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教案案例

新華0 分享 時間:

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考慮到所需教具的準備,例如教學用具、實驗器材、多媒體設備等,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五年級教案案例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五年級教案案例,本文為你提供五年級教案案例寫作技巧和示例!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1

一、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觀察、操作、比較合發(fā)現(xiàn)的過程,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并會根據(jù)需要進行簡單計算。

3、在觀察、比較、測量等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二、學情分析

根據(jù)本班學生情況,學生都很熟悉類似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物體,面對這一節(jié)知識點,學生們更傾向于從實際物體中,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找出書本上的答案,從而達到教學目標,也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難點: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問同學們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狀,裝書包用的抽屜是什么形狀,出示自己制作的課件上的圖畫,問學生是什么形狀。學生回答:長方體。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學習長方體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認識長方體

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體,自己先觀察,摸一摸長方體感受它的面、棱、頂點是什么感覺,從而給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線段。

頂點:棱和棱的交點。

三)、小組活動

將學生相交分為6組,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

1、長方體有6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長方形或正方形

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

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

4、長方體有12條棱。

5、哪些棱長度相等?

相對的4條棱

6、長方體有8個頂點。

四)、小組制作并討論

用細木條和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框架。讓學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細木條。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問題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為3組。

(2)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五)課堂練習

剪下本書附頁中的圖樣做一個長方體。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復習之前的長方體的面、棱、頂點,及其長、寬、高。引入正方體。

二)、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

讓學生拿出已準備好的正方體觀察并填下表。

1、正方體的6個面都相同。

2、正方體的12條棱都相等。

三)、動手操作題

1、照書上后面附頁的圖樣做一個正方體,

2、討論長方體于正方體的聯(lián)系于區(qū)別。

3、討論長方體于正方體的關(guān)系。

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我們可以用下圖來表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guān)系:

做一做

用棱長1cm的小正方體搭一搭。

(1)用12個小正方體搭一個長方體,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搭法?記錄搭的長、寬、高。

(2)搭一個四個面都是正方形的長方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2

學習目標

回顧本組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作者是怎樣用具體的景物或事情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拓展學生視野,引領(lǐng)學生積累有關(guān)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文、佳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之情。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明確內(nèi)容

“望著云彩,思念故鄉(xiāng)。思念故鄉(xiāng),望著云彩”這詩句表達了一種什么情感?

這思鄉(xiāng)情是人世間一種美好的情感,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xiāng)之情。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收獲了什么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賞讀片段。感悟鄉(xiāng)情

讀著一篇篇思鄉(xiāng)的課文,一些感人的描寫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下面這些內(nèi)容還記得嗎?出示相關(guān)語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我很小的時候,外祖父常常抱著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這些語句出自哪些課文?從這些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詩人觸景生情;通過寫具體的事表達外祖父的思鄉(xiāng)之情;通過寫景物抒發(fā)懷念故鄉(xiāng)之情。)

過渡:課文中這樣的描寫還有哪些呢?本組的幾篇課文是通過哪些人、事、景、物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見

回顧課文內(nèi)容,找出作者或?qū)懯禄驅(qū)懢氨磉_思鄉(xiāng)之情的內(nèi)容讀一讀,邊讀邊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這樣的描寫?小組里互相交流,暢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a.課文中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語句。

b.課文中通過寫景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語句。

小結(jié):表達思鄉(xiāng)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應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體現(xiàn)。作家的作品是這樣,我們的習作也要這樣。

平時我們的習作是怎樣表達感情的?(結(jié)合本次習作中的典型例子進行交流。)

詩文鏈接,內(nèi)化積累

回顧課文的學習,通過充分交流,我們收獲了很多,不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體的事物或景物來表達,還積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誰能背誦一兩段?

表達思鄉(xiāng)情的詩文還有很多很多,讀一讀下面的詩句(日積月累中的),你能把它們印在腦海里嗎?練習背誦。(個人背,同桌背。)

你還讀到過這樣的詩文嗎?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嗎?(指名讀背。)

趣味語文。激發(fā)興趣

學生自讀“推敲的來歷”一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小組互問,解決不懂的問題。

全班交流對“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對語言文字進行推敲的實例。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3

1、能聽懂會說WhatdudnSaturdas/Sundas?Iftendhewr,readbsandwatchTV.

Lessn6教學目標:

1、能理解認讀Readandwrite部分的對話,并能在情景中運用;

2、聽說讀寫Readandwrite中的四會句子,并根據(jù)對話內(nèi)容完成句子填空練習;

3、能夠完成Let’schec部分對本單元學習進行階段性評價。

教具準備:教學光盤、單詞卡片。

教學重點:本課時的重點是四會掌握句子:WhatdudnSaturdas?IwatchTVnSaturdas.Whatabutu?Idhewr。

教學難點:本課時的難點是將動作和星期幾在一個句子中表達,如IwatchTVnSaturdas.并能進行詞組和單詞的靈活應用,以及句中的大小寫書寫規(guī)范。

教學過程:

Step1.Waringup

(l)匯報周末活動

把課后收集到的周末活動進行整理,使用句型:“Whatdudnweeends?I….”在班級內(nèi)匯報,找出學生們最喜歡的周末活動。

(2)日??谡Z練習,內(nèi)容可參考如下:

A:Whatdaisittda?

