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經典勵志文章推薦
無論你在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后就不要停止;無論你在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后就不要后悔。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拇髮W生經典勵志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經典勵志文章1:大學生怎樣出人頭地呢
前些日子,一位大學剛畢業(yè)的朋友和我傾述了因工作和生活壓力而引發(fā)的煩悶。由于現(xiàn)實和理想有著太大的差距,他對自己的現(xiàn)狀感到很無奈,也覺得很沒勁。這位朋友的情況,在剛出道的大學生當中,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此,很多人把責任歸結于社會,但實際上更多的卻是大學生本人強烈的出人頭地的心態(tài)使然。
其一,不甘心做小人物的精英心態(tài)。
在人們的傳統(tǒng)意識中,大學生可謂是天之驕子、社會精英,個個都應該是時代的弄潮兒,有著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和他人羨慕的職業(yè),而絕不會也不能混同市井小民般地天天為生存發(fā)愁。盡管現(xiàn)實社會的確存在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問題,而輿論的不正確導向更為此雪上加霜。時常披露一些諸如北大學生賣豬肉,清華碩士賣白菜之類的“新聞”,把本來很正常的事渲染得神奇不已。正是這種人分三六等的封建觀念,如同緊箍咒般地緊緊卡在了大學生們的心智上,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對精英心態(tài)的持有。他們不得不渴求一走出校門就能被社會接納,并能順利獲得一個大展鴻圖的平臺,平步青云地實現(xiàn)自我人生價值。但事實上呢?當今社會早已發(fā)生了深刻變革,大學生這個曾被抬高的頭銜,已經復歸本位了。大學生再也不是一畢業(yè)就是干部身份了,而需要和社會上的很多人一樣,面對眼前那平淡如水的生活狀態(tài)。
但,精英心態(tài)卻沒有罷休,無時無刻不在慫恿著他們、迷惑著他們。告訴他們大學生可不是凡人,千萬不能被市井淹沒,必須出人頭地。在這種浮躁的折磨下,不少大學生不敢承認現(xiàn)實,不停地在現(xiàn)實和夢想中游離,把自己掛在了頭夠不上天、腳著不了地的半空中,成為了現(xiàn)實社會中的一群蜘蛛人。
勿庸置疑,社會是需要精英的。越多的大學生成為精英,社會就會越闊步發(fā)展。但問題是,社會精英這個頭銜,并不是社會早早為大學生們準備好的,而只是虛位以待,等待有能力的大學生通過拼搏去摘取的。而且,并不是每一名大學生都能夠成為社會精英。能夠成為精英固然光榮,不能成為社會精英卻并不恥辱。天天為柴米油鹽奔波忙碌,原本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而決不是窘態(tài)。
其二,不甘心平淡無為的冒險心態(tài)。
剛出道的大學生心氣都很旺,特別是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一些泡沫的刺激下,他們不甘心自己沉溺于平淡無味的生活之中,希望能夠和一些有著離奇經歷的富翁一樣,用四兩拔千斤的巧勁,獲得人生的成功。他們會經常用一些富翁的故事激勵自己,并隨時準備親身實踐富翁們寫在書上的經典致富神話。他們有著拼搏人生的信念,也完全做好了吃苦受累的準備,但他們卻過于簡單地把成功等同于頑強的毅力。
我的一個朋友,原本在一家國有企業(yè)上班,收入不高但也能夠養(yǎng)活一家。但心懷鴻鵠之志的他卻在一年后斷然辭職,模仿某個富翁的經歷,搞起了家用電器的代理,并謀劃著用幾年時間,把家電直銷發(fā)展到全國甚至全球連鎖。兩三年下來后,他并沒有成功,只得到了兩樣東西:一是欠了一屁股的債,二是滿屋子賣不出去的電器。
做這樣發(fā)財夢的大學生應該不在少數。應該講,他們對生活充滿期待和做事執(zhí)著的精神,非常值得人們學習。但他們忘記了,他人的成功是不可以簡單復制的,那些離奇的致富神話更不可能被世人復制。要創(chuàng)業(yè),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各樣的因素,光有美好的愿望和迫切心情遠遠不夠。所謂經商三年徒,不經歷風雨,哪能那么輕易見到彩虹?從一點一滴做起,看似平淡的無為,卻是積小勝為大勝的最大所為。
