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育青少年的勵志故事
人生如戰(zhàn)場,遇到勁敵或長久不能取勝時,就必須用智取,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某些關(guān)鍵時候,就必須用計,智慧永遠是人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教育青少年的勵志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有了想法就行動
被稱為“電話之父”的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出身于教師之家,他的祖父和父親畢生都從事聾啞人的教育工作。由于家庭的影響,貝爾從小便對聲學和語言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后曾任美國波士頓大學語言學教授。
貝爾的興趣最初是在研究電報上。有一次,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而發(fā)出了微弱的音響。這個聲音通過導(dǎo)線傳到了遠處。這件事給了貝爾很大的啟發(fā)。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讓鐵片振動,而在鐵片后面放著繞有導(dǎo)線的磁鐵,導(dǎo)線中的電流就會發(fā)生時大時小的變化;變化著的電流傳到對方后,又驅(qū)動電磁鐵前的鐵片作同樣的振動,不就可以把聲音從一處傳到另一處了嗎?
這就是當年貝爾制作電話機的最初構(gòu)想。
貝爾的這個設(shè)想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
貝爾在剛開始試制電話機時,感到自己對許多相關(guān)的技術(shù)問題還 沒有把握,便去向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請教。貝爾談了自己的設(shè)想,然后懇切地問:“先生有何見教?”
“你既然有一個偉大發(fā)明的設(shè)想,那就干吧!”亨利鼓勵說。
貝爾不安地說:“可是,先生,我對電磁學的知識知道得很少呀!”
“那就學吧!”亨利又簡短地回答。
在亨利的鼓勵下,貝爾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開始了設(shè)計電話的艱辛歷程。他對電磁學不大熟悉,就刻苦自學這方面的基礎(chǔ)知識。開始的時候,他們在兩個房間里裝了電話機,中間安裝了電線。但經(jīng)過一次次試驗,他們都沒有聽見對方的聲音。
1875年6月2日,貝爾往電池中加硫酸,一不小心,硫酸濺到他的腿上,頓時像被火燙了似的,疼痛異常。貝爾連忙喊:“沃森特,你快來呀!”誰知沃森特竟在電話機里聽到了貝爾的呼救聲,連忙奔過來。驚喜的他緊緊擁抱住貝爾,祝賀他試驗終于成功了!
“沃森特,你快來呀”這句極普通的話,從此就成為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機傳送的話音而載入史冊。艱苦的努力和正確的方法,終于使貝爾實現(xiàn)了依靠電流也能通話的設(shè)想。
電話機試制成功后,貝爾激動地說:“如果不是亨利先生那兩句鼓勵的話,我是不可能發(fā)明電話機的!”
勵志故事2: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十八歲之前,我是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時我每天就在浙江藝術(shù)學校里跟著同學唱唱歌,跳跳舞。偶爾有導(dǎo)演來找我拍戲,我就會很興奮地去拍,無論多小的角色。
如果沒有老師跟我的那次談話,那么也許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知道周迅是誰。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專業(yè)課的趙老師突然找我談話:“周迅,你能告訴我,你對于未來的打算嗎?”
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師怎么突然問我如此嚴肅的問題,更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老師問我:“現(xiàn)在的生活你滿意嗎?”我搖搖頭。
老師笑了:“不滿意的話證明你還 有救。你現(xiàn)在就想想,十年以后你會是什么樣?”
老師的話音很輕,但是落在我心里卻變得很沉重。我腦海里頓時開始風起云涌。沉默許久,我看著老師的眼睛,忽然就很堅定地說:“我希望十年后的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同時可以發(fā)行一張屬于自己的音樂專輯?!?/p>
老師問我:“你確定了嗎?”
