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教學資源 > 教學實錄 >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

張林1875 分享 時間: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5篇

《蒙娜麗莎之約》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1

一、導語:

同學們,在世界著名的藝術(shù)殿堂法國盧浮宮陳列著這樣一幅畫,它被譽為盧浮宮的三大鎮(zhèn)宮之寶之一,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幅畫,它有什么樣的魅力呢?下面我們就先欣賞一下這幅畫。(賞畫)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

欣賞了這幅畫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談感受)

初看這幅畫,同學們只是覺得它很逼真,并沒有感覺它有什么特別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娜麗莎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先來看本課的連接語,看連接語中為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指名讀)

找得非常準確。好,明確了要求,我們就明確了學習的方向。老師將連接語中的要求給同學們整理了一下,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師讀,強調(diào)2次讀。)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完成大屏幕上的要求。

要求:

1、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yīng)的標記。

2、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內(nèi)容的部分找出來,多讀幾遍。

三、交流探究要求1

我們先交流第一個問題: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 人多。(對,文中還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面的描寫也讓我們感受到名畫的魅力呢?)

2、畫展出的不易。

3、預(yù)設(shè):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nèi)容)具體描寫畫像內(nèi)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nèi)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xiàn)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作者欣賞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jié):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課文先描述了觀看畫展的人多、畫來紐約展出不易,接著介紹了畫像上的內(nèi)容,最后描寫了作者欣賞完畫像后的感受。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第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nèi)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問題2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誰愿與大家交流一下你劃出的具體描寫畫像內(nèi)容的語句呢?

對,就是同學們交流的這些語句具體描寫了畫像上的內(nèi)容。剛才同學們在自學中已經(jīng)將這部分反復朗讀了好多遍,誰來告訴大家在剛才的品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為什么這些描寫如此傳神?請同學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標記出來,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2、研讀第6段

(1) 生: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2)師: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嗎?

(3)一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作者展開了想象。)

可見 “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4)體會寫法:

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和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區(qū)別?

小結(jié):(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2)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讀)

(3)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當我們凝視這幅名畫時,常常被她那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xiàn),難以捉摸,引發(fā)人們無窮的猜測。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欣賞這幅畫,看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

3、 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shù)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吸引了不少同學,作者在寫這2部分時,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體會這樣寫的精妙。

4、小結(jié):

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也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chǎn)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下面老師就給同學們一個機會,成就你心中的夢想。請大家當一會大都會博物館的解說員,向各位觀光者介紹一下這幅畫。希望你的講解能讓觀光者感到不虛此行。誰首當其沖,第一個發(fā)言呢?

四、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我們?yōu)樽髡吒叱囆g(shù)鑒賞、表現(xiàn)能力所吸引,為達芬奇高超的繪畫技巧所折服。下面老師再向你介紹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畫——達芬奇創(chuàng)作的《最后的晚餐》。課后請同學們查找資料,了解這幅畫背后的宗教故事,選取一兩個你最感興趣的人物,將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2

激趣導入,檢查預(yù)習

師:美妙的樂曲讓人陶醉,杰出的畫作令人百看不厭,有這樣一幅畫,畫面中人物那稍縱即逝,難以覺察的微笑,500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探尋的目光。 1963年,這幅畫遠赴重洋,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作者王克難先生有幸看到這幅畫,并用生動而細膩的筆觸,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寫了下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共同感受蒙娜麗莎的迷人的風姿,感受作者那細膩的筆觸。

(師板書課題,讀課題。)

師:同學們已經(jīng)預(yù)習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里的幾個字音,容易讀錯,老師摘錄了出來,(多媒體出示)誰來讀?

(生讀:肖像。臉頰。悄然。難以捉摸。矜持。)

點評:文中雖然沒有生字,但“悄、捉摸、頰”這幾個字,學生在朗讀中容易出現(xiàn)錯誤,教師有必要強調(diào)。

明確學習任務(wù)

師:下面我們來學習這篇文章。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編者老師給同學們提出了學習建議,你們讀讀連接語中的內(nèi)容,看一看提出了哪些學習要求?

