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勵志的文章三篇:允許失望,才有希望

華藝221147 分享 時間:

  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無論經(jīng)歷多少苦難,只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那么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jié)果。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讓人勵志的文章5篇,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允許失望,才有希望

  1.

  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常被人誤解,也自知做得不夠好,無力與人爭辯。于是,我常?;孟耄傆幸惶?,會有一個人不再讓自己失望,我亦不會讓人失望。

  可是,時光一晃過去二十載,這一天至今沒有到來。

  那時候的自己,愛恨分明,固執(zhí)地以為如果你想用心對我好,就一定不會讓我失望。同樣,如果我真的愿意對你好,哪怕我傾盡全力,也定會讓你滿意。

  我會把自己的失望,歸結(jié)于對方的不用心;把對方的失望,歸因為自己的不愿意。

  當時的我覺得,如果彼此都很失望,關(guān)系自然就走到了盡頭,難以再續(xù)前緣。我以為所有的一切,只要自己肯努力,結(jié)果就一定滿意;若結(jié)果差強人意,那一定是自己不夠努力。

  看不到自己的局限,自然也不會懂得他人的艱難。直到過了那個橫沖直撞的年齡,懂得了笑著低下頭時,才發(fā)現(xiàn)兩個簡單的真相:我努力做到最好,依然有人對我失望;明知對方在努力做好,我亦會對他失望。

  我終于懂了:失望,與好不好沒有關(guān)系。

  可轉(zhuǎn)身又陷入了深深的絕望,我想要的完美世界瞬間土崩瓦解,內(nèi)心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問自己:我無法讓人不失望,也無法找到讓自己不失望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又有什么意義呢?

  2.

  關(guān)系的靠近,常常是從失望開始的。

  2008年,我戀愛了,男朋友是我現(xiàn)在的先生。有一天早上,發(fā)生了一件事,先生很生氣,悶著不說話。我知道他對我很失望,而我的內(nèi)心也對自己很失望。我暗自揣度著,可能我們的關(guān)系就這樣完了。

  到了中午,先生發(fā)來短信:過來一起吃飯吧!收到短信的我,徹底愣住了,換作是小性子的我,一定不會如此罷休。

  我想,他一定會等我們冷靜后再提起那件事??墒菑哪侵?,先生都沒有再怪我,也沒有問我要任何解釋。

  當他并不要求我對他的失望負責,不指責我的脆弱時,我的心卻出乎意料地向他敞開了。從那一刻開始,我想打心里去珍惜對方,因為他讓我明白: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因為失望而責怪對方,更不會因此輕易放棄感情。

  直到今天,我依然很感謝那一課,先生讓我懂得:原來,失望是可以被自己接納的。我們的關(guān)系變得更深,而我也開始了真正的成長。

  之后,每當我遇到很失望的事情,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憤怒,想要去責怪別人時,或者因為我讓別人失望而感到自責時,我都會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幕。真實的生活總是不完美的,允許失望,關(guān)系的靠近才有希望。

  3.

  我開始做咨詢師后,有時候發(fā)現(xiàn)咨詢關(guān)系正進展得好好的,但下一次突然就不好了。我問我的老師:我沒有什么不妥,為什么突然就變了呢?

  我的老師說:失望,才是成長開始的地方,接納了它,你就成熟了。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一段咨詢關(guān)系,與其他任何關(guān)系一樣,如果足夠真實,往往既沒有那么好,也沒有那么壞。就像美玉上的瑕疵,如果直接去掉它,玉也將不復(fù)存在,但你可以通過打磨,將玉變得通透光亮。

  當我接受了失望,帶著自己的不完美,去遇見更多不完美的關(guān)系時,我不再覺得自己應(yīng)該是別人生命里獨一無二的那個人。如果能被懂得,我很開心;如果不被理解,我也接受。因為,我終于明白,失望常有,無須感傷。

