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生活課堂 > 禮儀 > 校園禮儀 > 校園禮儀基本知識

校園禮儀基本知識

美婷1873 分享 時間:

在校園里生活注意遵守人與人交往的基本禮貌準則,校園就會更加和諧和安定。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具有跨時代、跨世紀的特殊意義。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校園禮儀基本知識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校園禮儀基本知識

一、課堂禮儀

學生在課堂上應表現(xiàn)出對老師的極大尊重。學生的坐姿要端正;學生要衣著整潔,夏天上課時不能赤腳拖鞋,不能穿無袖背心,不可敞胸露懷,聽講進不能扇扇子;冬天上課時不應戴帽子、戴手套、戴口罩,不能在課堂上隨便上位子走動、吃東西、喝水、嚼口香糖、聽錄音機等。

教師走進教室,班長喊“起立”,全體學生應即起立站直(教室條件好的應站立在行距中間,起立進不得讓桌椅發(fā)出很大的聲響),向老師行注目禮,待老師回禮后再坐下。坐下時動作要輕。

遲到的同學應先在教室喊報告,待老師允許后再進入教室,未經(jīng)允許,不可擅自推門而入。

有疑問提出工回答問題時,應先舉半臂右手,經(jīng)老師允許后起立發(fā)言,不應邊舉手邊說。對老師講述的內(nèi)容有異議,應下課后單獨找老師交換意見,共同探討。若非提不可時,也要注意時機和方式,態(tài)度要誠懇,謙虛恭敬,不可攪亂課堂秩序,影響授課計劃。

下課鈴響,在聽到老師說“下課”后,班長喊“起立”,同學們起立站好,向老師行注目禮,待老師離開課堂后自由活動。

二、尊敬老師

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禮儀規(guī)范的一項傳統(tǒng)內(nèi)容。

教育事業(yè)是神圣的事業(yè),教師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

(1)尊敬老師。教師首要的責任是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知識的傳授。為了講好每一節(jié)課,教師們都要花費很大心血。因此,學生應以最飽滿的情緒,集中精粹,積極思索,聽好每一節(jié)課。這是對老師艱苦勞動的最大尊重,是尊敬老師的具體表現(xiàn)。

(2)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同樣傾注了老師的苦心。學生應該按時、認真、獨立地完成各種作業(yè),并且認真體會老師在作業(yè)上悉心批閱之處。這同樣是對老師老師的一種尊重。

(3)學生應該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這就是說老師不僅要教書,還有育人。在這一點上,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是以最大的熱忱、最審慎的眼光來觀察、分析和研究他所教導的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的。正因如此,教師對每一位學生提出的鼓勵或者批評,都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的成長起來。人另外一層意義上講,教師的教導之所以可貴,是因為他超越了血緣親情,無須克服溺愛的情感障礙,因而比父母親人的教育來得客觀、公正、深刻、嚴肅。為了報答教師的教導之恩,應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幫助,認真地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這同樣是對老師的尊敬的熱愛。

(4)除了述內(nèi)容之外,學生還要在禮儀上自覺地維護教師威信,對老師應該虛心誠實,言行有禮,在行動上應按規(guī)范去做。早晨進校見到老師,不管是否給自己任課,均應行禮,問早、問好,一般以鞠躬禮問候;平日在校園內(nèi)與老師相遇,也應打招呼問好,如道路(樓道、走廊)狹窄應向右手邊跨開一步,給老師讓道。學生進老師辦公室,應先敲門,經(jīng)老師談話時,聲音要輕,自己站立,面對老師,認真聽老師講話,與老師談話時,聲音要輕,以免影響其他老師辦公、休息。中午休息時,學生盡量少打擾老師。

(5)老師的批評若與其實有出入時,學生要在老師講過之后平心靜氣地加以解釋,或在事后尋找適當?shù)膱龊?、時機加以說明。與老師發(fā)生矛盾,學生不要頂撞老師,更不要在課下散布對老師的不滿情緒,發(fā)泄無禮的言辭。

