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淑燕221147 分享 時間: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人類無法移居的事實第至自然段,正是基于這些認識文章向人類發(fā)出了呼吁只有一個地球,從不加節(jié)制等詞感悟人類無知的破壞,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和嚴謹。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一、學習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于語文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并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閱讀的重點開始由理解詞句的意思轉(zhuǎn)向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一學段的孩子有著很強的表現(xiàn)欲。因此,課堂應(yīng)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空間,創(chuàng)設(shè)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大膽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并進行小練筆。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渺孝慷慨、枯竭、和藹可親”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讀,交流討論,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使學生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fā)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我做起。

  2.與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作斗爭。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激發(fā)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我做起。

  四、教學資源:

  1.地球儀,地球掛圖,地球知識的資料,宇航員拍攝的地球圖片;

  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跟我們朝夕相處,你們了解地球嗎?談?wù)勀銓Φ厍虻牧私狻?/p>

  生回答。

  師總結(jié):是呀,人類時代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把地球稱為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只要一個地球》。(出示課題)

  二、看圖引入,初讀全文

  1、看一組有關(guān)地球的圖片,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簡介地球。

  2、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不懂的字詞利用工具書解決。

  3、學生自由讀課文。

  4、出示要求讀寫的詞語,認讀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詞語意思。

  三、默讀課文,梳理內(nèi)容

  1、默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課文寫了關(guān)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2、交流反饋:可以選擇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方面來向大家匯報,并朗讀相應(yīng)的段落:

  地球的美麗壯觀與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類無法移居的事實(第5至7自然段);

  人類應(yīng)保護地球(第8至9自然段)。

  四、概括大意,初解課題

  1、根據(jù)梳理的幾方面內(nèi)容,引導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2、聯(lián)系主要內(nèi)容,討論交流: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小結(jié):通過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樣子──(美麗壯觀),但同宇宙相比又是顯得非常──(渺小)。她所蘊含的──(自然資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壞,人類將──(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正是基于這些認識,文章向人類發(fā)出了呼吁──(只有一個地球)。

  五、課堂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要求讀寫的詞語。同桌相互檢查,改正錯字。

  2、指名說一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后引入新課:閱讀就是用心靈與文字對話的過程。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把觸動你心靈的詞句畫下來,讓我們一起交流交流。

  二、板塊研讀,深究題意

  師:“不動筆墨不讀書”。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交流、感悟大家畫下的詞句,同時穿插說明方法的訓練。

  1、感悟地球的渺校

  (1)指名讀。

  (2)渺?。旱厍虻陌霃接辛俣喙铮髡哒f地球“渺斜,你認為有道

  理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jié):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龐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顯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學??闯捎钪妫敲?,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連一粒微塵都算不上。

  2、感悟自然資源的有限。

  (1)學習第三自然段,理解礦物資源面臨的危機。

 ?、倜靼椎V物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趶摹皫装偃f年、幾億年”感悟礦物資源形成時間的長及來之不易。③從“不加節(jié)制”等詞感悟人類無知的破壞。

  (2)學習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資源遭受的破壞。

  ①理解“本來”在句中的作用。(“本來”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性,它突出了這些資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點,強調(diào)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再生)

  ②品讀句子:“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p>

 ?、壑笇Ю首x這一段,讀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3、感悟無法移居的事實。

  (1)品讀句子:“科學家已經(jīng)證明別的星球上去?!?/p>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這個詞說明了“40萬億公里”是目前可以確定的最小的范圍,也告訴我們這個范圍以外的情況,科學家還不能確定。體現(xiàn)了說明文用詞的精確和嚴謹。

 ?、诟形蜃钚〉姆秶础?0萬億公里”有多遠?(學生談)

 ?、壑笇Ю首x。

  (2)了解有關(guān)“移民基地”的設(shè)想。(教師可介紹有關(guān)火星和月球的知識,引導學生明白,這種設(shè)想是遙遠而困難的事情)

  三、讀寫結(jié)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個同學了解到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這時,你一定有話對地球母親說,對人類說,或者對自己說吧?把你的心里話寫下來吧!

