這樣被忘了,即使已經(jīng)工作了兩三年,在大家眼里也不過只是個可有可無的透明人。
張小姐所在的企業(yè)是一家跨國公司,時常要開遠程會議。以前每次開會,她從不過多的發(fā)言。通常是總部代表講完后,問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其他七個國家的代表依次提問。最后總部問,中國人有沒有什么意見?
這時候,問題差不多都被其他人問完,張小姐只能說“沒有沒有”。
不甘心永遠這樣沉默下去,張小姐下定決心,逼自己改變。
她暗暗給自己定下任務(wù)——每次視頻會議,一定要搶在第一個提問,哪怕只是問“剛才講到的XXX能再解釋一下嗎”。
從一開始的頭皮發(fā)麻,到后來越來越自然流暢,張小姐漸漸喜歡上了積極表達的感覺。
起初,她很擔心自己的提問會沒水平、被別人笑話。但后來她發(fā)現(xiàn),如果逼著自己提問,就會下意識地更認真地去傾聽和思考,最后問出來的問題,往往是很有質(zhì)量的。
因為逼著自己去表達,她在同事的眼里,逐漸從“啊我想想,她人還不錯吧”的小透明,成長成了“很有想法”“很有見解”的業(yè)務(wù)骨干。
有時候,人要逼著自己去成長。
張小姐對年輕人的奉勸是:永遠選擇不安定的一方。對人生方向猶豫不決的話,就往變化激烈的一方走。逼著自己離開舒適區(qū),你才能快速成長。
說到該選擇什么樣的職業(yè),張小姐甚至開玩笑說:“千萬別選爸媽讓你選的工作?!?/p>
譬如,她就沒有聽爸媽的話,在當?shù)刂\一份鐵飯碗,做一成不變而毫無挑戰(zhàn)性的工作,而是選擇了進入競爭激烈的外企,逼著自己每天快速學(xué)習(xí)、邊學(xué)邊用,每天都在逼自己迎接挑戰(zhàn),每天都在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一天天成長起來。
某品牌亞太區(qū)總經(jīng)理董先生,也有著類似的心得。
董先生的人生轉(zhuǎn)折點,發(fā)生在34歲那一年。
在此之前,他只是龐大集團的一顆小小螺絲釘,薪水勉強能供給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孩子。
2000年時,公司想要外派總部員工開拓中東、非洲等空白市場。當時,候選人除了董先生外,還有幾個和他資歷相仿的同事。
包括董先生在內(nèi)的幾位候選人都猶豫著,外派雖然是升職加薪的跳板,可也意味著要背井離鄉(xiāng),在陌生的國度東奔西走,還時時頂著單槍匹馬開拓市場的巨大壓力。
其他幾個人最終選擇了放棄這個機會,而董先生決定逼自己一把,把自己推出舒適區(qū),踏上了外派之路。
當時,公司沒給他一兵一卒,他只身上任,一個人拿著行李就去了阿拉伯。
七年外派,他飛來飛去,以至于一早上醒來會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他在印度做行銷,辦roadshow,租了三臺卡車,讓使用者到卡車上體驗產(chǎn)品,如果覺得好就用卡車把他們載到附近店里去買。以這樣的方式,他親自跟著卡車,跑了印度整整八十一個城市。
這七年時間里,他幫公司打開了阿聯(lián)酋、伊朗、以色列、哈薩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市場。
外派回國,他成為了公司的亞太區(qū)總經(jīng)理,為人信服。
在貧窮落后的印度、在紙醉金迷的迪拜,在各種巨大的文化差異下,他經(jīng)歷過艱難,忍受過孤獨。也是有過退卻之心的,但他“逼迫”著自己堅持下去,繼續(xù)披荊斬棘、開疆辟土。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你有多優(yōu)秀;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能。
很多“優(yōu)秀”,就是這么逼出來的。逼自己不要懶惰、不能膽怯、不準退縮,逼自己從舒適圈里走出,讓自己在一場場硬戰(zhàn)中日趨成熟。
