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結(jié)婚習(xí)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了解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吧,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span>中國傳統(tǒng)結(jié)婚習(xí)俗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傳統(tǒng)結(jié)婚習(xí)俗有哪些
1、三書:
按照漢族傳統(tǒng)的禮法,指的是禮聘過程中來往的文書,分別是“聘書”——訂親之書,在訂婚時交換;“禮書”——禮物清單,當(dāng)中詳列禮物種類及數(shù)量,過大禮時交換;“迎書”——迎娶新娘之書,結(jié)婚當(dāng)日接新娘過門時用。
2、六禮:
是指由求親、說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續(xù)。分別為“納采”——俗稱說媒,即男方家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yīng)議婚后,男方家備禮前去求婚;“問名”——俗稱合八字,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zhǔn)備合婚的儀式;“納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備禮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議定;“納征”——又稱過大禮,男方選定吉日到女方家舉行訂婚大禮;“請期”——擇吉日完婚,舊時選擇吉日一般多為雙月雙日,不喜選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選六是因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緣;十一月則隱含不盡之意?!坝H迎”——婚禮當(dāng)天,男方帶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
在婚禮前數(shù)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貴子。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兒女成雙,自然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4、嫁妝:
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財富的象征。嫁妝最遲在婚禮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妝除了衣服飾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頭的東西,如:剪刀,寓意胡蝶雙飛;痰盂,又稱子孫桶;花瓶,寓意花開富貴;鞋,寓意白頭偕老;尺,寓意良田萬頃等等。當(dāng)然各地的風(fēng)俗和講究都不一樣。
5、上頭:
男女雙方都要進行的婚前儀式。也是擇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頭婆梳頭,一面梳,一面要大聲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fā)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biāo)齊。“上頭”是一個非常講究的儀式。梳頭要用新梳子,助“上頭”的人必須是“全福之人”,即這人是六親皆全,兒女滿堂之人。
6、換庚譜:
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換家譜,作為定親的憑據(jù)。媒人提親后,如男女的時辰八字沒有相沖,雙方就會換庚譜。
7、過文定:
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著一些禮品到女家,禮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禮等,并正式奉上聘書。
8、過大禮。
“過文定”舉行后,就會舉行“過大禮”的儀式,這是訂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儀式;因為這儀式過后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約。跟“過文定”一樣,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帶同聘金和各種禮品到女家;而女家亦會準(zhǔn)備回禮禮品。禮品皆是均雙數(shù)以取其“好事成雙”之意。
