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啟示的勵志文章

華藝221147 分享 時間:

  人生當自強,人的一生,總會遇見挫折磨難,但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走過了,便是一種收獲,便會讓自己成長起來。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人生啟示的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

  十年后,我終于接受了“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俗到家的道理。

  還記得第一次在課堂上聽數(shù)學老師講到這里,正在埋頭看小說的我,忍不住心底那絲小叛逆,低頭悄悄和同桌說:“不對!他說的不對?!币粡埌准堉?,躍然著無數(shù)種可能,兩點之間除了平淡乏味的直線,總還有更多新奇冒險的捷徑,有待探索。何況,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地方、奇妙的選項、別處的月光,我們?yōu)槭裁捶且姥黄5姆较颍プ分鹉切┛雌饋聿畈欢嗄拥某崩?

  我不想過那樣的生活,不想日復一日,更不想在所謂的兩點之間遺失個性。比起抵達終點,我更想徹底享受過程。所以在青春期最寶貴的時間里,我花費大量時間去讀散書,交朋友,四處晃悠,在各種愛好里尋找安慰感。我學過跳舞,但只是驚鴻皮毛,用來回憶說笑。我學過畫畫,但總計沒超過三個月,最終畫出的懶羊羊常被人誤以為是灰太狼。我嘗試在每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里播種自己的心愿,可僅僅只是播種而已,之后的澆水、施肥、修剪都被我很快拋諸腦后,再不惦記。

  上大學那年,我開始在雜志上寫稿,當時和同在作者QQ群里的朋友L關系甚密。我們聊起夢想,談起對未來的規(guī)劃,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竟然連最近五年的人生目標都已注明:去美國做交換生、每兩年出一本書、在28歲之前爭取拿下屬于自己的電影版權。

  “你呢?”

  “我……我還不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p>

  認知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現(xiàn)象,叫做“證實性偏見,即過于關注支持自己決策的信息,從而盲目認為,其他任何與之相悖的觀點都是不可取的。對我來說,“堅持”及“專心致志”這兩個詞就是那戴著虛偽面具的悖論。對于生活,我向來都是這種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沒有太大企圖心,懶惰、拖延,朝三暮四開頭,亂七八糟結尾,這些是常有的事。雖然偶爾會覺得這樣做效率低進步慢,但轉(zhuǎn)眼想想,即使慢悠悠走曲線也能收獲其他空間里不同的美好風景,也就允許自己任性放肆了。

  L恰恰和我截然相反。在她的世界里,沒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松散,沒有覺得艱難就輕易放棄的退縮,她對自己很嚴苛,下定決心要實現(xiàn)的目標,即便路途波折也要想辦法達成。我認識她的那年,她在臺灣讀大學,中文系,平日里結課后還會到附近的咖啡館里做義工,一邊端著盤子聽客人眉飛色舞侃大山,一面耐心記下那些橋段,等夜里回去再加工成有血有肉的短篇故事。好多次,在她的文字里,我都能感受到那些來自不同靈魂幻化出的情愫蝴蝶,撲通撲通,就飛進了人心里。

  除卻寒暑假,她大概堅持了八個月,文筆和腦洞在那段時間里迅速拔高一個層次,由內(nèi)而外生長的新鮮感,令她自己都覺得驚喜。

  胡適說,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他什么意義,他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2012年12月31日,她給我留言,過了今天,她就要開始新生活了。我才得知,原來在我渾渾噩噩窩在宿舍里看韓劇、刷淘寶的間隙,L一心撲在雅思復習上,最終以7.0的成績被學校保送去美國做交換生。如今想來,如果2012真有世界末日,那我們的結局也不能同日而語,想必她會在欣喜中安然迎接輪回,而我卻要因為充滿遺憾、不甘,和對那些未曾達到的夢想喊冤叫屈而黯然飄蕩于人世。