面對人生抉擇時,退一步,并不會海闊天空。你一次次退讓,其實是在拱手交出對生活的選擇權(quán)。你不逼迫自己,到了最后,就只能為生活所迫,被動地束手就擒。
我也問過自己:總是逼著自己,那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前段時間,我采訪了幾個瘦身成功的妹子。其中一位,三個月瘦了三十斤,骨骼肌從22.5kg上漲至24kg,胸部從C-CUP升到了D-CUP。
減肥的那三個月里,她逼著自己每天下班后,七點趕到健身房,拉伸到八點,有氧四十五分鐘,再拉伸到九點?;氐郊?,已經(jīng)是十點。有的時候要加班,她就約一大早七點的課。
公司發(fā)蛋糕,她把蛋糕分給所有人,自己不敢吃,眼巴巴地問同事好不好吃。
加班時叫外賣,同事們點了麥當勞,她就只敢點一份土豆泥,用水泡過后再吃。
她說:“我想試試看,這么多年來,我究竟能不能堅持下來一件事?!?/p>
逼自己堅持三個月,當然不容易啊。可是瘦下來以后,就可以穿腰身盡顯的好看裙子,就可以在自拍時不用拼命找角度,就可以不經(jīng)意曬曬鎖骨和人魚線……
——你現(xiàn)在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是為了將來能盡情地做想做的事。
現(xiàn)在的你,逼著自己去成長、去變成更好的樣子,把握人生的主動權(quán),將來才不會為形勢所迫,被驅(qū)使著艱難前行。我們逼迫著自己努力,是在為將來爭取隨時任性的權(quán)利。
有時候,人要逼著自己去成長——別偷懶、別膽怯、別退卻?!斑M”一步,才能看到海闊天空。
勵志文章2:除了單身,迷茫也是最好的升值期
昨天寂靜了很久的老同學(xué)微信群突然炸開了鍋,不是因為有人發(fā)了超大紅包,也不是誰又爆出準備結(jié)婚的消息,而是有人問,“現(xiàn)在迷茫了該怎么辦?”
消息發(fā)出后,幾乎連萬年潛水黨都出來說話。有人表示同樣處在迷茫期,對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不滿意,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有人說這些說迷茫的都是作死矯情,本來生活就是茍且,非要追求不存在的詩和遠方,能不迷茫么。
只有大林子說“迷茫,可以成為最好的升值期?!?/p>
畢業(yè)后的五年是拉開同學(xué)之間生活檔次的五年,有人活得風生水起,目標明確,步步穩(wěn)健得邁向人生巔峰;有人步履維艱,心懷遠方,卻身陷茍且,被現(xiàn)實的骨感硌得渾身是傷,只能愈加迷茫,甚至懷疑自己。
大林子從前做底層市場銷售,經(jīng)濟危機來臨的時候,她首當其沖第一批成為失業(yè)大軍中的一份子。“那時除了迷茫什么也沒有。沒有超強的專業(yè)技能,不是名校出身,工作實習(xí)經(jīng)歷平淡的三行就寫完,在這個需要核心競爭力的人才市場里,自己完全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位置?!?/p>
抱著厚厚一摞簡歷在招聘市場的縫隙里擠了三天,被各種高中低規(guī)模的公司拒絕了無數(shù)次,簡歷被扔在地上撿起來擦擦接著咨詢下一家。帶著滿身煙味、塵土味、汗味還有失望疲憊的艱辛味,大林子在出租屋里盯著水電交通開銷賬單呆坐了三天。之后,退了房子,換了手機號,跑到了我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小地方的民宿客棧做起了義工。
18個月后回來的大林子,依舊抱著簡歷在人才市場的人縫里擠來擠去。但除了找工作之外,她每天回家不再只是盯著電腦漫無目的的刷微博,看帖子,而是做起了手繪師,手繪明信片,用筆畫下了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民宿客棧的一年半里,我一邊打工一邊和老板穆哥學(xué)習(xí)手繪。以前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技術(shù)性強的不會,簡單的工作又看不上眼。在客棧做義工時,用空閑時間當過群眾演員,擺攤賣過紀念品,還和老板打理過微店,直到有一天穆哥看見我的手繪賬本,說我可以把繪畫的才能利用起來,成為第二職業(yè)。當時反正也無事可做,既然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就試試唄,潛心和他學(xué)了不少東西。”
