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寬河1147 分享 時間:

認識分米和毫米這一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蘇教二年級的一個知識。本課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米和厘米的基礎(chǔ)上。通過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學生尺和米尺,會數(shù)學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一起看看新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歡迎查閱!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1

一、說教材

認識分米和毫米這一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蘇教二年級的一個知識。本課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米和厘米的基礎(chǔ)上。通過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學生尺和米尺,會數(shù)學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下面3點:1、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會用打手勢的方法比劃1分米和1毫米。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學重點: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教學難點: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學法

1、直觀演示

通過形象生動的課件演示,學生在觀察和對比中體會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領(lǐng)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逐步認識1分米、1厘米。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新

(1)實物展示平臺展示一把學生尺

提問:同學們,老師這里現(xiàn)在有一把學生尺,你能來介紹一下有關(guān)這把學生尺的知識嗎?

設(shè)計目標:讓學生產(chǎn)生回憶,聯(lián)想曾經(jīng)學過的知識米和厘米,知道學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畫一條長10厘米的線段

提問:你能猜一猜老師準備用怎樣的一句話介紹這條線段有多長嗎?

設(shè)計目標:設(shè)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今天,我們一起來繼續(xù)學習長度單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課件演示)教學分米

提問:從小男孩的介紹中,你發(fā)現(xiàn)新的長度單位是誰了嗎?(學生:分米)

活動一:

要求:1、從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長。

2、用手比劃一下1分米有多長。

設(shè)計目標: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長。

活動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備本上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

提問:你是怎樣來畫1分米的線段的?

練一練:判斷下面的畫法是1分米嗎。(課件出示畫法,從刻度5畫到刻度十15)

活動三:

要求:1、四個人一小組觀察米尺。

2、數(shù)一數(shù),1米里面有多少個1分米。

回到課初:我是這樣介紹的,這根線段長1分米。你們猜對了嗎?

(2)繼續(xù)教學毫米(課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師正在量我們的數(shù)學書有多厚呢?你看,連1厘米多不到,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種新的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下面我們就一起聽聽茄子老師是怎樣來介紹毫米這一個長度單位的。

課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活動一:

要求:1、請你用筆尖指著你的直尺數(shù)一數(shù),1大格有幾小格?板書:1分米=10厘米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毫米有多長。

(3)課件賞析1毫米

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的長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單位?

學生討論,說以說

四、鞏固練習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3分米=厘米 3厘米=分米

30厘米=分米 50毫米=( 分米

設(shè)計目標: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分米、毫米之間的單位換算。為下面的學習作做準備。

2、完成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學目標:第一體會解決這題的不同方法;第二數(shù)的簡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間都有一根比較長的線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里天生活合適的長度單位。

1棵小樹高2 2張電話卡片厚2 一張床長2

1枝鉛筆長2 一根鐵釘長2 一根黃瓜長2

設(shè)計目標:聯(lián)系生活,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4個長度單位的認識。進一步鞏固長度單位,知道每個單位分別用在什么地方。

4、分組測量

要求:1、同桌兩個人1小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別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記錄,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課件出示3條線段,你認為哪條線段最長?(學生自己解決)

全班交流想法,一種是估計,目測;另一種是用直尺量一量,標上長度再比較。從中體會正確的方法。

五、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2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導學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知道分米、毫米這二個長度單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學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時利用直尺,觀看分米、毫米標準的長度,觀察1毫米、1分米的長度,在腦中建立表象,并讓學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長度幫助學生感悟用心體會。

2.練習法。學生鞏固知識和形成各種學習技能需要反復的練習,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在教學認識分米、毫米時,讓學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為參照物。

教學學法:

1.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和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觀念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的應(yīng)用能力。

2.學會與人合作養(yǎng)成良好習慣。在估計測量中,由于毫米相對較小,容易出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分工完成,在課堂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回憶學過的二個長度單位是什么?比劃一下1米長度和1厘米的長度嗎?

二、教學新知

1、認識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請你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劃一下。

師提問:生活哪些物體的長或厚約為1毫米?

3、學習厘米與毫米的關(guān)系追問:通過剛才比劃和觀察,你發(fā)現(xiàn)什么?

毫米是相對較小的長度單位,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

(1)厘米與毫米有什么關(guān)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師:拿出數(shù)學書,讓學生觀察其厚度,你覺得數(shù)學是多厚?

(2)分米的認識

①分米

出示一條10厘米長的小棒,讓學生估,引出這條是10厘米。

師:這也是一個長度單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預計學生能知這是1

分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師: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

畫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讓學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長約1分米的物體,來幫助學生建立觀念。

②分米與米的關(guān)系

師:2分米長約是多少,用手比劃一下?4分米?10分米?