  L去美國之后,我們的聯(lián)系就很少了。她在繼續(xù)忙著學習,我在繼續(xù)忙著刷劇。我們的日常慢慢只能通過微博或朋友圈的形式來關心對方,彼此之間唯一的共通點,只剩下寫字。不同的是,她日日都會在晚上休息前伏案首寫,無論字數(shù)多少,就算是以練筆為目的,她也會泡杯熱茶坐在那里任憑手指在鍵盤上翩然起舞。而我呢,每日泡在零食堆里,面對著空白的word瞬間退回到小學生做作業(yè)的拖延心理,恨不得蒙頭睡下,有個神奇的哆啦A夢會幫我把腦中所想,直接以最華美的篇章鋪陳在電腦上。

  盡管如此,我還是不斷以轉(zhuǎn)移視線來安慰自己,瞧,你也不是沒有努力呦。我去學化妝,在大家有模有樣跟著老師給對方描眉的時候,我在一旁偷吃桌上的馬卡龍。我去學播音,跟著舍友跑到教學樓下練習發(fā)聲,早起了幾天便發(fā)誓再也不背那討厭的繞口令了。我去學攝影,背著相機終于找到片風景優(yōu)美雜人又少的地方,卻開始抱怨相機太重,壓得我脖子酸痛。周而復始,惡性循環(huán),從15歲到20歲中間,我像一個從來都沒有長大過的小孩,總是心血來潮,總是很快厭倦。

  不日前凌晨,L突然在微信上和我說,她的長篇小說終于要搬上大熒幕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很多年前,一個表情倔強的女孩坐在咖啡廳里,看著窗外人來人往,手指忽上忽下,敲出了關于未來的所有藍圖。

  我是真的替她開心。有句廣告文案說得很妙,人生的每一種不甘,都將成為回甘。我非常慶幸在這后青春時代里,身邊有這樣一個朋友用親身經(jīng)歷證明,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真實含義,可能并不是年少時我所理解的固守死板,也不是老師們口中斬釘截鐵通往目的地的唯一方式,而是指出潛伏在時間里的最佳捷徑——堅持。

  不怕你愛好豐富,就怕你總在挖坑,又填不滿。不怕你經(jīng)歷波折,就怕你總走彎路,忘記初心。不怕你遲鈍不悟,就怕你總在說你曲線救國,最后,“國”也滅了,心也亡了。

  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都在尋找所謂的逆襲寶典。其實,治愈迷茫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堅持走下去,直到觸開和自己靈魂相契的那扇門。

  勵志文章2:做大事就是要沖動

  周末遇到過去的同事,說起最近武漢的房價。

  “你買第一套房的時候,不到八百塊錢一個平方吧?翻十倍不止,財商真高?!迸笥颜f。

  財商這事兒跟我真沒有半毛錢關系,我清晰記得當時買房的情形。

  當年我供職的單位是家大企業(yè),雖然取消福利分房,大家還是有福利房可住。每個年輕人結婚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窩。但那窩是什么樣的呢?上世紀60年代的紅磚樓筒子樓,家家戶戶把煤氣爐安在走廊上,衛(wèi)生間也是公用的。

  這樣的房子是起步,隨著工作年限、級別的上升,住房條件會慢慢改善,最終,住進兩居室,三居室。不過熬到那時候的,都是中年人了。

  有個同事比我早畢業(yè)幾年,剛生了孩子,在十幾平方米的空間里,擠著他們一家三口,還有來照顧孩子的丈母娘。我去的時候,丈母娘正坐在沙發(fā)上準備洗腳,燈光昏暗,我進去一腳踹翻了她的洗腳盆,水灑的滿地都是。

  那一刻,我心里有個聲音喊,這不是我的生活,我不要。

  買房的時候,很多人勸我。住上單位的兩居室只是時間問題,花這個冤枉錢,多傻啊。

  我沒有什么道理能說服他們,只有一個信念:絕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出生在沒有廚房廁所的房子里。