現(xiàn)在大林子在一個小公司做著可有可無的基層銷售,但她的手繪明信片卻在網(wǎng)上得到很多人的關(guān)注,陸陸續(xù)續(xù)接到了預(yù)約作品的信息。
“回頭看自己最走投無路的18個月才知道,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的迷茫期,其實才是真正擺脫束縛,嘗試不同的生活與工作的時候。因為迷茫所以無所畏懼,因為一無所有所以能夠靜心從頭開始。只有自己有價值才能被人發(fā)現(xiàn)?!贝罅肿右琅f住在出租房,每天依然趕著早高峰地鐵,但她說話間卻帶著若有若無卻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信微笑。
迷茫有時是改變的先知,當我們第一次對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開始懷疑是,潛意識里便想要爭取改變。
劉同說“誰的青春不迷?!?,但青春之后依舊迷茫。生活一塵不變,迷茫,害怕從此波浪不驚,了此殘生;生活波瀾起伏,迷茫,擔憂一輩子忙碌奔波,永不停歇。
但迷茫的同時,大部分人害怕邁出第一步,瑣事的繁雜羈絆,未來的飄渺無影,都像是重重迷霧擋在我們面前,束縛著躍躍欲試的手腳。
我們不知道自己打破慣性后適合做什么,喜歡做什么時,為什么不用迷茫時想改變的心去嘗試一切我們目前可以做的事情。因為迷茫,因為不確定,才有機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可能,才會在其中找到屬于心之向往的微弱亮光。
大林子如果不是因為失業(yè),迷茫地不知所措,她也不會去做義工,不會認識穆哥,不會嘗試曾經(jīng)她自己都想不到的工作,也不會用手帳的方式記錄下來,更不會有今天的手繪師阿林。就如同單身可以讓人改變之前的生活模式一樣,迷茫同樣也是改變的開始。
迷茫除了帶來無助的空白期,也提供了靜心思考的充電時光。
以史鑒今,掛六國相印的張儀,在最初屢遭諸侯拒絕,狼狽回家被同鄉(xiāng)指指點點,被父母兄弟冷眼相向時,難道他沒有對自己失望,對未來迷茫過嗎;難道他不愿意像同輩一樣守著祖田,擁著嬌妻過一生安穩(wěn)日子嗎?然而,痛定思痛的張儀選擇了繼續(xù)潛心研習(xí)謀略之術(shù)。史書沒有記載苦讀期間他內(nèi)心的煎熬與迷茫,但我們換位思考,當自己升學(xué)失敗,求職無望時,能否放下急躁和絕望的心,反思自己繼續(xù)充電呢。
一個師姐在回校做經(jīng)驗分享交流時說,剛上研究生時是徹頭徹尾的迷茫。同齡人都開始上班賺錢,過著獨立自由的日子,自己卻還和家里要生活費繼續(xù)每天教室食堂宿舍的單調(diào)循環(huán)。還有許多人說研究生就業(yè)依舊緊俏,公司會因為產(chǎn)假而不愿意聘用,結(jié)婚對象還會為自己年紀不小而挑三揀四?!氨緛碛X得自己考研之后以為成為天之驕子,變成研究生之后才知道不過是人見人捏的水中餃子?!?/p>
“無論多迷茫,時間依舊一刻不停地在往前跑,與其天天顧影自憐,不如耐心干好手頭的事。在迷茫中讀書反而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沉穩(wěn)?!毖芯可娜曛校瑤熃阋恢笔菍P淖x書,做實驗寫報告的苦行僧。
忙碌起來就會忘記迷茫,楊絳說“想得太多是因為讀書太少?!蔽覀兇蟛糠秩嗣悦5臅r候就會胡思亂想,卻忘了迷茫的空白期是充電的最佳時候。在這個極度追求效率的時代,我們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后,沒有多少精力留給讀書。那為什么不趁著迷茫的空閑,好好為思想做一次洗禮。