師:你發(fā)現(xiàn)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1米=10分米。

3.長度單位的系統(tǒng)化和展望

談話: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長度單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請你把它們與原來學習過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隊,從大到小排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相鄰單位的進率都是10。

三、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是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這節(jié)課我安排的練習題

都與幾何測量、幾何直覺直接相關(guān),符合當前課改精神。

四、課堂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及時反饋。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收獲的信息進行和篩選和整理,完善知識結(jié)構(gòu),并及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點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二)能力點

1.能正確運用毫米、分米表示長度。

2.能用手勢表示 1 毫米、1 分米。

(三)德育點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和 1 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 1 厘米10 毫米,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應(yīng)用概念正確表示物體的長度。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導入:我們學過長度單位米、厘米,也會用米和厘米測量長度,請同學們測量一下教學教科書封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2.學生操作,測量后匯報

書的封面長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 書的封面寬 14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

3.繼續(xù)測量書的厚度,學生匯報:書的厚度不到 1 厘米。

4.教師概括:同學們測量得到長 20 厘米多,不到 21 厘米;寬 14 厘米多,不到 15厘米;厚不到 1 厘米,20 厘米多,多多少?不到 15 厘米,差多少?不到 1 厘米,那是多少?20 厘米多,不到 15 厘米,不是一個準確的長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樣的長度單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層次進行鋪墊,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chǔ),也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毫米,教學例 1。

1.啟發(fā)學生觀察測量得到的 20 厘米多,14 厘米多,不到 1 厘米,從尺子上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互相議論一下。 學生回答:有許多小格; 長是 20 厘米還多 7 個小格; 寬是 14 厘米還多 5 個小格; 厚是 8 個小格。

2.教師講述:這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比 1 厘米小,它的名字叫 1 毫米。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1 厘米中間從 0 到 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從 2~3、5~6、9~10 等每一厘米長中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學生在初步認識的基礎(chǔ)上,通過認真觀察、交流,從而知道每一厘米長度內(nèi)都有 10 個小格,都是 10 毫米。 3教師板書:1 厘米 10 毫米

3.請同學們想一想,1 厘米和 10 毫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可以互相議論一下。

總結(jié)歸納:1 厘米10 毫米板書: 1 厘米10 毫米是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自己感知的,學生感到高興。這也體現(xiàn)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自己學會知識。

4.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

①老師表示 1 毫米的長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學生將 1 分硬幣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夾住,抽去硬幣,觀察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理解 1 毫米的長度觀念。

③用手勢表示 1 毫米、1 厘米 借助形象直觀的手勢表示抽象的概念,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概念。 6測量分組操作并填書 做一做66 頁 通過直觀——操作——總結(jié)——手勢——測量,使學生的認識逐步加深,在直觀——表象一一抽象的思維過程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1 毫米。教師在新知識的傳授中,通過引導、點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學生都處于積極的思維之中。

(二)認識分米。教學例 2。

1.引導學生在尺子上指出 10 厘米的長度,出示分米卡,使學生認識 1 分米。說明有時候量物體的長度用分米作單位。

2.數(shù)一數(shù) 1 分米中有多少個 1 厘米?板書 有了認識毫米的思路,認識分米,啟發(fā)學生思維,自己學會認識分米的長度單位。

3.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勢表示,進一步認識分米。 將米、分米、厘米、毫米 4 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學生分組互相用手勢表示。 將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時也區(qū)別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

(三)利用米尺,分組討論。

1米有多少分米? 1 米、1 分米、1 厘米之間有多少關(guān)系?

總結(jié)歸納: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板書 4.測量,做一做67 頁 分米的認識思路與毫米的認識基本相同,教學過程可以簡化,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兩次認識,掌握 4 種長度單位,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三、鞏固發(fā)展

鞏固發(fā)展是在學生學習了新知,并進行了反饋練習,在加深理解的基礎(chǔ)上的綜合鞏固練習,應(yīng)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 練習主要在課內(nèi)進行,通過多種形式,多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因材施教,面向全體,以提高學習質(zhì)量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口述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并用手勢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長度單位間有什么關(guān)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鉛筆的長度。

4.練習十七第 1 題。分組練習

5.判斷下面敘述是否正確? 蠟筆長 6 毫米。 跳繩長 2 厘米。 課桌高 7 米。 粉筆長 75 分米。

三、全課小結(jié)

引導學生總結(jié)、認識了毫米、分米,知道 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毫米。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shù)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729126