  當天看房就下了定金,房子唯一的優(yōu)點是離單位近。

  后來房價上漲,人人都當房奴的時候,每個人都說我聰明,有眼光,我倒覺得,我可能比他們傻一些。

  一個理由就可以支撐我做一個重大的選擇。而很多人,喜歡左右權衡,喜歡萬無一失,考慮再三,還是會放棄。因為世界上哪有什么萬無一失,怕失敗的人永遠得不到成功。

  我還在著名的雜志社工作過,兩年就辭職了。那間雜志社因為待遇好,很多人做十年二十年,盡管每天都在抱怨,還是不愿意走。

  導致我辭職的也是一件很小的事。

  與老總在北京出差,我陪她去買護膚品,她買了兩套,發(fā)票開的是她家先生的單位。導購小姐按規(guī)矩給了她一些試用裝,她卻軟磨硬泡想多要一些。

  “你看,這小姑娘幫我拎東西,總得給人家一套試用裝吧。”她指著我說。

  那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尷尬時刻。

  導購只好又給了她一些,嘴角帶笑,眼睛里卻藏不住鄙夷。她伸出手指頭,從里面挑出最小的一盒,遞給我。我連忙扔回她的手提袋。

  那一刻,我就決定,絕不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無論她的業(yè)務能力多強,辦的雜志多么暢銷。

  朋友覺得我太沖動了,實在不行可以換個部門啊。

  那位老總在這間雜志社做了15年,從接熱線電話的編輯做到高管,我相信這樣一個人的身上所體現(xiàn)的就是這間公司的氣質(zhì)。

  如今雜志社江河日下,跟我同期入職的同事,夸我當初有遠見,如今他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其實并不是我預見了雜志社的今天,而是我更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我爸經(jīng)常指責我,你是公主病,別人都能忍,你就不能忍。

  可是,我憑什么要忍。

  雖然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我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我不要委曲求全,整日抱怨,我不要看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努力上進,卻過著不快樂的生活,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

  有些人覺得人生的重大的選擇,應該有浩大的理由,我卻覺得,越是重大的選擇,理由越是簡單直接粗暴。

  要不要過這樣的生活,每個人心里原本都有答案,是理性的分析,慢慢磨損了那個正確的答案,使我們變得與大多數(shù)人一樣,為了生活而忍耐,為了生存而低頭,其實你不忍耐也死不了,抬起頭也可以活得好。

  一個女生,覺得男朋友不適合她,在一起不快樂,本來應該轉(zhuǎn)身就走,她卻開始理智分析,一分析問題就來了——單身女生這么多,離開他萬一找不到別人怎么辦;據(jù)說中國90%的婚姻都是湊合的,我與其再找個人湊合,不如跟他湊合……

  人腦中有一個區(qū)域是專門負責“解釋”的,所謂理智的分析,其實就是為自己的軟弱找借口。

  我一直是個大事沖動的人。一切讓我覺得沮喪、沒有尊嚴、突破底線的事,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逃離。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候,會問一個問題:你不想要這種生活,但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抱歉,我答不出來。

  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是特別難回答的一個問題。無論你描畫出什么樣的未來,旁人幾個反問就可以輕意滅了你的熱情,于是你被扣上幼稚、不成熟、異想天開的帽子。

  其實我干嘛要知道未來是不是比現(xiàn)在好,如果當下的生活是一種忍耐,我要解決的就是不再忍受,而不是一定要知道明天會更好。

  未來更好還是更糟,誰說了都不算,只有去實現(xiàn)才知道。

  不要相信現(xiàn)在不開心,忍到最后就會開心。忍到最后只會心死,不再介意什么叫開心,什么叫夢想,什么叫熱血。

  有一句西諺是,小的選擇靠經(jīng)驗,大的決定靠感覺。

  小事尊重自己的理智。買哪件衣服、去哪里吃飯、看什么樣的書,研究時裝雜志、上大眾點評、看豆瓣評分,做足功課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選擇失誤。

  大事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為不喜歡的事情而含辛茹苦,為不喜歡的人而強顏歡笑。這樣的經(jīng)歷,出現(xiàn)在我們18歲以前,是磨練意志,18歲以后就是茍且偷生。

  我們要在生活中盡最大可能保存的,不是一張飯票,一段關系,一種穩(wěn)定,而是自己的熱愛、熱血、激情與尊嚴。

  有人喜歡批評別人:你太沖動了。

  勵志文章3:要怎樣努力,才能讓夢想落地?

