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

小龍0 分享 時間: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淖^天的上課說課稿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沿、際”兩個生字,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會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

教學重點、難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鳥圖片。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提前板畫)師:看圖,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師: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天,這就叫——坐井觀天(師板書)(齊讀課題)

二、新授:

1、誰來給同學們讀讀這個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讀)

師:青蛙坐在井里,小鳥在哪里?(生答)你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生字卡片“沿”,帶拼音讀。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嗎?(生答)就請你來,讓小鳥落到井沿上吧?。ㄉ胶诎宸判▲B)

師:井沿就是井的邊,那你知道床的邊應該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圖片)

2、師:我們知道了“沿”的讀音和用法,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吧?。ǔ鍪咎镒指瘢?,怎樣才能寫好這個字呢?(生說,師范寫、生寫四個)

3、同學們字寫的很棒,相信課文讀的更好,我們打開書,繼續(xù)走到青蛙和小鳥身邊吧!誰來讀一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指生讀。

4、師:一百多里,那就是飛了很遠很遠的距離啊,這個時候,小鳥會感到很累,很渴,誰再來讀小鳥的話?(師讀青蛙的話,指生讀小鳥的話,兩名同學讀后全班讀小鳥,突出“一百多里”體會小鳥的累、渴)

5、同學們讀的多好啊,就這樣,體會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語氣,自己讀一讀他們的另外兩次對話。

指生讀,師:聽了青蛙和小鳥的話,你知道它們是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爭吵嗎?(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板書:天有多大?)

青蛙是怎么認為的呢?(指讀)師:什么是大話?

師:青蛙認為小鳥在吹牛,那它覺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書)

師:那小鳥呢?(指讀)(出示卡片無邊無際)

師:這個詞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邊際。(出示沙漠、大海的圖片)學生練習說話。

師:想一想,還有什么可以用無邊無際來形容?

6、師:現(xiàn)在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大的很呢,同意小鳥說的請舉手,那你們讀小鳥的話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說的請舉手。青蛙也是這個故事當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誰認為自己能讀好青蛙說的話,你也勇敢地舉起手來。

7、師: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認真的進行練習,一會兒我們還要評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鳥,開始練習吧?。ㄖ干鷮ψx、男女聲對讀)

8、師:看來我們一致同意小鳥的看法,那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

師:老師這里有卷好的紙筒,也請同學們用井底之蛙的眼光來看看這個世界吧?。ㄖ干醇埻?,說感受)

師: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就少,見識也少。想想我們還學過哪些詞語,說的也是這個意思?(生匯報詞,齊讀)

出示古詩《登鸛雀樓》,齊讀。

師:可是青蛙不懂得這個道理啊,它現(xiàn)在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第6、7段。(生齊讀)(師出示“信”生拼讀)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生答)

師:單人旁加個語言的言,中國人崇尚信義,意思是做人應該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成為言而有信的人。誰能用信來擴詞?

9、青蛙聽了小鳥的話會跳出井口來嗎?

師:看哪位同學的本領大,能把小青蛙勸出來。

師:老師相信這只井底的小青蛙聽了同學們的勸告,一定會急著跳出來,看看這無邊無際的天空,這景色優(yōu)美的大自然。

三、課后擴展:

1、讀兒歌。

2、太陽、月亮、地球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篇2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不要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還自以為是?!蹲^天》位于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一篇,對于后續(xù)課文的學習起著很大的引領作用。

教學目標: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理解“井沿”,并學會書寫“沿”。理解“坐井觀天”、  “說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分角色流利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發(fā)揮想象,理解寓意。

3、口語練習:用“誰和誰在干什么”、“()得很哪!”“一……就……”  “因為……所以……”進行口語練習;續(xù)編青蛙跳出井口的第四次對話。本課的寓言故事以“對話”的形式展開,其中有很多口語訓練的素材??梢岳帽菊n生動有趣的情景,結合語言點對學生進行較為規(guī)范的口語訓練,讓學生理解并且運用文中的句式,豐富口語的內容,為接下來把口語更規(guī)范地轉化為書面語(作文)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難點:課文二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口語訓練及續(xù)編對話是難點。

創(chuàng)新點:為突破教學難點,采用的方法有

(1)與生活相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

(2)結合本課對話內容中的語言點對學生進行模仿訓練,讓學生在口語練習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jù)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依據(jù)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

三、說學法

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等學習方法。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練習: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口語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范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抓重點詞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達到理解和運用的結合;

