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婚俗禮儀知識

鈺淇1147 分享 時間:

土家族的民俗習慣,宗教信仰,飲食文化以及語言文字等等,那么你們知道土家族婚俗禮儀嗎?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供大家參考。

婚俗禮儀

提親

男女青年相愛后,由男方家請媒人帶上掛面,條肉或酒(稱為“手禮”)到女方家去向其父母征詢意見,這叫“提親”。如女方家父母斷然拒絕,就會退回“手禮”。

紅書開親又稱“下書子”

經過提親征得女方家父母同意后,男方家擇吉日請媒人帶上面條、豬肉衣料或衣服,用紅紙折成的信封狀的紅書,內頁折成六折或八折,不寫字,稱為“空書”送到女家,男青年隨同前往,也有先相親再下書子的。至此兩家初步結成親戚,雙方開始來往。特別是女方父母過生,男方必須帶禮物去祝壽。土家族忌諱農歷的六月和臘月行媒,稱為“六臘不行媒”。

燒香、討年庚

通過下了兩封書子后,婚姻基礎基本穩(wěn)固。男方家則要擇吉日請媒人帶上條方(條形肉)、面條、火腿、衣料、鞋子等禮物及內頁寫上書單的一封紅書和寫上男方生辰的庚帖、香紙燭等到女方家“開書單”,也叫“燒準香”。并征詢女方的生辰,這叫“討年庚”。標志著兩家正式結成姻親,此后,男方可以稱女方父母為“親爺”、“親娘”。

過禮

通過討得的年庚,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確定婚期。在女方家舉辦花園酒的頭一天(木黃一帶提前到3個月或半年),男方家請媒人和先生(能說會道機靈的人)帶上豬肉面條、鹽茶米面、衣服鞋襪、首飾禮物及香紙燭包封書子、火炮等送到女方家,這次禮物特別豐厚,女方家主要親戚每家一塊肉、一把面條。這些禮物放在女方家堂屋上方的方桌上,由女方家執(zhí)事先生焚香燃燒,祭祀祖宗。女方家回贈男方新鞋一雙。這叫過禮,又叫行“雁奠禮”。

花園酒

在婚期前一天,女方家宴請親朋好友。稱為辦花園酒,被請的親朋好友帶上糧食、錢幣及送給出嫁女的禮物到女方家赴宴。女方家盛情款待。

媒人求婚

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后,便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帶禮物外,無論刮風下雨,還是晴天,都要自備一把傘,表示媒人愿意成人之美。如果女家收下禮物,親事便有八成希望。之后,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諾婚事,以示對這門親事的慎重態(tài)度。如果女家不收禮物,便表示拒絕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沒用。女方同意男方求親,雙方議定財禮之后,即選擇吉日定親。定親時,男方要準備酒肉、衣服、耳朵粑粑等作為禮物送到女家。女家設酒席款待男方來客和媒人,并把女兒的"八字"送給男方,表示兩家正式聯(lián)姻。

傳遞婚期

對于湖南土家族來說,那結為良緣的豬腿,是巧遞婚期的暗號。土家青年男女定婚期間,姑娘一般會仔細查看情郎帶來的背籠,看里面豬腿傳遞的信息。這里面很有講究。豬腿若光光蕩蕩,表明他們的婚期男方尚未擇定;若靠蹄處有一吹氣的窟窿(土家殺年豬,在肥豬的后腳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氣鼓脹,用以褪毛),則暗示男方來催(吹)親來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準備;若豬腿上帶有豬尾巴,則表明家里的農事忙得差不多了,豐收后這門婚事就要了結收尾了;若女方家來不及辦理出嫁的事或一時舍不得女兒離開,就把那條生豬腿上的尾巴砍下來,放在回送的禮物中,男方看到后便會明白。重慶酉陽、秀山一帶的土家族舉行婚禮時,要在迎親隊伍中選一位比新郎年齡小的小伙子代表新郎當"摸米"。偷聽新娘哭嫁的內容和給女青年們分發(fā)禮物。在夜晚哭嫁休息時,女方的一些年輕姑娘便三三兩兩地找"摸米"要哭嫁粑粑,并借口哭嫁粑粑給少了,紛紛往"摸米"臉上抹鍋煙子。"摸米"怕被抹黑臉,只好設法躲藏。姑娘們也不輕易地放過他,到處尋找,凡見到男方前來迎親的小伙子,便都將鍋煙往他臉上抹。到天亮時,迎親隊伍中好多不是"摸米"的小伙子,臉上都有了黑。據說,被摸黑的男青年越多,被女方姑娘愛上的青年就越多,新郎新娘就會更加相親相愛,白頭到老。


土家族婚俗禮儀知識相關文章:

旅游活動方案范文合集

參觀活動方案3500字范文

土家族婚俗禮儀知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54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