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品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人格和習慣。對學校里所有的教職工,要一視同仁,都要尊敬禮貌相待。

(6)老師在家訪時在,學生要禮貌地將老師請進家門,將老師介紹給家長,熱情地請老師坐下,沏茶倒水;老師和家長交談時,學生可根據(jù)情況,決定是陪坐還是回避;老師告辭時,要將老師送出門,向老師致謝,與老師道別。

(7)節(jié)假日到老師家中去拜訪,要掌握好時間,既要慰問老師又不要過分打擾老師的各種活動和休息。遇到老師生病或家中有事,前去看望的人不易過多,應選派代表去看望,并酌情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友愛同學

在校學習時,同學們朝夕相處,是親密的伙伴,彼此應以禮相待,注重文明禮貌。

(1)同學間應互相尊重,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有些學生認為,同學之間長期相處,友誼日深,親密無間,不必以禮相待,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同學之前的感情是在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的基礎上形成的,越是如此,就也應該珍惜這種感情,絕不能輕易的破壞它。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或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僅不應嘲笑、冷漠、歧視,而且應該熱情幫助。不能嘲笑有生理缺陷同學,對同學的相貌、體態(tài)、衣著不能品頭論足,更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的綽號,否則,就會傷害自己伙伴的自尊心,友誼也就就會遭到破壞。

男女同學之前交往要互相尊重,談吐舉止要有分寸,交往既要大方得休,又不能輕??;開玩笑要講究尺度,不許動手動腳,打打鬧。

(2)與同學應和睦相處,友愛團結。校內(nèi)生活中,在思想上同學們要互幫互促,共同進步。對有缺點錯誤的同學既不要包庇袒護,也不要挖苦諷刺,應熱情關懷,勉勵上進;對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或進步明顯的同學,應該虛心學習,衷心祝賀,不應嫉妒。

(3)在學習上,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學習好的同學要保持謙虛、戒驕戒躁的態(tài)度,同時要主動真誠地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學習較差的同學應虛心求教,獨立思考,不能照抄作業(yè)或偷看答案。在日常接觸中應該和睦相處。有意見分歧時,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不能用不文明的語言辱罵同學,更不能粗暴地動手打架。

(4)時時處處都應與同學禮貌相待。每天早上同學相見時,應互相致意問早、問好;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的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用品時,應先征得同學的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時歸還,并要致謝。

(5)在教室里要隨時保持安靜、整潔,維護教室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課間不要追跑打鬧,以免教室桌椅歪斜,塵土飛揚,影響同學的學習,休息及身心健康。

(6)課間休息時,在樓道內(nèi)行增要靠右慢行,不要快速奔跑猛拐;遇到同學時,應放小腳步慢行、禮讓。在圖書館,閱覽室看書要肅靜,汪要影響他人閱覽。在宿舍里要互相體諒,保持個人及環(huán)境衛(wèi)生,按時起床、就寢,不要亂抄適合別人的物品。

(7)參加校內(nèi)各項集體活動,要遵守時間,不遲到,不早退,要謙讓有禮。觀看影劇時,要將好票讓給同學;勞動、游玩等活動中,老同學要照顧新同學,大同學要愛護小同學,男同學要謙讓女同學;進出校園或其他的活動場所時,也要互謙互讓,按秩序的行進,不可亂擁亂擠,無意碰撞或踩了別人,應賠禮道歉。

四、校園其他禮儀

校園生活中,豐富多彩。升旗、開學、領獎、清潔校園、自行車擺放等各項活動均應該按嚴格的禮儀規(guī)范。

(1)升國旗。每星期一早晨,同學們在操場上舉行升旗儀式時,應統(tǒng)一著裝列隊,面向國旗;當升國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應肅立、脫帽,向國旗行注目禮;在校外,遇到舉行升旗儀式時也應馬上肅立,面向國旗,往注目禮,待升旗儀式后再行走。