師姐在三年的時間里發(fā)了核心期刊論文,申請了專利,還參加了拆書幫活動,寫了近30萬字的讀書筆記,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眾號。所有的努力都內(nèi)化為她的魅力,因為她專業(yè)能力和對文字的把控能力,畢業(yè)后順利面試進入了名企。
迷茫帶來孤獨的同時,我們換一種思路,這何嘗不是充電的好時光。每天發(fā)呆,刷劇過了一天只會愈加無助空虛,更加迷茫。那還不如把迷?;癁閮?nèi)在的動力,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學(xué)著烹飪,攝影,和驢友爬山,寫生,亦或是一個人看書,繪畫,可能剛開始會覺得依舊走不出迷茫,但時間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已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了迷茫。
單身讓我們學(xué)會了與自己獨自相處,迷茫教我們?nèi)绾慰咕芄陋殻c自己做朋友,把空虛的時間利用起來。別害怕單身,也別害怕迷茫。人生總有高潮與低谷,就如同皮球觸底反彈,暫時摔落低處是為更高的反彈積蓄能量。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將苦其心智。每一個對自己充滿期待的人,愿你把迷茫的時候化為升值的空間。
勵志文章3:錢是奔跑路上的發(fā)動機,理想是奔跑路上的翅膀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我的好朋友們雖然性格各不同,幾乎都有同一個特征,她們既張揚又難搞,放在公司里,一定都是評價兩極分化很嚴重的人。她們既愛花錢,也會賺錢,誰也不能阻擋她們的買買買之路,放在同學(xué)里,絕不是老好人類型的。
可我就是能全部搞定她們,而且她們還非常愛我。想了想,大概是因為:我就是傳說中自帶雞血的人。
1
比如我的朋友A,她喜歡錢帶來的安全感。所以,她很努力花錢,也很會努力賺錢,同時還不時給我們分享(推銷)她最近新買的東西。她加班的時候從來沒有怨言,對社會也很少有抱怨,因為她沒空。
很多人以為像她這樣的人,也許是家境不夠好,或者是天生對物質(zhì)要求比較高。但我知道,她兩種都不是。
A曾經(jīng)是一個極節(jié)儉的姑娘,從來不關(guān)注時尚,第一次見她就是T恤牛仔褲球鞋。她的人生目標就是攢錢,然后看著存折上的數(shù)字緩緩增長。
她說,她變成現(xiàn)在這樣都是拜我所賜。她說要買房,我說好啊,選好了趕緊就買吧。付完首付,說沒錢買衣服了,我說卡號給我,我借你一點,房奴更要穿得貌美如花。終于壓力小一點了,她說要買車,我說,快買吧,你的人生特別需要一輛車!
她說,她的人生驗證了一句話:會花錢,才會賺錢。而我見證了她如何成功變身勵志姐,一個沒有大學(xué)本科學(xué)歷的姑娘,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三年內(nèi)在深圳買車買房。
為什么我要鼓勵她花錢,因為熱愛攢錢讓她變成一個對生活很敷衍的人,能省則省,面膜不貼,連洗面奶都懶得用,自詡自己天生麗質(zhì)。但我知道,她的內(nèi)心,是一個有極強小宇宙能量的人。
對她這樣的姑娘,我覺得治療她的秘方,就是鼓勵她買買買。因為談情懷,對她來說是畫大餅。所以我對她的改造,就是從逛街開始的。
與其說,我在鼓勵她花錢,不如說,我在幫她不停給自己尋找努力的理由。
每一個花錢的理由,其實都是一個賺錢的動力。
每一次調(diào)升花錢的level,其實都是在提升自己努力的目標。
2
一次,她和我聊天。她好奇地問我:像你這樣不那么愛賺錢,居然每天也雞血滿滿,你努力奮斗的動機是什么?
我說,一開始,動機來自于我想證明自己。后來是因為,這一生,我真心想對這個世界做點什么,我愛這個世界。她說:滾,你明明比我花得更多!
