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評課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坐井觀天的評課反思范文2篇,希望大家喜歡!
《坐井觀天》評課反思范文一
《坐井觀天》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以淺顯易懂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有多大的問題。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自讀自悟,由學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知識點。品悟語言,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在品讀中感悟道理。
一、 從重點詞句入手,
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是重點詞匯,而最終目的是理解寓意。因此,在解讀教材時我將“大話”、“無邊無際”、“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guān)鍵。通過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串起整個教學流程,在理解中讀,在讀中感悟,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學生學起來也比較積極有效。在引導(dǎo)學生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shè)計了說話訓練,讓學生說說除了無邊無際的天還有什么是無邊無際的?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學生分別說出了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坪、無邊無際的森林……,然后再因勢利導(dǎo),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通過對課文中兩次“笑”的揣摩以及聯(lián)系身邊的實例使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dǎo)致青蛙錯誤的原因。
二、朗讀指導(dǎo),拓展想象
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加強朗讀訓練,注重發(fā)展學生思維。在指導(dǎo)學生朗讀時,要思考什么問題,要解決什么問題,都向?qū)W生交代清楚,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反復(fù)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去感悟。營造了書聲瑯瑯的教學氛圍,教給了學生讀書方法。
進行角色朗讀時,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我們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態(tài)度積極認真,有的為了讀好角色,練習讀了好幾次,課堂氣氛活躍熱烈。在本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應(yīng)尊重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在教學中我還體會到要有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組織孩子們分組進行練習,但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習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為怕讀不好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積極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角色,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不利于孩子的發(fā)展。我就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要求孩子再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復(fù),要輪換角色。這樣利于孩子們整體綜合發(fā)展.
三、從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來反思
在本節(jié)課堂教學過程,學生能夠積極地配合和思考,教學目標基本實現(xiàn)。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學習的興致濃厚,學生和老師都很輕松。但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
1、朗讀量偏少,為了怕影響后面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進度,我在課堂教學中減少了朗讀的分量。課后,我才意識到分角色朗讀才是這課的關(guān)鍵所在。因為只有在學生分角色的朗讀中才能體會人物的特點,才能更加透切地明白人物對話的,進而理解寓意、想清道理。
2、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偏多,使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少了一點,造成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時間不夠,自覺主動地去探究問題的積極性不高。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人才是課堂教學永遠的追求。
《坐井觀天》評課反思范文二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 是六年制語文 教材二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青蛙 和小鳥對“天有多大”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入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過錯還自以為是。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 來說,理解 “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很容易,但是如果要理解并體會這個成語的寓意那就比較困難 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正如課文中的“青蛙”是非常片面的。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的是否真正達到,癥結(jié)在于寓意是學生 自己感悟出來的,還是老師 硬塞給學生。所以,明確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信任:教師 是引導(dǎo)者,組織者,同時也是支持者和輔助者。也就是說,教師既要在前引導(dǎo),又要從旁輔助,和學生一起合作、探究,實現(xiàn)協(xié)調(diào)的互動,共同完成學習 目的。
無邊無際造句之后,我說孩子 們小青蛙聽你們說外面那么好,他也想跳出來看一看,于是我播放課件把青蛙從井底跳到了井口,又說青蛙跳出井里會看到些什么呢?讓孩子們想像說話,孩子們從池塘邊說到果園里,從果園里說到公園里……想像力非常豐盛,這時我突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這么俏麗的景色,小青蛙以前怎么不知道?“因為它哪里也不去?”“你想像它那樣嗎?”“我可不想,我要像小鳥那樣。”于是我戴上青蛙頭飾,低下頭說:“小朋友,我知道錯了,可是我怎樣才干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呢?快幫我出出主張吧!”“我建議你多看書?!薄拔艺f應(yīng)多走走,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情?!薄岸嗦犅爮V播,多看看消息。”“遇到事情,多試一試,多想一想?!薄皩⒆觽?,要多聽多看多想多做,那么你們必定會成為一個見多識廣的人?!?/p>
瞧,孩子們說的,不就是這寓言要告知我們的道理嗎?雖然他們沒有說出:“不要做目光淺、狹隘的人“但從他們的話語中不難看,孩子們已有所感悟,已形成精確的價值 觀和積極的人生 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