B:It&39;sMnda.

C:WhatduhavenMndas?

B:Ihaveath…Idn&39;tlieMndas.IlveSundas.

A:WhatdudnSundas?

Step2.Presentatin

(1)教師呈現(xiàn)教材圖片,讓學生說出表現(xiàn)Z周六活動的三張小圖代表哪三個動詞短語。并試著按照Z的喜愛程度排序。教師再問學生:WhatdesAuntCathdnSaturdas?請學生閱讀對話后回答。

(2)看掛圖或,聽錄音跟讀對話,注意理解和體會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填充表格。

(3)教師指導學生書寫四會句型,學生在練習本上仿寫。可在班內(nèi)進行“誰寫得又快又好”的競賽活動。

Step3.Let’spla

(1)Grupwr

分小組討論A和Wuifan的周末活動,并找出他們的共同愛好。然后小組討論每位成員各自的周末安排,發(fā)現(xiàn)共同愛好和不同之處,依照所給示范在班級內(nèi)匯報。

(2)Tastie

這部分是本單元的選學內(nèi)容,教師可視教學實際安排在課內(nèi)或者課外完成。主要任務是把一周的活動設計成一本簡易的插圖活頁書,并進行小組間交流。該項任務可以由學生個人完成,也可以由小組共同設計完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要注意分工,學會合作,要求學生試著用英語去解決問題,交流情況。

4Step3。Cnslidatinandextensin(鞏固與擴展)

Finish:Let’schec,Readandwrite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籮、杭”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查找有關(guān)桂花的資料.

3.準備“搖花樂”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自讀提示明要求

師生談話:說說在兒時曾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教師導語:童年曾發(fā)生過的趣事令我們難忘,只要一想起它,我們?nèi)詴惺艿揭环N快樂.今天我們要讀的課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筆把童年趣事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共同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板書課題:桂花雨)

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guān)桂花的資料后,針對課題說說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

初讀課文知大意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伙伴之間互相讀課文,糾正字音,再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N品讀語句悟情感

讀課文,看“搖花樂”的掛圖,在課文中找出有關(guān)的語句畫下來.

a.“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b.“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c.“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分小組讀所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語句所描繪的情景,再說一說此刻在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讀“搖花樂”這一段.)

教師導語:多么令人難忘的搖花樂,它同樣也把童年的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為了寫搖落的陣陣桂花雨嗎?聯(lián)系上下文,讀讀有關(guān)語句,再說說你的感受.

a.“我喜歡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c.“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學生邊讀有關(guān)語句,邊談自己的體會.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通過這幾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如與“梅花、梅樹”的對比,體會出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體會母親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a.找出有關(guān)描寫母親的語句.

b.讀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說說自己的感受.

試著用“這里的——再——,也比不上——”這樣的句式說說母親還可能會說些什么.

c.與同學交流:母親的話要表達怎樣的情感?

【聽著母親的話,“我”不禁又想起了“搖花樂”,你能通過朗讀向同學們表達出“我”的思鄉(xiāng)之情嗎?(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難忘童年的畫面,難忘母親的話語,更難忘故鄉(xiāng)的桂花,讀讀課文中的語句,想一想,課文中是否還有讓你回味無窮的句子?找出來并有感情地讀一讀,再交流為什么要這樣讀.

積累語言求發(fā)展

讀了這篇課文,你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在課外閱讀中,在你的生活實際中,你有沒有感受到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呢?說一說.

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5

【教材分析】

《長相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第一篇精讀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三首。本單元為“自然之趣”專題,從不同角度描寫了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景物。和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一起入選本單元的還有王維的《山居秋暝》、張繼的《楓橋夜泊》,以及日本的清少納言的《四季之美》、巴金的《鳥的天堂》、賈平凹的《月跡》?!堕L相思》是一首描寫邊塞羈旅途中思鄉(xiāng)寄情的佳作。既有長途羈旅風光,又寫到戍邊打仗的南方將士,在北方的風雪聲里因思念家鄉(xiāng),輾轉(zhuǎn)反側(cè),夜不能寐。詞的上下兩闋開頭對仗,“一”字的運用,有連續(xù)不絕的含義,使詞風纏綿。而作者于清麗自然之中又不乏邊寨之雄奇風情的描述,細膩哀婉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山高水長的場景及氣勢龐大的隊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并巧妙地結(jié)合到一起,升華了羈旅情懷的主題,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長。