大學生可以成為富翁,但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可以成為富翁,也并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必須成為富翁。那些有著離奇經歷的富翁只是個例,并不是人人都可追趕的目標。
其三,不甘心比別人差的攀比心態(tài)。
有人說,中國人普遍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態(tài)。這話不一定對,但有些剛出道的大學生確實如此。
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境遇不滿,并不真是因為自己的工作不如意,而是因為受不了他人比自己強的壓力。或許他們內心深處并不太在意物質上的享受,也甘心過平淡的生活,但就是有人在旁邊比著,讓他們時刻感到惶惶不可終日。
有的大學生畢業(yè)后在外漂泊好幾年,自覺沒什么成就不能衣錦還鄉(xiāng),而周邊的一些人,特別是相識的朋友卻早已經成為了先富起來的一部分,感到非常羞愧而無顏回家見江東父老。有的大學生畢業(yè)后留在了大城市,雖然工作也不錯,干勁也十足,但由于一時買不起房、買不起車,總感覺低人一等而感到自卑。于是,為了出人頭地,為了能夠得到的夸獎和羨慕,他們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世俗虛榮而不能自拔。
上大學,最高綱領是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最低綱領是為自己能夠有一條生存之道。這兩點并不矛盾,更不對立。任何一名大學生畢業(yè)后,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要有多少作為,而是如何養(yǎng)活自己。上大學,對于很多人來說,實際上就謀生的手段而已。因此,根本沒有必要給“上大學”披上過多的花環(huán),也沒有必要讓“上大學”承載過多的責任,更沒有必要因為上過大學,而讓自己陷入與他人攀比的漩渦。
總之一句話,大學生和社會上的其他人一樣,都是通過勞動主觀為自己、客觀為社會創(chuàng)造著財富。社會并沒有為大學生們規(guī)定好必須要干什么,必須要成就什么。不管干什么,只要能夠干得高興,能夠自食其力,富貴也好,貧窮也罷,都將會有快樂的人生,并不需要非得出人頭地。事實上也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出人頭地。世上多少人都只是在做著平凡的事,過著平凡的生活。
剛出道的大學生們,千萬莫為虛名所累。
大學生經典勵志文章2:回憶我的大學生活,還算沒有虛度
2010年的夏天,我和大多數高中畢業(yè)生一樣,奮斗在高考的考場,那天天氣異常的平靜,并沒有那份炎熱,然而這并沒有讓我在高考場上發(fā)揮出奮筆疾書的能力。那一年,我高考后知道自己考的不是很理想,于是告訴了父母,父母知道了也沒有責怪我,因為我一直是個好孩子,出生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這讓我多了幾分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好像比其我孩子要成熟的早,父母并沒有怎么管我,但我在學校并沒有變壞,我也不是一個死讀書的人,我是一個理科生,但很多人認為我是文科生,因為我很外向!
那一年高考后,我獨自一人來到了重慶,雖然重慶是自己的故鄉(xiāng),但對于我來說很陌生,因為我以前都在學校讀書,并沒有來過這個大城市,都市的紛紛擾擾和華麗的繁華大街還有那燈紅酒綠的生活,讓我充滿了好奇,但是我很快就融入了這座大城市,并開始在這個大城市當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目標!我一個人在這里很孤獨,也很無助,于是這樣的艱苦條件讓我懂得了“適應者生存”的道理。
那一年的暑假過的很快,不久,我就獨自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家鄉(xiāng),就要填報志愿了,我和父母、老師商量后,在征求了內心的想法,我決定放棄了復讀,而報了一個普通高等院校!就在那一年,我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中學時代!從此踏上了新的征程,那個時候的我,對大學很期待!
