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學實錄
[本節(jié)課設計的“擺圓感知”和“自主研究圓的特征”兩環(huán)節(jié),對求知欲、好奇心較強的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刺激性,難度較大。一起來看看圓的認識教學實錄吧。
課前播放有關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風景片段,片尾定位于一泉眼。使學生充分感受泉城濟南的魅力。
[使同學們充分感受到股股清泉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了解濟南,領略“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意境,為下面問題的提出做情境的鋪墊。]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新知
1、感受情境,提出問題
師:(播放課件)最近,小明家又發(fā)現(xiàn)了一處新泉眼,一家人商量著要以泉眼為中心修個圓形水池。(板書課題:圓)爸爸就把這任務交給了小明,這下小明可為難了,怎樣才能把水池修圓呢?你們能幫幫他嗎?
生:能。(學生興高采烈,信心十足)
[當學生還沉浸在泉水的清爽之中時,教師出示農家泉水的動畫,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好奇心。當故事中的小明在苦思冥想“如何把水池修圓”時,點明活動任務,抓住了學生樂于表現(xiàn)自己的天性,激起學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 2、合作探討,研究問題
要求:先思考怎樣擺水池才能圓?再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圓磚在磁板上擺一個圓形水池模型(每組有一塊磁板、一堆圓形磁磚、直尺等學具) 小組活動。教師參與、指導。 匯報交流
組1:我們組先以泉眼為中心擺一圈,大致擺成一個圓形,然后把不圓的地方修修,這樣圓形水池就擺成了(邊擺邊演示)。
組2:我認為你們組想法不錯,但方法不太可行。這樣修來修去很難把水池擺圓。我認為我們組的方法更好一些。我們想到:要把水池擺圓,必須使每塊磚到泉眼的距離都相等。我們用尺子的零刻度線對準泉眼,在4厘米的地方擺上第1塊磚;轉動尺子,再在距泉眼4厘米的地方擺上第2塊磚;這樣依次擺下去,就擺出了一個圓形水池。
組3:你們組先思考再動手,這一點很好。利用你們的方法能把水池擺的很圓,但是太麻煩了。
組2:那你們組有更好的方法嗎?
組3:(不好意思搖搖頭)暫時還沒有。 師:沒關系。能有這種想法已經很不錯了,相信如果時間再長一點,你們一定會想出更巧妙、簡便的方法。對吧!
組3同學信心十足的點了點頭。
師:同學們能用不同的方法擺圓,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結合你們擺的過程思考:要把水池擺圓,最關鍵的是什么?(學生沉思)
生1:我認為要想把水池擺圓,最關鍵的是要使磚和泉眼的距離相等。
生2:我想給你補充,應該是每一塊磚與泉眼的距離都相等,才能把水池擺圓。 ……
[給學生充分活動的時空,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感受并思考:如何擺才更圓?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領悟到圓最關鍵的特征——每塊磚到泉眼的距離都相等,體現(xiàn)了做數(shù)學的思想] 3、動手畫圓,深化感知
人們正是利用你們發(fā)現(xiàn)的這一點發(fā)明了一種非常簡便的畫圓工具——圓規(guī) 學生獨立畫圓。
總結畫圓注意事項:①拿圓規(guī)上端;②圓規(guī)一端固定不動;③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固定不變。 利用經驗師生一起畫圓。
師:如果把這一點 叫圓上的點。那這一點 呢? 生:圓外的點。 師:這個 呢? 生:圓內的點。
師在圓的中心重重的畫了一點。 生:圓內的點。
師:這個圓內的點可挺特殊! 生:它在圓的中心。
師:它又叫做圓心。(板書:圓心)
[該環(huán)節(jié)設計有三點意圖:①再次深入感受圓的本質特征——圓上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相等,深化學生的感性認識。為下面的探討活動進一步做感性鋪墊。②通過自悟“如何使用圓規(guī)”,再次培養(yǎng)學生獨立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③明確三種不同位置的點和一個特殊點——圓心。為下面探討半徑、直徑做知識上的準備] 二、研究探討,領悟新知
知道嗎?在圓中還有許多的線,你們能不能在圓中畫幾條你們認為很重要的線,共同研究:它們各有什么特征,它們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評析: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自己找研究對象,給學生提供了一次開放的充分從事探討活動的機會]