【教學目標】

讀詞,能字正腔圓、有韻味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知意,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反復誦讀“山一程,水一程”和“風一更,雪一更”,在情與景的融合中了解詞的意思。

想象,通過對故園的想象,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軍旅之行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長。

叩問,在移情叩問中升華情感,,賦予語文課堂以力度和深度。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zhì)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gòu)“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配樂誦讀積累思鄉(xiāng)詩句,入情入境。教師導語:遠離故土時,一縷春風、一片落葉......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觸動我們思鄉(xiāng)的心弦。這種思念之情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教師導語: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一段風雪,感悟一份離情。

【設計意圖:配樂誦讀思鄉(xiāng)的詩句,能讓學生迅速進入誦讀詩詞的狀態(tài),又能積少成多積累詩詞。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有助于學生走近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為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好鋪墊。】

2、聚焦作者

設身處地:如果你是侍衛(wèi)中的一員,這樣一路走來有何感受?

教師導語:在康熙的身邊有一位侍衛(wèi),他叫納蘭性德。他學識廣博、詩詞造詣深厚,被后人譽為“滿清第一詞人”。此次他以三品武官、一等侍衛(wèi)的身份隨皇帝東巡祭祖,他用細膩的筆觸寫下了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

【設計意圖:對作者及寫作背景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理解詞意打下基礎。用富有感染力的導語,引發(fā)學生的求知之心?!?/p>

3、品讀

感悟一、讀出語感

請翻開課本93頁(課件)把《長相思》仔細讀2遍,注意讀準字音,力爭字正腔圓。

讀詩詞,不但要讀得準確,還應該讀得有節(jié)奏,請再讀2遍,注意停頓和輕重緩急。

讀詩詞,不但要讀得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韻味來。欣賞課件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指名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夠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讀出詞的語感?!?/p>

教師導語:故園的生活真是其樂融融啊!但是,此時此刻,這樣的畫面卻都破碎了,這樣的情景卻都破碎了。(板書: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園”上面寫個大大的“碎”。)

【設計意圖:讀中想象,讀出“詞情”是這一板塊的重點。學生身在課堂,卻“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看到了三四百年前詞人在征途上跋山涉水、輾轉(zhuǎn)反側(cè)、抬頭抑望、孤獨沉思的情形,在想象中舒展所思所想。學生的想象是極其豐富的,家鄉(xiāng)美麗、溫馨,安寧、祥和,體味到“故園”二字所承載的無窮韻味。然而“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軍旅途中的帳篷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親人的絮絮關(guān)切”,教師板書一個大大的令人心碎的“碎”字......再次朗讀課文,令學生蕩氣回腸,唏噓不已?!?/p>

叩問感悟“相思”情

教師導語:《長相思》讀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已經(jīng)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顆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破碎之心。我想,讀到這個時候,你是不是該問一問納蘭性德了,,既然你這么思念家鄉(xiāng),為什么還要從軍呢?指生回答。

教師導語:.一路跋涉,一路風雪;一路行軍苦,一路相思情。他也曾問過自己,就在此次征途中納蘭性德還寫下了另一篇詞作《菩薩蠻》。分角色表演。

教師導語:.是啊,這么多的人,因為納蘭性德的出征都難以入眠,都在盼望他早日回家。千言萬語,道不盡相思離別情;萬語千言,說不完相思離愁意。

【設計理念: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注重情感體驗,入情入境,以情感人,讀出情感。分角色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更深入體相思離愁意】

教師導語:輕離別?你們居然說我輕離別?(板書“輕”)我,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真的對離別無所謂嗎?再讀《長相思》,默讀,你在哪兒體會到,我納蘭性德沒有輕離別?。。ㄉx《長相思》)

教師導語:是的,我何曾是輕離別啊,我是何等地重離別啊??墒牵疑頌榭滴趸实鄣囊坏仁绦l(wèi),我重任在肩,我責任如山,我不得不離,不得不別啊!我舍不得離開年邁的老父,舍不得離開溫柔的妻子,舍不得離開生我養(yǎng)我的故園??!這一切的一切都已化在了《長相思》中。這節(jié)課的最后,就讓我們在悠揚的吟唱聲中再一次感受這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吧!

