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的勵志名言警句推薦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道德經(jīng)的勵志名言警句,希望能幫助你們!
道德經(jīng)的勵志名言警句精選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4、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5、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6、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7、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8、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1、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1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13、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14、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15、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6、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7、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8、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1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0、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21、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22、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3、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4、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5、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26、禍莫大于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2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29、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3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32、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3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35、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3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7、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3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39、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40、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1、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42、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44、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4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4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4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4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相關(guān)文章:
51、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5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3、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
54、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5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56、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5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58、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5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
60、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6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2、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63、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6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65、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6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67、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7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7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72、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7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74、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75、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76、勝利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殺戮的人。喜歡殺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77、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78、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79、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80、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81、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xì);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xì)。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82、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83、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85、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8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87、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88、三十輻,共一轂,當(dāng)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89、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fù)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xué)無憂。
90、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