  當代的馬云大師曾經(jīng)說過這么一句話“夢想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這句話鼓舞了多少人燃起了胸口的夢想,當我們摩拳擦掌積極投身事業(yè)大干一場的時候,沒想到巨大的困頓卻如影隨形。

  這個困頓就是: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可為何不見任何效果呢?

  一、方向不對,越努力越迷茫

  近年來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前來學會計的學員人數(shù)與日俱增,然而我不得不說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學會計。

  有句俗話說得好,“不要在兔子身上擠奶”。

  這句話可以引申出各種詮釋,在夢想的層面上,我覺得可以套用這個格式換個說法,那就是“不要指望在別人理想的土壤中結出自己的果實?!?/p>

  記得去年夏天的時候,班里來了位穿著夸張的女孩兒,我下課的時候走過去和她聊了會兒,原來她自己報考的是室內(nèi)設計專業(yè),但她的父母很強勢,覺得設計不靠譜,并且聽說設計師有時為了趕工加班加點是常事兒,所以他們覺得女孩子家的不要活的那么累,還是換一個穩(wěn)妥的工作比較好。

  想來想去,家里人覺得還是會計好,所以給她做主報了這邊的培訓班學習。

  通過聊天,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事實,這個女孩現(xiàn)階段根本不適合學會計。因為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這份理想更像是她父母的理想,并不是她主動選擇的方向。

  如此前提下的努力,又怎么會有理想的結果呢?

  我后來建議這個女孩回去和父母開誠布公好好談一次,把自己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內(nèi)心的想法告訴他們,否則如果繼續(xù)這樣表演下去,耽誤的可是自己大好的青春年華啊。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方向不對,永遠追逐不到你想要的,便會迷茫。”

  二、警惕無效的努力

  1、不要沉溺于給你帶來虛榮的事情里。

  上學那會兒我們班里有一個同學寫字特別好看,在我們看來如苦役一般的抄寫在他看來不僅不苦,反而還是一種享受。

  這還不算,他竟然喜歡上了抄書的感覺,每次抄完書之后都會把本子交給老師,老師自然對他夸獎有加,并號召我們?nèi)嗤瑢W向他學習。

  然而就是這位字寫得特別好看的同學,后來成績卻嚴重下滑。

  時隔多年我們才想明白,他寫字好看這件事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滿足感,而由于他太容易沉浸在這種滿足感里面了,所以也就漸漸忘記了自己為什么依靠抄書這件事情。

  可能他剛開始抄書是為了加強記憶,但很顯然,加強記憶未必非要采用抄書的手段,背書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另外從時間來看,抄書占用了他大量的時間,所以自然就沒有多少時間用來復習做題,成績自然就會下滑。

  對于這種努力,我的觀點是以結果為導向。

  如果你立志成為書法家,那就專心練字;但如果想提高成績,倒是可以把抄書放一放。

  2、不要低估成功之前的艱苦卓絕的積累與努力,更不要貪圖捷徑。

  有很多人問我,如何用最短的時間成為財務高手?

  其實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一個理論,叫做“一萬小時理論”。也就是說,想成為一個領域的行家能手,至少要經(jīng)過一萬小時專注不懈的努力。

  如果你每天在這件事情上堅持四個小時,那就意味著要2500天,差不多要七年左右的時間。

  而如果這七年之間你并沒有持續(xù)努力,而是經(jīng)常給自己放大假,一放就是個把月那么長,那么你可以重新計算下,到底要多少年才能達到你期望的高度?