  或許,你跟我的曾經(jīng)一樣,遇到不開心就會想,總有一天,會有一個人不再讓我失望。可是,當你的愛人、孩子、父母、朋友,這些最親近的人,都一個個令你失望時,你或許會責怪他們,念叨著,我愛人不好、孩子不好、父母不好、朋友不好,他們都不懂我。

  于是,你依然會對一個陌生人或者一段新的關(guān)系抱有幻想,然后終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你依然很失望……

  其實,從來不會有一個人讓你永遠不失望。有時候,你也會讓自己失望。

  當一個小孩,開始接納了對父母的失望,不再埋怨父母不夠好時,孩子就長大了;當一個男人或女人,開始接納對伴侶的失望,不再一味要求對方改變時,關(guān)系就近了;當你接納了對自己的失望,不再苛責自己時,你就成熟了。

  失望,才是成長開始的地方。既然是必經(jīng)之路,又何需左躲右藏?既然是生命的功課,又何需為不完美感傷?既然無法拒絕,何不從此刻開始,接納它,然后勇敢地走在自我成長的路上。

  勵志文章2:誰的職場,不是從打雜開始的

  1.

  年輕人都想干大事,我也不例外。帶著這樣的傲氣踏入職場的大門,剛進門,自尊心就被劈碎了。

  一開始是做圖書營銷編輯,一天恨不得能填三十多個快遞單子。心里暗自委屈,我大學畢業(yè),一腔熱血,難道就是來填單子的?

  這還不算什么,因為我是部門最小又最新的員工,平時給上司端茶倒水、打雜跑腿的事兒都是我來。猶記得,當時上司讓我每周五去記錄美國一圖書排行榜的前十名,并要求把書名翻譯成中文,發(fā)到部門群里。那是我最害怕的工作,我的英語爛得一塌糊涂,不禁納悶為什么要讓我干這個活兒。

  于是,每到周五,我就打開各種翻譯軟件,再加上朋友的外援,吭哧吭哧地把書目在下班前做出來。這樣堅持了小半年,直到有一天部門開例會,坐在我后面的姑娘說她專業(yè)英語八級。上司恍然大悟,“喔,我記錯了,原來是你啊。”

  從此以后,這活兒是不歸我了,但是誰能彌補我內(nèi)心曾經(jīng)受到的傷害——上司一個記錯了,我就硬扛了半年。

  2.

  慢慢地在職場里待久了,我逐漸體會到,一些小事,還是要做的。因為有些時候,大事輪不到你做,你也沒能力去做。

  上周跟公司老總和總編去見某個知名的作家,從見面到結(jié)束,大概四五個小時的時間,我說的話沒超過三句,職責就是端茶倒水。

  期間,我被太熱的茶壺燙了一下,挺疼的,但是裝作什么事兒都沒有,忍住了。要是平時,不管是在家還是跟朋友、同事在一起,我絕對不會那么淡定。可是場合不同,你就不能太放肆。

  平時我在公司也是忙得昏天暗地,一堆堆的事兒,但跟上司出門,我就得勤快點、有點眼力勁兒。大事、急事,都有他們解決,我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試想一下,如今的上司,難道曾經(jīng)不會是現(xiàn)在的我嗎?

  3.

  一個學妹剛?cè)肼殘?,跟我抱怨她的直屬領(lǐng)導(dǎo)。她說,“我跟著她是為了學習經(jīng)驗,結(jié)果她什么活兒都讓我干。打印文件、寄快遞、買咖啡……煩都煩死了?!?/p>

  我去年采訪過一家知名公司的CEO,他說了一個觀點,我一直記憶猶新。他說,很多新人初入職場,總想干大事,對小事很不耐煩,不樂意去做??墒切氯藗儾磺宄?,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領(lǐng)導(dǎo)眼里,你小事都做不好,還怎么做大事呢。

  誰都有寄快遞、打車、開電梯門、買咖啡的時候,但這些大多是初入職場時干的活兒。當你剛剛工作,上司讓你干這些小事,是因為他覺得這些事情你可以完成,他不清楚一些需要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你是不是拿得下。

  如果你想做更多的事情,就必須用自己的能力證明給他看,花費一些時間,得到認可。如果你連寄快遞、打印文件之類的小事都做不好,他還會把重要的大事交給你去做嗎?