  四、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都認識到地球的重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對地球的愛,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從現(xiàn)在起做一個環(huán)保的小公民。

  五、布置作業(yè)

  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請你寫一篇讀后感。

  教學反思:

  五年級時學生曾接觸過有關(guān)的說明文。在本課中除了讓學生體驗用詞的恰當外,課堂中還可以適當?shù)臐B透有關(guān)說明方法。教學過程按設(shè)計進行,抓住了重點,引導學生在自由閱讀的基礎(chǔ)上,理解地球的慷慨與無私,地球的渺小與容易破碎,在此基礎(chǔ)上使學生領(lǐng)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學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從而使學生將語文和相關(guān)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文和思想認識,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但教學中也還有遺憾: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時間不夠充足,學生回答問題的面有點窄。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yīng)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領(lǐng)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明白“只有一個地球”,懂得應(yīng)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領(lǐng)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導語,明確要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簡介地球。

  2、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請同學們放聲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4、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5、默讀課文,同座討論:課文寫了有關(guān)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6、交流反潰

  三.研讀課文,深究題意。

  過渡:同學們,一周前我們圍繞我們周圍環(huán)境狀況,有哪些治理措施,還有哪些需要改進開展了一次調(diào)查活動及資料搜集工作,現(xiàn)在誰來匯報一下?說時要說出資料的來源。

  1、匯報調(diào)查和資料搜集情況。

  過渡:同學們知道得真多,由此看來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不允許再破壞了,我們還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是地球村的居民,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那么,地球的現(xiàn)狀又如何呢?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1)這個地球是怎樣的?

  (2)人類社會有哪些破壞地球資源的方式?

  (3)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對待這個地球?

  3、交流反潰

  四.讀寫結(jié)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個同學了解到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這時,你一定有話對地球母親說,對類說,或者對自己說吧?把你的心理話寫下來吧!

  教學反思:

  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就是要把學生從課程領(lǐng)入社會生活的實踐之中。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我先讓學生調(diào)查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搜集相關(guān)的資料,先讓學生從他看到的和聽到的具體情況說起,人類隨意的亂扔垃圾、亂排廢氣、亂砍亂伐,

  使地球資源受到破壞,人類自身也受到了自然的報復(fù),水土流失加劇,土壤沙化日益嚴重,沙塵暴遮天蔽日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人類保護環(huán)境的地方,則重新還給人類一個秀美的山河。課中分析時,我又讓學生依據(jù)對資料的掌握,說出人類破壞資源的方式,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課外的調(diào)查活動、閱讀實踐活動緊密聯(lián)系起來,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互為補充。同時通過對地球的了解,明白了人類對地球的掠奪性破壞,實質(zhì)是對人類自身的破壞,人類每次對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的滅絕,都是給人類自身種下了一顆災(zāi)難的種子。所有這些都能讓學生反省自身,明白人類在為自身利益有所行動時,看一看是否威脅到了其他的生命。學生會更加懂得人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只有一個地球》

  滲透法制教育--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沿山小學:羅秋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自覺性。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熟讀課文的目的。

  2、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加深對地球了解,加強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從身邊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lǐng)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明白“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p>

  法制滲透教學點: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

  教具準備:

  1、課件

  2、學生課前準備:①、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②、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③、查找有關(guān)地球知識的資料。④、搜集生態(tài)環(huán)境及自然資源受破壞的事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九年義務(wù)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組頭篇文章。這篇課文從“地球的渺斜、“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三個方面說明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增強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是一篇說明文。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教學難點是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總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教學之前收集了《地球》的相關(guān)教學材料,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jù)課堂教學需要,利用課文的朗讀錄音在課堂上帶

  領(lǐng)學生朗讀課文。用地球被破壞的相關(guān)圖片,給學生視覺感受到了環(huán)境污染、

  水污染、大氣污染給予地球帶來的難以治愈的創(chuàng)傷。用《美麗地球》短片給同

  學們展示地球的美麗風光,喚起同學們珍愛地球保護地球的決心和行動。教學方法

  本課課文的語言淺顯,層次分明、脈絡(luò)清晰。為了突出教學重點,在教學

  中我采用朗讀貫穿全文。我在朗讀教學中采用了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默讀、

  齊讀等等。讓學生讀中體會地球的可愛,對人們破壞行為的憎惡,培養(yǎng)學生發(fā)

  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本課教學中還緊扣重點詞句進行研討,師生互

  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只有一個地球和保護地球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同時又太容易

  破碎了1這句話讀中感受,然后以圖片形式展示了破碎的地球,使學生直觀、

  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有個問題想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在我們共同生活的大空間里,生存著不同顏色皮膚的人,有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的,那么我們這些不同膚色的人都是生活在哪里呢?