生:閱讀課文,說說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再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對照插圖多讀幾遍。要求進行學習。(多媒體出示自學要求)

生:(讀)“默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的哪些描寫中可看出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并在書上寫下自己的感受?!?/p>

(學生自學)

點評:緊扣文前連接語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課文,感受畫作的魅力。給學生留下了較為充足的時間,讀、悟、批注,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學。

感受魅力,領(lǐng)悟?qū)懛?/p>

師:分享是快樂的,我們來分享你們的學習成果。

生:“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能從大洋彼岸飛來與我們相約。我猜想今天來‘赴約’的人一定很多,但隊伍之長還是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边@一句寫出了這幅畫的魅力。

師:你很善于發(fā)現(xiàn),這幾句話沒有直接介紹畫作,而是通過描寫參觀的人多襯托出畫作的魅力,這樣的描寫方式我們稱之為——

生:側(cè)面描寫。

師:還從哪些這樣描寫的句子中看出畫作的魅力?

生:“我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著隊,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边@是個比喻句,把參觀隊伍比作長龍,從前來參觀的人之多,場面之盛大可以看出畫作具有魅力。

師:你對語言有著較強的感悟能力!

生:“她,就是誕生于達?芬奇筆下,永遠面帶微笑的‘蒙娜麗莎’!”我從“誕生”這個詞可以看出來,只有人出生或國家成立才能說誕生,而《蒙娜麗莎》是一幅肖像,也用了“誕生”,所以我覺得畫作很有魅力?!?/p>

師:你抓住關(guān)鍵的詞體會,值得學習!

生:“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她才能暫時離開巴黎的盧浮宮前來紐約?!睆倪@一句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珍貴,由此可以體現(xiàn)出她的魅力。

師:作者不光從側(cè)面進行描寫,還直接介紹了畫作,直接介紹畫作的描寫方式又叫——

生:正面描寫。

師:你們看一看哪幾個自然段直接介紹了畫作?

生:我認為是第五、六、七自然段。

師:那我們就重點交流這一部分,誰先說?

生:第五自然段中“她的臉頰泛著紅光……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讀著這句話我仿佛看到了蒙娜麗莎她一頭烏黑的頭發(fā),柔和的眼神和真實的嘴唇,一切都像真的一樣。

(多媒體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語句)

師:你談了自己個性的理解,就這部分內(nèi)容,有補充嗎?

生:讀著第五自然段,看著畫面,我覺得蒙娜麗莎像真人一樣,看著我們。

師:如果說讓你用一個詞來概括達?芬奇把這幅畫畫得怎么樣?你會用什么詞?

生:似真亦幻。

生:逼真。

生:惟妙惟肖。

生:栩栩如生。

師:理解了這些內(nèi)容,誰愿意讀讀這一自然段?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你們再看看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進行觀察的?

生:他先寫了隨著隊伍慢慢走近它,從遠走到近觀察這幅畫。(板書:遠一近)

師:你抓住了文章的細節(jié)進行交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guān)注第一句話“那幅畫不大……”,看一看,這是寫了畫面的——

生:整體。

師:先從整體人手,又介紹了局部,就是從整體到局部描寫。(板書:整體一局部)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弄清了作者的觀察順序,老師還希望大家動情地朗讀屏幕上的這段話,誰愿意讀?我先起個頭:“她的臉頰泛著紅光——”

生:一頭黑發(fā)輕松地垂落雙肩……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師:同學們,我們再看看第六、七自然段中還有哪些語句表現(xiàn)出畫作的魅力呢?

生:我覺得還有這句: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這是作者想象蒙娜麗莎的內(nèi)心世界。

師:你是在提示大家關(guān)注作者采用的表達方式,是嗎?

生:作者采用想象的表達方式。

師:你給大家一個思考的方向。我們就來關(guān)注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同學們,當你面對著這樣的微笑,讀著這段文字,心里是什么樣的感受?

生:那微笑……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師:你是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來表達出來!

