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教學資源 > 教案 > 幼兒園教案 >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

張林1875 分享 時間: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5篇

知道春天許多野菜都長出來了,泥土里.草地上.樹叢中.小河邊到處都有,他們可以吃,營養(yǎng)豐富;培養(yǎng)幼兒挖野菜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野菜,了解其名稱、外行特征、用途。

2、能合作設計出簡單的野菜食譜,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烹制。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力能力,體驗合作共享的快樂。

4、激發(fā)幼兒喜歡吃野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挖野菜用的工具:鏟子、籃子。

2、鍋、鏟等烹飪工具,油、鹽、醬、醋、甜醬等調(diào)料,雞蛋、豬肉適量。

3、師、幼、家長一起搜集野菜圖片、實物,創(chuàng)設資料區(qū)。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吃過野菜嗎?吃過什么樣的野菜?什么味道?

2、你還認識哪些野菜?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我們小區(qū)的小山上有好多野菜,小朋友想不想去挖?

4、挖野菜需要什么工具?挖野菜時應注意什么?

二、上山挖野菜。

1、引導幼兒探索不同野菜的挖法。

①苦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才能挖出它的根?

②薺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挖呢?

③婆婆丁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挖呢?

④灰灰菜、扁針芽?

2、幼兒分散挖野菜。

①教師進一步強調(diào)安全:不亂跑,不可以拿著工具打鬧,注意別把泥土弄到衣服上和眼睛里,不挖不認識的野菜,看見洞口不掏不挖。

②引導幼兒辨認、采挖各種野菜。

三、擇野菜。

我們小朋友從山上挖回了這么多野菜寶寶,可這些野菜寶寶都迷了路找不到家了,而且,他們的衣服也都臟了,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野菜把臟衣服換掉,并把它們送回家?教師指導幼兒擇菜、分類。

四、野菜自助大餐。

1、這些野菜寶寶很想成為我們小朋友的朋友,你知道怎樣和它交朋友嗎?(喜歡吃它)

2、引導小朋友討論各種野菜的吃法。

3、分組合作設計一份食譜。

4、教師分組指導幼兒烹飪。

5、舉行野菜自助大餐。

活動延伸:休息日與爸爸媽媽一起去挖野菜,并與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品嘗。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2

活動準備:新鮮的薺菜若干,每人一個小塑料袋,選擇一塊生長野菜較多的草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薺菜的外形特征。幼兒每人拿一棵薺菜,仔細觀察薺菜葉子的形狀和顏色,聞一聞它的氣味。(有些開花的薺菜還可以讓幼兒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鏟形的小種子)。

(1)提問:薺菜長在哪里?是人們種出來的嗎?(長在草地上.小河邊. 樹叢中,是自己長出來的,我們又叫它野菜。)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野菜?你吃過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覺?小結:野菜有許多種,可以吃,營養(yǎng)好,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開始種野菜了。 2.組織幼兒到戶外去采摘薺菜。

(1)組織幼兒在戶外的草地上.樹叢中采摘薺菜。邊采邊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薺菜生長的地方和人們種菜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2)教師與幼兒共同把采摘的薺菜去除雜草后加工,大家品嘗?;顒咏ㄗh:此活動可以結合春游開展進行。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3

教學目的

1.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學習本文的對比寫法。

3.學習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對比的寫法。

(2)學習邊敘邊議,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

難點:理解“我”對養(yǎng)菜的特殊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薺菜(ji)薔薇(qiang wei)掰手(bai)琥珀(hupo)

綻(zhan)碼(ma)莧(xian )和煦(xu)

2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

(l)廣闊無垠:廣大寬闊,沒有邊際。垠:邊際。

(2)遷就:勉強湊合別人。遷:改變,引申為改變初衷。就:湊近,湊合。

(3)漫不經(jīng)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隨便。經(jīng)心:留心,在意。

(4)五味瓶:裝著甜、酸、苦、辣、咸的瓶子,什么滋味都有。比喻不是味道。

(5)出土文物:原指被發(fā)掘出來的,有關文化發(fā)展的有價值的古代器物。本課是“老古董、背時貨”的意思。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4

中班科學:挖野菜——薺菜

活動目標:知道春天許多野菜都長出來了,泥土里.草地上.樹叢中.小河邊到處都有,他們可以吃,營養(yǎng)豐富;培養(yǎng)幼兒挖野菜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新鮮的薺菜若干,每人一個小塑料袋,選擇一塊生長野菜較多的草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薺菜的外形特征。

幼兒每人拿一棵薺菜,仔細觀察薺菜葉子的形狀和顏色,聞一聞它的氣味。(有些開花的薺菜還可以讓幼兒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鏟形的小種子)。

(1)提問:薺菜長在哪里?是人們種出來的嗎?(長在草地上.小河邊. 樹叢中,是自己長出來的,我們又叫它野菜。)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野菜?你吃過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覺?

小結:野菜有許多種,可以吃,營養(yǎng)好,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開始種野菜了。

2.組織幼兒到戶外去采摘薺菜。

(1)組織幼兒在戶外的草地上.樹叢中采摘薺菜。邊采邊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薺菜生長的地方和人們種菜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2)教師與幼兒共同把采摘的薺菜去除雜草后加工,大家品嘗。

活動建議:

此活動可以結合春游開展進行。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5

設計意圖:馬蘭頭、薺菜等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也叫野菜,作為人們的家常菜肴,但這些野菜對幼兒來說并不認識和熟悉,也不夠了解。針對我們農(nóng)村中心幼兒園以及本班幼兒的特點,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野菜”這個活動供幼兒探討。

活動目標:

1、通過尋找活動使幼兒認識薺菜,馬蘭頭的外型特征,知道其名稱。

2、知道野菜是多種多樣的。

3、激發(fā)幼兒對尋找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動手的能力。

4、了解薺菜,馬蘭頭對人體的好處。

活動準備:

1、每張桌上放一些薺菜,馬蘭頭若干(每個幼兒帶薺菜,馬蘭頭到幼兒園)

2、每人一把挖野菜的工具和一只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 觀察薺菜,馬蘭頭的外型特征“請小朋友看看,桌上放了什么?你們認識它們嗎?它的名稱叫什么?長的是什么樣子?”(引導幼兒說出薺菜,馬蘭頭的名稱和主要外形特征)教師告訴幼兒: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野菜.

二、 比較薺菜和馬蘭頭的異同處.

1、 “這些野菜長得都是一樣的嗎?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引導幼兒說出薺菜和馬蘭頭的異同點(相同點:都有根、莖、葉,都是綠色的,有的馬蘭頭的莖是紫紅色的、有的莖是綠色的;不同點:馬蘭的葉子有些橢圓型,比薺菜大,薺菜的葉子比較細,葉子邊緣有凸齒形)

2、 教師小結:這些野菜有的是馬蘭有的是薺菜,除了它們,還有其他的野菜(野芹菜,紅花菜)但它們的形狀不同,所以說野菜是各種各樣的。

三、 組織幼兒去野外尋找野菜,提醒幼兒遵守紀律,注意安全。

1、 “現(xiàn)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野外去尋找薺菜和馬蘭頭,小朋友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走的太遠,把挖到的野菜放在塑料袋里,比比誰找的最多,用剪刀時要小心手指。”


中班挖野菜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和反思范文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反思

幼兒園教案及反思5篇

大班社會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育教案及反思模板

教案的教學反思怎么寫范文總匯

反思主題班會教案五篇

小班游戲教案大全及反思

關于小班教案反思精選范文大全

大班科學教案及反思

8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