  2、師:今天,我們一起走入第四組課文,13課《只有一個地球》,一起親密接觸我們可愛的地球。

  3、師:在學習課文前,誰說說這組課文我們要去完成哪些學習任務(wù)?明確: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內(nèi)容,還要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二要積極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家園的美好明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自讀課文,然后用課文里的一句話概括: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

  是一個怎樣的地球呢?

  2、學生小聲讀一遍課文。

  3、指名反饋,引導讀課文第8自然段--宇航員的感嘆。

  4、課件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1指導朗

  讀。

  三、整體分析,點撥升華

  1、默讀課文,請思考:課文寫了關(guān)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一是地球的美

  麗壯觀與渺小;二是自然資源有限;三是人類無法移居的事實;四是人類應(yīng)該

  保護地球。)

  2、從課文中體會到地球的美、可愛。

  (1)、文中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地球的可愛?

  師生交流:“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

  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

  藹可親?!庇捎谶\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地球?qū)懙酶佑H切、可愛,一下子拉近了與我們的距離。

  (2)齊讀這一段,感受地球的可愛。

  (一)奉獻的地球

  1、你覺得地球的可愛還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地球無私地向人類提供著各種資源)2、你知道哪些礦產(chǎn)資源?【煤、石油、天然氣、天然瀝青、頁巖(陶粒頁巖、磚瓦用頁巖、水泥配料用頁巖)、天然石英砂(玻璃用砂、建筑用砂、水泥配料用砂、水泥標準砂、磚瓦用砂)、地下水、礦泉水、花崗巖(建筑用花崗巖、飾面用花崗巖)等】

  3、除了礦產(chǎn)資源,地球還向人類提供著什么資源呢?(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

  師小結(jié):那也就意味著,地球有多少資源,她就愿意向我們?nèi)祟愄峁┒嗌儋Y源呀!這就叫做“無私”和“慷慨”!

  同學們,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易受傷的地球

  1、師:哪幾個自然段集中寫了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3、4自然段)

  生齊讀第3自然段的內(nèi)容,生交流匯報:這個段落寫了什么?(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2、師:人類在利益的驅(qū)使下大量的開采、使用著這些不可再生資源;同時還毀壞地球上的可再生資源。哪些內(nèi)容還講到了地球容易破碎?作者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宇航員在遨游太空的時候,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請同學們思考,小組合作交流。

  3、生匯報

  ①渺孝擁擠

  “一葉扁舟”,人類生活的地方只有五分之一,人又多。

 ?、谧髡哌\用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和進行比較的方法,使地球的小顯得更突出了。

  ③“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1

  3、齊讀宇航員的感嘆。

  四、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1、討論:我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地球?為保護地球你曾經(jīng)做過或準備做哪些事?

  2、師:面對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危機,為了保護地球母親,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其中第六條規(guī)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huán)境的義務(wù),并有權(quán)對污染和破壞環(huán)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五、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1、師: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資源又是那么有限,這個星球不行,我們就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指名三人分別讀第5-7自然段)讀書來回答這個問題

  生齊答:一個地球!

  六、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今天和老師一起學習課文后,即體會到了地球的可愛,有感受到了地球那么容易破碎,那下去后請同學們?nèi)懸粚懽约合雽Φ厍蛘f的話,并去收集資料,了解我國的環(huán)境現(xiàn)狀。

  板書設(shè)計:

  美、小

  自然資源有限可愛

  13、只有一個地球不能移居別處容易破碎

  (唯一)精心保護地球

  七、教學反思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說明文,從“地球的渺斜、“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三個方面說明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增強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本文重點放在讓學生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上。本課中除了讓學生體驗關(guān)聯(lián)詞運用對于增強文章說服力的作用,課堂中還可以適當?shù)臐B透有關(guān)說明方法。同時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收集整理有關(guān)的材料,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中以讀為本,緊扣重點,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理解地球的慷慨與無私,地球的渺小與容易破碎,在此基礎(chǔ)上以人類無法移居其他星球進行研討,使學生領(lǐng)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學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從而使學生將語文和相關(guān)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文和思想認識,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16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