生:我想說的是作者能觀察得這么細致,說明他對《蒙娜麗莎》非常喜愛。

生:蒙娜麗莎的微笑耐人尋味和難以捉摸,我覺得這種感覺不是—般的畫家所能表現(xiàn)出來的。達.芬奇具有高超的畫技,畫出這幅非常有魅力的畫。

師:對呀!達?芬奇用高超的畫技揭示著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作者王克難先生則是用動情的、詩意盎然的語言,揣摩、解讀蒙娜麗莎那神秘微笑背后所蘊含著的復雜而又豐富的情感。這段話老師也很喜歡,也想讀一瀆,愿意聽嗎?

生:愿意。

(師配樂朗讀后學生配樂朗讀、齊讀。)

師:是啊,蒙娜麗莎那成為千古奇韻、常人難以企及的微笑是達?芬奇天才想象力的表現(xiàn),讀——

生:達?芬奇憑著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畫筆,使蒙娜麗莎轉(zhuǎn)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師:同學們,你們再讀讀這個自然段,作者僅僅寫了想象到的內(nèi)容嗎?

生: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边@是作者直接從畫面看到的,我讀這句話的時候,就仿佛看到蒙娜麗莎那微笑,就感覺她有話跟我說。

師:也就是說在這個自然段中,作者不光寫了自己看到的,還寫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來,把蒙娜麗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豐富情感用語言描寫了出來。理解了這些內(nèi)容,我們再來讀一讀第六自然段。

(四名學生每人一句,最后一句全班齊讀。)

師:同學們,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概括蒙娜麗莎的微笑怎么樣,你會用什么詞?

生:難以捉摸。

生:我覺得應(yīng)該是“神秘”。

(師板書:神秘)

點評: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是本課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教學中把握住了三個層面,一是通過觀察感悟畫面的美,二是體會文章的語言美,三是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合作交流,尊重個性理解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重點交流了文章的第五、第六自然段,感受著畫作的魅力,這篇文章里還有一些語句也表現(xiàn)著蒙娜麗莎這幅畫作的魅力,請四人小組開始交流,特別關(guān)注一下文章的第七自然段,把你個性化的理解和同桌去分享,到目前為止沒有發(fā)過言的同學,一定要爭取這次機會,好,開始。

(學生小組交流)

師:同學們,我在參與交流的過程中,有位同學說第七自然段能用一個詞來概括。

生:“生命力”,有了背景的襯托,使畫中蒙娜麗莎人物的形象更加具有生命力。

師:蒙娜麗莎溫婉端莊,在她的身上展現(xiàn)著人性美的光輝,她的美超越了國界,超越了性別,超越了地域,難怪作者會這樣激動地、動情地、大聲地說——

生:“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她已經(jīng)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p>

點評:對于略讀課文而言,教學要整體求略、部分求精,求精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本環(huán)節(jié)中,孟老師重點引導學生交流作者描寫畫作的第五、六、七自然段。在體會畫作魅力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習作者介紹畫作時的觀察順序和表達方法,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積累語言,內(nèi)化語言。

回顧整體,揭示課題

師:你們的精彩朗讀讓我感動。我們再看課題,課題是《蒙娜麗莎之約》,明明是作者欣賞畫,為什么課題當中要用一個“約”字?

生:排隊的人那么多,想要見到《蒙娜麗莎》,需要預(yù)約。

生:我覺得作者想體現(xiàn)出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只有和真人在一起才能用“約”字。

師:把蒙娜麗莎當真人看待,也可以說這幅畫畫得逼真形象,就像跟真人一樣,還有別的理解嗎?