9、哭嫁:
據(jù)《禮記》記載:“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痹诠艜r,因為交通沒有現(xiàn)代的方便,女兒出嫁后,就很難有機會可以見到家人。而事實上,出嫁后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樣,隨時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準(zhǔn)。此外也有說法認(rèn)為哭嫁是源自古時婦女不能擁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們會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古時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0、催妝:
是男家派人攜禮催請女家及早為新娘置妝的儀節(jié)。宋代,親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妝花髻、銷金蓋頭、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則答以金銀雙勝御、羅花璞頭、綠袍、靴等物。
傳統(tǒng)結(jié)婚習(xí)俗
過大禮
訂親最隆重之儀式,約在婚禮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時到今天,由于這種傳統(tǒng)婚嫁禮儀繁瑣需時,甚少會采用全套[三書六禮]儀式,多化繁為簡,最廣為重要的便是過大禮這一環(huán)。
男家過大禮如下:
·精裝龍鳳禮餅兩盒、西式禮餅一盒。
·雙喜八樣生果吉子籃(生生猛猛)
·椰子兩對(有爺有子)、特長精裝龍鳳燭兩對(長長廣東新娘)
·精裝燙金男女家對聯(lián)各一對、精裝茶葉、芝麻各兩盒(女子堅貞、守信不移)
·雙喜燙金大禮金封兩個(裝聘金用)
·百年好合三牲封兩個(雞、魚、豬肉大禮可以三牲利市代替)
·雙喜貼盒(核桃、有衣蓮子、百合、紅棗、有殼花生、荔枝干、龍眼干、紅豆、綠豆、芝麻、茶葉、十一樣吉祥京果)
·扁柏一包、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
女家回禮如下:
·金蓮藕船(佳偶天成)、石榴一對(多子多福)
·添丁姜、連理芋頭(添丁發(fā)財)、芙蓉、扁柏(趨吉避兇)、桔子(大吉大利)雙喜燙金利市封兩包、雙喜賀惟巾一對
·大茶禮(大發(fā)松糕、金錢、龍利、煎堆、紅包等){油麻茶禮}
搬嫁妝
收到大禮后,女家最遲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征。以往,廣東人喜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送嫁妝可分為[送妝]與[迎妝]。[送妝]是女家將嫁妝往男家送,除了抬妝的人外,女家會請幾位親友跟隨照料,人數(shù)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妝抬到男家后,男家會請親朋好友出來迎接,這叫[迎妝]。在嫁妝中,除了名貴的珠寶金飾外,還有許多象征好兆頭的東西。以痰孟作子孫桶,希望女兒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以紅尺作子孫尺,有良田萬頃之意;花瓶代表花開富貴;銅盤及鞋則寓意同偕到老;銀包皮帶有腰纏萬貫之意;剪刀有指蝴蝶雙飛;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祝福新人恩愛纏綿;片糖則比喻甜蜜幸福;龍鳳碗筷作衣食碗筷有豐衣足食之意(碗內(nèi)放置一封利市,可取代嫁妝的72套衣服)
新娘嫁妝用品:
o百年好合茶具(一盤、一壺、四杯)
o百年好合衣食碗(碗、筷、碟、匙各一對)
o百后好合有蓋杯(一對)。_
o真絲刺繡同心筷子雙人套、雙喜全紅子孫桶(痰孟)
o雙喜鴛鴦面盤、安床京果盤
安床
婚禮前數(shù)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將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鋪上龍鳳被,并撒上紅綠豆、蓮子、紅棗、桂圓、核桃等喜果。安床后親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婦、帶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內(nèi)。此外,安床后,要讓小小孩跳床,并吃喜果,古稱[壓床],有開枝散葉之意。[上閣]舉行婚禮前最重要的儀式、禮節(jié)是[上閣]及[上頭]。[上閣]是準(zhǔn)新娘出嫁前一段時間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閨房或閣樓之內(nèi),由一班閨中姊妹、密友陪伴,暫時擺脫平日的生活習(xí)慣,做好心理準(zhǔn)備,以求日后能適應(yīng)男家陌生的生活環(huán)境。新娘會直至出嫁當(dāng)日和離開閣樓,因此,俗稱姑娘出嫁為[出閣]?,F(xiàn)代人也有類似[上閣]的活動,新娘于婚禮前的一晚邀請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訴心事,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作好準(zhǔn)備。雖然偶然也有姊妹們情緒激動落淚的情況,但整體氣氛仍是充滿歡欣的。