(2)開學上、結業(yè)或舉行其他慶典儀式時,要準時整隊入退場,要保持會場肅靜,汪得隨意說笑走動,不做與大會無關的事情。姿勢要端正,必要時需統(tǒng)一著裝。

上臺發(fā)言、領獎、表演時,走路要穩(wěn)重,從規(guī)定的臺口上臺。站在臺上要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獎品、獎狀時要用雙手去接,行鞠躬禮,然后轉過身體,面向臺下,將獎狀高舉過關向大家展示,然后雙手拿好貼在胸前;下臺時要腳步穩(wěn)重,從指定臺口退下;臺下同學要遵守會場秩序,注意聽講,適時報以掌聲,汪要交頭接耳隨意談笑,更不要起哄、喊叫。

(3)要隨時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jié)約用水用電。

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地點,不亂扔亂放,不許在校內(nèi)騎車。

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擁擠、加塞兒;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若使用便餐盒時,飯后將其扔入垃圾袋。

禮儀基本常識

1、穿衣禮儀。

什么身份穿什么樣的衣服。衣服只要得體就行,美不是裝酷,不是瀟灑,一個人的美并不是穿得越貴越好,不是穿得越流行越好,名牌并不能帶有你的外表美。

(1)按要求穿規(guī)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huán)(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按要求修剪頭發(fā),不染發(fā),不燙發(fā),不留長發(fā)。

但是穿衣要整潔,大小合適,不花里胡梢。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別學生平時學著大人的樣,把衣服領的豎起來,有的把手縮在袖管里。把衣報開著,都不像樣。

2、行走禮儀

(1) 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p>

3、尊師禮儀

(1)見老師主動問好,分別時說“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給老師讓行。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后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后要道謝,說“再見”后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

(4)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

(5)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

(6)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7)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8)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

(9)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排隊在行進中遇見老師,由領隊帶領全體同學問“老師好”。

(10)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并主動給老師讓坐。)

(11)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

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后再找老師。

(12)老師進入學生宿舍,學生主動站起問好讓坐;老師離開時起身送出。

4、同學禮儀

(1)同學間要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

(2)與同學說話態(tài)度誠懇、謙虛,語調(diào)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3)同學間的交往應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后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謝謝”等。

(4)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綽號,或叫同學的綽號,不說使別人感到傷心羞愧的話。

(5)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6)尊重和照顧女同學,不欺侮女同學。

(7)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征得同學的同意。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

(8)不在同學面前說長論短、搬弄是非。

(9)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

(10)講究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辦到。

5、就餐禮儀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6、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7、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jīng)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8、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jié)慶不同,采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離家時間較長,

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個人禮儀注意事項

◎應該保持沉默的時候偏偏愛說話

◎打斷別人的話

◎濫用人稱代詞,以至在每個句子中都有“我”這個字

◎以傲慢的態(tài)度提出問題,給人一種只有他最重要的印象

◎在談話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親密關系,但卻會使別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話題

◎不請自來

◎自吹自擂

◎嘲笑社會上的穿著規(guī)范

◎在不適當時刻打電話

◎在電話中談一些別人不想聽的無聊話

◎對不熟悉的人寫一封內(nèi)容過分親密的信

◎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對任何事情發(fā)表意見

◎公然質問他人意見的可靠性

◎以傲慢的態(tài)度拒絕他人的要求

◎在別人的朋友面前說一些瞧不起他的話

◎指責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評論別人的無能力

◎當著他人的面,指正部屬和同事的錯誤

◎請求別人幫忙被拒絕后心生抱怨

◎利用友誼請求幫助

◎措詞不當或具有攻擊性

◎當場表示不喜歡

◎老是想著不幸或痛苦的事情

◎對政治或宗教發(fā)出抱怨

◎表現(xiàn)過于親密的`行為

998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