【設計意圖:通過情感誦讀,師生共唱千古名曲,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魅力,讀出美感。】

4、課后推薦誦讀

搜集表達思鄉(xiāng)情感的詩詞、歌曲等,讀一讀,唱一唱,并在班級內(nèi)開展一次思鄉(xiāng)主題的展示會。

以《長相思》為內(nèi)容,制作自己喜歡的書簽。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6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異域風情,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

二、學習重點

1.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有感情朗讀。

2.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

三、課前準備

1、找寫花的好詞好句,寫在采蜜集。

2、詞語的意思。

山陰道的意思,《世說新語》記錄王子敬的話說:“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由此,“山陰道上”常被用來指景物多而美?,F(xiàn)代作家郁達夫就有詩云:“羅剎江邊水拍天,山陰道上樹含煙?!?/p>

花團錦簇(huātuánjǐncù)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

姹紫嫣紅: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應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

莞爾一笑:微微一笑。

3、花的名稱收集。

4、課題事先寫好: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四、設計思路

以跟隨季羨林先生展開“異域風情之旅”的課堂展開形式,貼近作者視角,選擇“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一句中的“美麗”為切入點,以“尋找美麗——感悟美麗——內(nèi)化美麗”為貫穿課堂學習活動的線索,引導學生品讀文本,在感情誦讀、角色體驗、情境想象、句式變換、聯(lián)系生活、延伸閱讀、隨文練筆等形式多樣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德國風情,體會異國文化,領(lǐng)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實現(xiàn)語言與精神的同構(gòu)共生。

五。教后反思: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甭犃死蠋焸儗ξ沂谡n的批評與指正??傮w來說,自己表現(xiàn)的還是不錯的,比較親切、和藹。

1.注重預習環(huán)節(jié),有備上課

這節(jié)課之所以上得比較順利,一環(huán)一節(jié),有條不紊,主要歸功于課前布置學生的預習。2.開合理想象,有效體驗

1)找寫花的好詞好句,寫在采蜜集。

2)詞語的意思。(第一課時已經(jīng)解決)

3)花的名稱收集。

4)作者情況與寫作背景。(第一課時已經(jīng)解決)

5)讀懂哪些語句,疑問課堂交流。(第一課時已經(jīng)解決)

有些要求第一課時已經(jīng)交流,為第二課時解決難點,突破重點作好鋪墊。

在教學中靈活采用“欣賞畫面入境,品讀想象中生情,深讀積累中拓展”等教學方法,盡力引導學生去想象場面情景,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引導學生想象時,要注意抓住一些關(guān)鍵詞、句,通過對這些關(guān)鍵詞、句的揣摸來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寫的句子,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描寫的方法,設計兩次小練筆,將課前積累的好詞好句帶到課堂上,用到創(chuàng)作中。

3.不足之處

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指導朗讀上。對于朗讀的指導,自己做得非常不到位,尤其是體現(xiàn)德國美麗的景色的那一部分,朗讀指導還缺乏技巧,以后在這方面要多下工夫。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7

教學內(nèi)容: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

2.跳背

教學任務:

準備部分:(8)

1.學習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技術(shù)。提高投擲能力。

2.初步掌握支撐跳背的動作,培養(yǎng)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8)

1.開課式。

2.隊列練習:齊步走一跑步一立定。

3、準備活動,慢跑200米,兒童廣播韻律操6節(jié)。

二、基本部分:(28)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二)

(1)動作:迅速,連貫地完成上兩步和向后引球的動作,再按蹬右腿、向左轉(zhuǎn)體、揮臂經(jīng)肩上的順序迅速、有力地把球擲出。擲出的球必須從前面的兩條橫繩中間穿過。

(2)講解示范。

(3)練習方法和注意事項參看第10課。

2.跳背

(1)動作:兩人一組。一人兩腳左右開立站穩(wěn),上體前屈,低頭,兩手支撐在兩膝上,另一人做3一一5步助跑,雙腳起跳。兩手支撐于他的背部和臀部(用力不宜過大),同時兩腿伸直向左右分開,騰空越過人背。落地成半蹲,兩臂斜上舉。

(2)教師講解示范。

(3)練習方法:分組練習。把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4隊,分別排成一列橫隊,按順序依次進行練習。

(4)注意事項:

1、一人做上體前屈,低頭,不得突然降低和升高。

2、練習時嚴格課堂紀律,注意安全。

三、結(jié)束部分:(4)

1.整理放松;

2.小結(jié)、講評;

3.宣布下次課內(nèi)容;

4.下課。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8

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冊“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121頁)。

教學目標:

1、理解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和驗算。

2、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遷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運用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shù)不能直接相加減的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練習題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和分數(shù)做朋友。能告訴老師你喜歡和哪個分數(shù)做朋友嗎?(學生舉例,師板書分數(shù),在8個左右)

2、現(xiàn)在請你任選其中兩個分數(shù),組成一個加法或減法算式。比一比:誰寫的又快又多

交流匯報,板書算式

你愿意給它們分分類嗎?同桌合作,并說說你分類的依據(jù)。

根據(jù)學生回答,把板書圈成左右兩塊。

左邊這一組題有什么共同特點?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你能找一個與“同”意思相反的詞嗎?(異),請同學們猜一猜: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什么?