(3)個別讀、齊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引導由說到續(xù)寫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訓練想象能力和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五、說過程

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安排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解決生字(寫7個,除“沿”),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理解了“井口”、“井底”并找到了青蛙和小鳥的3次對話。今天的第二課時,首先回顧課文內容,復習詞語,學寫“沿”字,然后抓住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著重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抓住對話中的語言點進行訓練,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加深理解,從而達到理解和運用的相互促進。本課時的口語練習基本分為三個層次:

1、是課文詞語和句式的理解及運用,如“(  )無邊無際”、“()()大得很哪!”、“一......就......”;

2、歸納句式的運用,如本課開頭的“誰和誰在干什么”以及最后“因為......所以......”;

3、對所學的詞語和句式的靈活運用,體現(xiàn)在學生續(xù)編第四次對話。

這三個層面的口語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基本上做到了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學習過程。在第三個層面運用所學續(xù)寫對話時,我采用了說和寫結合的方式,這樣的方式,首先是幫助學生學會把口語規(guī)范化地變成書面語,其次,由說到寫,實際上是放慢了說的速度,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可以將所學的詞語和句式寫出來。最后說和寫結合起來,訓練學生寫片段,模糊作文的概念,逐步培養(yǎng)學生“我手寫我心”的能力,為三年級過渡到寫作上打下基礎。最后是理解寓意,布置練習。

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篇3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

2.理解“說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了解反問句的意思,練習讀出反問句的語氣。

3.結合課文中的詞句進行說話訓練。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卡片:小鳥、井沿、回答、弄錯、無邊無際、抬頭、青蛙。

2.實物:玩具熊貓、蘋果、8開鉛化紙。

3.多媒體課件:

句子:

(1)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2)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小節(jié):第6節(jié)和第7節(jié)的課文內容。

練習:

(1)選擇正確的意思: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要飛那么遠。

(2)選詞填空,練習說話:

海洋  沙漠 禮堂 森林

()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3)想想說說:

聽了小鳥和青蛙的話,我忍不住說:“  。”

信息:信息世界

gàibì

井:井蓋  井口 井沿 井壁 井水 井底

成語故事:九種動物圖,點擊后出現(xiàn)有關的故事題目、《成語故事》書。

動畫:小鳥飛過村莊、河流、高山。

4.學具:8開鉛化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交代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語和課文的第一節(jié)。

2.讀詞語卡片。

3.用詞語練習說話:青蛙小鳥

二、整體感知

1.練習讀第2節(jié)到第7節(jié),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3.從第2節(jié)到第7節(jié)中挑選自己喜愛的一節(jié)讀給同桌聽,同桌點評。

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篇4

一、說教材

《坐井觀天》這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課文短小精悍,圖文對應,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淺顯易懂,學生能夠從中明白蘊涵的道理。

二、說導學目標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和本課的實際,我確定這一課時的目標有三點;

1。會認“沿、答”等10個生字,會寫“觀、渴、喝”三個字。

2。識記“井沿、大話、弄錯、無邊無際”等詞語;讀準多音字“哪”。

3。讀懂、讀好小鳥和青蛙的三組對話,并分角色朗讀,初步感知寓意。

三、說導學重難點

會寫3個生字,課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初步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四、說導學方法

根據(jù)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在教學中我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我運用談話法、對比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yǎng)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

五、說導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體現(xiàn)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讀、說、練的教學思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步驟。

1、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考慮到低年級孩子認知比較直觀的特點,上課開始,我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有走入課堂的欲望。

2、多種形式,認識生字、新詞

本文有3個要求認識的生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三關,由簡到難,第一關,學習生字,第二關,在新詞中認識生字,第三關,在句子中鞏固生字,這樣學生從字、詞、句中認識和鞏固了生字。

3、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必然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對本課的學習,我注重在指導朗讀上下工夫,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讀,邊讀邊找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其次在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讀、講讀句子,讓小朋友們體會到它們的感情。

4、延拓提高:

1、找出帶有“哪”字段句子,通過多讀,體會在不同句子中,讀音的不同,總結:“哪”字用在句末時要讀輕聲。

2、談收獲,讓學生學會表達,鞏固知識點的掌握。

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篇5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經(jīng)常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他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異于“坐井觀天”啊。因此,進行本課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設計理念:

成語故事《坐井觀天》,讓學生懂得目光短淺,眼界狹小,見識就會有限的道理。我認為可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fā)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從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可以啟發(fā)學生大膽想象,續(xù)編故事。要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lián)系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2、發(fā)揮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重點難點:

懂得“坐井觀天”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教育學生開拓視野,多讀書籍,增長見識。

教學準備:

1、小黑板;

2、小青蛙、小鳥的頭飾及圖片

教學流程及意圖:

一、課前熱身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出示動物小圖片)你們瞧,這可是老師親手畫的,精心為你們準備的,喜歡嗎?不過只有學習認真,愛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做得到的小朋友坐端正。真棒!詞語娃娃正等著你們呢!