生:第七自然段說蒙娜麗莎非常具有生命力,作者說蒙娜麗莎之約就好像他和蒙娜麗莎是朋友,要約在一起相聚一樣,看出了蒙娜麗莎的生命力。

生:作者看到這幅畫心里非常激動,是心靈之約。

師:好一個“心靈之約”,畫面的美對作者的精神引領(lǐng),也盡在“約”字之中。

師:畫面散發(fā)著魅力,同樣這篇文章的語言也散發(fā)著魅力。請大家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直接描寫畫作的部分,感受畫面的魅力和作者細膩的筆觸。試著把自己喜歡的語言背下來,開始。

(生讀課文并試背)創(chuàng)設(shè)情景,介紹畫作

師: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那就是與蒙娜麗莎相約。假如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經(jīng)過多次交涉,這幅畫能夠遠渡重洋來到寧夏,就在我們上課的現(xiàn)場展出,假如說你就是這幅畫作的解說員,你會怎么樣用語言把這幅畫作介紹給老師?介紹的過程中,可以介紹畫面的局部,可以整體介紹,還可以結(jié)合資料進行介紹。

(學生準備后指名說,教師指導。)

拓展延伸,感受繪畫藝術(shù)魅力

師:這幅畫的作者是達.芬奇。(多媒體出示畫像)他具有多樣的才華,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杰作,我們一起來看。(配樂展示畫作)

(學生觀看)

師:畫中人物是如此平靜,一幅幅畫作融入著達?芬奇的理想、智慧以及他的精神追求,一幅幅畫作是達?芬奇才情魅力的展示,最后的這幅畫,是最后的晚餐,關(guān)于這幅畫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這也是我們今天作業(yè)里面的一項內(nèi)容。

師:今天的作業(yè)是:第一,搜集這幅畫作的資料,欣賞這幅畫作。第二,選擇一幅畫作進行介紹,可以是《蒙娜麗莎》,可以是達?芬奇的其他畫作,還可以是我們喜歡的畫作。第三,搜集欣賞其他藝術(shù)形式,感受藝術(shù)魅力,辦一期手抄報。這三項作業(yè),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一項完成。下課!

點評:緊扣單元主題及課文特點,由課內(nèi)引申開去,進行了適度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感受繪畫藝術(shù)的魅力,受到藝術(shù)的熏陶;作業(yè)沒計也緊緊圍繞單元訓練重點,由易到難,供學生自主選擇,突出了重點。

總評:

一、體現(xiàn)了略讀教學的特點

略讀課講究整體求略、部分求精,提倡給予學生更多自讀和交流的實踐機會。孟老師根據(jù)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前的“連接語”,設(shè)計了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大問題:“你從文中哪些描寫中看出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充分放手讓學生圍繞問題自學,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潛心感悟、動手批畫。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雖然也融合運用了精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文章的重點之處、精彩之處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品味,但始終緊緊圍繞主問題展開,主線明晰,凸顯重點。

二、實現(xiàn)了語言的積累與語言運用

孟老師將畫作和文章有機整合,引導學生觀察畫作、賞析語言、品味寫法。在短短的略讀課上,給予學生較為充足的時間朗讀、背誦,還創(chuàng)設(shè)了小解說員介紹畫作的情境,鼓勵運用,完成了語言“吸收”與“傾吐”的過程,提供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實踐機會。

三、滲透了方法的指導

略讀教學不等于略讀,在略讀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授之以法。本節(jié)課,在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受畫作魅力的同時,滲透了“側(cè)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相結(jié)合”“發(fā)揮想象”“由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等寫作方法的指導,為學生今后的自主閱讀、讀寫結(jié)合奠定了基礎(chǔ)。

四、進行了適度的拓展和延伸

為突出本單元的“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的主題和“……欣賞各種藝術(shù)形式的美,培養(yǎng)熱愛藝術(shù)的情操……”的訓練重點,通過播放、欣賞達?芬奇的其他畫作和有層次性的自選作業(yè),進行了適度的拓展和延伸,構(gòu)建了課內(nèi)外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欣賞畫作、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繼續(xù)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熱愛藝術(shù)的情操。

最后,提出一點自己的思考,特別希望能引發(fā)孟峰老師以及自身素質(zhì)較高的老師們的共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yīng)適當?shù)赝吮?、更多地放手,讓學生學得更自主、更開放,學生的精彩才是課堂真正的精彩!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3