我慢慢地咬緊著嘴唇回答:“yes”,而且拉了很長的音。
老師接著說:“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著算回來。十年以后,你28歲,那時你是一個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同時出了一張專輯?!?/p>
“那么你27歲的時候,除了接拍各種名導(dǎo)演的戲以外,一定還 要有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
“25歲的時候,在演藝事業(yè)上你就要不斷進行學習和思考。另外在音樂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p>
“23歲就必須接受各種培訓和訓練,包括音樂上和肢體上的?!?/p>
“20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作曲,作詞。在演戲方面就要接拍大一點的角色了?!?/p>
老師的話說得很輕松,但是我卻感到一陣恐懼。這樣推下來,我應(yīng)該馬上著手為自己的理想做準備了,可是我現(xiàn)在卻什么都不會,什么都沒想過,仍然為小丫鬟小舞女之類的角色沾沾自喜。我覺得有一種強大的壓力忽然朝自己襲來。
老師平靜地笑著說:“周迅,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對人生缺少規(guī)劃,散漫而且混亂。我希望你能在空閑的時候,想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到底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到底要實現(xiàn)什么樣的目標。如果你確定了目標,那么希望你從現(xiàn)在就開始做。”
一年以后,我從藝校畢業(yè)了,老師的話從那天開始一直刻在了我的心底: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是的,當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整個人都覺醒了。
從學校畢業(yè)后,我忙于接拍各種各樣的影視劇。我始終記得,十年后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對角色我開始很認真地篩選。后來我拍了《那時花開》,拍了《大明宮詞》,我漸漸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嘗到了成功的快樂。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師和我談話后的十周年,我不知道這是偶然還 是必然,我居然真的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夏天》。
其實你也和我一樣。如果你能及時地問自己一句:“十年后我會怎么樣?”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人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變化。時刻想著十年后的自己,你會朝著自己的夢想越走越近。
勵志故事3:仰望天堂
1910年代的某一天,美國洛杉磯上空一碧如洗,萬里無云。中午時分,在洛杉磯附近的威爾遜山腳下,出現(xiàn)了一位年輕的騾皮商,只見他叼著煙斗,肩上趴著一只可愛的白色小獵犬,正神態(tài)悠閑地趕著騾子往山上走——山上的天文臺要建造一臺大型望遠鏡,而他則負責將望遠鏡的機械和光學設(shè)備運到山頂。
這位年輕騾皮商,便是后來成為著名天文學家的赫馬森(1891-1972)。不過,現(xiàn)在他仍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騾皮商。他出身社會底層,沒念過幾年書,做騾皮商這個工作僅僅為了糊口,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厭惡。不過,除此之外他喜歡的東西可就多了,比如喜歡抽煙,喜歡養(yǎng)狗,喜歡打彈子戲,還 喜歡到賭場碰碰運氣。
此刻,年輕的騾皮商正吹著口哨,慢騰騰地趕著騾子向山上走去。起初,山勢平穩(wěn),但隨著山勢越來越陡峭,他很快便累得氣喘吁吁,等把貨物運到山頂時,他幾乎要累癱在地。超出預(yù)料的勞累讓他突然對這些冷冰冰的儀器產(chǎn)生了憎恨,忍不住抱怨說:“這些人真是吃飽了撐的,為什么要將這堆破銅爛鐵運到這么高的山頂呢?”
盡管他的聲音很低,但還 是讓旁邊的一位戴著眼鏡、兩鬃斑白的工作人員聽到了:“年輕人,可別這么說,你知道嗎?只要把這些‘破銅爛鐵’組裝起來,那可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啊!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非常非常遙遠的天空?!?/p>
赫馬森瞪了這個倚老賣老的工作人員一眼,不屑地說:“那又怎么樣?”還 好,隨即他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冒失,于是迅速調(diào)整語氣,輕聲問道:“真的可以看得很遠嗎?那么,能不能看到天堂?”工作人員覺得這個年輕人挺有意思,沖他笑了笑:“天堂?當然可以?!?/p>
這位老者的話讓赫馬森心中一動,從那一刻起,那些“破銅爛鐵”在他的眼中突然變得神圣起來。第二天,當他再次運送儀器到山上時,已不再像頭一天那樣心不在焉了。因擔心心愛的小獵犬會影響工作,他第一次將它扔在了家中,甚至在工作時還 破天荒地戒了煙,怕的是一旦煙斗里的火星迸出來會燒壞那些寶貴的儀器。半個月后,隨著運送工作的結(jié)束,赫馬森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放棄騾皮商的工作,到天文臺工作。他的理由很簡單,甚至有一點孩子氣:“這兒有一臺可以看到天堂的望遠鏡?!鼻『茫煳呐_正缺一名雜工,于是他順利地成為天文臺的一名看門人,當然,除此之外他還 要干一些諸如電工、擦地板之類的雜活。
比起以前趕著騾子給人送貨,天文臺的工作顯得有些枯燥,不過他并不在乎,因為他現(xiàn)在可以整天和那臺神奇的望遠鏡待在一起了。確切地說,是在做完手頭工作后,他可以跑到望遠鏡前待上那么幾分鐘。甚至,那些早已和他混熟了的工作人員還 會允許他透過望遠鏡瞧上那么一眼。只一眼,就已經(jīng)讓他驚嘆不已了——那是一個此前從未看到過的世界,遙遠、壯觀、美妙得無法形容。沒錯,這就是天堂!
