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爺爺和小樹》最新教學設(shè)計3篇

姚靖1147 分享 時間:

  《爺爺和小樹》一課是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情,結(jié)構(gòu)清晰,著重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的含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設(shè)計3篇,希望可以分享給大家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年級上冊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設(shè)計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

  2、認識“刂、冫、人、灬”四個偏旁。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4、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準備:

  1、字卡

  2、畫有冬天和夏天小樹的黑板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你們喜歡小樹嗎?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有可愛的小樹的課文。

  板書課題:爺爺和小樹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嗎?

  (利用親切的對話,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下面的學習做好情感上的鋪墊,針對課題,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尋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讀讀課文,拿也鉛筆劃一劃不認識的字。

  (在自讀時,要求應具體、到位,另外,引導自讀時語言應盡量帶有鼓勵性。在學生讀課文時,培養(yǎng)學生讀讀劃劃的習慣。)

  教師指導

  你有哪些字不認識?從字卡里找出來,貼到黑板上。

  (讓學生找不認識的字,利用這種生字呈現(xiàn)方法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引導學生學習,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詞辨義。

  組織學生分小組學習剩余生字,交流識字的方法。

  匯報,反饋。

  (識字的教學我采取先在教師指導下全班學習,再分組學習的方法是為了讓學生先明確感受一定的識字方法,再交流。)

  認識偏旁“刂、冫、人、灬”

  (三)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學習了生字,我想同學們一定急著讀課文了,別急,大家先看一幅圖。(出示黑板,畫面內(nèi)容為一棵在寒風中落光了葉子的小樹。)

  冬天來了,天多么冷啊!小樹在寒風中會說什么呢?

  讀讀課文,然后告訴我爺爺是怎樣做的?

  幫助學生理解“暖和的衣裳”

  大家再想想,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他會對爺爺說什么呢?

  出示圖2,內(nèi)容為一棵長滿了綠葉的小樹。

  小樹在爺爺?shù)膸椭露冗^了寒冬,春天來了,他長出了小葉,到了夏天,小葉變成了大葉子,他一直想謝謝爺爺,可它不會說呀,怎么辦呢?

  讀讀課文第二個自然段吧。

  指名讀。

  你知道小樹為爺爺做了什么嗎?

  什么是“綠色的小傘”?

  自由讀課文

  (朗讀感悟這一部分的設(shè)計我想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堅持從讀中悟,自讀自悟的原則。

  2、注重過程的趣味性。

  3、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

  (四)適度擴展,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

  1、一棵小樹要長成大樹可并不容易,需要人幫助還不能受到傷害,你們想一想,我們可以幫小樹做什么呢?

  2、讓我們用彩筆畫一棵美麗、可愛的小樹,好嗎?

  (環(huán)境意識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意識之一,本課的安排目的之一即培養(yǎng)學生愛護樹木花草的環(huán)境意識,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將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深化,形成初步環(huán)境意識而安排的。)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年級上冊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設(shè)計二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四、五”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5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材說明:

  課文以圖中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情: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表現(xiàn)出人與樹之間的關(guān)系多么親密、和諧。

  教學重點:

  認記生字、理解重點語句和練習朗讀。

  教學設(shè)計:

  一、引言揭題,激發(fā)興趣

  1、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晃皇煜さ呐笥?。你們聽,他在說什么了?(課件出示:小朋友們好,我是小樹,你知道我能給人類帶來哪些好處?人們?yōu)楸Wo我做了哪些事情了?)

  2、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第5課〈爺爺和小樹〉。

  3、讀了課題,小朋友們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么多的問題,我們還是一起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小朋友們快快行動起來,翻開書69頁,借助拼音讀讀課文吧,遇到生字寶寶可要和他打個招呼哦!

  2、大家看,生字寶寶都到老師這里集合了,誰愿意跟他們打個招呼啊?(出示生字卡片)

  3、他們和別的生字寶寶站到了一起,你還認識他嗎?(帶拼音讀詞)

  4、小朋友們真聰明,可是生字寶寶還想考考大家,他們重新站了隊,誰還認識他們?(去掉拼音讀單個生字)

  5、小朋友們真棒,誰能給你喜歡的字組組詞,說說話?

  三、再讀課文,讀對讀通

  1、小朋友們真是識字的小能手,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注意讀通讀順,覺得自己讀好了就讀給小組里的小伙伴聽聽,互相提提意見。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這個小朋友在讀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應該干什么啊?咱們就比比,誰是最細心的孩子。

  2、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這篇課文和我們前面學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另起一行,開頭空兩格就表示一個自然段。大家找找,哪是第一自然段?像老師這樣給這個自然段,戴上一頂小帽子。

  四、分段指導,讀懂課文

  1、小朋友們找的真準,誰能讀讀第一段?

  2、讀的真好,再讀讀第二自然段?

  理解“暖和的衣裳”:大家看看圖(課件出示),誰知道暖和的衣裳指什么?為什么說稻草是暖和的衣裳了?