一、導語

同學們,在世界的藝術(shù)殿堂法國盧浮宮陳列著這樣一幅畫,它被譽為盧浮宮的三大鎮(zhèn)宮之寶之一,它每小時要迎接1500人次的參觀。1911年它曾不幸被竊,法國人竟將它失竊的日子當作“國難日”。當它失而復得時,法國舉國歡慶的氣氛,不亞于一個國家的誕生。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幅畫,它有什么樣的魅力呢?下面我們就先欣賞一下這幅畫。(賞畫)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蒙娜麗莎》。

欣賞了這幅畫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談感受。

初看這幅畫,同學們只是覺得它很逼真,并沒有感覺它有什么特別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賞完蒙娜麗莎這幅畫像后有著怎樣的感受。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27、蒙娜麗莎之約。

二、明確要求,完成自學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先來看本課的連接語,看連接語中為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指名讀。

找得非常準確。好,明確了要求,我們就明確了學習的方向。老師將連接語中的要求給同學們整理了一下,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師讀,強調(diào)2次讀。)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完成大屏幕上的要求。

要求:

1、閱讀課文,看看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應(yīng)的標記。

2、把課文中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內(nèi)容的部分找出來,多讀幾遍。

三、交流探究要求

我們先交流第一個問題:

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

1、人多。

(對,文中還有多處寫到了觀看名畫的人多,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面的描寫也讓我們感受到名畫的魅力呢?)

2、畫展出的不易。

3、預(yù)設(shè):

讀第5段:

讀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說說這段寫了什么嗎?(畫像的內(nèi)容)具體描寫畫像內(nèi)容的還有哪些語段呢?

(6、7段。)

對,5、6、7段就是通過對畫像內(nèi)容的具體描寫來表現(xiàn)名畫魅力的。

4、課文還從哪方面寫出了這幅名畫的魅力呢?

(作者欣賞完畫后的感受。)

5、小結(jié):

正像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那樣,課文先描述了觀看畫展的人多、畫來紐約展出不易,接著介紹了畫像上的內(nèi)容,最后描寫了作者欣賞完畫像后的感受。作者就是從這三方面寫出了名畫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呢?

(第2部分、5、7段對蒙娜麗莎畫像內(nèi)容的描寫是本文的重點。)

四、交流探究問題

1、好,我們就來看這部分。誰愿與大家交流一下你劃出的具體描寫畫像內(nèi)容的語句呢?

對,就是同學們交流的這些語句具體描寫了畫像上的內(nèi)容。剛才同學們在自學中已經(jīng)將這部分反復朗讀了好多遍,誰來告訴大家在剛才的品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為什么這些描寫如此傳神?請同學們再次品讀5-7段具體描寫畫像的語句,將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寫標記出來,想想這部分描寫好在哪兒?

2、研讀第6段:

⑴生:我覺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師:哦,你認為這部分的描寫好在呢?

生:作者的描寫很生動,很細致。

師:細致、生動地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有哪些?

生: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⑵師: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嗎?

⑶一個簡單的微笑,作者卻從中解讀到這么復雜的情感,這是為什么呢?

(作者展開了想象。)

可見“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⑷體會寫法:

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寫有什么好處?下面就請同學們對照插圖,再讀描寫微笑的這個語段,體會加上和去掉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區(qū)別?

小結(jié):

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使靜止變得鮮活起來,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學們今后也能在寫作時加以運用。

⑵誰愿意通過自己的朗讀,讓我們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美呢?

指名讀。

⑶從古至今,可以說沒有一幅人物肖像畫能像《蒙娜麗莎》那樣,讓世人如此地津津樂道。當我們凝視這幅名畫時,常常被她那三分柔情、七分迷離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時隱時現(xiàn),難以捉摸,引發(fā)人們無窮的猜測。下面就請同學們再次欣賞這幅畫,看你能從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

3、研讀第5、7段:

同學們真了不起,也學會了作者邊欣賞藝術(shù)作品邊展開想象的方法。課文5、7段的描寫也吸引了不少同學,作者在寫這2部分時,采用了與描寫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將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兩段中展開想象的句子找出來,有感情地讀給同桌聽,體會這樣寫的精妙。

4、小結(jié):

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也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產(chǎn)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要親眼目睹這幅畫的風采。下面老師就給同學們一個機會,成就你心中的夢想。請大家當一會大都會博物館的解說員,向各位觀光者介紹一下這幅畫。希望你的講解能讓觀光者感到不虛此行。誰首當其沖,第一個發(fā)言呢?