1、小黑板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坐井觀天口渴回答相信抬頭小鳥

無邊無際說大話弄錯井沿看見青蛙

2、理解詞義:“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什么是無邊無際的嗎?

詞語搭配:無邊無際的(天空)(大海)(沙漠)(宇宙)(太空)

3、說句子:任選其中一個詞語說句子。4個

小結:小朋友能夠學以至用,老師真佩服你們。

二、激趣導入

為了獎勵你們這些聰明的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嗎?從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著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從來沒有出去過,就這樣平靜地生活了很久。終于有一天,飛來了一只小鳥,落在井沿上,它們倆發(fā)生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

請同學迅速把書翻到60面,大聲讀讀這個故事。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讀通每句話。

2、想一想:

這篇課文寫的是誰和誰發(fā)生爭論的故事?{貼小鳥、青蛙圖片}

爭論什么?(天的大小)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中講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板畫,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鳥從哪兒來呢?(從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將小鳥移到井沿。

指圖理解:井沿:就是井邊。

過渡:它們倆碰到一起是怎么爭論的呢?請同學們拿起筆,再次小聲讀讀課文,找出它們的對話,用“--------”畫記出來。

一共有幾次對話?誰來讀出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對,就是課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3、對話導讀,理解

【出示第一次對話】

①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二段和第三段,你從這次對話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這只小鳥,飛了一百多里,你會有什么感覺?所以小鳥的話要讀出又累又渴的感覺。誰來試試?

③青蛙說的話是個什么句子?要讀出奇怪的問的語氣。誰來讀讀?

④1、2組讀青蛙的話,3、4組讀小鳥的話,老師來敘述。

過渡:青蛙聽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覺得更奇怪了,而且一點兒也不相信,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第二次對話。

【出示第二次對話】

①誰找出他們的第二次對話讀讀?師貼出句條。

②從這次對話中,你知道

青蛙認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

小鳥眼中的天是什么樣子的?(無邊無際,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還認為小鳥是在說大話,說大話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說假話??梢娗嗤芤稽c兒也不相信小鳥的話。

③改換句式:請看青蛙說的這句話,師讀,“還用飛那么遠嗎?”意思就是說“不用飛那么遠?!?/p>

④指導朗讀:青蛙的話應該怎么讀?(讀出不相信的語氣)指名讀

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誠懇的語氣。指名讀

師帶讀分男女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過渡:一個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個認為天無邊無際,而且誰也不肯讓輸,你們瞧!

【出示第三次對話】

①1、2組齊讀青蛙的話,3、4組齊讀小鳥的話。

②請同學們分學習小組互相討論一下。你認為誰錯了?(青蛙)你們的意見相同嗎?

③你們都認為青蛙錯了,為什么它眼中的天為什么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實驗:

我們先來做個小實驗,把書卷起來,卷成一個紙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說。我們的視線被紙筒擋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結:青蛙不就是這樣嗎?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視線被井壁擋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想象

小鳥為什么會認為天無邊無際呢?

因為它一定飛過很多地方,從來沒有看到過天的邊際。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愛的小鳥,你飛過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邊想象邊說句練習。(小鳥展開翅膀飛呀飛,飛過高高的山,飛過廣闊的田野,飛過茂密的樹林,飛過蔚藍的大海)

你們飛過那么多地方,有沒有看到天的邊際?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它相信呢?(讓它跳出井口來看看)

五、總結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說話練習

①假如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將會看到一些什么?(很大一片天空,美麗的風景)

②那它可能會說些什么呢?小鳥又會說什么呢?指名說

③互動學習:同桌一個演青蛙,一個演小鳥,想象一下青蛙看到井外的世界之后會說什么,小鳥又會說什么。

2、揭示寓意

學習了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你喜歡課文中的誰呢?為什么?