3、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探究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課

1、巡視導學、自學嘗試:

有勇氣向它挑戰(zhàn)嗎?我們就以+為例,請你用自己的智慧攻克這座新的堡壘。

學生自主嘗試。師巡視,吸取信息,選擇不同算法的學生板演。學生的算法可能有:+=+==1;+=等。

2、思考質(zhì)疑:

對這些算法你有什么想法?為什么第一種算法是不對的?(得出結(jié)論,只有分數(shù)單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減)

3歸納小結(jié):

你認為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計算應怎樣進行?

板書: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進行計算。

4、嘗試鞏固

任選黑板上一加法算式計算,同桌交換批改。

5、挑戰(zhàn)減法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請你猜一猜:異分母分數(shù)的減法應怎樣計算?(學生主動猜測)

我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我想請大家自己來證明,好嗎?

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算式進行計算,然后歸納方法,并再次進行嘗試。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由收集及整理,小組交流。交流滲透驗算的`方法。

6、小結(jié)

誰來說說我們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它的方法嗎?(補充板書)

三、課堂百草園

1.知識窗

1)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先(),然后按照()法則進行計算。

2)分數(shù)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減,要先()化成()分數(shù)再加減。

3)分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4)+=+=

-=+=

+=+==()

2.比一比:小小神算手

+=-=

-=+=

3.填一填:說說為什么這樣填,應怎樣驗算

(1).()+=(2)()-=

4.小小觀察手:先計算,后觀察,再總結(jié).

+=+=+=

+=+=

學生計算,相互校對。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你的同桌。

師生交流:分子為1,分母互質(zhì)的兩分數(shù)相加,和的分母是加數(shù)分母的乘積,分子等于加數(shù)分子之和。

你能用字母表示你的結(jié)論嗎?+=(a、b>0,且互質(zhì))

如果中間是減號呢?有規(guī)律嗎?這個問題留待課后同學們自己去探索。

5.海闊天空:(括號中是兩個異分母的最簡分數(shù),它們可以是……..)

+=

(說明,由于分數(shù)沒有錄入,請老師們根據(jù)自已需要適當修改)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9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通過讀句子,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一詞多義,能在不同的語境中靈活運用多義詞,并通過練習加以鞏固。

板塊二

積累古詩,讀中感受詩情

1、導入:文章能借物抒情,古詩也能托物言志。下面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蟬》。讀中體會:詩人要借助蟬來抒發(fā)自己怎樣的情懷?

2、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1)學生自讀古詩。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讀準字音,讀懂詩意。

(2)指名讀,教師相機正音。強調(diào):(ruí)、藉(jiè)。

(3)粗知詩意。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②學生提出疑問,教師補充資料,釋疑。

課件出示:

垂:在詩中指蟬的觸須。因為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叫“__”,蟬頭部伸出的觸須與其有些相似。

流響:指的是蟬連續(xù)不斷的鳴叫聲。

藉:憑借的意思。

3、讀出詩情。

(1)學生練讀,男女生讀。

(2)介紹詩人,體會詩情。

①資料補充。

課件出示:

虞世南,唐初書法家、文學家。唐太宗評價他:“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虞世南的人品、才學都是一流。

②交流:詩人借蟬表達什么感情?

語文要素

③聯(lián)系本單元課文的寫法,體會詩人借蟬表達自己高潔的&39;志向和情操的寫法。

4、背誦積累。

(1)回顧內(nèi)容,指導背誦。詩的前兩句寫了蟬的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形象——“垂”;習性——“飲清露”;聲音——“流響”。后兩句抒發(fā)的是詩人高潔的志向。

(2)學生借助插圖,練習背誦。

(3)同桌互背古詩。

(4)拓展延伸: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也寄托著自己的情感。像這類托物言志的詩歌叫詠物詩。這類詩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出示:

(一)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二)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三)墨梅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10

《我的心愛之物》

教學內(nèi)容:這次作文的要求是寫自己最心愛的一種東西。要講清楚它的特點,抓住這個物品的外形特點、來歷以及你覺得‘心愛”’的理由寫清楚。由這一東西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能夠讓別人讀了你的文章體會你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學生都有自己的心愛的東西,也都有自己的喜愛之情。也會由此而產(chǎn)生聯(lián)想。但要把它表達出來卻有困難。不容易把它寫清楚。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仔細觀察,展開想象,寫出感情。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本組學習了聯(lián)想的的寫作知識,再這次作文中要得到應用。

2、鞏固本單元的的寫作知識。

過程和方法

1、課前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仔細觀察寫好初稿。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初稿,找出范文,利用事物投影,引導學生分析評講文章。

3、學生分組修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態(tài)度。

2、善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仔細觀察。

2、難點: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

教具準備

1、作文描寫的事物。

2、例文兩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愿不愿意將自己心愛的.東西與他人一塊欣賞?那就把你寫的文章拿出來吧。

二、導入新課,明確要求。

1、同學們的手稿我都看了。我覺得同學們寫得都不錯。象劉靜、侯美燕、姜少丹、王路、周玉珊等同學尤其突出。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命題不好,有的同學是這樣命題的:寫自己新愛的一種東西你認為好不好?