雖然每次看到“天堂”的時間都極為短暫,但每天只要看上那么一眼,就足夠他享受整整一天了。每當他意猶未盡地回味著“那一眼”時,一個念頭就會抑制不住地冒出來:“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成為一名望遠鏡觀測員那該多好?”他知道,這個想法是荒.唐的,因為以他的出身與學識,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讓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夢想竟然很快就實現(xiàn)了。
一天深夜,值夜班的望遠鏡觀測員突然生了病,臨時又找不到別人代替,于是便叫醒赫馬森,問他能不能暫時替代一下。長期的耳濡目染,赫馬森對這臺望遠鏡已極為熟悉,因此他第一次獨立操作便把工作做得有模有樣,甚至不比任何一位專業(yè)的觀測員差。這位觀測員對赫馬森的天文天賦極為驚訝,于是便熱心地向天文臺領(lǐng)導(dǎo)提議由赫馬森來擔任自己的助手,并很快得到了批準。赫馬森的人生從此發(fā)生了改變,而另一位年輕人的到來,則徹底地改變了他的人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一位名叫哈勃的年輕人來到了威爾遜山天文臺。這位年輕人比赫馬森還 小8歲,但已經(jīng)是位小有名氣的天文學家了。哈勃剛到天文臺就看中了做事認真的赫馬森,于是便選定他做了自己的助手,協(xié)助自己在威爾遜山天文臺進行對宇宙深處的研究工作。
在哈勃的悉心指導(dǎo)下,赫馬森開始使用望遠鏡有目的地觀測星云。遙遠的星云既昏暗又模糊,因此要求觀測者必須十分仔細、耐心,同時又要有不怕辛苦的精神,但這些在赫馬森看來都算不了什么,相反,他還 覺得這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他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守候在望遠鏡前,觀測、記錄、拍照,每一項工作都做得一絲不茍、準確無誤。轉(zhuǎn)眼7年過去了,赫馬森協(xié)助哈勃的觀測終于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紅移”不僅是某些星系,而且是本星系以外的一切星系都具有的特性。并且,越朝遠處看,星系的光譜線越移向光譜的紅色一端……在這些觀測基礎(chǔ)上,哈勃經(jīng)過大量計算,最后向世界天文學界宣布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fā)現(xiàn)——哈勃定律!哈勃一舉成名,而赫馬森作為哈勃的得力助手,也開始在天文學界嶄露頭角。
結(jié)束和哈勃的合作后,赫馬森繼續(xù)研究遙遠的星系,獨自測量了遠達二萬萬光年的星系的退行速度。后來,他又和其他天文學家利用新的資料,對哈勃定律進行了改進,他的一系列成就終于受到了世界天文學界的矚目,在他1972年去世時,已經(jīng)沒有任何人懷疑他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了。盡管,他曾經(jīng)只是一名普通的騾皮商。
人生的起點有高有低,但無論起點多低,都不妨礙他仰望天堂。仰望,可以讓詩意地棲居于大地的我們走向更加詩意、遼遠的人生。
勵志故事4:腳踏兩座高峰的人
在哈佛大學的歷史上,曾記錄著這樣一件事:1896年3月,詹姆斯??抵Z利未經(jīng)校方同意,私自離校前往雅典參加奧運會,經(jīng)研究,對該生給予開除學籍的懲罰。