大一
時光過的很快,我將要收拾上行李,獨自一個人踏上那旭日最早的班車,去我那期盼已久的大學。我和大多數孩子不一樣,并沒有要父母送,而是一個人根據通知書上的地址,獨自一個人提著行李來到了大學,并搬進了我的宿舍,從此我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那一年,我才大一。新學期,新氣氛,新感覺,大學的活動豐富多彩,眼花繚亂,各種社團、學生會等等,讓我充滿了激情。我懷著激情和鍛煉自己的能力,我加入了社團,并在社團競選當中成為了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協(xié)會宣傳部干事,然而這些并沒有讓我安定下來,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安于現(xiàn)狀的我經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了學生會委員換屆候選人!在委員選舉大會中我脫穎而出,并成為了紀檢部部長,日后,我便是每周一大會,三天一小會,并組織策劃了第二屆象棋大賽,而這一年我才剛進校!
剛進大學的我,還沒有自己心愛的電腦,高中的時候我并不愛去網吧,我不喜歡那里面的氛圍和味道,所以我對電腦很不熟悉,但是為了計算機過級考試,很快,我便買了電腦,那個時候我打字很慢,什么也不懂,我并沒有害怕,而是堅持訓練,在冷在苦甚至手長了凍皰,依然堅持每天打字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零起點的我在過級考試中便一次性通過了!
大學周末很多人都無所事事,大家大部分消遣的時間是打游戲,然而我并不喜歡打游戲,在很短的時間里,我便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這份工作就是永輝超市的理貨員,當時一起去的并不止我一個人,而后的早出晚歸,只有我一個人堅持的時間最長,這一干就是一年!那一年,我的周末并沒有宅在寢室,每個周末早出晚歸,我出去的時候大多數同學還在睡覺,我回來的時候大多數在耍著心愛的網絡游戲。這一年周末,我早上騎著室友的自行車,坐著那擁擠的公交上班、下班,苦但快樂著!我不是為了錢,我想早日踏出社會,磨練自己,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不斷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
這一年,我總結了“快樂學習,幸福工作”!也許苦難讓我更堅強!我在接受我們采訪的時候說:“一個人成熟并不是年齡的大小,而是這個人經歷事情的多少,也許苦難成就你的未來,你的能力,超乎你想象?!?/p>
大二
花開花落,光陰似箭,我大二了,這一年我沒有了大一時候的那份激情,和大多數人一樣,也許是累了,讓我不能想太多,也不敢想太多,這個時候我還是一個單純的孩子,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并沒有炫耀的資本,沒有俊美的外貌,也不是神奇的背影殺手,更不是誰的白馬王子;沒有高等的學歷,沒有社會地位,更沒有什么成功經驗!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改變現(xiàn)狀,我是一個不滿現(xiàn)狀的人,我得想辦法改變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但是做為學生的我,在學校,又怎么做,我想只有學習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不管是經濟學、管理學、財經學、關系學、心理學……了解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為自己今后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打下根基!