她說的沒錯。我們之間的差別只是在于,比起大房子、豪車,我更喜歡花錢去旅行,去上課,去和朋友見面。比起奢侈品,我更喜歡買有設(shè)計感的品牌,我更喜歡帶家人吃一頓大餐。我喜歡花錢來豐富人生的體驗,并不想花錢來彰顯自己多么有錢。
現(xiàn)實中我也有很多歸隱田園的朋友,搬到她們喜歡的城市生活,在城市郊區(qū)開一間小小的民宿,或者開一個小小咖啡館。但是,她們在那之前,都是拼命努力過、拼命奔跑過的人。
她們已積累好了足夠的人脈、足夠的經(jīng)驗,以及足夠篤定的心態(tài),到了一定時候,毅然決定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這種放下,是因為理想造就根植于他們心中,從沒有真正離開過他們。
不入世,不足以談出世。
錢是奔跑路上的發(fā)動機,理想?yún)s是奔跑路上的翅膀。
我理解所有為錢努力的人,但我更欣賞心懷理想去努力的人。
3
人總是要圖什么,才能突破懶、突破舒適的。
每個人決心努力賺錢的理由都不同,有的人圖的是家人安穩(wěn),有的人圖的是不再恐慌未來,有的人圖的是匹配更好的愛情,有的人圖的是比前男友活得更好,有的人圖的是證明自己。這都是動機。
沒有動機的人,沒有愛好的人,往往就會隨波逐流,變成一個無用的人。因為她們不知道這一生,懶或者不懶,舒適或者不舒適,會有什么大不同。
昨天看到一位讀者的留言,心中甚是感動——你覺得他很辛苦,可對他而言,那或許是一種享受。
前幾天我爸跟我說:當初,如果你回去做一份安穩(wěn)的職業(yè),哪用像現(xiàn)在辛苦。對,我也是到了二十幾歲,才發(fā)現(xiàn),一直嚴格要求我的父母,其實對我并沒有很高的期望。
所以,我早早就知道——我并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而活,我是在為我自己努力,這一切的辛苦,我早已習(xí)慣,甚至我不能想象,不努力應(yīng)該怎么活。
說到底,女人和女人之間,命運的走向,真的不來自于智商或者情商,而是來自于內(nèi)心深處,是否真的愛上了那個努力的自己。
你要問我,為什么你總覺得努力的動力不夠。
我給你的回答是——因為你努力的動機,就是什么時候不用努力就好。因為你努力的動機,是趕快休息。一個人在20歲就已經(jīng)開始想什么時候可以不努力、什么時候能休息,人生必然是會被荒廢的。
所以,問問自己,每天叫醒你的是什么?
每天叫醒我的,真的是理想。
勵志文章4:是那些微小的改變,讓我們越來越好
她胖了,向我抱怨工作特別忙,屬于壓力胖,辦了一張健身卡。下次見面,問她去健身了嗎,她說沒有,還是忙。等賺夠了錢,就去少有人住的海島,過閑云野鶴的生活,每天做兩個小時瑜珈。
這個宏大的目標支撐她,過現(xiàn)在這種毫無品質(zhì)的生活。晚起晚睡、每天宵夜、體重失控、焦慮不安,她的朋友圈里時常發(fā)在海邊練瑜珈女子的照片,說這就是她的未來。
有一個可以努力的未來,當然很好,然而據(jù)我觀察,她現(xiàn)在明明也可以過得更好。我們常常迷戀重大的改變:等我有錢就好了,等我換工作就好了,等我換個城市就好了,等我結(jié)婚就好了,等我辭職就好了……那些重大的改變像小時候作文本上的遠大理想,似乎實現(xiàn)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且不說重大改變是否能夠到來,即使最終到來,是不是就一定如我們想象那樣美好?
在我換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也有過這種大改變拯救人生的想法。之前在做一份輕松、無趣、收入低的工作,覺得自己因為賺錢不多,所以是個Loser。新工作談定那天,我坐在朋友的車上,意氣風發(fā)地告訴他,我的薪水將翻五倍,我可以去租一間有朝南陽臺的房子,在上面種滿花草;我要辦一張健身卡,練出腹肌;我還要去海邊,在可以看海的房子里度假。然后,我真的租了陽臺朝南的房子,卻根本沒時間種花草;辦了健身卡,總以要加班為名拖延;度假的時候,住在看海的房子里趕稿子。然后我說,干脆別折騰了,存夠錢,我就辭職,爭取40歲退休。于是我退了朝南陽臺的房子,轉(zhuǎn)讓了健身卡,出門度假住快捷酒店,為提前退休拼命存錢。
兩年后,我買了房子,成了房奴,提前退休的夢破滅了。并且隨著30歲的到來,我開始對年齡產(chǎn)生焦慮感,害怕被社會拋棄,不再羨慕提前退休,反而羨慕那些70歲還在工作崗位的人。
這次狗血的經(jīng)歷之后,我拒絕再回答“5年后,你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這樣的問題。改變是從當下開始的,如果當下沒有改變,5年后也不會變得更好。我們經(jīng)常會有一個誤區(qū),即大的改變才能拯救人生,其實不對。許多時候,是那些微小的改變,讓我們越來越好。
一個單身女友住進了自己買的新房。當初買房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說等到交房時,一定要嫁出去。但有人可以把嫁出去當成工作計劃完成,有人就是不行,她屬于后者。所以,她變成了一個住在嶄新江景房里的單身者。屋里雜亂不堪,家里冷鍋冷灶,午夜時分還拉著朋友一起喝酒,不愿意回家。