(2)字、詞、句存在的問題,每個同學的作文中都存在,需要認真修改。

(3)沒有達到這次作文的要求。

2、同學們記得這次作文的要求嗎?

師出示要求:

(1)寫自己心愛的東西

(2)寫清特點

(3)寫出聯(lián)想

①師出示學生帶來的玩具課件:玩具米老鼠(讓學生觀察)。同學們喜歡它什么?請學生回答。

生答:耳朵特別大,象兩把大扇子,它笑咪咪的,心里一定有高興的事等等

師導,有個同學根據(jù)這個玩具寫了一篇作文。

②出示課件:《我心愛的米老鼠》

要求學生輕聲閱讀作文,結(jié)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思考一下,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作文的要求沒有?

小組討論。

師請學生回答,并結(jié)合要求具體談一談小作者是怎樣達到要求的。

生:寫清了米老鼠的特點,寫出了喜愛之情,聯(lián)想好等等

師小結(jié):這篇作文為什么寫得好?請學生回答。因為這篇作文符合這次作文寫作的要求。所以這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③師出示課件:《小鬧鐘》病文

要求默讀作文,結(jié)合本次作文的要求,進行討論,說說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要求沒有?請學生回答。

生答:沒有聯(lián)想,沒寫清特點等等

同學們能不能把這篇作文修改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發(fā)給學生作文材料。

分組修改。把修改的《小鬧鐘》的作文放在實物投影上講給同學們聽。

3、師小結(jié):根據(jù)剛才的評改,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改好自己的作文?朗讀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生進行修改。

師巡回指導。

生交流修改情況。

4、請同學們談這次作文的體會。

師結(jié):作文是修改出來的,只有反復修改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三、作業(yè):繼續(xù)修改,謄清。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11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jié)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識的課程,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lǐng)域。通過欣賞生活中色相的呈現(xiàn)以及各類藝術(shù)作品中色相的利用,學生能夠科學地認識、理解色彩現(xiàn)象,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色彩美感意識,激發(fā)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豐富對色彩的感受,提高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表現(xiàn)能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尋找色彩,認識色彩,表現(xiàn)色彩。人美版第九冊教案第十課色彩的色相色彩的.色相體驗不同色彩所表達的不同感覺。

2.學習色彩的知識,認識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間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膽運用喜愛的色彩,培養(yǎng)運用色彩的能力。

3.學會色彩的調(diào)配,能用原色調(diào)配間色。

教學重點:

學會色彩的調(diào)配,能用原色調(diào)配間色。

教學難點:

調(diào)配時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具準備:

顏料,水,毛筆,調(diào)色盤等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繽紛的花草樹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有千變?nèi)f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圖片,學生觀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觀察過自然中的色彩,觀察學生的衣服、學習用品之后,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種?

二、新課:

1.復習三年級開始的色彩知識: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間色?

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稱三原色。三原色兩兩相配,產(chǎn)生三間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顧名思義即各類色彩的相貌稱謂,如大紅、普藍、檸檬黃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區(qū)別各種不同色彩的最準確的標準。事實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都有色相的屬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和復色來構(gòu)成色彩的色相的。所有的顏色都有自己的相貌,這叫色相。

3.欣賞課本中的圖片,學生結(jié)合圖片分組討論:

(1)挑選自己喜歡的色相,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應用

(3)自己準備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畫一幅什么樣的畫

4.小組交流發(fā)言

三、學生作業(yè):創(chuàng)作一幅色彩畫

四、小結(jié)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12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學是在學生學習掌握了因數(shù)和倍數(shù)兩個概念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運用乘法算式及除法中的整除自主嘗試、探究“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能熟練找全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另外,通過引導學生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一方面給學生滲透集合思想,更重要的是為后面教學求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做準備。

教學目標:

1、應用嘗試教學法鼓勵學生自主嘗試探究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及規(guī)律特點,并能熟練找全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

2、逐步培養(yǎng)學生從個別到全體、從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歸納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

探究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及規(guī)律特點。

教學難點:

用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熟練找全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小黑板、卡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設想:

運用嘗試教學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學例1,自主嘗試、探究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方法,并能運用所獲得的方法、經(jīng)驗找全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前面學習了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概念,老師很想考考你們學得怎么樣,可以嗎?

生:(預設)可以!

師:出示小黑板。

1、利用因數(shù)和倍數(shù)的相互依存關(guān)系說一說下面各組數(shù)的相互關(guān)系。

21和7  2×7=14  30÷6=5

2、判斷。

(1)12是倍數(shù),2是因數(shù)。 ( )

(2)1是14的因數(shù),14是1的倍數(shù)。 ( )

(3)因為6×0.5=3,所以,6和0.5是3的因數(shù),3是6和0.5的倍數(shù)。( )

教師根據(jù)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恰當?shù)谋頁P激勵,同時進入新課教學:……

二、新課教學

過程一:嘗試訓練。

(一)出示問題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新問題,想請大家?guī)椭鉀Q,行嗎?