當我真正踏入社會的時候,我才明白,社會很殘酷,強者生活,弱者連生存都難!舉個簡單的例子吧。2011年的這個暑假,這個時候我大二,我憑著自己的一部手機、一個筆記本,在我再三說服了父母的前提下,獨自一個人踏上重慶的旅途,這也是我獨自一個人第二次踏上征程,目的就是鍛煉自己,磨練自己一個人生存的本領,來到了這個不熟悉的大城市中,在這里,我沒有親戚,沒有住宿,一句話,我什么都沒有,身上就有200元人民幣,為了找到一個工作,我在重慶到處奔波,歷經千辛萬苦,甚至吃飯都是有上頓沒有下頓的,天天坐車,還好公交不貴,睡覺都是有這頓還要考慮下頓的,天天規(guī)劃自己的日程,日子過的很堅苦!然后都沒有結果,時間這樣就過了17天,這也是我在重慶能夠生存的最后一天了,如果在找不到工作,就只有回家了,然而最后一天,經過我的努力終于找到了工作,我很榮幸的進入了一個食品加工廠,更加榮幸地當選為食品加工第一小組組長。
在以后的工作當中,我?guī)ьI我的團隊認真刻苦地工作,實習期間,天天加班,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一個月來工作任務次次排名第一,甚至超額完成任務。然而在最后,公司露出來了它的真面目,給我們一點點工資,900/月,嚴重貶低我們的勞動價值,也沒有按照當初說的1200—1600元/月,一切為了自己,能有扣的機會就抓緊機會扣,真正體現(xiàn)了社會黑暗的一面!從我的暑假生活我體會到了三點:
一:社會是殘酷的,能夠在社會在有一席之地不容易,在這個利益的關系當中,適者生存,弱者淘汰;
二: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夠只看表面,往往到最后會現(xiàn)出它最真正的面目,要通過事物看本質!
三:錢來得不容易,我們的勞動力,在層層壓迫之后,顯得很貶值,最后我們得到的只是剩下的!
大二,我辭掉了永輝超市兼職工作,但這一年我除了暑假工作外,周末也并沒有放棄我的兼職工作,做過星級酒店服務員、發(fā)過傳單、做過手機銷售、跑過業(yè)務、康師傅促銷……我不知道自己這兩年來在大學改變了多少,收獲了多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不在像從前那樣無聊了,因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大學兩年來,我沒有什么遺憾,因為我過的充實,我最后明白了“學歷只是我們工作的敲門磚,它并不能代表你的能力,能力比學歷重要,三流的學校里面也有著二流的教育和一流的學生,也有著一流的表演及一流的才智;一流的學校里面也有二流的教育和三流的學生,也有著三流的智慧及三流的演藝”.
大三
很快,我的大學前二年就過去了,大三前二個月,我迷茫茫、傻乎乎的就過了,一件件不順心的事情在我身上接連發(fā)生,一顆年輕的心在無時無刻的受到摧殘,在這二個月里我沒有哪一件事情是成功了的,沒有哪一件事情不讓我心煩,我很感謝這個大學給了我那么多的不幸,感謝這些事情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自我,我也更加明白了這個社會!人,是在不斷困難當中發(fā)奮出來的,沒有一帆風順的成功者,也沒有哪個是隨隨便便成功的,沒有見過大風大雨,怎么可能看見彩虹,對吧?一時的不順心,怎么能夠吹殘我這顆對社會充滿熱情的心呢!不會的!大三了,我大三了,我更加的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當年大一的熱情我也消弱了三分,除了,剛來到大學時候的興奮與激情外,現(xiàn)在的我都低調了、沉默了、更加明白了!
同樣和大多數學生一樣的我,就要參加雙選會了,這一年是2012年的末,我做好了我人生的第一份簡歷,希望找到自己心愛的工作,一份平凡的簡歷在眾多人當中被選了出來,我面試了很多家公司,也有些大型國有公司取用了我,但最后我還是選著了一家國有兵工炮彈企業(yè),就這樣我又結束了我的大學學習生涯!面對陸陸續(xù)續(xù)離開的校友和同學,看到我們一個個奔波的身影和匆忙的腳步,我知道了我們在也沒有了學生時代的悠閑,不在擔心分數多少而是工資多少,很快,這意味著我也不再是學生了。
三年,很快很快,我的大學還算沒有虛度,寫下這些,難免熱淚盈眶。
大學生經典勵志文章3:上二流大學該的我怎么辦?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二流的學校和一流的學校在很多方面是有些差距的。比如:學校的學習環(huán)境、校風、師資力量、教學設備、與國外院校交流的機會都是名校占優(yōu)。但是考不進名校、一流院校,不等于你這個人是二流的。不要將自己和學校的優(yōu)良無端地劃個等號。否則就是趨同于你自己否定自己,你承認了一場考試決定了你處于幾流。
考不取名校的因素有很多??赡苁悄憧荚嚨哪莻€階段身體不好,考砸了。也可能是你有些偏科,有些科目不錯,有些科目沒有重視,所以沒有考好。也有可能是你不善于臨場發(fā)揮(我就見過平時成績超好的人考進了一所很差的院校)。又或許是你考試階段遇到了一件很影響情緒的事情。原因可能多種多樣。同樣,話說回來,名校的名額就那么一些,也總有人要考進去,總有人會給排除在外。人人都考進名校,請問名校還是名校嗎?人人都考滿分,那和大家都考0分有什么差別?