  我們總喜歡羨慕別人,但不要忘記了,別人今天看似毫不費力取得的成績,背后無一例外地都是經(jīng)過了艱苦卓絕持續(xù)多年的努力。他們之所以不渲染不鼓吹,是因為在他們那里,這種努力是一種生活常態(tài),他們將這份堅持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像每天吃飯穿衣那樣自然。

  3、不要在一些小事中過于追求完美,要學會適當放下。

  比如在公眾號初期,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花式排版,也用過不少微信編輯器,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種事情太耗費精力了,因為我是原創(chuàng)公眾號,保證文章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才是我的重點,所以后來我漸漸放下了對排版方面近似苛刻的要求。

  如今我找到了一個助手,業(yè)余時間幫我排版、發(fā)布文章以及回答簡單的問題,而我主要的精力則放在寫文章、回答讀者分答提問、職業(yè)咨詢以及有價值的互動上。

  記得圈里的朋友小米說過這樣一句話,大致意思是“那些你不肯舍棄的能力,終有一天將成為你的負累?!?/p>

  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須要學會站在一個更高的格局上俯視它,必要的時候找人一起合作,而不是將自己深陷其中,貪圖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這樣反而會阻礙你的成長。

  4、打造自己的稀缺性,不要試圖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名“全能手”。

  還記得我剛開始寫公眾號沒多久的時候,出現(xiàn)過幾篇傳播率不錯的文章,接著就有各種編輯找到我,和我談出書的事情。

  一開始我興奮異常,按照對方要求寫稿發(fā)文給他們審閱,然后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和他們談條件,然而問題在于,我并不是全職作者,我還有自己的工作,業(yè)余時間還要寫作,另外我對于出書這件事情完全茫然,到底談怎樣的條件等等一無所知,如果從頭學起,將耗費我大量的時間。

  我想了想,我的長處不在談判上,所以我需要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機緣巧合之下,我認識了如今的經(jīng)紀人。

  當時也有一些朋友說我傻,有了經(jīng)紀人之后,利潤是要和對方分的。

  但我認為,正是因為對方分錢,所以對方才可能把我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去費心去把關。另外這位經(jīng)紀人確實很負責任,我的第一本書從選題到找出版社到后來的目錄他都費了不少力,平時有任何問題給他留言基本上可以做到“秒回”,一路給了我很多幫助。

  有位大師曾經(jīng)說過:“最糟糕的就是把根本不重要的事情做的非常好。”

  我們必須學會聰明地努力,這樣才能早日取得美好的收獲。

  勵志文章4:請尊重一個窮人的努力

  1.

  前些日子,我開車路過十字路口,一個男子背著包,一輛車一輛車地插著小卡片。日頭曬得他整個人的皮膚都開始發(fā)黑,他小心翼翼地東張西望,動作快而麻利。

  男子和我差不多年紀,他分的卡片內(nèi)容是代開發(fā)票。我搖下車窗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是我從前的一個同學。

  他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說,好久不見。

  他低著頭:是。我先忙了。他背著挎包,又一輛車一輛車地去放卡片。

  他顯然已經(jīng)不是當年的他了。年少時,他總是喜歡扯我的辮子,藏我的橡皮,在教室背后露著頭笑,我那個時候真的很討厭他。但現(xiàn)在不了,歲月把他的可愛掩藏,我開始懷念十多歲的那個小子。

  紅燈很快過去。我心想,剛才該問問他號碼。

  2.

  很意外,那個晚上,我就接到了他的電話。

  我們家的座機已經(jīng)安裝了二十三年了,二十三年都沒有變號碼。

  他說:我也只是試試,沒想到真的打通了。今天很高興啊,見到你。

  我說,我也是。你現(xiàn)在……

  那個黝黑的有點瘦小的身影,一直在我的眼前晃。

  他心領神會。我現(xiàn)在在一家工廠做工人,“三班倒”,白天有空插插小卡片,2毛錢一張。你是少數(shù)幾個愿意搖下車窗和我打招呼的同學。

  他說著,笑了。我仿佛看到他從前探過頭,露出大白牙,在我每一次被他欺負到哭,他卻得意的樣子。只是,今時今日,我想不出白天遇見的那個他,做著這樣的表情,會是怎樣的感覺。

  不會不會,可能是她們沒看到吧。我說。

  不過這些年,我也習慣了,我不找女朋友,也不去和同學聯(lián)系。反正我沒錢。他們說,窮人不配有愛情。你有房嗎,有車嗎,有能力養(yǎng)我嗎?你那么努力,你能變得很有錢嗎?你一個小時賺多少錢。我答不上來。他說,我覺得他似乎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有與人說話了,遇到同學,我也是他們那個并不體面的同學。我下班就出來兼職,多賺點錢。雖然,好像也真的賺不了多少錢,但至少不會太無聊,想起太多事。

  不,別這樣說。

  我是窮人,也不想高攀別人,同學不理我也沒事,反正我干著自己的工作,賺自己的錢。

  他說完這話的時候,我的眼淚竟然大滴大滴地落下來,一言不發(fā)。

  3.