生:行!(預設)

嘗試題:14的因數(shù)有哪幾個?

(二)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巡視并根據(jù)實際適時輔導學困生。

(三)信息反饋。

板書:

1×14

14 2×7

14÷2

14的因數(shù)有:1,2,7,14

過程二:自學課本(P13例1)。

(一)學生自學例1。

教師提出自學要求(投影):

1、18有哪些因數(shù)?

2、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找出18的因數(shù)的?他們找完了嗎?如果沒有,請幫助他們完成。

3、你還有別的找法嗎?請試一試,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出18所有的因數(shù)。

(二)信息反饋

1、反饋自學要求情況;

板書:

1×18

18 2×9

3×6

18的因數(shù)有1,2,3,6,9,18。

還可以這樣表示: 18的因數(shù)

2、知識對比,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師:同學們,根據(jù)求14和18的因數(shù)時獲得的體驗,再思考下面問題:

投影出示問題:

思考一:你用什么方法找出?

(2)學生思考,教師適時引導。

(3)同桌交流思考結(jié)果。

(4)師生互動??偨Y(jié)方法、點出課題。

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整除)

過程三:嘗試練習

(一)用小黑板出示練習題

1、找出30的因數(shù)有哪些?36的因數(shù)有哪些?

2、結(jié)合14、18、30、36的因數(shù)個數(shù),請你談談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有什么特點?〖提示:一個數(shù)的最小因數(shù)是(  ),的因數(shù)是(  )?!?/p>

(二)信息反饋:師生互動總結(jié)特點。

板書:

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它的最小因數(shù)是1,的因數(shù)是它本身。

三、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2題和第4題前半部分。

四、課堂延伸

猜一猜:(卡片)只有一個因數(shù)的數(shù)是誰?

五、課堂小結(jié)

師:今天你學會了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嗎?你知道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特點嗎?

生:……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方法

1×14

14 2×7              方法: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整除)

14÷2

14的因數(shù)有:1,2,7,14

1×18

18 2×9

3×6

18的因數(shù)有:1,2,3,6,9,18   特點: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

還可以表示為:

它的最小因數(shù)是1,的因數(shù)是它本身。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13

一、情境導入,萌發(fā)情感(課件:小姑娘受傷后鮮血直流,暈迷不醒。眾人著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第28課《她是我的朋友》,“她”就是(小姑娘)。

小姑娘傷勢嚴重,如果不能補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的。輸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愿意給她獻血呢?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讀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老師充滿哀傷和渴求的朗誦,激發(fā)學生用心朗讀,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現(xiàn),體味內(nèi)心

(一)、有人愿意獻血嗎?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1、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p>

2、看到這個句子你有什么疑問?

根據(jù)學生提問,歸納三個問題,其他隨機解決。

(1)“一陣沉默之后”說明了什么?

(2)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

(3)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重溫讀書方法: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產(chǎn)生疑問的時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聯(lián)系上下文讀書找答案;小組組討論;請教老師或同學等等)

4、請大家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先試著自己運用讀書方法來解決,解決不了,再用其他辦法。(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

5、匯報。

6、指導朗讀。

指名讀,你為什么這么讀?

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非常勇敢。你能邊做動作邊讀嗎?在座位上試一試。

愿意讀的站起來邊做動作邊讀。

(二)由表及里,洞識內(nèi)心。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板:阮恒),他害怕過,猶豫過,但仍然數(shù)他最勇敢。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樣想的?怎么做的呢?請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讀一讀,把阮恒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2、提問,出示4個重點句。

★重點句1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重點句2

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p>

重點句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p>

重點句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p>

3、剛才我們學第5自然段的時候,同學們都很會學,不但能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且會運用各種學方法試著解決。你們有信心繼續(xù)學好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些句子,看又產(chǎn)生什么疑問,自己想想辦法解決。

4、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提問題,解決問題。

5、匯報。

(設計意圖:“發(fā)現(xiàn)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币虼耍蠋熍ㄔO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學生廣闊的質(zhì)疑空間,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6、指導朗讀,深入體會阮恒的內(nèi)心變化。

(1)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想讀好的句子,讀一讀。

(2)同學們讀得真好,請大家推薦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讀一讀。

請同學們看屏幕,邊聽邊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配樂)

(3)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哭了好幾次,在這些句子中寫他哭的詞有很多,你能找出來嗎?

(4)“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你能把阮恒獻血的過程演一演嗎?老師來讀句子,大家演一演,體會他內(nèi)心的變化。

師讀,生演。

(設計意圖:新課標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5)問:你為什么這樣哭呢?