那么,回到主題??既肓硕髟撛趺崔k?
師資條件不好,學校環(huán)境差,沒有發(fā)展空間。這些都是外因。關鍵的內因在你自己的選擇。在沒有很好的師資的條件下,注定你要付出比名校學生更為艱辛的努力(可能是2倍,甚至3倍,說4倍我覺得也不需要,那太夸張了)。如果你自己要求積極成長是沒有人或者事可以隨便阻礙你的。沒有遇到名師?你有曾想過寫信給名師虛心求教?據我的經驗,往往名師都很謙虛,學生的好學好問,他是不會拒之于千里之外的。他雖然沒有親自教過你,但是你也是他的學生啊。問一個問題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現(xiàn)在很多大學里都公布email的。你可以寫信去問啊。
社會最終都是很實際的。一個頂著名校光環(huán)而沒有真才實學的畢業(yè)生未必比的過一個有很強操作能力(特別是實實在在的東西)的二流學校的畢業(yè)生的。到了公司單位又不是大家比賽誰的考分高,不是老板給你一張卷子來做,他看中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實際為公司創(chuàng)造的財富)。只不過每個專業(yè)講究的“實實在在”的東西有所不同有所區(qū)別??赡苡嬎銠C系是要求編寫多少行程序,另外一個新聞系是完成多少次采訪實習,寫了多少篇報告?
如果是選擇的專業(yè)不是自己最喜歡的,很多學生往往就此放棄就此嘆息。我覺得一點必要都沒有。你完全可以在保證自身專業(yè)科目及格的前提下,去學自己所愛的。特別是,你可以請教那個系里面正在讀的學生,他們的科目,他們的書本,你還可以去問那個系里的老師應該看些什么書。應該他們都會告訴你的。這樣,有機會還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交叉相關的領域。
當然,名校生占優(yōu)還是有的。這個問題還牽涉到中國的HR體系。因為中國的面積很大,而且有很強的區(qū)域性劃分(有戶籍的制約,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同),很難把問題一概而論,缺乏一個統(tǒng)一的用人體系框架。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是名校生初期有些優(yōu)勢。畢竟復旦、交大、北大、清華是所有HR都知道的,你說你是某個地方某所小學校里出身的學生。那個HR可能不是很清楚那所學校的情況,所以對你有些先入為主的偏見,這很正常。畢竟站在公司的立場,他希望有secure,招人也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他要優(yōu)先考慮你的背景和資質是否可以勝任或者是完全超越職位所需的。一旦你能拿出相關的證據(實實在在的)東西,那么即便你出身二流學校你仍然是很有希望的。如果你拿不出,那么坐在你旁邊的名校生說我畢業(yè)于。。。就讀于某個專業(yè)(這個是他的證據)。在雙方都沒有實在證據的前提下,那么“讀書好”就成了一種支持性的證據,證明他比你優(yōu)秀。
考入名校固然是好事。但一個大學生應該最注重的是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古人的《大學》開篇就是這么寫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意思就是說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如何解決問題提出自己solution的方法。遇到了“二流”的問題,你要自己去解決“二流”的問題,如何讓自己身處二流學校,但自己不是二流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個人的成功往往取決于3個因素:持續(xù)學習的能力、工作經驗和人脈。你去看成功人士往往都具備了這幾點。持續(xù)學習的能力和學歷是有些關系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每一天每一年也或許是每過幾年,我們陳舊的知識都會遭到社會無情的淘汰。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我們從學習這段經歷這個過程當中所學會的思考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我們持續(xù)的學習能力,可以始終適應社會的需求,在變革當中有自己的解決知道。而工作崗位則提供給我們最直接的平臺。那個時候工作的資歷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遠遠大于學校的排名。人生的前22年讀書,余下的都在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其實工作比學校重要從所占比重當中也已經看得出來了。
大學生經典勵志文章4:上大學,意味著什么?