學生活動,組織匯報:
組1:我們組認為圓本身就是一條很特殊的線,它與我們以前認識的線不同,是一條彎線。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數(shù)學上把這樣的線叫曲線,圓與長方形、正方形不同,它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教師板書:曲線)
組2:我們組認為這條線 很重要。這樣的線在圓中有無數(shù)條,并且長度都相等。
組3:我們組還有一點補充,這條線還決定了圓的大小。其實,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就表示的這條線。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大,線就長,畫的圓就大;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小,線就短,畫的圓就小。因此,我們說它決定圓的大小。
全體學生點頭表示贊同,師根據學生的匯報依次板書:無數(shù)條、都相等、定大小。
師:你們組研究得真透徹,解釋得也很清楚。看來,這樣的線的確很重要,它又叫做圓的半徑。(板書:半徑)能不能說說什么是圓的半徑? 生1:我認為半徑是從圓心出發(fā)的一條線。
生2:我不同意。我認為半徑應該是從圓心出發(fā),不能出圓邊兒的一條線。
生3:他倆的意見我都不同意。我認為在圓內也叫不出圓邊兒,所以半徑應是從圓心出發(fā)到圓邊上的線。
師畫一條曲線段 并用疑惑的眼光看著大家。 生4:不對,該是一條直線,一條從圓心到圓邊上的直線。 生5:直線是無限長的,半徑應是從圓心到圓邊上的一條線段。 師:真清楚!誰還想描述一遍?
生6:半徑是從圓心到圓上的一條線段。
師:對!其實半徑就是連接圓心與圓上任意一點的一條線段。 (教師邊描述邊在黑板的圓中畫出一條半徑)
組4:我們組畫了另外一種線 ,它們有兩個特征:在圓中它也有無數(shù)條,并且長度也都相等。
組4:我們再補充一點:它也決定圓的大小。
組5:老師,我們組也畫的這兩條線,我們還研究出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的線的長度是半徑長度的2倍。那條線叫圓的半徑,我們就給這樣的線起了一個名兒叫“全徑”。 生7:我認為叫“整徑”更合適一些。
師:同學們說得都有道理,為了便于研究,人們把它叫做圓的直徑。(板書:直徑)你們能不能說說直徑又是怎樣的一條線呢?
生8:我認為直徑就是從圓邊上到圓邊上的一條線。
生9:他說得不對,直徑應是從圓邊上經過圓心再到圓邊上的一條線。
生10:我反對,我認為直徑是從圓上經過圓心再到圓上的一條線段,而不是一條線。 生11:我同意他的意見。直徑就是從圓上經過圓心再到圓上的一條線段。 師:你們描述得很準確!其實直徑就是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師邊描述邊在黑板的圓中畫出一條直徑)
師:記得剛才有一個組說到他們研究出“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那能不能說兩條半徑是一條直徑呢? 同位產生了議論
生1:我認為不能這樣說,大家看,這是兩條半徑 ,它們就不是一條直徑(邊說邊展示)。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的好孩子!數(shù)學家們的發(fā)現(xiàn)和你們是完全一樣的,并且他們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用符號表示。圓心用字母?O?表示,半徑用字母?r?表示,直徑用字母?d?表示。你們能用字母表示半徑與直徑的關系嗎? 生1:d=2r
生2:還可以表示為:r=d÷2
師:大家認為這幾個結論正確嗎? 生齊聲說:正確! 師:沒錯了? 生:沒錯!
師:這可都是你們說的,看 ,還想說點什么嗎? ……
生3:我認為這幾個公式都必須在同一個圓中才成立。 生4:相等的兩個圓也行。
師:你們真高!這幾個公式的前提必須是在同圓或等圓中。
[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認識到圓半徑、直徑的特征及其關系,再通過交流研討,使認識得以完善、升華。展現(xiàn)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四、課外延伸
?、佼嬕粋€ r=2.5厘米的圓 ②再畫一個d=4厘米的圓 ③思考:圓心有什么作用?
[本節(jié)課設計的“擺圓感知”和“自主研究圓的特征”兩環(huán)節(jié),對求知欲、好奇心較強的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刺激性,難度較大。學生能把半徑、直徑的概念、特征及關系研究透已經相當了不起了。至于圓心有什么作用?沒有涉及到。教師恰到好處的設計了這樣的延伸性作業(yè),其作用有三:①鞏固畫圓的技能;②再次體悟鞏固圓的特征;③思考感悟圓的特征。不僅鞏固新知,加深感悟,還帶有探討的延續(x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