早生貴子子孫桶:
(紅棗[早]、花生[生]、桂圓干[貴]、蓮子[子])
上頭
現(xiàn)代婚嫁禮俗中,在迎親之前,男女兩家都仍會分別進行上頭的儀式。上頭儀式于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舉行。上頭象征一對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階段,要組織新家庭,肩負(fù)起開枝散葉的使命。須擇好時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小時,男女雙方需先沐浴,并由[全福]之人(俗稱好命佬/好命婆,為男女雙方家族中的長輩,需父母、子女健在,夫妻和睦者)以柚菜澆水洗身(柚葉據(jù)說可滌除污移)。之后換上全新的內(nèi)衣褲有睡衣,靠一個可以看見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頭。新娘的頭發(fā)會梳成發(fā)髻,以示她嫁作為人婦后踏入成人的階段。邊梳頭的同時好命佬或好命婆要邊說出押韻的吉祥語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fā)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biāo)齊?!痹⒁庾P氯四芡砂资?,婚姻美滿。最后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紅頭繩系在新郎或新娘的頭上,這樣才算是完成的上頭儀式。由于上頭是父母為兒女祝福的一種儀式,所以較為重視。
男方上頭
上頭前應(yīng)先用綠柚葉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內(nèi)衣褲有睡衣,取其新的開始之意,案前應(yīng)準(zhǔn)備湯圓三碗(每碗九粒)、鏡、紅頭繩、尖梳、子孫尺、龍鳳剪刀,到吉時由好命人上頭(梳頭),并誠心向天參拜,上頭完畢后便可與家人及兄弟們同吃湯圓,分享結(jié)婚的喜悅。
男方吉祥上頭套裝:
(尖梳、鏡、龍鳳燭、子孫尺、紅頭繩、龍鳳剪刀、等)
女方上頭
上頭前應(yīng)先行用綠柚葉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內(nèi)衣褲有睡衣,然后要擇一個可以看見月亮的窗口,燃起龍鳳燭后要連同三碗湯圓、生果、燒肉、雞,誠心向天參拜,更要準(zhǔn)備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針線包、紅絲巾;而龍鳳剪刀代表有利、子孫尺、鏡乃取其光明繼后之意,即所謂[龍頭鏡、鉸剪尺]
女方吉祥上頭套裝:
(梳、篦、針、線、龍鳳燭、龍鳳剪刀、鏡、紅頭繩、子孫尺等)。
訂婚禮儀
對象處到一定程度,男女雙方都同意選對方做終身伴侶,一般都要“訂婚”。這時,介紹人溝通雙方情況,商定好給女方的聘禮(主要是衣物和錢)。訂婚時往往是男方在長輩陪同下,攜帶雙方事先商定好的聘禮到女方家去,這種情況也叫“串門兒”。“串門兒”也叫“過彩禮”或“過財禮”。
民間普遍都比較看重“串門兒”?!按T兒”時,女方親友長輩都到場,還擺上幾桌酒席?!斑^彩禮”后,男方對這頓酒席要賞“廚錢”。解放后,訂婚儀式一度從簡。有的男女雙方同意終身為伴,照張訂婚像,相互交換一下紀(jì)念品。有的男方將女方及家長和介紹人請到家中,設(shè)宴款待,飯后向女方贈送禮品及錢物。
現(xiàn)在,訂婚過程又漸被看重,而且,有的是男女兩家分別舉辦訂婚儀式。串門兒時主要是男方給女方過彩禮,此外,雙方一般還要給對方買套高檔衣服和高檔鞋,男方給女方“三金”,即金戒子、金耳環(huán)、金項鏈,男方老人根據(jù)自己的條件,還要給未來的“兒媳”“99”元或“999”元作為“見面禮”,意在未來的“兒媳”是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又取其諧音九九十成,表達老人的美好愿望?,F(xiàn)在又興給“101”元或“1001”元的,也是寓意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的。女方也有給男方金戒子的。訂婚時往往介紹人在場,彩禮由介紹人經(jīng)手。(除聘禮外,贈送首飾和錢,也有的在結(jié)婚儀式上進行。)