  美國著名作家芭芭拉有一本書叫《我在底層的生活》,寫了她隱瞞自己的身份,混入美國底層社會的體會。

  之間,她流轉(zhuǎn)于不同城市、不同行業(yè),當過服務員、也當過旅館服務員,當過清潔女工,也當過看護之家助手,她漸漸發(fā)現(xiàn)底層社會里,當你拿著6—8美元的時薪,不得不每天賣力干活的時候,生存比生活是個更貼近的詞語。

  前些日子,有一組圖叫《活著》讓我印象深刻,60歲的中年男人,每天卸貨300噸,每噸掙6毛錢,就為了活著。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傻干的人,一輩子就只能出賣勞動力了。他為什么不去學點別的更能賺錢的本事呢?

  一個人被生計所迫的時候,注定著為生計奔波。也就是,對于窮人來說,當你努力到一萬分的時候,或許也不過是剛剛解決溫飽問題。而你要走向成功,是生存之外的課題,或許真的是需要孤注一擲的勇氣。然而孤注一擲可能會成功,更有可能的是,從今往后,再也無路可走。

  有錢的基礎是,你的資源、背景以及你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再加那么一點點運氣。大多數(shù)人,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為了生計而出賣勞動的人。

  窮人為了生計,不敢停歇,生怕停下來,就活不下去了。但我們始終要知道一件事,是不論我們的努力走到了哪條路,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4.

  我有一個朋友老梁,我其實挺不愿意說他的故事,因為,每說一次,就好像是把他這一路的辛酸又走了一遍。

  但我只是想說,不是每一個努力的窮人,都是立刻能過上好日子的。

  老梁家境很不好。他母親是個視力有障礙,平時也不出去干活,只能在家里,父親身體不好,打點零工。所以,年少的時候就是困難學生,一直到大學畢業(yè)都是。

  可是老梁是屬于那種特別奮發(fā)向上的學生,就是那種卯足了勁,一言不發(fā)好像要穿越黑暗的人。每個早上,老梁都很早起床讀書,晚上不到12點堅決不熄燈。我們這些和他住得近的人壓力特別大,畢竟,我們睡懶覺的時候,他的讀書聲已經(jīng)不絕于耳了。

  他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在工作之前,一路都還算平順,順利考上了高中,又去外地讀了一所一本的大學??墒枪ぷ骱螅恢钡浆F(xiàn)在,他的生活便像是一個笑話。

  老梁說,我從前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了,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努力是沒有用的。前途長路漫漫,根本不知道路在何方。

  老梁計算機系畢業(yè),是一個工作特別勤懇的人。你也知道,窮人家的孩子,特別能吃苦。

  但是,他就像中了邪,每次進一個廠,都待不過一年。為什么?不是老板不想干了,就是廠子倒閉了。過了五年,老梁走到哪里,都是那個新員工。

  老梁想過自己創(chuàng)業(yè),有一段時間,他去學校門口的小店盤了一家打印店,可是,你也知道,現(xiàn)在的競爭多激烈。沒有資源的老梁,馬上敗下陣來。

  現(xiàn)在,老梁選擇了去送快遞。老梁說,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摸摸口袋里只有幾百元錢的時候,找一份工作是不是比等一份工作更重要。

  他每天早上七點出門收快遞,一直到晚上九點才能收完快遞,每個快遞掙2元錢,老梁的電動三輪車每天達達地從小區(qū)跑過,到了暮色已深才回家。

  他怎么那么沒用呢,好好一個大學生,現(xiàn)在活都找不到,三天兩頭換工作,忙進忙出的。還窮。鄰居大媽把這個“窮”字說得特別響亮。

  鄰居那些大媽閑來會說他,這是他們最喜歡的消遣方式,說別人的不幸,填補自己的空虛。

  好幾次,老梁都迎面碰上。他都沒有吭聲,我看到他咬緊牙關的樣子,像童年時,那個努力奮斗的他。

  5.