四、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作者在介紹這幅畫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他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我們?yōu)樽髡吒叱囆g(shù)鑒賞、表現(xiàn)能力所吸引,為達芬奇高超的繪畫技巧所折服。下面老師再向你介紹一幅世界上最的宗教畫──達芬奇創(chuàng)作的《最后的晚餐》。課后請同學們查找資料,了解這幅畫背后的宗教故事,選取一兩個你最感興趣的人物,將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4

【教學目標】

1、輕聲朗讀課文,感知大意,感受名畫的魅力。

2、學習作者展開想象進行描述的寫作方法。

3、了解《蒙娜麗莎》在人類文化中巨大價值,記住藝術(shù)大師達芬奇。

【教學時間】一課時

【設(shè)計理念】

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學時間一般為一個課時,因此教學內(nèi)容的取舍尤為重要。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點水、過眼煙云;精挑細選,有所側(cè)重,便能以一代十、點石成金。

【教學步驟】

一、相約蒙娜麗莎

(指著板書好的課題,神秘地)蒙娜麗莎是一位美麗的女子,與這位美麗的女子約會,你要顯示出自己的禮儀和修養(yǎng),千萬不要驚擾蒙娜麗莎。

請同學們輕輕地讀一讀《蒙娜麗莎之約》。

哪幾個自然段給我們描述了這位美麗動人的女子?(第5到7自然段)

二、親睹世界名畫

1、微笑(她的雙唇和嘴角引發(fā)人們豐富的想象)

出示:

《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

“蒙娜麗莎”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有幸看到她的人。

指名讀。齊讀。

更令人驚嘆的是(出示):

大名鼎鼎的戴高樂總統(tǒng)每當心情煩躁時,總會前往盧浮宮欣賞《蒙娜麗莎》,出來后便滿面春風,原先的煩惱蕩然無存;而蓬皮杜總統(tǒng)則公開承認無法克制對《蒙娜麗莎》的心馳神往之情。世紀偉人邱吉爾晚年有幸親撫《蒙娜麗莎》時,竟無法控制顫抖的手指。

教師讀。

我們不禁要問:《蒙娜麗莎》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她的魅力到底在哪呢?(微笑,永遠的微笑,神秘的微笑)

誰來讀讀寫蒙娜麗莎微笑的句子?指名讀后出示:

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是那樣耐人尋味,難以捉摸。

①這段話中描寫蒙娜麗莎微笑的詞語有哪些?(恬靜、淡雅、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

“矜持”是什么意思?(拘謹,拘束)

②蒙娜麗莎的微笑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恬靜、淡雅、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還有很多很多,叫人難以捉摸,人們稱之為“神秘的微笑”。正是這神秘的微笑,打動了成千上萬一睹芳容的人。誰來讀讀這段話,讀出這種神秘。

③眼神和嘴角組合成的微笑,怎么會蘊含著那么復雜的情感呢?作者真的看到了她的情感了嗎?(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恬靜、淡雅、舒暢溫柔、略含哀傷、親切、矜持”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畫面展開的想象。)

④作者這樣展開想象去描寫有什么好處呢?(想象能讓平面變得立體,讓靜止變得鮮活,這樣的描寫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名畫的魅力,還能使文章更吸引人。)

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作者也展開了想象?