我們?nèi)ゼ揖佑闷返?,她非常喜歡一套床上用品,價格小貴,糾結(jié)半天,說算了,等有男朋友再說。“正因為沒有男朋友,才更應(yīng)該對自己好。你要不舍得,我買了送你?!蔽夜室饧に?。她心一橫,買了。第二天把床鋪整齊,拍照發(fā)朋友圈,說為了對得起這套價值不菲的床品,以后要每天疊被子。
后來,她又養(yǎng)了一只加菲貓,下班就急急忙忙往家趕,以前覺得只有結(jié)婚才可以改變的事,竟然被一只小貓給改變了。朋友圈里各種曬貓照,配圖是這樣的文風:看到它那么從容淡定,我都不好意思抱怨生活。
原來,不是非要結(jié)婚才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家庭責任感。
人一旦從微小的改變里嘗到甜頭,就會明白,人生是由一分鐘、一小時、一天累積而成的。所謂為自己負責,是為自己的每一分鐘負責。
當你對當下不滿意,不要想著三年后會好、五年后會好、結(jié)婚后會好、孩子長大后會好,而是如何從下一分鐘開始改善。不是完美的才叫幸福,也不是財務(wù)自由以后才有品質(zhì)生活,快樂是我們向歲月討來的,品質(zhì)生活是我們與時間打架的結(jié)果。
或許這樣努力過生活,離你心目中那個終極的、一切問題都被解決的理想生活有差距,可是真要澆一盆冷水給你,一切問題都被解決的不叫生活,叫終點。
生活的本質(zhì)就是無數(shù)問題的累加,解決了一個,另外一個又會浮出水面。危機是永恒的,平靜是暫時的。當你因為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提前一個小時下班;當你吃到了自己種的又小又甜的草莓;當你穿上了十年前想要的連衣裙,你離理想的生活已經(jīng)近了一步又一步。
所以,不要問什么時候才能改變,什么時候才可以快樂,通往理想生活的路是從腳下開始的。
今早收到一位朋友的明信片,名為:是日天氣。
他從2013年開始,嘗試堅持拍攝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天空。2013年半途而廢,2014年也是如此,2015年終于完成,于是把照片合輯,自費出了十二張一套的明信片。
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本職工作卻是做水利工程,很忙,未婚,為錢著急,也為前途著急。然而,當他談起這套明信片,眼睛閃閃發(fā)光,我知道他從中嘗到了成就感,這件看上去無意義的事情讓他非??鞓?。
我們需要遠大的目標激勵前行,更需要在每一天的改變中,明白自己對于生活可以有所作為。
在生活的激流中,你不是順流而下、滿懷無奈,而是一個掌控者,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時間。那些微小的分分秒秒,因為你的掌控,而變成你的時間、你的生活。它們寫著你的名字,因此獨一無二,因此銀光閃閃。
勵志文章5:我就要野心勃勃的心安理得
“拜托拜托告訴我到底該怎么做?!我想奮斗的時候看到有人說安逸是福,不該有太多野心。我想安穩(wěn)的時候有人說不奮斗的年輕人都是傻X,我到底該怎么辦?”
我接到這通電話的時候有點懵逼,因為我清楚的記得檸檬前些天貌似才告訴我說她決定要去北京闖蕩了,說自己其實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我還祝她成功來著。
我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該怎么安撫她的情緒,只好靜靜聽她帶著哭腔的傾訴,長途電話持續(xù)了半個多小時,我才明白她的癥結(jié)所在。
這姑娘來到北京后在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初創(chuàng)公司工作,工資待遇不錯,就是人少,又遇上爭取下一輪融資的攻堅階段,不得不一個人當兩個人使。同事們整天累得怨聲載道,但她卻在這樣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里如魚得水。
用她的話來說:“我覺著我特別喜歡這樣充實的感覺,而且我還想要變得更牛逼?!彼谶@樣的工作里找到了久違的快感,想要學(xué)習(xí)更多的東西好完成更多的工作。
可正是她這種活力滿滿的工作狀態(tài),卻給其他同事留下了“這個姑娘侵略性很強,很有野心”的不太好的看法。
起初她醉心工作還沒有察覺到周圍的氣氛越來越緊張,直到有一天她的某位同事說要請假,兩天的工作量沒法完成,她被上司安排去幫忙的時候,早就繃緊的那根弦嗡的斷了——請假的這位同事突然很生氣地說不用幫忙,她不請假了。
姑娘雖然感覺莫名其妙,但也沒多說什么。后來午休的時候,她進洗手間方便,卻無意中聽到這位同事正和另外幾個同事討論她,都是些不太好的評價。
最戳她心的,是有位同事說“別看她年紀輕輕的,野心大的不得了咧!恨不得我們都死了她好一個人全占嘍!也不怕把自己撐死!”