  博爾赫斯的《小徑分叉的花園》有一句話:我預料人們越來越屈從于窮心極惡的事情,要不了多久世界全是清一色的武夫和強盜了,我要奉勸他們的是:做窮心極惡的事情的人,應當假想那件事情已經(jīng)完成,應當把將來當作過去那樣無法挽回。我就是那樣做,我把自己當成已經(jīng)死去的人,冷眼觀看的那一天,或許是最后一天的逝去和夜晚的降臨。

  我們這個社會,對窮人有許多指摘。

  我們可以善意地理解為,這個世界在逼迫我們成長,讓我們努力成為有錢人,成為能與別人比肩的人。

  畢竟,有錢真的可以幫你做成許多事,說白了,你曾經(jīng)在柜臺邊下不了手的華美服裝,你曾經(jīng)要省吃儉用好幾個月才能夠買到的手提包,你在門外徘徊的高檔餐廳,以及還有那些你想去的遠方,在有錢之后,真的可以讓您覺得觸手可及。

  可是,我們卻不得不面對一個現(xiàn)實,就是不是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變得有錢的

  為什么?

  這就像是一張餅,所有的人都站在餅的外面,所有的人都在前仆后繼地爭奪這張餅。

  有能力的人,站在餅的中央,他們挪動自如,他們可以高喊“世界是我們的啊”。然而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的。

  大多數(shù)人,都不過是站在餅的邊緣。有些人離中心略微近一些,有些人又遠一些。而對于那些真正的富人來說,我們都不過是那些拼盡了全身的力氣,為了拉著這個餅的邊緣,使自己不至于餓死的人而已。

  6.

  世界那么大,我們都不過是歷史浪淘沙中的人。千百年后,誰又記得誰,誰又還是誰。

  愿你有天然屏蔽污濁的眼睛,就像人生的簾帳,對于美好有十足的期待。

  愿你有最為善意的向往,就像不曾被世界侵蝕,對于每一個人都有最原始的溫和。

  愿你尊重每一個窮人的努力,就像尊重每一個并不成功的自己,在金戈鐵馬的江湖里,給予溫柔的擁抱。

  勵志文章5:你的最大痛苦是:懶蟲卻盼巔峰

  01

  表哥最近遇到些兒坎,大把的時間都在做他的壞情緒垃圾桶。

  從N年前的高考發(fā)揮失常、報志愿又失誤,成績一直很好最終卻上了非理想的學校,從此一切都在崩壞。

  比如,985、211大學考托福出國成風,而自家的爛學校就沒聽說有誰出國留學的,要是上了好大學,說不定跟著大部隊翻翻書,也鍍金去了。

  比如,畢業(yè)時眼高于頂,報考公務員崗位太熱門失敗,可恨有些分數(shù)比自己低的同學,都坐辦公室了。

  比如,當年房價低,可賺得少,家里底子薄也幫不上忙,錯失入房市的好時機,過了幾年股市大牛,傻子都賺得盆滿缽滿,可自己錢都押房子上了。只能眼看著那些幸運兒低價買了房,牛市翻幾番。

  總之一句話: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其實,從大眾眼光看來,表哥算是混得不錯的那類人了。上學時成績不錯,大學不理想也算一本了,工作后收入不錯,買了房買了車。他本人也從不認為自己是懶蟲,就是覺得命不好。

  可是,當你有大欲望時,就得有大辛苦的覺悟啊。別說發(fā)揮失常,那些考得好的同學就是比你學得踏實;別說選擇失誤,那些走對路子的人就是比你更有視野。別再抱怨“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在你膨脹的欲望面前,你只是相對的勤快,絕對的懶蟲啊。

  當然,還有一些人真心勤快,可依舊撐不起一個像對美好的未來。比如流水線上的打工者,以及很多體力勞動者,疲憊忙碌,卻也迷??床坏角巴荆皇敲鄦?