  誰知道可以說暖和的什么?(“暖和的_____”)

  這么冷的冬天,小樹穿上了衣服,多暖和啊!誰再來讀讀?(指名讀)

  大家想想,小樹是什么心情?誰來讀讀這一段?(自讀、指名讀、齊讀)

  3、小朋友們讀的真好,我也想讀,誰愿意教我讀第三自然段?請小朋友們先自己讀一讀吧,想想應該怎么讀,然后來教我,好不好?(學生自己練讀)

  理解“綠色的小傘”:綠色的小傘指什么?(課件出示)為什么說樹冠是綠色的小傘了?

  那你為什么要教老師這樣讀啊?

  4、夏天,爺爺不熱了,冬天,小樹不冷了,他們多高興啊!我們一起再來讀讀課文。大家想想,爺爺和小樹會說些什么了

  5、小朋友們不但生字學的好,課文也讀的好,現(xiàn)在,我們來舉行一個朗讀比賽。請大家分小組準備,然后我們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來參加比賽。

  6、請小評委們聽仔細了,你最喜歡誰讀的?

  7、表情朗讀。

  一年級上冊語文《爺爺和小樹》教學設(shè)計三

  [教學內(nèi)容背景材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5課。

  [教學理念]

  《爺爺和小樹》一課是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情,結(jié)構(gòu)清晰,著重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綠色的小傘”的含義。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在教學設(shè)計上,我著重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自讀、精思、感悟、吸納的學習過程,了解爺爺是怎樣為小樹御寒,小樹又怎樣為爺爺遮陽。讓學生在朗讀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并感悟人與樹之間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示課題

  1、學生朗讀表演《輕輕地》。

  讓學生們回憶小兔、小狗是怎樣愛護小草的再讓學生朗讀表演《輕輕地》。

  2、出示課題。

  大家那么愛護小草,又是怎么對待樹木的呢?我們來學習第5課。(板書:爺爺和小樹)請學生把課題讀兩遍。

  3、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師問: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從以前學的兒歌導入,符合兒童心理特點,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2、學習生字。

  (1)指名讀生字,再開“火車”讀。(電腦顯示生字)

  (2)去掉拼音讀字:爺、棵、到、給、冷、穿、暖、開、傘、熱。

  (3)想辦法怎么記住它們。

  3。檢查朗讀。

  (1)認識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相機指導。

  (3)男女生分段賽讀。

  (4)小組匯報朗讀,評出“朗讀小能手”。

  4、齊讀課文。

  [給予充足的時間,運用自讀、互讀、賽讀、議讀、評選等手段,既做到“開篇須讀”,又體現(xiàn)“自主、合作”的思想理念。]

  三、讀懂課文,入境悟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讓學生看看課文插圖,再讀讀課文,交流“讀懂了什么”。(課件出示“一棵小樹”。)

  (2)指導朗讀。

  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掉光葉子的小樹”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話。

  (2)課件出示“爺爺為小樹穿衣服”圖,指導學生朗讀第二段,找出寫爺爺保護小樹的句子,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為什么稱為“暖和的衣裳”?

  (3)啟發(fā)想象:如果小樹會說話,會對爺爺說什么。

  (4)指導朗讀,讀時要強調(diào)突出“暖和的”與“不冷了”兩詞。師范讀,生模仿。

  [這一環(huán)節(jié)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從中也感受到老爺爺美好的心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枝葉繁茂的小樹”圖,讓學生看圖說話。(提示:這是什么季節(jié)?小樹有什么變化?)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劃出“綠色的小傘”。思考:小樹怎樣幫助爺爺呢?

  (3)四人小組自讀第三自然段,再派代表說說讀懂了什么,是怎么讀懂的。

  (4)指導學生看圖理解“綠色的小傘”。

  (5)指名分段朗讀,分男、女生讀。

  (6)朗讀全文,體會心情。

  [讓學生以自讀為主,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手段,強調(diào)自讀自悟,感悟人與樹互相關(guān)心的溫馨之情。]

  四、回歸整體,小結(jié)全文

  想一想為什么冬天小樹不冷,夏天爺爺不熱呢?

  1、學生通讀課文。

  2、回答上述問題。

  3、不明白的地方小組交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目的是讓學生對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有所回顧,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不、開、四、五”四個字。

  2、重點指導“不、開、四、五”四個字書寫。

  3、老師板書:指導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認識筆畫“乚”,寫時轉(zhuǎn)彎要圓,不要寫成“豎折。”。鞏固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4、學生描紅,仿影,臨寫。師巡視指導。

  5、口頭組詞。

  六、拓展活動

  課本?。褐笇W生加上爺爺和小樹的動作、對話把課文內(nèi)容演一演。

  七、作業(yè)

  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了解人們?yōu)楸Wo樹木做了哪些事,樹木又為人們做了哪些事。

  [注重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和拓展]


相關(guān)文章:

1.小學一年級語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最新教學設(shè)計

2.小學語文《雨點兒》教學設(shè)計

3.老舍《貓》教學設(shè)計

4.一年級語文《畫》教學設(shè)計

5.高二語文《宇宙的邊疆》公開課精選教學設(shè)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爺爺和小樹》最新教學設(shè)計3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4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