她有些委屈地帶著哭腔給我發(fā)語音:“我什么也沒干啊!我平時都盡力和她們好好相處的…為什么就被說有野心…”
我聽見女生哭就頭皮發(fā)麻,于是趕緊岔開話題回了句:“可是你為什么會因為被說有野心覺著不舒服呢?”
她好像有點不明白,問我什么意思。
好吧,我的意思是:
為什么你不能心安理得的野心勃勃呢?
為什么有野心會變成一個帶著嘲諷味兒的詞?
為什么年輕人有點野心就會被笑話不掂斤量沒大沒小?
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把生活過成日復(fù)一日的庸常反而引以為傲?
究其根本,因為我們是聽著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人啊。
從小就有大人告訴我們“不要爭,不要搶”,懂得謙讓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因為我們講求“非淡泊無以明志”的境界,只有不談名利的人才稱得上高雅之士。我們認為資本的到來伴隨著昭彰的惡意,我們認為物質(zhì)的成功是血淋淋的,我們生怕表現(xiàn)出欲望,于是我們都緘默,卻在有人表達欲望的時候默默痛恨的嫉妒著。
我們對野心避之不及,卻又生怕別人得到。
有野心真的是一件可恥的事嗎?
我想不是的。
前些日子關(guān)于“大城市好還是小城市好”的討論十分熱絡(luò),大致是關(guān)于為什么年輕人更喜歡北上廣而不是回家鄉(xiāng)的問題。
我想了想,覺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對年輕人吸引點之一就在于它更包容,更能容納多元的價值觀,因為大都市的廣博,它允許年輕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它存的下夢想,也容得下野心。
野心其實并不可怕,只是表示我們期望達到更高的標準,完成更高的挑戰(zhàn)而已,它甚至都不特殊。
換句話說,野心是培育夢想最肥沃的土壤,如果一直呆在舒適安全的地方,想要擁有實現(xiàn)夢想的實力不異于癡人說夢,夢想最后也只是空想。
Facebook的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世界知名的年少有為。他的FB主頁上Favoritequotation一欄里寫的著這樣一句話:"Fortunefavorsthebold.",中文翻譯是“財富總是眷顧勇者”,這句話出自古羅馬史詩Aeneid,講的是野心勃勃的特洛伊勇士埃涅阿斯開疆拓土,建立帝國的故事。你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野心都是成功者的前提。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我只是喜歡安逸,難道就該死嗎?》,講了我一位朋友的故事。
于是有很多讀者朋友來問我,一陣安逸一陣奮斗你到底是想說什么。
我只是想說,你做你的選擇,并為你的選擇負責就好。我不認同你年紀輕輕選擇安穩(wěn),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
況且想要把生活過得更好也是一種野心不是嗎?
“我就特別看不起你們這幫年輕人,二三十歲就叨逼叨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你們配么?我上山下鄉(xiāng),知青當過,饑荒捱過,這你們沒辦法經(jīng)歷。但我今兒平安喜樂,沒事兒打幾圈牌,早睡早起,你以為憑空得來的心靜自然涼?老和尚說終歸要見山是山,但是你們經(jīng)歷見山不是山了嗎?不趁著年輕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為出世,以為自己活佛涅盤來的?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你們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一條不敢見世面的土狗!”
張嘉佳借大媽的口說辛辣的建議,我借這姑娘的問題祝你們野心勃勃,心安理得。
我對這世界一直心懷赤誠,感恩賜予我見識世界的眼睛,我好奇每一次相遇和別離,好奇高山大澤的秘密,好奇看不完的日出輪回,好奇茶與咖啡,酒與酒杯,好奇大海星辰,好奇故事與聲音。
我貪心的想看遍世界上所有的美景,經(jīng)歷生命里所有的良辰。
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幾萬日,世界廣袤,未來還長,一生拼了命的奔跑都無法丈量,我們?yōu)槭裁床荒芤靶牟乩碇睔鈮?
你要有野心,有夢想,然后光芒萬丈。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