  很無奈的是,勤快也有高級、低級之分。善于學習,時刻適應社會的變革,才是高級的勤快、有用的勤快。而渾渾噩噩、埋頭于故步自封,本就是低級的勤快,會被社會拋棄的勤快。

  殘忍,卻是事實。

  02

  表哥的痛苦,是勤快程度與欲望的不匹配。在一些真正的懶蟲看來,算是一種矯情了。

  這類人并不抵賴,承認自己懶。他們認可的道理是,懶是生物的天性,懶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他們會把那些負能量句子掛在嘴邊:又一天過去了,今天過得怎么樣,夢想是不是更遠了?勤快不一定就有收獲,但懶著真的很舒服哦——

  無所事事真的很舒服嗎?曾經(jīng)有個讀者向我哭訴,畢業(yè)后她一直沒找工作,每天在家就是上網(wǎng)看劇打游戲,父母剛開始還鼓勵她走出去,可看她軟泥一般不上墻,也就放棄了,現(xiàn)在就指望能給她說門好親事,找個能養(yǎng)著她的老公。

  婚姻大體上還是講究門當戶對的,當你自己處在糟糕的狀態(tài),很難找到優(yōu)質(zhì)的另一半。遇見王子的灰姑娘,本身也是一枚貴族啊。

  這個讀者也明白自己懶惰、不上進。她說,最痛苦的是,為了躲避現(xiàn)實,她開始各種幻想,比如要是有只哆啦A夢就好了,肯定不會像大雄那樣愚笨,什么好東西都弄壞;比如遇見阿拉丁神燈就好了,早早琢磨好了要許的三個愿望;比如穿越回過去就好了,一定抓住各種機會;比如中個500萬彩票就好了……

  那些幻想有多盡善盡美,清醒的時候就有多痛苦奔潰。然后,陷入一個逃脫不開的死循環(huán)……

  屏幕這邊,我都能感受到姑娘被巨大空虛淹沒的窒息之痛。而我只能勉力勸姑娘停止幻想,行動起來,去看書、去學習、去見識。

  懶才不是安逸和享福,懶是吞噬精彩人生的魔鬼。

  03

  除了表哥那種“不認為自己懶,只是命苦”, 女讀者那種“認可自己懶,但無能為力”,還有一類人,他們認可自己的懶導致了生活的痛苦,也奮起去對抗,卻一次次敗下陣來。

  他們可能是最痛苦的一類人了。

  表哥們還可以罵罵老天咒咒命運,他們卻明白一切挫敗怨不得別的,只怪自己不爭氣;女讀者們沉溺幻想最多只是心累,他們卻是撞了無數(shù)次南墻卻鎩羽而歸,實實在在的失敗更打擊人的信心……

  他們也是人群中最多的一類人吧。

  比不上那些聰明人,沒有過目不忘、觸類旁通的素質(zhì),沒有強大的自制力和內(nèi)心,做不到游刃有余的前進;卻也學不會豁達的認命,憤恨自己的偷懶與弱小,逼迫自己一次次去掙扎……

  懶惰著,又恨自己懶惰。非要有打破這循環(huán)的強大力量出現(xiàn),不可。

  04

  這個強大的力量是什么?

  教給你:做好一件超出你能力的事情。

  你可以下定決心去減肥,不管是21天減肥法,或者是去跑步;

  你可以重新收拾起英語,開始背單詞,練聽力,學寫長文章;

  你可以學習一門新手藝,烘焙、跳舞、練琴、書法、繪畫等等。

  選一件你熱心的事物,然后拼盡一切,做好它。

  只要你能完成一件事, 你就從中習得了所有優(yōu)秀的人必備的特質(zhì),比如堅持、努力、不放棄等。

  懶惰是一種慣性,優(yōu)秀更是一種慣性。別再抱怨,做好一件事就好。


相關文章:

1.啟迪人生的勵志文章

2.啟迪一生的文章精選

3.人生感悟的勵志文章:時無再來

4.關于勵志人生的正能量文章5篇

5.勵志人生的勵志短文精選6篇

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