{板書}:見識廣,見識少

所以我們認識事物要像小鳥那樣飛得高,看得遠,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目光短淺,還自以為是。我們曾學過識字4,當中的哪兩個成語與坐井觀天一樣都表示看問題不全面,目光短淺?管中窺豹,一葉障目。這樣可是不對的。

我們班還有很多同學坐井觀天,很少讀課外書,不懂的東西還有很多,老師希望你們學好知識,多看,多聽,多想,多問,做一個見多識廣,多才多藝的人,千萬不要做“井底之蛙”哦。

六、課后游戲:分角色朗讀表演

下面我們來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請人到臺上扮演青蛙和小鳥,帶上頭飾進行朗讀表演,演得好的話老師將把美麗的頭飾送給他。

1、分角色朗讀

2、評價、獎勵請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表示對他們的鼓勵。

七、課堂作業(yè)及課后練習:

1、填空:(小黑板出示)看你能填出幾個合適的詞語

2、抄寫課文后面的讀讀記記(積累詞語)

3、課后同學們可以像老師這樣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情景寫一些。

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篇6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

2、理解“說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練習讀出反問句的語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課前準備:

1、卡片:小鳥、井沿、回答、弄錯、無邊無際、抬頭、青蛙。

2、實物:青蛙、小鳥頭飾。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讀詞語卡片,鞏固生字詞。

二、  深入學文

1、師:同學們掌握得很好,每課的生字詞一定要牢牢掌握,掌握的還不熟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加強一下。昨天我們已初步學習了《坐井觀天》這篇文章,文中提到了兩只小動物,誰說說是哪兩只小動物?(青蛙小鳥)喜歡青蛙的同學舉手,喜歡小鳥的舉手,(發(fā)頭飾道具)說一說為什么?學一學青蛙叫或小鳥飛。

2、哪位同學愿意把兩只小動物根據(jù)書中的描述貼在黑板這口井的相應位置上。(出示圖片)

3、為什么貼在這個位置上?用手指一指井沿的位置。井的旁邊叫井沿,那桌子的旁邊叫——桌沿。你還能說出什么沿?(床沿、河沿等)

4、課文講了兩只小動物為了一個問題爭論了起來,他們是怎樣爭論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文章中用“_______”  、“ ”分別畫出青蛙和小鳥說的話語,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的話多讀兩遍,體會一下。(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5、學生讀書自學。

6、匯報交流,邊讀邊悟。

(1)  誰能根據(jù)剛才的自學情況完成下列填空題。(青蛙)和(小鳥)爭論(天有多大)。小鳥和青蛙各自認為天有多大?(師隨即板書“井口那么大”“無邊無際”)

(2)  青蛙此時是在哪里看天的?(井底)

(3)  青蛙在坐在井底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我們來讀一讀青蛙說的這句話。師生齊讀“朋友……”

(4)  青蛙不相信小鳥說的,懷疑地說“還用飛那么遠嗎?”“那么遠”指多遠?(一百多里)這一百多里有多遠?(舉例:從學校到廣州火車站)想一想:小鳥飛這一百多里都會看見什么?(河流、山川等)

難怪小鳥說天是……無邊無際的。

(5)  青蛙不相信小鳥說的,認為小鳥是在……說大話。說大話什么意思?(吹牛)

(6)  感情朗讀2、3、4、5自然段。

(7)  小鳥誠懇地對青蛙說天是無邊無際的,可青蛙不相信,還笑了,它為什么笑?這是一種什么笑?

(冷笑、嘲笑)青蛙冷笑什么?嘲笑什么?(它認為小鳥無知)

(8)  誰來有感情的讀一讀這段話?(用驕傲自大的語氣讀)

(9)  這時小鳥也笑了,小鳥的笑又是怎樣的笑呢?(善意、友好)

(10)我們來看看這位友好的小鳥最后對青蛙說的什么呢?(齊讀第7然段)。

(11)是呀!如果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屏顯:青蛙看見了——)青蛙看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感受著泉水叮咚的小溪,欣賞著蔚藍的天空,它會說什么呢?(青蛙慚愧了;青蛙驚訝了;青蛙感慨了……)

(12)  青蛙就是因為天天坐在井底,不求上進,所以它目光短淺(板書:目光短淺),看到的天空就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鳥整天翱翔在廣闊的天空中,所以它見多識廣(板書:見多識廣)。這也正是這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同學們!我相信你們學完這篇文章后一定會被小鳥的見多識廣、謙虛誠肯所打動,也一定會為青蛙的自高自大而氣憤。沒關系,把你想說的話說出來。