唐僧西去取經,歷經81難,才取得真經。今天,我們好不容易跨過了中考高考一道又一道坎,終于幸運地踏入了大學的殿堂。進了大學,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大學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寧靜,大學里面你會有更多的選擇,同樣你也會有更多的迷茫。當學業(yè)的緊張、經濟的困頓、情感的焦灼、就業(yè)的壓力、考研的彷徨等等迎面而來時,你是否焦頭爛額,不知所措。在這個夏末初秋,我們有幸拜讀了阮鵬的著作《突破大學五十五道侃》。當我們讀完此書后第一反應就是一定要把他推薦給正在上大學或即將上大學的學弟學妹們,因為它為廣大大學生啟迪了智慧,撥開了迷霧,帶來了陽光。
最重要的是啟發(fā)了我們:該如何上好大學。
上大學,在今天意味著什么?告別題海戰(zhàn)術、告別機械枯燥的三點一線?與全國幾百萬人一起踏入大學校園,成為這一級新生?遠離父母開始自由的求學生活?名正言順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還是翹課、玩游戲、睡覺,然后混個文憑?抑或只是考證+求職的預熱?
在大學校園里隨便找個大四學生問問,十有八九會感嘆“大學其實什么也不是”,他們會覺得自己四年什么也沒學到,面臨畢業(yè),留戀絕對不是唯一的感受,更多的是彷徨、無奈甚至追悔。
幸運地上了大學,難道卻是夢想一步步消逝,與現(xiàn)實握手言和的四年嗎?是我們把未來想得太美好,還是現(xiàn)實原本就是這樣殘酷?
上大學,不是終點,是另一個新起點!一樣的青春,卻會收獲不一樣的大學生活。當大學的一切清晰而真實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當軍訓的艱苦、新環(huán)境的不適等問題一一到來、打破之前的美好想象時,我們能否保持最好的心態(tài),戰(zhàn)勝自我,贏得大學生活的新突破呢?
作者阮鵬沒有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沒有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沒有完美的大學規(guī)劃、經歷過兩次高考、大學的前兩年仍未找到自己方向的學生阮鵬,是如何在短短一年時間內成為科研能手、做出連專家也大為驚嘆的成績呢?阮鵬的《突破大學五十五道侃》將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哀傷與快樂、他的彷徨與決心,還有他跨過一道道坎、突破自我的奮斗軌跡。平凡卻又特別的阮鵬,讓我們知道,在大學,就該有“決勝在同一起跑線之外”的智慧;就要學會“做‘勢利’的大人物”;也要有自己的真性情,即使“說說粗話又何妨”……
上過大學的人都有兩個出身:第一出身是父母,第二出身就是大學。
大學是什么?清華大學的前校長梅貽琦有言:“所謂大學者,非謂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贝髮W是一生之鑰匙,是精神品位的釀造者,是人生態(tài)度的醍醐灌頂。
大學不是什么?大學不是象牙塔,不是只傳播知識的地方,不是最后一場學業(yè),不是短暫春夢,不是教育產業(yè)最大的一塊蛋糕。排行榜打造不出真正的名校。大學需要時間、大師和每一代人的智慧,重視傳統(tǒng)又絕不忽視創(chuàng)新,在寬嚴相濟的環(huán)境中慢慢地打磨。大學魅力正是在打磨中由內而外、再由外而內的香飄萬里,都緣于珍視大學賦予的寶貴精神財富。
大學的魅力與重點或非重點無關……
事實上,與其說人們是在選擇一所大學,不如說是出于重視自我精神品質的要求,而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靈魂棲居之所。
這就是大學的魅力——你身上的精神胎記,與好壞無關,與排名無關
上大學,不是終點,是另一個新起點!一樣的青春,卻會收獲不一樣的大學生活。當大學的一切清晰而真實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當軍訓的艱苦、新環(huán)境的不適等問題一一到來、打破之前的美好想象時,我們能否保持最好的心態(tài),戰(zhàn)勝自我,贏得大學生活的新突破呢?