詹姆斯??抵Z利從小就酷愛運動,他經(jīng)常偷偷地跑出去,參加印第安人的慶?;顒樱?,家人反對他的不務(wù)正業(yè),希望他能在文學上有所建樹。
當詹姆斯。康諾利得知現(xiàn)代奧運會要在雅典舉辦后,他說要參加,遭到了家人的反對。詹姆斯。康諾利隨后又向哈佛校方提出參賽的要求,同樣,學校也沒答應(yīng)。
當時,美國人對體育事業(yè)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熱愛,何況詹姆斯??抵Z利平常的綜合素質(zhì)表現(xiàn)太差,校方自然不會給他放假。
詹姆斯??抵Z利將奧運會視為一座高峰,他要用行動去證實自己,于是,他毅然坐上客輪,出海了。
他本想提前到達雅典后,抽出幾天的時間加強訓練,誰知,由于希臘日歷和公歷不同,等他到達雅典時,已經(jīng)是1896年4月6日,奧運會開幕的這天。
下午3時,希臘國王宣布了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正式開幕,應(yīng)邀參賽的國家有澳大利亞、奧地利、保加利亞、英國、匈牙利、德國、丹麥、美國、法國、智利、瑞士、瑞典,連東道主希臘共13個國家311名運動員。美國隊包括詹姆斯??抵Z利在內(nèi),參加運動會的共有14人。
比賽項目有田徑、游泳、舉重、射擊、自行車、古典式摔跤、體操、擊劍和網(wǎng)球9個大項。詹姆斯。康諾利在海上顛簸了20來天,體力還 沒有復(fù)原,何況,他的內(nèi)心還 在忍受著被哈佛大學開除的郁悶,所以,他更要以強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賽場上。在比賽中,詹姆斯??抵Z利終于在三級跳中跳出13.71米的成績,成為現(xiàn)代奧運會史上第一個奧運會冠軍。
詹姆斯??抵Z利雖然贏得了榮譽,但是,他的家人并不感到自豪。因為那時,很多人并不把奧運會看成一種高尚的活動,甚至他最好的同學吉恩這樣對他說,詹姆斯,你站在了一座高峰上,卻從另一座高峰上滑落了下來,你認為自己值嗎?
吉恩所指的另一座高峰是文學創(chuàng)作。
詹姆斯??抵Z利的斗志被激了起來,他說,難道你認為我離開哈佛,就成不了作家?那我就證明給你們看。
1900年,詹姆斯??抵Z利參加完第二屆奧運會后,就開始專心寫作,先后創(chuàng)作了25部長篇小說,受到了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的贊賞,成為腳踏兩座高峰的人。
勵志故事5:磨平心底的石頭
一個人在人群中混不下去了,他聽說海邊住著一位涵養(yǎng)極深的雕刻家,于是前往拜見。他對雕刻家說:為什么我的脾氣這么壞?能改變嗎?
雕刻家笑笑,說:能。雕刻家送給那人一袋子拳頭大小的石頭,并對他說:以后你每發(fā)一次脾氣,就把一塊石頭的棱角磨平。那人帶著石頭回去了,他記住了雕刻家的話,果然每發(fā)一次脾氣,就拿出一塊石頭打磨。日復(fù)一日,袋子中的石頭少了,他的脾氣也改了許多。幾年后,他帶著那些石頭去見雕刻家。雕刻家讓他回憶,每忘記一件不愉快的事就把一塊石頭擺在沙灘上。這個人開始極力地想,許多不愉快的事已想不出來龍去脈了,于是沙灘上擺滿了光滑的石頭。
雕刻家說:你看這些石頭,本來是有棱有角的,幾年后,就和鵝卵石差不多了,其實鵝卵石起初也是有棱有角的,是經(jīng)過了多年的潮起潮落才變光滑的。說著,雕刻家拿起一塊石頭,指著沙灘上的印痕說:石頭在沙灘上,棱角越大印痕越深,同樣,人也和石頭一樣,你每發(fā)一次脾氣,就會在對方的心靈上留下一次印痕,你心底的棱角越尖銳,你的言語就越刻薄,對方所受的傷害就會越大,所以,你要學會把心底的石頭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