2、面容(臉頰-黑發(fā)-眼神-嘴唇-頸項)

讀后出示:

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這段話描述了蒙娜麗莎的面容,哪句話是作者展開的想象?(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我們仿佛看到了她一頭烏黑的長發(fā),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實的嘴唇,更令人稱奇的是頸項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動,一切似真亦幻。

指導朗讀這段話。

3、局部(身姿-服飾-背景)

讀后出示:

蒙娜麗莎的身姿和交搭的雙臂使她顯得大方、端莊。……蒙娜麗莎更加美麗動人。

這段話里其實也有好些地方展開了想象。如“好像沐浴在陽光里,格外明亮動人”,“富有生命的活力”,“襯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充滿幻覺般的神秘感”。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寫,使蒙娜麗莎的形象鮮活起來,也讓沒見過這幅畫的讀者們都想一睹“蒙娜麗莎”的風采。

指導朗讀這段話。

三、感謝達芬奇

睜大你的雙眼,不要眨眼睛,我們來看看這幅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畫。出示“蒙娜麗莎”畫作的圖片。

(指著畫面)所有親睹“蒙娜麗莎”的人都得感謝一個人。這個人是誰?(達芬奇)是他,讓所有親睹過“蒙娜麗莎”的人產(chǎn)生了豐富的想象,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課文中有兩處地方提到了達芬奇(出示):

她,就是誕生于達芬奇筆下,而永遠微笑的“蒙娜麗莎”!

達芬奇憑著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畫筆,使蒙娜麗莎轉(zhuǎn)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指名讀,齊讀。

達芬奇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畫家,還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shù)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fā)明家。

達芬奇簡直就是一位傳奇人物!課后,同學們可以去查閱一些達芬奇的生平事跡,除了《蒙娜麗莎》,他還有哪些杰出的作品?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5

一、教學目標:

1、能認讀“矜持、璀璨”等詞語,積累“難以捉摸、轉(zhuǎn)瞬即逝”等成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圖文對照,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感受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吟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出示圖片),你看有許多人在等待,他們在等待什么?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屏幕上的小詩:

隊伍像一條長龍/大家都在靜靜地等著/一群灰鴿飛來/在我們身邊大搖大擺地散步/  有的好奇地歪著頭看著我們/猜想我們在做什么/它們猜得到嗎/大家正在等著探訪/那剛從巴黎飛來的世界的美麗女子/聽說美法兩國多次交涉/她才能暫時離開巴黎的盧浮宮前來紐約/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親睹她的風采呢/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能從大洋彼岸飛來與我們相約/我猜想今天來“赴約”的人一定很多/但隊伍之長還是遠遠地超出了我的想象/不知過了多久/終于看到了她/近了/更近了/終于跟她面對面了/她/就是誕生于達·芬奇筆下/面帶永遠微笑的“蒙娜麗莎”!

2、讀了這一首小詩時,你體會到作者和人們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在等待?(仰慕、期盼、興奮……)

3、是呀,人們在仰慕和期盼中等待,這等待就是為了這樣的相遇。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蒙娜麗莎之約”(板書課題,齊讀) (二)速讀,整體感知

1、快速地朗讀課文,在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chǔ)上,想一想:課文哪幾段著重向我們描繪了這一幅世界名畫。(生自由出聲讀課文)

2、檢查詞語:肖(xiào)像、臉頰、悄然、 難以捉摸  矜持 沐浴 璀璨 轉(zhuǎn)瞬即逝

3、課文哪幾段著重向我們描繪了這一幅世界名畫?

(三)細讀,感受魅力。

1、細讀課文5—7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劃出句子,寫寫批注。

2、 隨機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句子一:她的臉頰放著紅光,一頭黑發(fā)輕松地垂在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1)你是從哪些詞體會到這幅畫的魅力?(板書:逼真的形象)

這段描寫讓你想起了哪些詞語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似真亦幻……)

怪不得作者說——(生讀)“近了,更近了,蒙娜麗莎就像真人一樣慢慢地走進你?!?/p>

怪不得作者說——(生讀)“我隨著隊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種奇異的感覺?!?/p>

(2)奇異是什么意思?(奇怪,與一般的不同)僅僅是看一幅畫,作者的內(nèi)心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起伏呢?


熱門文章

81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