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學實錄
教學中緊緊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以語文知識的學習,語文技能的形成為載體,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注重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指導,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有效達成。一起來看看《秋天的雨》教學實錄吧。
【教材簡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文章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文章層次分明、思路清晰。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發(fā)感情,通篇語言藝術化,給人以美感。
【學生分析】
學生雖然由二年級剛剛升入三年級,但是經(jīng)過前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具備了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也養(yǎng)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依賴無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依然以感性思維為主。因此,教學中應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遷移。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2、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積極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教學中,學生始終是學習活動的主人,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中快樂的學習,教師則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與欣賞者;力求實現(xiàn)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
3、正確處理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關系。立足本課教材實際,科學的確立三維目標。教學中緊緊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以語文知識的學習,語文技能的形成為載體,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注重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指導,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有效達成。
【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等8個生字,會寫“扇、郵”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等詞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經(jīng)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4、指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5、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與難點】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初步預習課文,能讀出生字,讀通句子。
2、教具與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趁、柿、菠、喇、銜、裳”8個生字。
2、初步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經(jīng)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4、初步指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5、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課堂實錄〗
一、導語渲染,啟動情感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伴著綿綿的秋雨走進這快樂的課堂,今天我們就學習這篇課文《秋天的雨》(板書:秋天的雨)。
2、齊讀課題:
師: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秋天的雨。
二、整體感知,體驗情感
1、檢查生字詞:
⑴ 同位互相指讀:
師:昨天大家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了,課文讀了好多遍吧。那是不是都會讀了呢?
生:會。
師:真的?
聲:真的。
師:那好,同桌三個人之間互相用手指著課后第一行雙線格里要求我們會認得8個字讀一讀,看誰讀得準、記得牢,開始。
學生同桌之間認讀生字。
?、啤〖w反饋:
師:怎么樣,讀準了沒有?
生:讀準了。
師:這么自信!那好,我們眼見為實。請看大屏幕。
生:略。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字詞,重點強調“鑰匙、菠蘿”的讀音。
師:這篇課文還有這些字詞不太好讀,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
生:略。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字詞,重點強調多音字“扇”的讀音。
教師小結:重慶的小朋友認字的本領可真棒!你們課文讀的怎么樣?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讀讀看,誰想讀?(學生紛紛舉手)
2、指名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⑴ 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師:這么多同學?來,請這一組的同學開火車讀一讀,怎么樣。一個人讀一段,一、二、三、四、五,請你們前五位同學站起來。其他同學可要認真的一邊聽一思考,在綿綿的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
?、啤∽x后交流,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師:你們真是了不起,課文讀的也這么棒!誰能說一說,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到了小青蛙、小松鼠。
師:你看到了這么多小動物。你們還看到什么了?
生:小喜鵲。
師:這兩位同學都是看到了小青蛙、小喜鵲準備過冬,是不是?(是)那其他的同學,你們除了這些還看到什么了?
生:我還看到了銀杏樹、楓樹、柳樹。
師:他看到許多美麗的樹。還有誰想說?
生:我還看到柿子、橘子。
師:他們都散發(fā)著許多好聞的香味,是吧。
生:對。
三、品賞朗讀.領悟情感
第二段:感悟五彩繽紛
1、學生默讀課文,尋找顏色: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有的同學看到了小動物、有的同學看到了很多的水果,還有的同學看到植物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問一問你們,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銀杏樹、楓樹有著漂亮的顏色呀?
生:從課文二、三、四自然段讀懂的。
師:他從這么多段讀懂的,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生:是課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秋天的雨都把顏色送給誰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
(學生默讀課文)
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們在讀書的時候,這位男孩子問我“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板書:五彩繽紛)他提的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相信你把第二段讀懂了,也就明白五彩繽紛的意思了,我們先來看課文好嗎?(好)
師:誰能說一說,秋天的雨都把顏色送給誰了?
生:略。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描寫顏色的詞語變成相應的顏色。)
2、美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師:這么多顏色,多漂亮呀。自己再來小聲讀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美美的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朗讀)
師:好了,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一塊來交流交流,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重點體會、美讀描寫銀杏樹和楓樹的句子。
?、拧W生讀句子(課件出示句子)
⑵ 去詞體會: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一塊來看看這句話,要想把這句話讀美了,如果我把句子當中的“扇哪扇哪、飄哇飄哇”去掉,你們自己再來讀讀看,看行嗎?為什么?
生:因為如果沒有這些詞語的話,就根本表現(xiàn)不出他是怎樣把夏天的炎熱扇走了,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師:他說出了自己的體會,誰還想說?
生:假如那個小扇子不扇的話,怎么郵來秋天的涼爽呢?
師:說的多好啊。
生:小扇子是要扇的,不是擺在那里就能扇走炎熱的。
師:是啊,“扇哪扇哪”讓我們仿佛看到銀杏葉象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輕輕的、輕輕的幫我們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而“飄哇飄哇”讓我們感受到紅紅的楓葉多象一枚枚郵票,輕柔的為我們郵來了秋天的涼爽。多美啊 ,誰再來讀一讀?