勵志文章5:大學夢能依舊嗎?
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樣從小就懷著夢想,不過大學夢并不是我從小的夢想。
說來很奇怪,我也不知道大學夢什么時候會變成我的夢想。我想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吧,不知道讀書的原因。或許是為增長知識,或許為生活,再或許是為了豐富我們的人生,讓我們更自信,更有把握的走下去。
也或許讀書是近代人與生俱來的義務,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嗎?但同時又是我們的權利。不管怎樣我確實走過來了,十多年了,不算是古人所說的“寒窗苦讀”,只是很簡單很普通的過著每一天,有時候對自己會有點抱怨,有時候又會因一點小事開心而獎勵自己,放縱自己。
我是個會為小事瘋狂的人,也會被小事困擾的人。不知道自己經常在干嘛,經常做后悔的事情,但每次后悔后又當沒事,繼續(xù)做著同樣令自己后悔的事,每天會浪費一點自己的時間,每天卻又作自己一件喜歡做的事。
總覺得自己太貪心,好像有很多夢想,卻不知道那是不是夢想,但有時又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在哪里。我的天啊,我在干什么,說什么,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
會對生活抱怨,但同時也會對生活感恩。我在承當著很多人都不會有的苦,但是我也享受著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真情?;蛟S你不知道我在說寫什么,或許你不明白。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
不管你的故事是動聽的,是公主型的,還是會灰姑娘型的。但是我想說的是我的故事沒有型。因為不是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固定的形式。我也不知道我的故事將會怎樣發(fā)展。不知道下面的路我會怎樣走。
很奇怪,我是個計劃主義者,但從不按計劃做事。從小給自己定計劃,卻沒有一次能按計劃進行。達到人生目標,小到學習計劃,從來沒按自己熱心安排的計劃走。
我其實覺得自己是個很懶的人。但其實我并不了解我自己,需要朋友經常提醒。我經常說要用心去交朋友,但是其實我有很多事沒告訴朋友。心里裝滿著秘密,或許這些秘密我會藏一輩子,只要沒被發(fā)現(xiàn)。
我很矛盾,我相信真善美,卻抗拒別人對我的好,沒有愛得勇氣。難道我的自信都是裝出來的。我的勇氣根本不能給我力量。
我擁有夢想卻遲疑,我擁有夢想卻怯步,我擁有夢想卻停步。我的天啊,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等待是件很痛苦的事,但我們每天都再等待。我等待自己長大,等待著參加高考。這次高考,我考砸了,但是我卻沒反省過自己,或許是我太沒責任心了,或許是我太沒自信了,也或許是我自信過頭,以至于變成自負。以為我的人生并不定要靠很令人羨慕的高考分數,或者很令人贊嘆的名校來走下去。我總覺得只要我相信自己,我就能走得很好。
所以其實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有大學夢,或許根本就沒有。只知道讀普高的人最基本的都是為了高考,讀大學。而我也應該是這樣吧。
但是我想說的是高三生活并不苦,我很享受。即便這次我只考到了2B,我還是不會沉淪,傷心。我相信自己,相信人生還有很多種選擇,還有很多種可能。
有大學夢也好,沒有也罷。其實沒什么好在乎的,只要依舊坦然走下去.......再多的苦,再多的坎坷我也不怕。人生有太多的可能,你無法預料,何必想太多,不如靜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