屏顯:我想對(青蛙、小鳥、同學)說:“——?!?/p>

三、檢測反饋

1、感情朗誦

(1)小組練讀。(戴青蛙、小鳥頭飾的各一名,其他的讀旁白。)

(2)師讀旁白,戴青蛙、小鳥頭飾的分角色起立齊讀。

2、選詞填空  無邊無際 相信 井沿 青蛙 小鳥

(  )落在( )上,告訴( )天( ),大得很。( )不( ),認為( )說錯了。

板書設計:

13、坐井觀天

小鳥圖  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青蛙圖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淺

坐井觀天的上課說課稿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了解故事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2、了解課文內容,以問題為線索,理解為什么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兒歌,師生共同拍手朗誦: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蟲抓,保護莊稼頂呱呱。小朋友,請記好,保護青蛙很重要。

朗誦完畢,師問:孩子們,喜歡青蛙嗎?今天我們一起學一則關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觀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生動的情境畫面加之規(guī)范的課文朗讀,為下面課文的進一步講讀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可以結合PPT資源,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進行初步感知與思考。

2、聽完范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

三、學習生字,了解詞語

1、教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呈現(xiàn)本課要求會讀會寫的字、詞:

2、學生自學:

⑴  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按要求自學。放聲朗讀,要求想辦法把音讀準。

⑵  自學檢查。

⑶  糾音后再次朗讀,教師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所學。

⑷  教師結合課件和學生一起進行生字學習,進行有重點的指導?!把亍钡谖瀹嬍菣M折彎,不是橫折彎鉤。“答”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合”?!巴堋庇疫吺莾蓚€土,并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認準字形,會組詞。

⑸  師:相信小朋友都認識了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從課文中找到它們,并呼喚它們的名字和它們打招呼問好嗎?教師請學生自由朗讀。

四、課后思考

師:小朋友,你認為天大嗎?說說有多大?那么小鳥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教師給學生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請學生認一認。

2、自由讀生字、詞,記憶詞語。

二、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師:小朋友,上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一起認識了課文的主角小鳥和小青蛙,現(xiàn)在,大家再來朗讀一遍課文,找出小鳥和小青蛙的三次對話,想想它們?yōu)槭裁磳μ斓目捶ú灰粯?

教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圖文并茂地呈現(xiàn)課文內容,讓學生更易更直觀地熟知課文。

課文呈現(xiàn)完之后,教師先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然后和學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對話。

1、第一次對話:

⑴  指名讀第一次對話。

⑵  交流讀懂了什么。

⑶  指導孩子讀出小鳥又渴又累的語氣。并且加上適當?shù)膭幼鳌?/p>

(淺顯易懂的內容讓孩子們充分地讀,以讀代講,并在讀中感知。)

2、第二次對話:

⑴  自讀第二次對話,畫出青蛙小鳥各自的觀點。

⑵  理解“大話”,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說過大話嗎?說大話對嗎?

(讓孩子把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點。)

⑶  實驗:用紙裹成呈圓柱形朝上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用形象直觀的摸擬觀察代替煩瑣的講解,讓孩子們輕而易舉的理解了看似很難的問題。)

⑷  讀青蛙的話,可以適當加上動作和語言。

⑸  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用“無邊無際”說話。

⑹  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邊讀邊評價指導。

(課堂應是學生的,本環(huán)節(jié)注重孩子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和聽、說、讀等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通過聲情并茂地讀,根據(jù)自己的獨特體驗,創(chuàng)造性的再現(xiàn)了課文。)

3、第三次對話:

⑴  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

⑵  用“一……就……”說話。

⑶  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第三次對話。

4、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頭飾,進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評議。

2、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小記者采訪跳出井的青蛙,讓青蛙談自己的所見所感。同時采訪結束時小記者把自己想說的話對青蛙和孩子們說說。

(采用兒童喜歡的角色表演和采訪的形式,給孩子提供一次語言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機會。讓孩子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充當其中的主人公,設身處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知識,讓認知價值和趣味價值成為“黃金搭檔”。)

四、教師小結

師:從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么錯了,就因為它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青蛙將永遠成為一只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學幫老師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生:……

師: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啊!

五、拓展學習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能說說“坐井觀天”的含義嗎?從中你學到了什么?

2、你覺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嗎?想一想。

3、小組合作,續(xù)編第四次對話: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4、查查資料或者向些人請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陽誰最大。

【板書設計】

井底之蛙

124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