?、恰≈笇Ю首x:
個別讀──齊讀。
設計意圖: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誤促讀。
(其他句子略處理,教師相機點評即可。)
3、看錄像,感悟五彩繽紛:
師:小朋友們,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讓我們一邊看,一邊讀出它的美麗吧。
(多媒體出示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學生根據(jù)畫面讀相關文字。)
師:多美的景色啊,難怪課文說,秋天的雨有一盒──(師聲同說,五彩繽紛的顏料。)剛才提問題的同學,現(xiàn)在你知道五彩繽紛的意思了吧。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再現(xiàn)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
4、美讀全段:
師:現(xiàn)在誰能把這一段給我們大家美美的讀一讀?我們班平時誰讀課文最好啊?(學生推薦)
一人配樂朗讀。
第三段:體會氣味的香甜
師: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許多好聞的氣味呢。(板書:藏著氣味)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這一段。
指名美讀,略處理。
第四段:演一演感受快樂
1、熟讀課文: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自己仿佛看到小動物和植物們準備過冬的樣子,現(xiàn)在,我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你們看行不行,咱們就來把小動物和植物們是怎樣準備過冬的演一演,怎么樣?
生:好。
師:如果想把課文中的內容演好的話,你們說該怎么辦?
生:我們該把課文對那部分內容背下來。
師:他的意思是熟能生巧,如果時間短背不下來怎么辦?
生:讀熟。
師:對呀,讀熟就可以了。那你們就來把課文的第四段讀一讀,開始吧。
(學生熟讀課文)
師:在這么多的小動物和植物當中,你想演誰啊?這樣吧,你想演誰,就把描寫他的句子再來用心的多讀幾遍。好嗎?
生:好。
師:選擇你喜歡的角色讀一讀吧。
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2、師生互動演一演:
師:這么快就準備好了,我們先來試一試。小喜鵲在哪呢?誰想演小喜鵲?(學生舉手)
師:我們兩個先來試一下,現(xiàn)在我就是秋天的雨了,你就是小喜鵲。
師:小喜鵲。
生:哎。
師:冬天快要來了,你在干什么呢?
生:我正在用樹枝造房子呢。
師:你真勤勞。其他同學看清楚了嗎?(看清楚了)誰還想再來當一當小喜鵲?(學生舉手)
師生互動表演(略)
師:誰想演小松鼠?(依次選出小青蛙、松柏、楊樹、柳樹的葉子。)
師:小松鼠。
生:哎。
師:冬天快要來了,你在干什么呀?
生:我正在找松果當糧食呢。
師:你可真能干!再見。
生:再見。
師:小青蛙,你在哪兒呀?
生: 哎。
師:你在哪兒呀?
生:我在這兒呢。
師:小青蛙,冬天快要來了,你在干什么呀?
生:我在挖洞呢。
師:那祝你睡個好覺吧,再見。
生:謝謝!
師:真是個有禮貌的小青蛙。
師:小松柏。
生:哎。
師:原來你在這兒呀。你在干什么呀?
生:我正在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呢。
師:是呀,冬天就要來了,你可要多穿點呀。
生:嗯。
師:再見。
生:再見。
師:楊樹、柳樹的葉子。
生:我在這兒呢。
師:我看到你了,冬天快要來了,你在干什么呀?
生:我要飄到樹媽媽的腳下,也準備過冬了。
師:是呀,孩子們,所有的小動物都在準備過冬了,多有趣呀,你看,秋天的雨還會吹喇叭呢。(板書:吹起喇叭)
4、指導朗讀:
師:這么快樂的景象,就讓我們來快樂的讀一讀吧。放開聲音讀出你的快樂,自己讀自己的。
學生自由朗讀。
師:誰想把這段話快樂的讀一讀?(學生舉手)這位女孩子請你來。
生:略。
師:他把自己的快樂讀出來了,其他的小朋友,你們誰能讀的比她還快樂?(學生舉手)
生:略。
師:她讀的也很用心,小朋友們,我們一塊來讀一讀吧。(學生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靜的課堂動起來,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
四、拓展、積累、升華感情
1、小結:
師:難怪課文第一自然段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板書:鑰匙)
2、拓展:
師:小朋友們,說說看,你都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
生: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秋天。
生:我看到了一個五彩繽紛的秋天。
生:我看到的秋天是一個藏著香味的秋天。
生:我看的是一個五顏六色的秋天。
生:我看到的秋天是一個歡樂的秋天。
師:你們可真會讀書,通過讀書就感受到秋天的美麗、歡樂,甚至是更多更多美好的感受,真是會學習的孩子。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美麗、歡樂……)
3、積累背誦:
師:想不想把這么美的景色永遠留在腦海里?就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
學生背誦──全班展示。
設計意圖:升華學生的情感認識,體會秋天的美好。通過背誦,積累語言文字。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選擇你喜歡的內容背誦下來 并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3、用你手中的畫筆為你喜歡的課文內容設計一幅圖畫。
設計意圖:多元化的作業(yè),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