(6)如果你們是醫(yī)生,你怎么用輕柔聲音安慰他?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他以為把所有的血都獻給那個小姑娘,讓她活下來,自己就要死了,但他為什么還愿意這樣做呢?

幾名同學講這句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說的時候,他是怎樣想的?你從中想到了什么?

阮恒的這種愛心、對朋友的這種友情(板書)把我們深深感動了。(音樂起)小姑娘得救了,她會對阮恒說些什么呢?小伙伴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這樣不僅可以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且對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十分有益。)

結(jié)束語:

讓朋友間的這種愛心和友情永遠留在我們心間,衷心地祝愿大家友誼地久天長!

四、作業(yè)設計

根據(jù)學生情況分層次布置作業(yè):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恒也安然無恙,他們一起在孤兒院里生活、游戲,還會發(fā)生什么事。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續(xù)寫一個小故事,要寫清楚她們的神情、動作、語言等。(難度較大)

2.觀察生活中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例,寫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記里,注意寫清人物的語言、動作等。(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完成)

五、板書設計:

18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獻血

愛心友情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14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幾種鞋的單詞,學會用pair of…描述鞋的數(shù)量,并在實際情境中運用。

【教學難點】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詞匯。

【教具準備】

1、本課生詞的單詞卡片

2、本課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3、本課配套教學課件

4、各種鞋的實物和圖片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Warm-up/Revision)

1、A部分Let’ chant

學生跟錄音說一說,演一演

2、Let’s talk

學生說一說,并進行角色表演。

3、Guessing game

教師將各種標有價錢的衣服放到一個大儲物袋中,讓學生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學生猜對后,取出并描述一下大小、價錢等。

(二)呈現(xiàn)新課 (Presentation)

1、教師出示大掛圖,讓孩子結(jié)合圖說一說What can you see? 引出新的各種鞋的單詞。

2、通過引入情景表演,描述圖中的各種鞋,引出a pair of…。

3、學生進行情景表演練習,并熟悉新的單詞及a pair of…的用法。

4、出示課件,讓孩子觀看課件(關(guān)掉聲音),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給課件配音

5、播放課件,孩子看課件理解含義。

6、孩子分角色跟讀。

小組表演、各小組展示。

7、教師放錄音,發(fā)布指令,教師根據(jù)錄音內(nèi)容舉起相應的鞋圖,并做出相應的動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出相應的動作,熟悉各種鞋的名稱。反復練習后學生邊聽錄音做動作邊試著發(fā)布指令。

(三)趣味操練 (Practice)

教師出示各種鞋的圖片,然后將一圖片藏起,并詢問:What are they? 學生猜到后,找到該圖片,用學過的知識描述被藏起來的鞋子。

(四) 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描述自己的鞋或其他同學的鞋。

五年級教案案例篇15

教學目標:

1. 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 讀課文,從中感受中國地質(zhì)隊員的拳拳愛國心和獻身精神。

3. 體會環(huán)境描寫對烘托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 用簡潔語言說說課文大意。

2. 學習科學家為科學,為祖國,為人民勇于探索,甘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guān)南極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南極風光,引入課題。談話導入(出示課件)

神秘的南極不僅美麗,而且還蘊藏著許多礦藏資源。這些深藏的資源等待我們的科考隊員去發(fā)掘它。讓我們隨著科學考察隊員的足跡到南極去看一看。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老師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

2運用自己學過的批讀方式,寫出自己的感受。

3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出感受。

2概述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四細讀課文,加深感悟

1 “我”考察的文森峰是什么樣的地方?找出有關(guān)語句。

出示課件:重點語句生細細品讀

(1)文森峰,沒有人煙,沒有生命,人稱“死亡地帶”。那里山勢險峻,海拔高度為5140米。

(2)即使夏季,氣溫都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因而終年被冰雪覆蓋。

2 讀后討論:既然是考察,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筆墨來描寫“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

(南極環(huán)境惡劣考察隊員的工作條件艱難等襯托作用)

3思考:全文圍繞哪個中心詞來寫?(驕傲)

4那么,誰驕傲?祖國為什么而驕傲?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反饋。

(1)“我”是第一個登上南極的女科學家。

(2)“我”在艱難環(huán)境里,以事業(yè)為重,以理想為榮。

(3)“我”克服困難發(fā)現(xiàn)鐵礦戰(zhàn)友們登上文森峰。

(4)無私奉獻的精神。

5 有感情地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談體會)

五總結(jié)

師: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沒有人煙、沒有生命,山勢險峻,終年冰雪覆蓋,冰原隨時可能吞沒地質(zhì)隊員的生命。但是當面對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時,南極科學考察的隊員不畏艱難險阻,心中始終裝著的是祖國,想著的是為國爭光。所以我們要高呼——驕傲吧,祖國!

六延伸

讀文后,你有什么話想說?(提示:可以對科考隊員說,可以對南極說,可以對祖國說。)

153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