以后,如果一方不同意了,要“退親”(即“退婚”),那么有關(guān)彩禮問題就要按“退親”習(xí)俗辦:如果是男方提出“退親”,“串門兒”時給女方的聘禮及財物不得索要;若為女方提出,“串門兒”時男方所下的聘禮及財物必須如數(shù)退回。這時,介紹人在這里就起公證員的作用。
應(yīng)該說從“串門兒”開始,兩家婚姻關(guān)系就算正式訂下來了,一般都不會輕易反悔。
訂婚以后,男女雙方由過去背地約會到名正言順的公開相處,自由隨便到對方家去,頻繁接觸,加深了解,戀愛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結(jié)婚禮儀
男女雙方經(jīng)過戀愛,感情成熟以后,達到法定結(jié)婚年齡,雙方同意結(jié)婚的,經(jīng)過政府指定的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進行身體檢查,合格后便可以到政府民政部門辦理結(jié)婚登記手續(xù),領(lǐng)取結(jié)婚證書,然后舉行婚禮。舉行婚禮,俗稱“辦喜事”,這是婚禮儀式中最為隆重、最有講究的。盡管政府一再提倡節(jié)儉,但往往都要大操大辦。
確定婚期
傳統(tǒng)禮俗是由男方找人“看日子”,選擇“良辰吉日”,確定婚期,再直接或由介紹人通知女方。結(jié)婚日子一經(jīng)確定,一般不輕易改動。改動認(rèn)為對男方父母不好?,F(xiàn)在婚期往往由雙方共同確定?;槠谝话氵x在節(jié)假日,如“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即喜慶,有紀(jì)念意義,又因放假有時間;選公歷和農(nóng)歷都逢雙的日子的比較多,意在成對成雙;也有取諧音圖吉利,選“六六”(六六大順)、“八八”(發(fā)發(fā))、“九九”(天長地久)、“五.一七”(我要妻)、“五.二七”(我愛妻)、“九.一七”(就要妻)、“九.二七”(就愛妻)的;由于受封建迷信思想影響,個別也有找人專門擇日子的。
做好結(jié)婚前準(zhǔn)備工作
婚期確定后,要購置家俱、家用電器,布置新房,買婚禮服裝、選訂婚紗,照結(jié)婚紀(jì)念相。雙方落實伴郎、伴娘,通知親友,主辦一方(一般為男方)訂飯店、車輛,聘請主持人、賓相,落實錄像、攝影、禮炮、樂隊、婚禮會場等事宜。
結(jié)婚慶典前,一般還必須做好以下準(zhǔn)備:
四彩禮:離娘肉一塊;大蔥4棵;粉條2斤;棉白糖2包。四彩禮是接新娘時新郎到女方家必帶的禮物。離娘肉要一刀,帶二根肋骨,以示女兒雖然離開娘出嫁了,但仍然和母親骨肉相連,沒離開娘。大蔥要帶根,意在生活充裕,孩子聰明,牢靠。粉和糖示意婚姻甜蜜長遠。四彩禮中,也有在鯉魚(2--4條)、粉(2把)、酒(2瓶)、糖(2包)、煙(2條)、茶葉(2代)中選四樣的,因離娘肉和大蔥必帶,不算四彩禮。
紅毯子(1條):新娘換妝和坐福時用。
紅腰帶(2條):新娘換妝時新郎新娘互扎。
紅鞋(1雙):新娘上喜車穿。
喜花:新郎、新娘、伴郎、伴娘、證婚人、主持人、賓相花各1個,主婚人(雙方父母)花4個,嘉賓花若干。
鮮花(3束):新郎向新娘獻花1束、典禮時向新郎新娘獻花2束。
喜蠟(4顆):新娘換妝和新婚之夜用。
鞭(不少于8掛):喜車出發(fā)、到女方家各放1掛,到新房、飯店下車和典禮時各放2掛。
禮炮(18—21響):新郎新娘飯店下車或結(jié)婚典禮時鳴放。(一般富裕人家有此項安排)
喜字:大號—新房門、飯店大門各貼2個;中號—迎送喜車1車1個;小號和藝術(shù)字—若干,新房室內(nèi)張貼。
喜聯(lián)(2幅):新房和典禮會場用。
揚花(6代)、彩條(6桶):新郎新娘到新房、到飯店下車和結(jié)婚典禮時用。
頭花(若干):新娘化妝戴。
婆婆花(1朵):新娘給婆婆戴。
發(fā)卡(若干):婆媳戴花時備用。
花籃(1個):典禮會場上用。(可用喜車上花籃代)
紅紙(10張):蓋井蓋、墊果盤用。
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新房接待、典禮會場主席臺上、禮賬桌上用。
紅雙喜煙和火柴(若干):新郎新娘敬酒時用。
紅氣球(20個):迎送喜車1車掛2個。
相卷(至少4個):結(jié)婚全過程攝影用。
斧子(1把):新郎迎親時和新娘換妝、坐福時用。(斧子最好用桃木制作的工藝品,紅紙剪的也可)
禮賬本、筆、禮賬兜1—2套。
男方家紅包:新娘改口、壓炕、壓車、新娘換鞋、掛門簾及掛鐘、新娘點煙及賞嫁妝、新親小孩、喜車、廚師、攝影師、錄像師、伴郎、伴娘、獻花小孩、主持人、賓相用;另備幾個機動紅包。
女方家紅包:新郎改口及點煙、給新娘壓腰、賞喜車、新親上禮、加菜時賞廚師,新娘賞雙方嫂子、小叔子用,另準(zhǔn)備硬幣1包,抓福時用。
女方家備水果糖塊糕點瓜子煙;1碗合喜面、2個荷包蛋(新郎新娘吃);1掛鞭,喜車返回放;聚寶盆1個、紅紗巾1條;紅手帕若干個(遇喜車拋、作贈品送人);門簾、掛鐘各1個、秤砣1個(掛門簾及掛鐘時用)。
新郎、新娘交換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