  父母從小教誨我們,切莫眼高手低。在此我加上一句,我們做事,要力所能及。

  4.

  任何事情都不是白做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要從小事做起。

  剛工作的時候,我不太會用打印機,掃描、復(fù)印合同,那叫一個費勁。光是換紙,就夠我琢磨一會兒的。要是遇上機器卡紙罷工,我便更加手足無措。

  后來用得多了,紙沒了,就知道跑去找前臺要??埩?,學會了把墨盒拿出來,然后把卡的紙拽掉,再把墨盒放進去,就能繼續(xù)打印。

  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在當時的公司里,沒有人是不會換紙、修打印機的,哪怕是待了四五年的老編輯,也不例外。這說明,每個人都親力親為過這件小事。等到從這家公司跳槽的時候,我已經(jīng)對打印機駕輕就熟。來到新公司,有時打印機出現(xiàn)了小故障,同事不會修,還是我去折騰。因為做過,所以我知道處理這些故障非常容易。

  5.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都不敢相信自己曾做過那么多瑣碎又無趣的事情。

  如今,我每天忙著跟作者溝通、談選題、設(shè)計封面、想書名、調(diào)版式、改稿……而寄快遞、打印文件等瑣事,我還是盡量自己做,只是有時實在抽不開身,只能讓實習生幫忙。

  看著實習生做這些小事,我心里暗自發(fā)怵——擔心他們會心理不平衡,會跟我曾經(jīng)想的一樣:“我是來賺錢的,不是每天來做這些無聊的事情的。”

  可是,我更相信一個人的悟性。我相信一個人如果稍有領(lǐng)悟,就不會因這些小事把自己否定,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能力和能擔負的事情一定是成正比的,當你某天擁有更多能力去做重要的大事時,你一定會減少很多做小事的時間。

  在此,我只想跟職場新人們分享:小事成就大事,要想做成大事,就先沉下心來把小事做好。你當然不是一個跑堂打雜的,你是一匹需要學習充電、進而不斷強大的黑馬。當你充足了電量,擁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技巧,自然有很多重要的事等著你去做。

  勵志文章3:要知道,你對你自己很重要

  1.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外界的敵意與批評時常如一團火焰,將我灼傷。

  我沒有主見,沒有意志,缺少與外界對抗的勇氣,沒有辨別自己的能力。世界于我像一片充滿迷霧的森林,我看不清它,也看不清自己。行走的路途中,任何微小的事物都能將我絆倒,此后便是陷入自我懷疑,久久掙脫不開。

  初中時期是我最彷徨無助的時期。內(nèi)向程度勝過任何人,心扉難以向外界打開。那會兒說話甚至還有些結(jié)巴,別人輕而易舉從嘴中吐出的字,我得花很大力氣才能說出來。

  老師上課點名回答問題,班里最緊張的恐怕永遠是我。并非問題有多難,而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話使我緊張。雖然我小心翼翼地說了,但說話結(jié)巴仍舊帶給我窘迫。

  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聽到別人的嘲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聽到別人把我的窘事作為活躍氣氛的段子。當所有人都把我列為嘲笑對象時,我確信我被世界拋棄了。所以,一下課我便假裝趴在課桌上睡覺,假裝聽不見、看不見,假裝周圍正在發(fā)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guān)。

  2.

  后來,我遇到了我的語文老師。她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她從不以學習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好壞。她會給我的作文寫很長的評語,有時是寫作建議,有時甚至是她的觀點和感受。每次看到她的評語,心里都很溫暖。

  有一天,她把我叫到辦公室。她覺得我寫的東西很細膩,有靈氣,想讓我做語文課代表。從那以后,我便感覺自己有了依附。

  年少的心靈,有時候能堅硬如鋼鐵,有時能脆弱如棉絮,關(guān)鍵看你碰見了什么。得到老師的認可后,長期風雨飄搖的內(nèi)心終于獲得一絲平靜。

  她對我說過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越多人討厭你,你就越要喜歡自己。他們討厭你討厭得越徹底,你愛自己就要愛得越充分。要知道,你對你自己很重要?!?/p>

  當她的這一整句話脫口而出時,我竟然有落淚的沖動。我開始很用力地活著,堅忍地活著,奮勇地活著,不再那么在乎旁人無謂的目光。

  人生有一個好的導(dǎo)師,何其幸運。在語文老師的引導(dǎo)下,我開始執(zhí)著于兩件事:一是作文,二是演講。參加了大大小小的作文比賽,收獲了大小不等的獎項。而當眾演講,這對我來說格外艱難,但人如果不離開舒適區(qū),就永遠無法獲得質(zhì)變式的進步。

  后來,我代表學校參加市級的演講比賽,拿到了中學組的亞軍。這個成績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一個內(nèi)向至極的人參加演講比賽,還拿了獎,人生真是包含著無限未知,成果的滋味也確實妙不可言。

  一個人長期做的事情,決定了他能擁有怎樣的氣質(zhì)。一點一點的成就,少年時代的小滿足,都給了我自信,將過往的陰影一一涂抹。

  更重要的是,歷經(jīng)迷茫期的黑暗,總算能看清一些事物的本質(zhì):世界之于我,外界之于我,敵意與質(zhì)疑,口水與叫罵,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真正明白自己的所求,真正了解自己的愛憎,真正開始喜歡自己、愛上自己,這些事情,才是屬于自己的終身大事。

  3.

  人人都在自己的那條路上往上爬,爬得越高,就越會暴露在眾人的視野之下。

  我曾經(jīng)收到過一封讀者來信,她是一個孤獨的女孩,深陷于被他人指指點點的痛苦中。

  敏感、不自信、過度關(guān)注他人的評價,這些都是年輕人的通病。

  這個姑娘在大二時談了一個男友。初戀的她,把自己最美好的情感與憧憬都投射在了這個男生身上。大約談了三個月,她才知道,這個男生是有女友的。姑娘也很果斷,提了分手。讓她沒想到的是,那女友把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在眾人的理解中,姑娘反倒成了破壞他人情感的壞女人。她一度深陷失眠與焦慮的痛苦,雖然自己知道事情的真相,卻又百口莫辯。

  這個姑娘的事,讓我想起兒時的過往,自卑的曾經(jīng)。

  面對流言蜚語,人通常會有兩種反應(yīng):一是吸收,二是無視。前者是把他人的看法作為評價自己的標準;后者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所以自然可以忽視他人的評價。前者活得勞累,后者活得聰明。

  后來,我給那個女孩回了兩封信。第一封,跟她講了我兒時的故事。第二封,告訴她,人應(yīng)該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不要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與好惡里。告訴她,無論人生走到哪一步,都不要忘記愛自己。

  愛自己,尊重自己,是勇氣,也是能力。

  4.

  作家劉瑜有句話說: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癥”,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

  人有時需要明辨,哪一種人對你而言是“癌癥”,哪一種人對你而言只是“噴嚏”。何必把流言記掛在心上,當噴嚏打了,人才不容易得病。有時間關(guān)心別人討厭不討厭你,不如自己活得精致一些,不如積極地去探索世界、去結(jié)交一些真誠有趣的朋友。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平淡的生活也可以變得妙趣橫生。

  即使沒有遇到一個有趣的人,就算一個人孤獨著,也要好好愛自己。就像夏洛蒂•勃朗特在《簡•愛》中的一句話:“我越是孤獨,越是沒有朋友,越是沒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p>

  用這句話,與世間的每一份孤獨共勉。

10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